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用菌》2010,(2):43-43
<正>据平乐县食用菌协会负责人介绍,该县2009年冬利用冬闲农田发展蘑菇等菌类种植大棚400多万m2,栽培白灵菇、香菇、杏鲍菇300万袋,预计鲜菇总产量5.7万t,种菇产值2.1亿元,菇产品深加工产值1.5亿元(图为冬闲蘑菇棚)。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尤溪县池田乡从一九八一年开始,进行利用冬闲田栽培蘑菇的试验。经过五年的努力,已初步摸索出一套栽培技术。一九八四年,利用冬闲田栽培蘑菇(土地利用率为72%,每亩实际栽培面积约为480平方米)亩产值达3900-4400元,扣除成本400元,纯收入为3500-4000元。  相似文献   

3.
从1982——1987年我们连续六年利用蔗田栽培蘑菇面积达4461.8平方尺,总产值5500万元以上。蔗田种蘑菇比室内蘑菇增产27.16%,增值26.14%。1985年荣获省农业厅蔗田蘑菇推广奖二等奖,1987年荣获省人民政府蔗田蘑菇进步奖三等奖。现将蔗田栽培蘑菇高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1707年法国巴黎附近的劳动人民利用掘石灰石的洞穴进行蘑菇栽培,现在桂林人也利用岩洞栽培蘑菇、凤尾菇,但是怎样利用岩洞栽菇,确是值得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对全市栽菇的洞作了初步调查,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5.
浙南栽培鳞菇有30多年的历史,且以蘑菇秋季集中栽培为主要生产模式。目前栽培面积420hm^2,年产值2.3亿元。蘑菇是浙南农村支柱产业,亦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笔者根据近几年来浙南各地在蘑菇栽培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利用参与有关蘑菇病虫害防治、丰产栽培等课题,总结出一套浙南双孢蘑菇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供广大食用菌工作者和菇农朋友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前栽培双孢蘑菇多采用日光温室、塑料大棚或蘑菇房进行栽培.而蘑菇房、日光温室或塑料大棚等设施造价均较高,不便于在农村进行大面积推广.据调查,建100 m2菇房约需2~3万元,200m2日光温室约需3 000~4 000元,200m2塑料大棚800~1 000元,一般农户难以接受,为进一步提高菇农经济效益,寻求一种更经济、实惠的栽培方法,结合周口市特点,扶沟、西华等地设计推广了一种小拱棚栽培法,通过两年来的大面积实践,我们认为此法造价低(每600 m2只需500 600元),产量高,效益好,深受菇农欢迎,值得大力推广,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双孢蘑菇生产技术的改进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推进玉溪市双孢蘑菇产业的健康发展,对原来的双孢蘑菇栽培中栽培料配方、杀虫消毒方式、水分管理、覆土方式等技术加以改进探索,形成一套较为适合玉溪农村实用的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经过大面积应用推广,2004--2007年应用面积累计23.579677m^2,实现直接经济效益508.5万元,带动农民增收417.4万元。回收利用稻草秸秆4386086kg,产生较为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8.
户外塑料棚育菇模式简介户外塑料棚栽培蘑菇、平菇、草菇,可以利用冬闲地或果林竹下种植,不占用屋舍,便于进行具有一定规模的集约式生产,且省工,投资少,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666.6m ̄2(一亩)冬闲田可种菇700m ̄2(二层式),一般每平方米产菇10公...  相似文献   

9.
高温蘑菇大棚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元弟 《食用菌》1999,(2):25-26
塑料大棚栽培蘑菇的特点是:保温、保湿性能好,通风方便,投资成本低,菇产量高,效益好.平湖市从1982年推广塑料大棚种蘑菇,到1988年已全部采用了塑料大棚种菇,近几年栽培面积在333000m~2左右,成了浙江省主要的蘑菇生产基地.目前栽培的蘑菇大多为双孢蘑菇,子实体生长的极限温度在22℃以下.近年来,从野生蘑菇中分离出来的高温类四孢蘑菇,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的菌株子实体能耐35℃以上高温,在夏季栽培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我市1998年2月引进高温蘑菇新登96和夏菇93,推广面积11000m~2,取得成功,其中新庙镇菇农毕冲观种植的1100m~2,投资总成本20234元,到9月23日鲜菇出售收入55000元,获利34766元.  相似文献   

10.
蘑菇培养料一般是用麦、稻草加畜禽粪堆制而成。随着蘑菇栽培生产的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不但畜禽粪供不应求,且传统粪草料堆制费工时。为此,我们于1983~84年利用本省种植普遍的葫麻加工副产品  相似文献   

11.
玉米秸秆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枝荣  师文斌 《食用菌》2001,23(6):13-14
本文首次报道用纯玉米秆做主料,利用日光温室栽培双孢蘑菇的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利用现有的日光温室生产双孢蘑菇,生物效率可达35%以上,产值达到20000元/667m^2,纯收益12000元左右。  相似文献   

12.
蒋雪荣 《广西园艺》2006,17(2):34-34
大棚稻田蘑菇栽培,是于秋冬季节利用稻草等为主要原材料进行蘑菇生产的栽培模式,由于取材容易,价格便宜,经济效益显著.两年来,笔者在大棚蘑菇稻田栽培中遇到了一系列技术问题并予以解决,现将其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双孢蘑菇自20世纪30年代进入我国,60年代后期传遍全国。欧美的能源危机,曾使我国规模化菌菇生产受到严重影响,生产规模大幅度下滑。双孢蘑菇经历了1986、1992、2006三次大浪潮,这种浪潮表现为生产基地增加-单价下滑-基地规模缩小步入低谷-再发展-再步入低谷。蘑菇圈的同心圆现象也是在这个时期形成的。四川省蓬溪县双孢蘑菇发展的轨迹也不例外。随着稻田蘑菇的“栽培粗放、易懂易学、不误农时、不争地、不争肥、不争资源、变废为食品、变污染为宝贝为能源”的优势显现,民间有了“栽培一季蘑菇当种十年粮食”之说,于是人们争相栽培蘑菇。但市场又给大家开了一个玩笑,2006年秋播蘑菇达到18300元/吨,企业收购单价达到4000元/吨,最高达到9000元/吨;而2007年秋播蘑菇口岸单价盐水菇为14000~15400元/吨,企业收购单价仅3600元/吨(不分秋冬春菇),单价下降15.8%~23%,同时原材料单价上涨和对欧出口门槛过高,使我国食用菌产业严重受挫。1产地局部过度集中,易导致内部争劳力、争原料新区规模不宜盲目扩大,产地局部过度集中又会导致内部争劳力、争原料,外部争市场引起单价下降。2006年蓬溪县蘑菇栽培面积约1800...  相似文献   

14.
武汉市新洲区栽培双孢蘑菇已有超过10年,目前出现菌种退化和对现有环境适应性差等问题。针对引进的双孢蘑菇2个新菌株W192和W2000,并以As2796为对照,配合覆土配方试验,在出菇产量及经济效益方面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和研究,综合分析得出利用菌株W192配合30%比例草炭土配方,双孢蘑菇产量为9.97 kg·m-2,收益为52.92元·m-2,适合本地现有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5.
草菇废料再栽培双孢蘑菇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草菇、双孢蘑菇两个品种的温型不同 ,分解能力的差异进行合理搭配 ,正常情况下 ,一年内可栽培草菇 2~ 3个周期 (6、 7、 8月份 ) ,每个周期 1m2 可获纯利润 10元左右 ;栽培双孢蘑菇一个周期 ,可获纯利润 30元左右 ,该技术在我市夏邑县进行规模栽培 (2 0 0 1、 2 0 0 2年连续两年每年栽培30多万m2 )得到证实。今年栽培面积还在继续扩大。现将具体技术介绍于下 ,供同行及栽培专业户参考。1 菇房建造菇房建造应靠近水。①新建菇房座北朝南 ,东西向 ,长 16m ,宽 9m ,高 4m ,房内用竹尾或水泥柱搭架 6~ 8层 ,床架四周为走道 ,宽 6 5cm左右…  相似文献   

16.
李平洲  冯理 《食用菌》1996,18(5):25-25
蘑菇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食用菌,从栽培情况看,由于受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的影响,我国在南方地区栽培较多,北方地区栽培较少,在自然条件下,南方地区一年可栽培两次。我区位于西北地区的东部,温度条件较西北其它地区要优越些,1992~1994年我校蘑菇组首次进行了蘑菇引种试验,实践证明,利用自然温度栽培蘑菇,当年秋季基本不形成产量,到第二年春季形成产量,即上料发菌和出菇要隔年完成。现将其栽培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双孢蘑菇-西瓜-水稻高效生态种植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生产早熟西瓜的现有大棚设施,以发展大棚栽培双孢蘑菇为切入点,对传统的种植模式进行优化升级.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废弃物生产双孢蘑菇.蘑菇废料就地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地力,降低农业生产肥料投入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生产优质农产品.种植水稻实行粮经轮作、水旱轮作,构成了物质和生态可持续良性循环,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大棚西瓜-大棚双孢蘑菇-大棚西瓜-水稻栽培模式,每1 hm2 4茬的总收入可达249 000元.年纯收入是普通模式的2倍多.  相似文献   

18.
莆田县蘑菇栽培面积达111万米~2,菇房栽培一季蘑菇后几乎没有利用。为了提高菇房利用率,1986年春在九华农场,用蘑菇房挂袋栽培黑木耳试验,获得了良好效果。一、材料与方法一)制栽培袋:供试黑木耳菌种为D-5  相似文献   

19.
日本栽培蘑菇是四、五十年前开始的,一直用马粪作为堆肥,到二十五年后根据研究才利用稻草、氰氨化钙、尿素、硫酸铵和过磷酸钙组成人工合成堆肥来进行蘑菇栽培。这种类型的栽培技术特点是:嗜热纤维素分解细菌和蘑菇菌丝体的复合的栽培方式。蘑菇的菌丝生育需要氮的化合物作氮源,而有机氮肥是最重要的养料,因为无机肥(氰氨化钙、尿素、硫酸铵等)不是它适合的营养来源。  相似文献   

20.
丁秀萍  刘厚伯  朱蓉 《上海蔬菜》2004,(2):64-64,66
水稻-蘑菇栽培,是一种新的栽培模式。它将蘑菇的室内高架栽培改为现在的低棚低架栽培,改原来的单一种植为现在的水稻、蘑菇复种,其种植面积已上世纪70年代初的140m^2发展到2003年的150万平方米,菇农达4500多户,创年产值2800多万元,年利润1960万元,菇农人均纯收入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