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保所植物病害综合防治研究室在葡萄病害研究方面再次获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准确鉴定和分析了我国葡萄炭疽病的病原菌种类、遗传分化特点和致病力差异,从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两种水平揭示了葡萄炭疽病近年来在北京、山东等地爆发成灾并难以防控的原因。葡萄炭疽病近年来在我国的多个葡萄主栽省份发生严  相似文献   

2.
葡萄霜霉病是为害葡萄的主要病害,同时也是引发葡萄其它病害的根源.近年来,随着农八师石河子葡萄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葡萄霜霉病在葡萄种植区几乎都有发生,尤其在无核葡萄上更为严重.为了寻求有效的化学防治药剂,本试验针对无核葡萄霜霉病采用多种药剂进行了试验.  相似文献   

3.
葡萄病虫害与综合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葡萄病虫害的种类 葡萄病虫害的种类很多,以炭疽病、白腐病、黑豆病和霜霉病危害严重,霜霉病主要危害葡萄叶片,其他三种主要危害葡萄果穗和果粒;其次是穗轴褐枯病、白粉病、灰霉病、褐斑病等。虫害有叶蝉、金龟子、透翅蛾、蚜虫、叶螨等。  相似文献   

4.
2013-2015年对贵州省瓮安县葡萄有害生物进行调查,数据表明:瓮安县葡萄园发生病虫种类有25种,其中,侵染性病害9种,非侵染性病害5种,虫害7目11科11种。发生普遍、危害较重的病虫害主要是霜霉病、炭疽病、灰霉病、黑痘病、白粉病、日灼、裂果、葡萄二星叶蝉、绿盲蝽、野蛞蝓、铜绿丽金龟等。针对葡萄主要病虫的发生危害特点,提出以农业防控与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相结合,抓住防控适期,及时使用高效、低毒、低残毒农药和生物源农药以及杀虫灯、黄板等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5.
南方地区种植葡萄受传染性病害的危害相当严重,如葡萄霜霉病、黑痘病、炭疽病、白粉病、褐斑病、穗轴病、锈病、黑腐病、白腐病等,从葡萄展叶期就开始感病,到 5月后为发病高峰期,并且重复感病.经多年生产实践观察认为,选用抗病品种和运用抗病栽培技术措施,才能获取葡萄的优质丰产.现将我们在重庆市铜梁县对葡萄抗病品种的筛选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葡萄是世界著名四大水果之一,在河南各地广泛种植。葡萄因其风味佳、营养价值高、适应性强等特性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河南葡萄生产中春季霜冻每年均会不同程度发生,严重制约着其葡萄产业的健康发展。介绍春季霜冻对葡萄生产的影响及补救措施,以期给河南葡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新疆葡萄病虫害的发生情况,重点讲述了葡萄霜霉病、葡萄白粉病、葡萄瘿螨(葡萄毛毡病)、葡萄短须螨(红蜘蛛)这4种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并归纳总结了葡萄园主要病虫害综合防治历。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京秀葡萄的果粒着生紧密,其果穗的主要病害是白腐病和炭疽病。白腐病尤为严重。所以防治工作就采取以防治白腐病为主兼治其他病害的防治措施。防治白腐病主要采取加强综合管理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方法。几年来,取得了良好的防治效果。1症状葡萄白腐病主要为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  相似文献   

9.
正葡萄炭疽病又名晚腐病,是中国各葡萄产区普遍发生的常见性重要病害,最早于1891年由美国学者对其进行首次描述,我国在1990年左右开始对其展开发生与防治技术的研究。炭疽病能侵染成熟果实,引起产量和品质的降低,一般造成葡萄减产20%左右。发病原因:引发葡萄炭疽病的病原主要为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图1)和尖孢炭疽菌侵染所致,胶孢炭疽菌主要以菌丝体在树体上潜伏于皮层内越冬,枝蔓节部周围最  相似文献   

10.
<正>新疆得天独厚的土壤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葡萄的生长发育,利于葡萄糖分积累,其优质的果品深受国内、外的消费者青睐。但是近年来发展速度快、规模化种植、集中连片也为葡萄病虫害的发生、蔓延提供了良好的空间,葡萄的各种病虫害相继发生,有些病  相似文献   

11.
摘要:【研究目的】为了得到对葡萄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抑制活性的功能菌株,达到控制葡萄炭疽病的目的。【方法】从葡萄果穗、叶片、穗轴上大量分离微生物,采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对葡萄炭疽病菌具有较强拮抗作用的细菌菌株FB18。【结论】利用常规方法和16S rDNA对其进行鉴定,初步明确FB18为芽孢杆菌。在葡萄果实离体条件下,利用该菌液喷布果面可有效控制葡萄炭疽病的危害,防治效果达76.9%~100%。【讨论】该有益微生物是从葡萄果粒上分离得到,离体防效试验,效果较好,为葡萄炭疽病的生物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葡萄生产蓬勃发展,栽培面积不断扩大,新品种不断增加,不仅大大丰富了我国葡萄的种质资源,而且也使我国葡萄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目前,国内葡萄品种繁多,数不胜数。其中,不乏承载悠久历史的古老品种,如龙眼、莎巴珍珠等,也有近年引进、品质优异的品种,如红地球、高妻等。按葡萄用途分类,有鲜食葡萄,如巨峰、无核白鸡心等,也有酿酒品种,如赤霞珠、  相似文献   

13.
正为筛选防治葡萄炭疽病的高效低毒新型复配药剂,降低有效用药量,提高防治效果,防止与延缓抗药性的产生,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科所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复配制剂对葡萄炭疽病病菌的毒力,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它们对葡萄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吡唑醚菌酯、戊唑醇及其质量  相似文献   

14.
<正>80%必备可湿性粉剂,是美国仙农有限公司生产的新型"铜离子释放系统"杀菌剂,它对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均有效,并且有钝化病毒的作用,有效成分为80%水胆矾和两水硫酸钙结合体。对柑橘溃疡病、疮痂病、炭疽病,葡萄霜霉病、炭疽病、黑痘  相似文献   

15.
通过在吐鲁番地区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研究,摸清葡萄白粉病发病规律,明确病害流行的主导因素,进行高效低残留农药的筛选试验,为葡萄白粉病的防治提供技术保障。在定点对葡萄白粉病发病时间、发生规律、筛选药剂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白粉病初期发病为6月开始发病,7月下旬和8月上旬发病达盛期,9—10月停止发病,其中三唑酮和甲基硫菌灵对葡萄白粉病防治效果较好。因此,加强葡萄防病栽培技术的应用,在葡萄白粉病发生初期采用三唑酮、多菌灵、甲基硫菌灵、多抗霉素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统方统治,喷药3次,间隔7 d/次,可以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  相似文献   

16.
葡萄果实酚类物质是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重要的次生代谢产物,可以彰显葡萄果实品质,并且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综述了葡萄果实中酚类物质的组成、含量、生物合成、提取及应用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展望了葡萄果实酚类物质在未来研究的方向及难点问题,以期为葡萄果实酚类物质的研究与综合应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噻苯隆在红地球葡萄上的施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葡萄使用的果实膨大剂较多,如红提大宝、葡丰灵、顶好、果美等,但存在着色不良、成熟期推迟、果梗变粗等问题,限制了葡萄产业在博乐垦区的发展。为筛选新型果实膨大剂,生产大果粒、穗形整齐、着色均匀的红地球葡萄,提高果品的商品性,2009年,农五师八十一团应用噻苯隆葡萄膨大剂,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试验材料  相似文献   

18.
澧县属传统农业大县,是全国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农业结构调整为抓手,大力发展以葡萄为主的现代高效产业,全县优质葡萄面积达到了1133.3hm2,挂果面积  相似文献   

19.
我市地处中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季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露地栽培葡萄丹花期往往遇低温阴雨坐果受到影响,7、8月份葡萄成熟期又遇高温或台风大雨,导致炭疽病、霜霉病、白腐病、裂果病暴发,特别是抗病力较差的峰后葡萄,露地栽培难以取得成功。采用大棚避雨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葡萄属浆果类树种,果皮相对较薄,果实易感“日灼”,特别是近几年发展面积较大的“红地球”品种,“日灼”尤为严重。笔者结合近几年对葡萄套袋中发生“日灼”现象,提出几点建议,供套袋用户参考。1正确选择果实袋葡萄套袋,尤其是红地球葡萄套袋是当前栽培中必不可少的技术措施,正确选择适合葡萄栽培用户当地生产条件的果实袋是防“日灼”的首要条件。从近几年葡萄套袋发生“日灼”的结果看,多为套用低劣质袋或选择了不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型的果实袋引起的。所以购买葡萄果实袋一是要选择具有研究、开发、生产为一体的正规厂家的果实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