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吡啶脲的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N-苯基-N'-(4-吡啶基)脲的合成与反应条件,认为合成该物质的操作简便,而且产率较高,对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元素分析等鉴定。 相似文献
2.
3.
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等方法对经三年时间人工合成的二苯脲进行的鉴定研究,以及应用情况表明,二苯脲不仅具有嘌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且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后者,故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二苯脲的合成和鉴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红外光谱法、核磁共振法、质谱法等方法对经三年时间人工合成的二苯脲进行的鉴定研究,以及应用情况表明,二苯脲不仅具有嘌呤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且生产成本大大低于后者,故而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CPPU对南果梨果实外观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不同浓度、不同配比的CPPU、GA、NAA和IAA等生长调节剂在4月下旬至5月下旬对40年生南果梨进行处理 ,试验结果表明 :施用生长调节剂可明显影响果实的大小 ,其中CPPU20mg·L-1 可增大果个 ,以花后4周处理果实增大最多 ,但CPPU处理不改变果实的形状 ,而GA处理可以改变果实的形状。GA +NAA +IAA可使果实无籽。果点大小、密度与生长调节剂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7.
2-吡啶氨基磺酰脲的合成及除草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磺酰脲类除草剂具有超高效、广谱、高选择性和对环境安全等优点 ,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迄今为止 ,已开发出 2 0多个磺酰脲类除草剂。杜邦公司的Levitt博士在创制该类除草剂时 ,将其分子结构分为芳环、脲桥和杂环三部分〔1〕。后来 ,人们对脲桥进行修饰 ,在脲桥上引入亚甲基 (CH2 )、氧原子 (O)、亚氨基 (NH) ,依次研制出苄嘧磺隆 (Ben sulfuron)、乙氧嘧磺隆 (ethoxysulfuron)和环丙嘧磺隆(cyclosulfamuron)。例如美国氰胺公司开发的环丙嘧磺隆 ,可用于芽前及苗后防除稻田和麦类作物… 相似文献
8.
9.
新型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氯吡脲的应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氯吡脲别名膨果龙、调吡脲、施特优、吡效隆、KT-30等,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原药。主要制剂有0.10%吡效隆醇液、1%吡效隆液剂、0.50%乳油等。 相似文献
10.
实验设计合成了经氟化改造的化合物N-硝基-N-2熏4熏6-三氯苯基-N'-4-氟苯基脲(简写成N-硝基-N'-4-氟苯基脲),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氢谱对产品进行了结构表征。同时进行了初步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该化合物具有优良的除草活性。 相似文献
11.
本文综述了苯基脲类和磺酰脲类除草剂半抗原的设计原则、合成方法及影响因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合成苯基脲类除草剂半抗原,在苯基脲类分子中引入可供结合用活性基团的位点主要有3种,即外部脲桥上的氮、内部脲桥上的氮以及直接在苯环上.研究表明,在外部脲桥上的氮连接亚甲基基团是最理想的半抗原.合成磺酰脲类除草剂半抗原有保留苯环部分、保留杂环部分和保留磺酰脲分子全部特征部分3种方法.经比较研究,保留苯环特征部分的半抗原要比保留磺酰脲全部特征部分的半抗原产生的抗体有更高的亲和力.间隔臂长度是半抗原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间隔臂长(5个亚甲基)的半抗原一般要比间隔臂短的半抗原更能产生理想的免疫结果.在建立酶联免疫法中选择包被/示踪半抗原时,选用比免疫用半抗原更不被抗体识别的半抗原做包被/示踪半抗原.示踪半抗原亲和力的适度减少,被分析物所需的量可以减少,可以进一步提高分析的灵敏度,降低检测限.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枣果实表面气孔形态和密度的影响,以大白铃和大瓜枣为试材,研究不同浓度的2,4-D(2,4-二氯苯氧乙酸)和TDZ(苯基噻二唑基脲)处理对枣果实表面的气孔密度、气孔畸变率、气孔开度和气孔保卫细胞长宽的影响.结果表明:1 g·L-1的2,4-D处理可以显著降低大瓜枣果皮气孔密度,且果实生长发育良好,但对气孔开度无显著影响;0.1~0.2 g· L-1的TDZ处理可以显著降低枣果皮气孔开度,但显著增加了气孔密度,并对果实伤害较大;2,4-D和TDZ处理随浓度增大,果皮畸形气孔比例显著增大. 相似文献
13.
以3,4-二氯苯胺为原料采用催化缩合法合成得到DCPTA,在棉花、大豆作物上进行了喷施DCPTA的应用研究;并进行了DCPTA合成放大试验和大田应用示范,大豆增产20%,棉花增产17.15%。 相似文献
14.
继1984年成功地合成了植物生长调节剂高效唑(BA-984)之后,我们农业应用化学研究所又于1986年6月研究合成了新型植物生长调节剂特效唑。特效唑的化学名称为1-(4-氯苯基)-4,4-二甲基-2-(1,2,4-三唑-1-基)-1-戊烯-3-醇。化学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15.
对N-硝基-N-(2,4,6-三氯苯基)-N′-4-氯苯基脲进行了室内植物生长调节活性和除草活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化合物在[一定浓度下对双子叶作物油菜具有促生长活性或抑制活性,但其抑制活性远强于促进活性,对双子叶杂草青葙则表现显著的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建立3种N-苯基-N′-硝基苯基脲类化合物的氯甲酸甲酯合成法,并对其生物活性进行测定.[方法] 在三正丁胺存在下,硝基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加热回流生成硝基苯胺基甲酸甲酯,后者再与过量苯胺反应生成N-苯基-N′-硝基苯基脲,通过优化试验对3种脲类化合物的第2步反应条件进行优化,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目标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以丰光萝卜种子为材料,采用萝卜子叶扩张生长法测定3种化合物的促细胞分裂活性.[结果] 建立的氯甲酸甲酯合成法分2步进行,第1步反应很快,回流30 min即可完成.3种化合物第2步反应的最佳条件:N-苯基-N′-(2-硝基苯基)脲,170 ℃反应4.5 h,产率85.5%; N-苯基-N′-(3-硝基苯基)脲,152 ℃反应4.0 h,产率95.0%; N-苯基-N′-(4-硝基苯基)脲,165 ℃反应5.0 h,产率89.1%.3种化合物在0.01~1.00 mg/L均能明显促进萝卜子叶生长,其中N-苯基-N′-(3-硝基苯基)脲的活性最高.[结论] 氯甲酸甲酯法具有设备简单、反应步骤少、后处理简便、产物纯度和收率高等优点,适用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带有吸电子基团的二苯基脲可较好地促进萝卜子叶扩张,同一取代基的活性按间位、对位、邻位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掘具有良好除草活性的新型化合物,以6-三氟甲基-1-取代脲嘧啶为原料,在无水碳酸钾条件下,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使用硫酸二甲酯进行甲基化,合成了4个3-甲基-6-三氟甲基-1-取代脲嘧啶类化合物.并采用油菜平皿法和稗草小杯法对所合成的化合物除草活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目标化合物均通过1H NMR确认;在浓度0.1 g/L时,化合物b[3-甲基-1-(3,4--氯苄基)-6-三-氟甲基脲嘧啶]对稗草株高抑制率为67%,化合物a[3-甲基-1-(4-氟苄基)-6-三氟甲基脲嘧啶]对油菜根长抑制率为19%.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N-苯基N′-甲基苯基脲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并分析其生物活性。【方法】在三乙胺存在的条件下,苯胺与氯甲酸甲酯反应生成苯胺基甲酸甲酯,后者不经分离再与过量甲基苯胺反应即可生成N-苯基-N′-甲基苯基脲;采用红外光谱和质谱对目标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以丰光萝卜种子为材料,采用萝卜子叶扩张生长法测定其对进细胞分裂的促进活性。【结果】第一步反应回流30 min即可;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得到第二步反应的条件为:140℃回流3.0 h得N-苯基-N-′(4-甲基苯基)脲,产率为87.4%;152℃回流4.5 h得N-苯基-N-′(2-甲基苯基)脲,产率为81.5%;155℃回流5.5 h得N-苯基-N-′(3-甲基苯基)脲,产率为80.4%。3种化合物的质量浓度为0.01~1.00 mg/L时,均对萝卜子叶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其中以1.00 mg/L N-苯基-N-′(3-甲基苯基)脲的活性最高。【结论】氯甲酸甲酯法具有操作方便安全、产率高、后处理简单和"一锅煮"等优点,适于实验室和工业生产使用。3个甲基取代的二苯基脲类化合物均可较好地促进萝卜子叶的扩张,其活性按间位、对位和邻位依次递减。 相似文献
19.
以3,4-二氯苯胺为原料采用催化缩合法合成得到DCPTA;在棉花、大豆作物上进行了喷施DCPTA的应用研究;井进行了DCPTA合成放大试验和大田应用示范,大豆增产20%,棉花增产17.15%。 相似文献
20.
QuEChERs前处理快速测定豆芽中氯吡脲残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基于QuEChERS前处理的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豆芽中氯吡脲残留的方法.样品经过PSA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使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进行测定.线性范围0.005~100.0 μg/mL,方法的定量限为0.01 mg/kg,检出限为0.003mg/kg,空白豆芽样品中氯吡脲的添加浓度在0.05 ~0.2 mg/kg范围内的回收率为80%~100%,日内和日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该方法操作简便,所用试剂对环境污染小,分析成本低,适用于豆芽中氯吡脲的检测,并可推广用于一些其他水果及蔬菜中氯吡脲的测定.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