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发病情况2010年11月,在庄浪县韩店镇扶贫整村推进养牛示范村发生疥螨病,由于发病率高、蔓延快,群众认识不够、治疗不及时,致使引进的100头秦川基础母牛发病61头,发病率达61.0%,经治疗,全部治愈。2临床症状病初食欲、体温正常,体表出现剧烈发痒,摩擦,患部皮肤出现红色针头至米粒状结节,然后形成水  相似文献   

2.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病猪皮肤布满红色斑点、皮肤油脂样渗出以及体表形成黑色痂皮为主要特征,具有较高的病死率,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基于此,笔者结合一起临床病例诊治情况,对仔猪渗出性皮炎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养殖户诊治该病提供技术指导。1发病情况2019年5月17日,柘荣县某养猪场反映5d前场内6日龄仔猪发病,病猪面颊、耳廓等部位出现红斑,继而迅速蔓延全身,皮肤油脂样渗出。畜主曾用阿莫西林、青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该猪场存栏仔猪110头,截止5月17日,共有49头仔猪陆续发病,死亡8头,发病率为44.5%,死亡率为16.3%。  相似文献   

3.
1979年以来 ,笔者前后收治 3 6头初、中期霉稻草中毒病畜 ,每年 2~ 3月份为多发季节 ,以青、壮年牛发病率高。病畜均以稻草为主要饲料。1 临床症状 水牛 :多突然发病 ,常呈一肢或多肢发病。病初患肢出现间歇性提举 ,疼痛不安 ,轻度跛行 ,蹄冠部微肿 ,触压患部有增温且有疼痛感。逐渐蔓延至指 (趾 )关节或腕 (跗 )关节以上。患部皮肤发红、瘙痒、干燥甚至龟裂。有的病例由于厩舍潮湿继发感染发生坏死。初见局部渗出淡黄色浆液 ,继后表面有干酪样或淡绿色脓汁附着。部分病例耳尖前后缘以及尾端干裂、坏死 ,坏死长度分别为 3~ 5cm、5~ 1 5…  相似文献   

4.
1 发病情况 我县某猪场有24头母猪,2005年9月8日有一窝刚出生5d的仔猪突然发病,先是2头仔猪在耳根部和尾根部出现皮肤破溃,有透明黏液渗出,后转为黑色痂皮,接着在2d内全身出现油性黏液渗出,气味恶臭,然后黏液、被毛一起干燥结块贴于皮肤上形成黑色痂皮,外观象全身涂上一层煤烟。严重感染仔猪像个黑刺猬,被毛矗立,腹泻消瘦,食欲废绝。3d内整窝仔猪全部出现这种症状,母猪不发病。此后,其他母猪刚产的仔猪也在同样的时间段发病。发病率达100%,死亡率为30%。  相似文献   

5.
<正>疥螨病是蓝狐的常见病。现将疥螨病的治疗和预防介绍如下。1症状病变主要发生于腿部和腹部,患部皮肤剧痒、脱毛,病狐不断用舌舔舐患部或在笼内摩擦,造成皮肤损伤,露出鲜红创面,并有黄色或红色液体渗出;干燥后形成结痂,皮肤逐渐失去弹性,病狐尖叫不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  相似文献   

6.
笔者在几年的临床实践中,用黄芥子外用治疗藏獒疥螨病,取得了显著疗效,现介绍如下: 1症状 藏獒的疥螨病多发于面部、耳部、腹侧和腹下及四肢等部,逐渐蔓延至全身.病犬表现为剧痒,不断啃咬和摩擦患部,病初在患部出现红斑、丘疹、局部出血、渗出,结痂表面形成黄色痂块,进而皮肤增厚,被毛脱落,面部、颈部和胸部皮肤常形成皱褶.如继发感染或病程延长,则发展成深在性脓皮病或出现恶病质,导致最终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某养猪场自有商品仔猪120头(平均体重25kg)于2013年5月初至6月中旬之间有51头猪发生猪疥癣病,养猪场周边养猪户于2013年5月20日先后有32头猪发生猪疥癣病。发病后经笔者用除癞灵4‰稀释喷洒,疗效显著,现将治疗过程报告如下1临床症状病变部位首先在头部、背部、胸部两侧发生,然后逐步蔓延到全身。患部被毛稀少,皮肤肥厚形成皱褶,覆盖着污秽不洁的厚痂。病猪由于皮肤剧痒使其采食、休息不安,竭力摩擦患部促使患部被毛  相似文献   

8.
李莹立 《北方牧业》2009,(12):25-25
1临床症状幼兔出现头、口周围及耳部皮毛有环状和圆形突起,脱毛患部皮肤有灰白脱毛色或淡黄色结疤,继之,四肢末端和下腹部脱毛,患部皮肤发生溃疡。哺乳母兔两大腿外侧对称性断毛、脱毛,乳房周围形成糠麸样的病灶,仔兔眼周围脱毛  相似文献   

9.
1988年至1989年春,湖南省南县南洲地区猪疥癣流行较严重,据统计发病猪816头,占3100头存栏猪的26.33%,有的养猪场全部发病。笔者试用农乐加敌百虫予以治疗,收到较好效果。(一)症状感染后2~4周出现症状,多先起于头部,特别是眼周、耳部,还可蔓延到腹侧和四肢,小架子猪则遍及全身。病初剧痒,其后患部皮肤出现针头大的红色丘疹、水泡,破裂后形成痂皮,最后全身脱毛、消瘦、贫血,严重者可引起死亡。(二)诊断根据临床症状结合病原检  相似文献   

10.
20 0 1年 6月 ,新农镇三图村农户赵某饲养的仔猪发皮肤病 ,来本站就诊。经了解 ,去年赵某从外地购进1头新母猪 ,到目前为止这头母猪共产仔 3窝 ,每窝都发过皮肤病 ,平均发病率 5 0 % ,死亡率 1 0 %。经检验为皮肤霉菌病。现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仔猪在产后 2~ 3天面部就开始发红、肿大 ,然后出现丘疹、水泡和皮屑 ,面部发生脱毛 ,有粘性分泌物或脱落的上皮细胞形成痂壳。患部皮肤出现高出于皮肤界限明显的癣斑 ,其上带有杂毛 ,常覆盖有鳞屑痂皮或皮肤皱裂和变硬 ,有的发生表皮糜烂。2 诊断  (1 )采取病料 :在患部消毒后 ,于病变部与正…  相似文献   

11.
我市一家规模化养猪场,2005年7月中旬仔猪陆续发生以体温升高、不食、渗出性皮炎症状为主的疾病,经临床观察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葡萄球菌感染。1发病情况该场饲养仔猪600头,发病123头,多发于20~40日龄,病猪营养状态较差,被毛粗乱,体温升高至40℃~41℃,精神抑郁,食欲不振,发病率达到20%以上。2临床症状病猪有渗出性皮炎,耳根、四肢下部、背部、腹部等出现黄色水泡,病重仔猪波及全身,有的水泡破溃,附着于猪体表面,有的出现化脓现象,有的部位皮肤脱落,水泡与皮肤粘合成痂皮,揭开硬痂露出鲜红的肉面,内脏等其他部位无明显的病变。3实验室检验取…  相似文献   

12.
1 发病情况2 0 0 0年 8月 ,平安县平安镇兽医站有 4只脚癣病患兔求诊。2 临床症状初在鼻、唇、眼圈出现脱毛、骚痒 ,发红 ,继而在其它部位(主要是四肢下端 )出现脱毛 ,骚痒、渗出 ,以后结成干痂 ,患兔食欲减退 ,精神不振、消瘦。3 治疗针对以上症状 ,对 4只患兔采用了中西医结合疗法 ,具体做法 :剪除患部兔毛 ,用盐水清洗浸泡患部痂皮 ,再用 2 %的敌百虫溶液在患部洗擦 2~ 3次 ,洗至患部出现新鲜的皮肉 ,最后将研成末的紫草用食油调成糊状涂在患部 ,每隔 1~ 2d重复治疗 1次 ,3d后症状明显减轻 ,一周后痊愈。用紫草和敌百虫治疗兔脚癣…  相似文献   

13.
民和县满坪乡 2 0 0 1年引进秦川牛 160头 ,在产地已感染了牛疥螨。笔者先后用阿维菌素、螨净 2 5 0及除癞灵进行了比较试验 ,获得了满意疗效。1 发病过程及临床表现4月初 ,民和县满坪乡从陕西乾县引进秦川乳牛 160头 ,分户塑料暖棚饲养。在饲喂过程中多数牛出现脱毛 ,发痒症状。个别牛初到本地时已有明显症状。在这批牛中有 15 1头发病 ,发病率 94%。牛体出现奇痒 ,眼眶 ,耳 ,乳房及尾根部被毛脱落 ,形成结痂 ,表面隆起 ,形状呈圆形 ,直径 0 .1~ 3.6cm不等 ,患部周围皮肤无变化。随着病程延长 ,牛体消瘦 ,发育迟缓。2 实验诊断根据临…  相似文献   

14.
何谓苜蓿病     
采食多量豆科牧草(红苜蓿等)的放牧牛,呈现光线过敏性皮肤炎为主的中毒症状。原因可能是在肝机能障碍时,代谢产物增加于皮肤或循环系统而形成为光感受物质所致。在白毛部皮肤发红、肿胀、渗出,严重时患部皮肤坏死,脱落。有的牛表现流涎、黄疸和神经症状。发病牛应避免光线照射并改换饲草。摘自台湾《动物医学》总29期 (此栏目以后各篇补白)  相似文献   

15.
发病情况 涿鹿县某养猪场,2000年3月25日发生了以仔猪尾巴坏死脱落为特征的坏死杆菌病。经调查,该场8头同期发情母猪,共产仔86头,于产后7天左右开始发病,发病仔猪73头,发病率为85%,其中30%因治疗不及时尾巴发生坏死脱落。现将本病的诊治过程叙述如下: 临床症状 初生仔猪发育良好,7日龄左右发现尾巴根部皮肤出现大小不等的裂口,裂口结痂后,痂皮下组织开始坏死,数日后尾巴开始脱落。此外无其它明显临床症状。 病理变化 剖检后,体内脏器无任何可见病变。 实验室诊断1.镜检:以无菌接种环,在患部痴皮下…  相似文献   

16.
肉牛螨病是由疥螨和痒螨寄生在体表引起的慢性、寄生性皮肤病。由于皮肤乳头层的渗出作用,开始患部皮肤形成结节和水庖,蹭破后有渗出液和血液。渗出液与被毛、皮屑、污物混合在一起,干燥后形成痂皮。随着病情的发展,使毛囊和汗腺受到损伤,表皮过度角质化,结缔组织增生,皮肤逐渐肥厚,失去弹性而形成皱褶和龟裂。本病多发生于冬季和秋末,春初各年龄阶段的牛均可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17.
<正>2008年10月份,哈尔滨市某养牛场饲养的78头奶牛陆续发病,表现为眼的周围、颈部、臀部、四肢、尾根等部位脱毛,形成痂皮,食欲下降,消瘦,产奶量减少。1临床症状真菌孢子污染损伤的皮肤后,在表皮角质层内发芽,长出菌丝,使毛发脱落形成无毛斑,从而皮肤出现粗糙、脱屑、渗出和结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西昌市西乡乡古城村五组付某养有一头本地母猪,体重约150kg,全身黑毛,妊娠100d左右,因患病,畜主前来要求出诊治疗。症状体温37.5℃,病初便秘,以后呕吐、腹泻,排黄色水样粪便。行走正常,采食量减少。肩胛部、臀部两侧皮肤蜕毛,表皮变厚,出现裂痕,渗出粉红色浆液,患部皮肤呈鱼鳞状,鳞屑容易剥离。发病已5d多,经畜主用敌百虫溶液、KMnO4溶液、柴油等轮换治疗患部,均无效果。诊断根据临床症状和畜主用药治疗结果,排除疥螨病,初诊为锌缺乏症。结合畜主使用浓缩饲料,其铜含量为每1kg0.025%,饲料中…  相似文献   

19.
我校实习鹿场饲养梅花鹿 98头 ,生长发育良好。 9月份起梅花鹿进入发情配种期 ,10月初发现有 5头母鹿患疥癣病 ,现把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和临床症状从 1999年 10月上旬起发现 8号圈的 16头鹿中有 2头母鹿被毛粗乱 ,经常在围墙上擦痒 ,肩胛部、胸部脱毛并逐渐扩大。喜用嘴咬患部 ,并且其它鹿亦喜欢咬其患部 ,露出灰白色皮肤 ,逐渐形成纵横的小沟 ,有时少量出血。吃食、精神、两便正常。当时由于鹿群处于配种期 ,公鹿凶猛 ,因而未及时治疗。至 10月底又有 3头母鹿发生同样症状。诊断 :经分析 ,当时由于鹿群处于配种期的公鹿凶猛 ,因…  相似文献   

20.
仔猪渗出性皮炎,是由葡萄球菌引起的仔猪皮肤表层组织的一种炎症。主要发生于5周龄内的仔猪,1周龄内仔猪发病率最高,该病严重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给养殖场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我县某猪场2005年7月曾流行此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5年7月,该猪场从我省连云港市购进断奶仔猪168头,3~5 d后,发现少数仔猪出现皮炎症状,并迅速在猪群中扩散漫延,陆续出现死亡。发病35头,发病率20·8%;死亡9头,病死率25·7%。2临床症状病猪精神沉郁,畏寒怕冷,病初在头面部、耳廓、腋部和肋部等处皮肤上出现炎症红斑,2~3 d后,扩展到全身,炎症处有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