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协优57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协优57的父母本秧田,本田的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及花期调节、授粉等关键性制种技术进行了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2.
3.
通过“协优9019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示范”项目的开展,表现为优质、无公害、高产等特征特性,特介绍协优9019无公害高产的栽培技术和示范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4.
系统探讨了杂交水稻协优57的优质高产制种的规律,建立了协优57高产制种的技术模型,同时为协青早A系列组合的制种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6.
协优385是贵州省水稻研究所用三系不育系协青早A与自育恢复系黔恢1385配组而成的迟熟籼型杂交稻品种,于201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逆性强、米粒有香味等特点。为加快协优385在生产上的推广应用,促进水稻生产中的新旧品种更替,确保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介绍了协优385的父母本特征特性,并根据制种实践,总结了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7.
协优084在江淮地区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树维  易保兵 《安徽农学通报》2006,12(6):123-123,122
本文通过实践,总结了协优084父母本在江淮地区特征特性,提出了相关的高产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8.
协优559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协优 5 5 9亲本的生物学特性 ,提出用叶龄余数和幼穗分化进程来预测协优 5 5 9制种的花期相遇 ,安全可靠。总结出3 .75t/hm2 的产量结构因素  相似文献   

9.
杂交稻协优315高产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协优315系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与核技术利用研究所选育的三系杂交稻组合。该组合高产、稳产性好,分蘖能力较强,2007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在重庆丘陵地区制种,平均产量达2.63 t.hm-2,高产田块达3.00 t.hm-2。  相似文献   

10.
协优CW-18(审定名皖稻91)系安徽省怀远县纯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选择创造制种条件、搞好浸种催茅,两段育秧壮父,稀匀播促母本分蘖,插足大田基本苗,抓好肥水管理,促父母本平衡生长,及早调整花期,使用好激素,提高异交结实率,防治病虫草害,收割及时.  相似文献   

11.
协优CW-18(审定名皖稻91)系安徽省怀远县纯王种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高产制种应选择制种条件、搞好浸种催芽,两段育秧壮父,稀匀播促母本分蘖,插足大田基本苗,抓好肥水管理,促父母本平衡生长,及早调整花期,使用好激素,提高异交结实率,防治病虫草害,收割及时。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根据父母本特点,协优559的高产制种技术是:(1)合理安排播差期,确保花期相遇;(2)培育多蘖壮秧,建立高质量制种群体;(3)科学施肥,合理管水,搭好丰产苗架;(4)喷好"九二",适时赶粉,提高母本异交结实率;(5)加强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做好去杂保纯工作.  相似文献   

16.
氮高效组合协优9019的氮肥运筹规律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方法]设施化学氮素时期和施氮量8种处理,采用L8(4×24)正交设计,以不施化学氮素为对照,进行施氮时期和施氮量对协优9019的氮肥利用率、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结果]协优9019的适宜施氮量在172.5~243.45 kg/hm2,以施纯氮172.5 kg/hm2的处理增产较高,增收效益最明显,氮肥利用效果最好。在施172.5kg/hm2纯氮的合理运筹下,其氮素农学利用率为25 kg/kg氮素,每生产100 kg稻谷只需施纯氮1.76 kg,比对照增加产值7762.5元/hm2,每千克纯氮增收45.00元,单位面积增收7012元/hm2,增效相当可观。[结论]协优9019氮肥合理施肥模式应是:基蘖肥各施纯氮69.0kg/hm2,保花和齐穗期各施纯氮34.5 kg/hm2。再次验证协优9019是氮高效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三年来的生产示范表明,Ⅱ优501在六安地区连续三年平均单产为8599.5-9324kg/hm^2,比汕优63分别增产10.61%-13.27%,且出米率达71%,含直链淀粉18.55%,粗蛋白9.72%,粗脂肪3.2%。同时通过品比试验,示范研究与制种摸索,了解了其株高111.5cmm,穗大粒多,生育期142天左右,属中籼迟熟类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