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隐喻不仅是一种传统意义上的修辞手段,一种重要的语言现象,同时也作为人们了解世界,认识新事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认知机制广泛存在于我们的思维语言中。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存在着普遍性,同时由于受不同文化模式的影响而存在着文化差异性。本文就英汉经济语篇中的认知普遍性和文化差异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隐喻和转喻是一词多义的认知机制,词义的延伸主要是通过隐喻或转喻的认知思维方式来实现的。本文以英汉人体词"eye"和"眼"为个案,从认知角度探讨了隐喻和转喻对二者多义性的阐释,旨在揭示词义延伸过程中英汉民族认知思维的异同,同时证明语言个性特点对词义延伸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从语义的角度来对短语动词进行系统地认知是一种科学的新理念、新方法。以短语动词中的副词或介词为主线来进行纵向的组群亦是切实可行的一种好方法。然后在横向上辨析相关的同义的短语。以三者的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复合思维来加以认知则更具特色。由away组成的短语动词可表数个意义。含“gradually”之义时,所表意义为动状关系。  相似文献   

4.
由于语言的基础是词汇,而词汇的核心是词义,因此一词多义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语言现象。一直以来,隐喻和转喻常常只是被当作修辞手段进行了研究,没有揭示出二者的实质。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对隐喻和转喻进行了研究,指出了二者是词义演化和一词多义的认知机制,这样,就把认知主体"人"包含了其中,抛弃了对语言进行封闭式的、内省式的研究。此外,范畴化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一种重要的方式,具有重要的认知属性,而人体词作为人类认知世界的起点,是认知的"元概念",因此,对英汉人体词一词多义的转义范畴的对比研究具有重要的触及认知主体思维模式和认知方式本质的认知意义。该项对比研究不仅对于词义演化和一词多义有更深入的认识,而且对于认知主体的思维特点也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相似文献   

5.
隐喻无处不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思维和行为方式。隐喻是通过一个事物来理解另一个事物的认知方式,它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经济学中大量的隐喻现象,说明了隐喻的认知功能和普遍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中的基本概念,也是十分重要的认知思维方式。通过中国古代词坛"婉约派"词宗李清照的"易安词"文本进行,可以发现转喻在词作构建中的重要作用。这正源自于李清照对生活的感知,易安词的转喻认知机制是女词人认识世界、感受生活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7.
反语是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格,从图形-背景论的角度讲,上下文语境或辞面义是背景,辞里义是一种有标记的图形。反语的认知特点符合人们从已知事物到未知事物的认知规律,符合认知的经济性特点,它体现的是人类认知创新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一词多义的认知探究及其对英语多义词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词多义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在语言层面的具体体现,也是英语词汇教学的重要内容.隐喻与转喻思维是一词多义现象产生的内在动因;词汇意义的延伸是通过隐喻与转喻联想网络得以实现的;英语多义词的教学应该与认知语言学的相关研究相结合,从词义延伸的认知动因、联想网络及认知机制三个方面实现多义词教学的效率化.  相似文献   

9.
认知语境是一种概念化了的知识结构状态,它对话语意义的理解具有重要意义。概念隐喻在认知语言学中被认为是一种认知机制或认知模式,它是对日常隐喻语言的概括和总结,它具有概括性、系统性和生成性等特点。隐喻映射是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一种本体对应的关系,而映射过程中认知语境对"蕴涵"选择的限定功能确证了概念隐喻及其表达式的生成及其理解过程是在认知语境的共同参与下完成的,同时认知语境对概念隐喻及其表达式的理解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相似文献   

10.
传统隐喻观认为隐喻是一种修辞方式,隶属于修辞学的范畴;现代隐喻观则认为隐喻是一种思维方式,隶属于认知语言学的范畴。隐喻以其特有的信息筛选功能和感情移就功能被广泛运用于政治语篇中。由于人的思维活动是动态的,本文以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为框架,详细阐述隐喻在政治语篇中的作用,为政治语篇的解读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
We developed a smartphone technology to sample people's ongoing thoughts, feelings, and actions and found (i) that people are thinking about what is not happening almost as often as they are thinking about what is and (ii) found that doing so typically makes them unhappy.  相似文献   

12.
The involvement of the orbitofrontal cortex in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Facing the consequence of a decision we made can trigger emotions like satisfaction, relief, or regret, which reflect our assessment of what was gained as compared to what would have been gained by making a different decision. These emotions are mediated by a cognitive process known as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By manipulating a simple gambling task, we characterized a subject's choices in terms of their anticipated and actual emotional impact. Normal subjects reported emotional responses consistent with counterfactual thinking; they chose to minimize future regret and learned from their emotional experience. Patients with orbitofrontal cortical lesions, however, did not report regret or anticipat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their choices. The orbitofrontal cortex has a fundamental role in mediating the experience of regret.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推广和科普工作已为农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形势下,如何继续开展这项工作,农民在想些什么,有哪些要求,政府如何改进这项工作等,都需要深入了解。为此,笔者通过问卷调查,了解了农业科普工作的现状和农民的需求,提出了积极探索和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新形式,建立健全农业科普工作运行机制,推进农业科普事业市场化运作等现时期推进农业科普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14.
本认为开展创造教学是高校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主要途径。开展创造教学的主要内容有: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展的教学气氛;运用探索性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学习;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进行发散思维训练;优化学生知识结构,为创造打好基础;充分挖掘教学内容内部的创造性因素。  相似文献   

15.
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经过多年改革,硕果累累,呈现出一派喜人景象。但是,在对待如何培养大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问题上也存在一些片面的、不公正的看法。通过对此问题的分析,论述了英语词汇、阅读、写作及语法教学与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管理一直是图书馆管理者思考的问题,建设优质的图书馆是图书馆管理者始终追求的目标。实施什么样的管理是图书馆管理者多年来致力要研究的课题。在知识更新的信息时代实行"人心"管理是高校图书馆未来管理的重要理念、灵魂和主旋律。  相似文献   

17.
探究式教学法不仅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注重学生"怎样才能知道",强调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森林调查技术》作为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课,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职业人生是以己所能(技能)、以己所爱(兴趣)和以世所容(价值取向)的完美结合。针对高职学生现实情况,五维时空教学模式立足教师的自我研究,在科学与人文融合的前提下,出于创新与创业融合目的,以思言行健康化、教学做一体化和自我的统整化为学习路径,以健康、求真、探美和向善的"四位一体"课程体系为教学框架,能够形成五维园林设计、五维教学实践和五维完美人生三步渐进时空序列,是探索师生联手健康快乐追逐幸福生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This review essay examines several recentbooks about agriculture, including two books on thelinks between cultural and biological diversity in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wo books on the US farmcrisis, and a collected volume examining globalaspects of agricultural restructuring andsustainability. Finally, a history of ``alternative'agriculture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thinking aboutthe ways the different cases shed light on the complexrelations between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inagriculture. A historical perspective highlights theextent to which ``alternative' is a relative term. Themonocrop, ``factory' mode that dominate US agriculturetoday certainly differs from what has characterizedfarming for most of history and in most of the world.Small-scale, more or less organic, diversified farms,which appear so ``alternative' in the present context,have until lately counted as the norm, here andelsewhere. These books also highlight both the dangersof the currently dominant industrial agriculture andthe potential for genuine alternatives.  相似文献   

20.
阐释了中国人和美国人思维模式偏向的差异及其在语言现象中的反映。中国人倾向于整体思维 ,从整体到部分 ,强调整体定位 ,整体和部分关系和谐统一 ;美国人倾向于个体思维 ,从部分到整体 ,强调个体的独立性。汉语句子以意统形、结构松散、内容完整 ;英语句子以形统意、形态自足、结构严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