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国家海洋局日前发布《中国海洋灾害公报》指出,预计我国2001年赤潮灾害将发生30次 左右,和2000年大致相同。针对可能屡屡“卷土重来”的赤潮灾害,国家海洋局将加大研究 力度,并采取加强监测等相应措施预防和治理。 不同海域有不同的频繁发生期:南海是3月至5月和9月至11月,东海是5月至7月,渤海 、黄海是7月至9月。 赤潮可能在一些海域频繁发生:营口鲅鱼圈、葫芦岛、秦皇岛、黄骅、塘沽、连云港、 舟山群岛、台州列岛、厦门、东山、阳江等地附近海域,莱州湾、胶州湾、大鹏湾、大亚湾 ,长江口、珠江口附近海域。 据介绍,赤潮灾害近…  相似文献   

2.
渤海赤潮的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害赤潮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1990年联合国将赤潮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渤海过去有我国鱼类宝库的美称,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影响最深,在我国四大海域中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的面积所占的比例最大,所以是赤潮频频发生的海域,近年来,渤海赤潮发生的时间越来越早,频率越来越高,受灾面积越来越大,持续时间越来越长,严重影响了海产品的生产和海洋环境的质量,经济损失惨重,不仅对渤海天然种群和水产养殖业造成了严重损失也已危及人类健康。采取有力措施,控制渤海污染和赤潮的发生已成为当务之急。一 、赤潮赤潮是指在某一海域内(通常是被陆地…  相似文献   

3.
甲藻赤潮对养鲍业的危害及其防治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全震 《水产学报》2000,24(2):151-155
1998年5月17日-1998年6月6日在福建省连江县苔录镇后湾海域发生一起由裸甲藻等引起的赤潮,对鲍鱼养业造成严重危害,初步断定:引起鲍鱼死亡的原因是由于裸甲藻等赤潮生物分泌了某种毒素。并对赤潮在陆上养鲍业上的治理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20mL/m^3甲醛溶液可杀伤甲藻等赤潮生物,但不能解体该赤潮生物;0.1-0.5g/m^3KMnO4可完全治理该种赤潮生物所引起的鲍鱼死亡现象。  相似文献   

4.
报刊文萃     
葛鸥  保平 《海洋渔业》1988,10(6):254-254
<正> 据国家海洋局东海环境监测中心有关专家透露,经对日前在长江口花鸟山以北海域发现的大面积赤潮进行追踪观察,此次赤潮与去年在该海域发生的赤潮现象基本相似,属于夜光藻赤潮;暴发突然,范围较大,消失迅速,系外海性赤潮。它明显是海洋遭受污染的一种危险信号.  相似文献   

5.
《水产科学》2003,22(5)
20 0 3年 6月 2 6~ 2 7日 ,东港市海洋环境监测站和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在实施赤潮监控区项目过程中 ,发现大洋河口海域各项监测指标变化异常 ,特别是浮游生物量剧增 ,有明显发生赤潮前兆。该市海洋与渔业局接到监测报告后 ,立即向沿海乡镇和赤潮预报志愿者发出预警 ,建议各港湾养殖单位和个人 ,在预警未解除之前 ,停止向养殖池进水。由于预报及时 ,措施得当 ,加上正置大潮期 ,海水流动性较强 ,使赤潮仅仅持续 2d ,未给生态环境及养殖生产造成破坏和损失。丹东市有效防止赤潮危害$辽宁省海洋与渔业厅办公室…  相似文献   

6.
一、风暴潮。预计2001年我国沿海地区发生风暴潮次数与2000年持平。其中6~10月将发生3~4次灾害性风暴潮,主要影响广东、福建、浙江沿海,其次为上海、海南、广西等地。其中,6~10月灾害性风暴潮影响广东省2~3次,海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各1次;7~9月影响福建省2~3次,浙江省2次,上海市1~2次,江苏省、山东省、河北省、天津市、辽宁省各1次。春、秋两季,渤海湾、莱州湾沿岸将出现1次左右灾害性温带风暴潮。 二、赤潮。预计2001年我国赤潮灾害发生情况与2000年大致相同,发生次数约为30次。…  相似文献   

7.
赤潮是海洋自然灾害之一,近十年来频率增多、范围扩大、时间延长,大有发展之势。位于广东省沿海中部的珠江口是赤潮乡发区,但这几年来赤潮区域逐步向东、西方向扩展,例如 1998年3月中旬,珠江口范围内的香港海域发生赤潮后迅速向粤东、粤西两侧蔓延.这股持续了一个月的大规模赤潮,给粤港两地海水养殖业带来了3.5亿元的经济损失。 令人惊奇的是粤东汕尾港,这些年来虽曾有过赤潮生物带出现,但却幸运地通过了频频发生的赤潮灾害。由于水体富营养化是赤潮的的诱因,而汕尾港区范围内有3500多个养鱼网箱、200多公顷鱼虾池…  相似文献   

8.
王诗成 《海洋渔业》1991,13(2):78-80,75
<正> 一、赤潮的发生及危害1989年,我国沿海从南到北都有赤潮出现,不仅范围广,而且危害严重。1989年8月至9月,河北省沿海7县市近海发生了大面积赤潮,10万亩虾池不同程度受灾,养殖对虾减产1万吨,造成经济损失达2亿元以上。天津市海域赤潮灾害经济损失达4360万元以上。这次赤潮灾害也波及到山东省渤海  相似文献   

9.
赤潮对浙江省海洋渔业的危害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潮是一种严重的海洋灾害,它不仅污染海洋生态环境,更会给海洋经济造成严重损失。浙江海域是赤潮的多发区,据统计,2001~2009年浙江海域共发现赤潮287起,累计面积约80000km2,其中有毒有害赤潮达38  相似文献   

10.
信息与动态     
《水产养殖》2010,31(6)
<正>台州海域发生今年首次赤潮据椒江区海洋环境监测站消息,5月6日,大陈海域发生2010年首次赤潮,温岭、玉环等海域也相继出现了赤潮。该监测站监测到,本次赤潮主要分布在上下大  相似文献   

11.
1998年8月中旬~9月中旬,烟台四十里湾至牟平养马岛间约50km^2的近岸海域,发生了因红色裸甲藻剧增而引发的赤潮,历时1个月,致使该海区的底栖、底播生物及筏式养殖下层贝类大面积死亡。本次赤潮发生面积大,持续时问长,造成的渔业损失惨重,在山东沿海地区是少见的。2004年5月3~10日,四十里湾养殖区再次发生了由棕囊藻、夜光藻剧增而引发的赤潮,扩展面积为25.7km^2,由于持续时间短,属轻微赤潮,对养殖业影响不大。现将该海域赤潮形成情况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2.
《水产养殖》2014,(7):53-54
国家海洋局南海预报中心发布《2014年南海区海洋灾害趋势展望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2014年南海区可能发生的灾害性海浪、台风风暴潮、赤潮等海洋灾害的发生频次和大致时间进行了预测。《意见》显示,在灾害性海浪方面,2014年南海海域因冷空气影响所造成的灾害性海浪将与2013年相当,因受热带气旋影响造成的灾害性海浪将比常年平均值略多,预计全年南海海域将会出现80~90天灾害性海浪,受强台风影响时最大波高在10m以上。今年南海海域可能出现10~12次台风浪过程,其中4N6次将直接影响华南沿岸。  相似文献   

13.
今年入夏以来 ,从5月3日起 ,在东海的浙江海域 ,有毒“赤潮”连续不断地发生。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赤潮”发生的频率极高 ,约在30次以上 ,其特点是面积大 ,持续时间长 ,发生间隔时间短。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面临越来越严重“赤潮”问题的国家之一。“赤潮”的频繁出现给海洋渔业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和给正在蓬勃发展的海水养殖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投下了阴影。这一问题已引起各级政府和渔(养)民的极大关注。笔者就现有资料结合本人工作上的一些体会 ,就“赤潮”危机中大家所关心的若干问题 ,以问答形式叙述如下 ,供大家参考。问 :什么叫“赤…  相似文献   

14.
<正> 据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的紧急通报,7月3日,河北省沧州歧口附近海域发生赤潮,面积约400km~2,在天津大沽锚地也发现面积约25km~2的赤潮。至7月4日面积已发展到1500km~2。7日,由于华北地区连续降雨,温度下降,赤潮发展受到抑制,最后消失。又据辽宁海洋渔业环境监测站通报,自6  相似文献   

15.
厦门海域血红哈卡藻赤潮的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3月和2009年2月,厦门海域发生了以血红哈卡藻为优势藻种的赤潮,两次赤潮具有发生时间早、持续时间长的特点。针对近两年厦门海域两次在冬季爆发血红哈卡藻赤潮的现象,本文分析了赤潮期间的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条件。结果表明,厦门海域血红哈卡藻赤潮发生前后,1000hPa环流形势表现为西南地区的倒槽或者气旋,并随着冷空气的北退而向内陆地区延伸,台湾海峡的气流多为东南到西南向,气温和水温持续回升、风速偏弱、相对湿度偏高,盐度长时间维持较低水平,此种环流形势和水文气象条件促使了厦门海域冬季赤潮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厦门海域赤潮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国斌 《中国水产》2012,(10):27-29
厦门地处我国东南沿海——福建省东南部、九龙江入海处,西部与漳州毗邻,北接泉州,东南与金门岛隔海相望.厦门海域环绕厦门岛,主要由同安湾、西海域、东部海域组成,其中同安湾与厦门西海域由高集海堤隔开,并通过一闸口相连.近五年来,发生在厦门海域的赤潮呈多元化的趋势,以前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冬季赤潮接连发生,引起赤潮的赤潮生物种类也不断出现以前未引起过赤潮的种类. 厦门海域的赤潮研究已有较多报道,但近五年来有关赤潮的研究报道较少,特别是没有较系统介绍近几年赤潮现状的报道.本文通过近五年厦门海域赤潮的发生情况,详细地分析赤潮现状并提出对策,以期为实现厦门海域赤潮研究和控制,海洋保护和管理,改善海洋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吴琴瑟 《海洋与渔业》2009,(8):45-46,17
随着近海局部海域环境条件的变化,海水中某些微小生物在短时间内突发性繁殖,而形成赤潮。近年来赤潮发生频率逐年增多。其中1998年-2002年的5年间发生赤潮221起。而2007年我国海域发生赤潮82次,累计发生面积约11610km^2,因赤潮造成的直接经济损6000万元。这些赤潮多数发生在近海港湾、给沿海渔民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广东近年来对水域环境进行不少保护措施,但近海水环境并不乐观。因此,为了确保海洋渔业减少损失,我们要了解赤潮形成原因,对渔业的影响,及防范措施,采取有效的对策,尽量减少对国民经济和人民健康生活不必要的损失。  相似文献   

18.
我国沿海赤潮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我国沿海地区人口的不断增长,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大量工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入海,导致局部海域富营养化,对沿海地区的养殖业构成严重威胁,同时给沿海渔民带来巨大经济损失。2004年我国海域共发现赤潮96次,其中渤海12次,黄海13次,东海53次,南海18次,累计面积约26630平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池塘结构对亲鳖产卵量、受精率、增重、成活率等因素的影响,我们于1997~1998年进行了对比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时间1997年4月19日~11月10日;1998年4月15日~11月5日。1.2池塘选择试验在本所进行。试验池面积396,为...  相似文献   

20.
姚炜民  金彬明  徐菊妹 《水利渔业》2006,26(3):73-74,94
通过对发生在2004年5月洞头列岛附近海域的具齿原甲藻(Prorocentrum dentatum)赤潮的连续监测发现:赤潮发生期间,环境化学要素变化明显,pH、DO、盐度、营养盐和叶绿素a随着赤潮发生、维持和消亡而产生相应的变化,赤潮消亡速度与该海域的风、浪和水体中磷含量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