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禽杆菌(Apg)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该病主要造成育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明显下降,并可使肉鸡淘汰率明显升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论文从副鸡禽杆菌的主要毒力因子、血清分型和疫苗研究三个方面对鸡传染性鼻炎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介绍了疫苗使用效果和研发趋势,对当前鸡传染性鼻炎的防控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鸡传染性鼻炎发病急、传播速度快,主要发生在秋冬和初春寒冷时节,可引起肉仔鸡生长迟缓、料肉比增加和肉质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整齐度降低和淘汰率增加,产蛋鸡产蛋量下降,危害性非常严重,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主要就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要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方面作一介绍,并且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传染性鼻炎的诊断与防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g)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发生后可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和淘汰率增加,肉鸡肉质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作者对本病目前国内外诊断与防制研究概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鸡传染性鼻炎是养鸡业中危害最严重的细菌病之一,常可导致雏鸡和育成鸡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蛋鸡产蛋量下降,危害性严重,给广大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鸡传染性鼻炎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要点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且提出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以期为有效诊治鸡传染性鼻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禽杆菌(Apg)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主要临床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并伴发结膜炎。IC能够导致育成鸡生长不良,饲料转化率下降,致使肉鸡淘汰率增大,蛋鸡产蛋率下降,给养鸡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结合多年工作实践体会,对鸡传染性鼻炎的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总结,以供参阅。  相似文献   

6.
鸡传染性鼻炎(IC)是由鸡副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呼吸道疾病,以鼻腔和窦发炎、流鼻涕、打喷嚏、面部肿胀为主要症状。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可造成鸡只生长停滞、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率显著下降,同时并发流感或新城疫,会造成采食量急剧下降,严重威胁鸡场的经济发展。为缓解鸡传染性鼻炎给鸡场带来的经济损失,弄清鸡传染性鼻炎的发病机理,本文对某规模化鸡场鸡传染性鼻炎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及防治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7.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可引起种鸡、蛋鸡生产能力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整齐度降低和淘汰率增加,肉仔鸡生长迟缓、料肉比增大和肉质下降,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鸡传染性鼻炎的血清型调查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引起的一种鸡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本病在世界许多地方都有发生和流行。本病发生后可引起蛋鸡产蛋量下降,育成鸡生长发育受阻和淘汰率增加,肉鸡肉质下降,给养鸡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9.
鸡传染性鼻炎(Infectious coryza,IC)是副鸡禽杆菌(Avibacterium paragallinarum, Apg;曾被称为副鸡嗜血杆菌(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引起鸡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并伴发结膜炎;本病主要侵害育成鸡和产蛋鸡,育成鸡生长不良和产蛋鸡产蛋下降,并使肉鸡淘汰李明显升高,对养鸡业危害较大,常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鸡传染性鼻炎 ( 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 Haemophilus paragallinarum,HPG)引起的鸡上呼吸道传染病 ,本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 ,主要引起产蛋鸡的产蛋量下降 ,育成鸡的生长受阻 ,给养禽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近年来 ,北京、四川、西安等地先后报道了该病的发生 ,证实了副鸡嗜血杆  相似文献   

11.
鸡传染性鼻炎是南副鸩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特征是鼻腔和鼻窦发炎,打喷嚏,流鼻液,颜面肿胀,结膜炎等.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蛋鸡群中发生.2009年12月,锦州市太和区某蛋鸡养殖户饲养的育成鸡生长停滞,产蛋率显著下降,部分病鸡出现死亡.该养殖户共养蛋鸡2000只,发病率达90%,经过一周的治疗后基本治愈.近年,鸡传染性鼻炎只在本地区个别鸡群发生,以前没有类似病例,没有造成大面积流行,并且能很快治愈、愈后不复发.  相似文献   

12.
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急性呼吸道病,可造成育雏育成鸡生长缓慢,容易继发其他细菌感染,死淘率增加,使体重不能到达标准.产蛋鸡产蛋率明显下降(10%~30%),处于产蛋高峰期的鸡群死亡率可达到5%~40%不等.主要症状为鼻腔流出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面部水肿和结膜炎,伴随呼吸道症状.病鸡精神不振,采食和饮水下降,同时出现腹泻.  相似文献   

13.
鸡传染性鼻炎是养鸡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细菌病之一,各个年龄阶段的鸡均可发生,主要多发于育成鸡和成年产蛋鸡,一旦感染,可造成鸡群生长停滞、发病率和淘汰率增加,以及产蛋量显著下降(10%~40%),危害性极大,会给养鸡户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鸡传染性鼻炎与其他几种疾病特别是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非常相似,因此,这对该病的快速诊断造成一定的影响。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鸡传染性鼻炎与鉴别诊断进行详细阐述,以期对该病进一步防控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姜琪  张凯 《中国禽业导刊》2001,18(14):26-26
传染性鼻炎(IC)是由副鸡嗜血杆菌(HP)引起的育成鸡和产蛋鸡的一种呼吸道疾病。如在生产期间爆发本病,可由于育成鸡群的死淘数增加、生长发育受阴及产蛋鸡的产蛋鸡的产量显著下降而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本病死亡率不高,主要引起蛋鸡产蛋率的下降(10%~40%)以及育  相似文献   

16.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是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雏鸡和育成鸡.病原是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由双股RNA组成,无囊膜,淋巴组织、法氏囊为病毒攻击的主要器官.该病发病率高,危害严重,给养鸡业造成很大的损失.常用的实验室诊断方法是病毒的分离和鉴定、琼脂扩散试验以及易感雏鸡接种等.介绍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的病原学诊断和血清学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7.
传染性法氏囊病(IBD)又称禽传染性腔上囊病,是由传染性法氏囊病毒引起鸡的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病毒可引起雏鸡的免疫抑制,导致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接种的免疫应答能力下降或丧失.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不仅是导致鸡只死亡、淘汰率增加、影响增重等宜接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病毒损伤法氏囊而引起免疫抑制,使病鸡对大肠杆菌、腺病毒、沙门氏菌、鸡球虫等病原更易感,对马立克疫苗、新城疫疫苗等免疫接种的免疫应答下降或丧失.近几年来,虽然饲养户对该病的认识逐步提高,防治措施也有所加强,但该病仍然时有发生,给养鸡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是由病毒引起15日龄以内雏鸡和育成鸡的一种急性接触传染性疾病。该病主要是破坏鸡法氏囊淋巴细胞,使鸡的免疫机能发生障碍,体液免疫受剑抑制,本病除造成死亡外,主要增加了其它传染瘸易感性,易造成合并感染。该病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肉仔鸡,发病率最高,死亡率可高达30%。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急性或亚急性呼吸道传染病,潜伏期短,传播迅速,发病率高,短时间内便可波及全群。各种年龄的鸡只均可感染,但多发生于育成鸡和产蛋鸡群,蛋鸡产蛋率下降10%~20%,育成鸡生长停滞、开产延迟,死淘率增加。  相似文献   

20.
鸡传染性鼻炎是由副鸡嗜血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本病可在育成鸡群和产蛋鸡群中发生,本病死亡率不高,主要引起蛋鸡产蛋率的下降(10%~40%)以及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