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推广应用,是目前国内外解决马铃薯因病毒侵染导致的品种退化、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的最有效措施。脱毒马铃薯网棚扩繁就是以脱毒微型薯(原原种)为种源,在人工隔离防蚜和良种的栽培条件下繁育的种薯。是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的重要环节。只有按照科学的技术规程和严格的操作程序进行栽培,才能生产出优质的原种。  相似文献   

2.
孙炜 《中国马铃薯》2012,(3):167-168
嫩江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土质肥沃,林、草、水源丰富,具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该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马铃薯块茎淀粉的积累,所以种植的马铃薯产量高,且品质好。为了充分利用脱毒马铃薯的无病毒感染、结薯早、膨大快、产量高和品质好等优点,总结了适合该地区的脱毒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薯处理、选地整地、合理施肥、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以及收获贮藏。  相似文献   

3.
1品种选择 马铃薯种薯选择是丰产的关键,选用生育期短、生长快、结薯早、产量高的优质良种,如早大白、超白等,并应用脱毒种薯,来提高产量和品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田芳 《中国马铃薯》2006,20(1):52-53
我国马铃薯茎尖脱毒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后,马铃薯退化问题得到有效的控制。特别是脱毒小薯在生产中的大面积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病害,品质和产量有很大提高。鸡西市于1997引入该项技术,几年来脱毒种薯的繁育、应用和推广体系已日趋完善。尤金-885马铃薯株型直立,分枝较少,休眠期短,生育期70d左右,块茎椭圆,黄皮黄肉,淀粉含量14.3%,较抗晚疫病和环腐病,每667m^2。产量可达2000~2500kg,是鸡西地区农民普遍认可的品种,每年的种植面积不断增加。脱毒种薯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尤金-885脱毒小薯的栽培技术,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现总结如下可供同行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5.
脱毒马铃薯不同世代生长特性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当前主栽马铃薯品种早大白不同脱毒世代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脱毒原种一、二代和良种一代表现为生长整齐一致,大、中薯率高,增产显著;良种二代产量极显著低于脱毒原种良种一代,但极显著高于良种三代和对照;良种三代表现为植株不同程度感病,产量下降,大、中薯率低。说明辽宁省种植马铃薯应选用脱毒良种一代做种薯,脱毒良种一代不足的情况下可用脱毒良种二代,不能用良种三代做种薯。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组培脱毒试管苗繁育技术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佐敏  艾勇 《中国马铃薯》2003,17(5):301-304
1 前 言马铃薯通过组织培养途径 ,从而建立无病毒生产体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高新生物技术实用化措施。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 5 0年代就采用多种脱毒途径生产无病毒种薯 ,取得巨大成功。 70年代初吉林农业大学进行了马铃薯茎尖组织培养 ,以后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植物研究所、内蒙古乌盟农科所也相继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目前已有 2 0多个省、市、6 0多家单位成功利用此项技术 ,已获得近百个品种的脱毒种薯。我们从 2 0 0 1年开始马铃薯脱毒组培快繁研究 ,至今已得到“米拉”、“威芋 3号”的脱毒试管薯…  相似文献   

7.
脱毒马铃薯原种网棚扩繁栽培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方子山  张国志 《杂粮作物》2009,29(6):395-396
生产合格的马铃薯脱毒种薯,是马铃薯脱毒栽培的前提条件,可有效地防止马铃薯种性退化、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根据多年的研究和推广实践,总结了适于辽宁西部生态条件的脱毒马铃薯原种网棚扩繁栽培技术体系,包括种植区域和地块的选择、网棚的设计与建造、整地施基肥、微型薯的播前处理、精细播种、田间管理、收获与贮藏等。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生产成本高、生产微型薯繁殖系数低、造成微型薯价格居高不下的难题,本研究选用两个马铃薯品种(抗疫白和润者),在防虫温室收获完微型薯后,把植株再移栽到网棚,株行距20 cm×60 cm,继续使其结薯,进行二次收获。结果其产量远高于第一次收获生产微型薯的产量,因此大大提高了种薯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9.
六盘水市脱毒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前 言马铃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 ,在钟山区种植结构中占有重大的比重 ,其播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玉米 ,居第二位 ,但品种退化 ,品质较差 ,产量较低。脱毒种薯的推广 ,是解决种性退化 ,促进马铃薯生产快速健康发展的基本途径。本试验的目的就是通过引进若干脱毒马铃薯品种进行种植 ,以比较其生育期、抗性、产量、品质等 ,从而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高产、优质、适销和有利于加工的理想品种 ,加速繁殖 ,逐步替换生产上已退化的品种 ,这对培育和建设我区脱毒马铃薯支柱产业 ,增加农民收入 ,促进我区农村经济发展 ,具有重要的意义。2 材料与方…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脱毒苗在不同时期移栽对生产原原种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勇 《中国马铃薯》2014,(3):144-146
为探讨马铃薯脱毒苗生产原原种的适宜移栽时期问题,选用主栽品种‘荷兰15号’和‘克新13号’的脱毒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设计,设3月1日、3月15日、3月29日、4月12日和4月26日共5个移栽时期,研究不同移栽时期对马铃薯原原种商品薯产量和总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荷兰15号’还是‘克新13号’的脱毒苗,如果在3月1日移栽,可以获得较高的原原种总产量和商品薯产量。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70年代,就用茎尖组织培养方法得到了脱毒马铃薯试管苗,并成功地获得脱毒复壮的马铃薯,开始了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生产和推广。实践证明,脱毒马铃薯种薯的生产体系,是建立在基于解决优良品种种性退化,并大面积推广健康优良品种上的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物技术措施。其所生产的脱毒马铃薯种薯增产效果很好,一般增产30%以上,但是,由于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较高,而马铃薯的产区又大多是贫困的冷凉地区。马铃薯种植户难于接受脱毒马铃薯的昂贵价格,这就限制了脱毒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我们根据云南省的自然条件、农业的生产机制和技术水平,总结出了一套适合云南省实情的马铃薯脱毒微型薯的高效生产技术。这套生产技术的应用将使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生产成本大幅度降低,促进马铃薯脱毒种薯的普及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马铃薯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从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脱毒种薯生产技术,80年代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内蒙古农科院马铃薯小作物所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UNDP及农业部两项目的资助下,对脱毒小薯快速繁育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已研究出一套快速繁育脱毒小薯的生产技术:试管苗采用简化培养基切段快繁,脱毒苗剪枝扦插快速育苗,基础苗以蛭石为基质采用A2营养液4d浇灌1次或6d1次,以肥土为基质网室栽植育成的脱毒苗密度3万株/hm2左右,56d收获,收后栽于原地可再收脱毒小薯1~2次;并于8月上旬有翅桃蚜迁飞极盛期前割蔓,提早收获,以防止桃蚜危害并可预防晚疫病发生。采取这些配套的快速、丰产、低成本、优质的繁育技术措施,可为规模化生产脱毒种薯提供大批量的10g左右的优质脱毒小薯(原原种)。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脱毒马铃薯研究进展及推广现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正>1 前 言 在山东省,由于马铃薯生长正处于温度高、气候干旱的季节,所以植株病毒性退化速度非常快。退化严重时可引起减产80%。研究和实践证明,茎尖培养脱毒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马铃薯脱毒及速繁技术是现代生物技术中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生物技术在生产中应用最早、最广泛、效果最显著的研究成果之一。脱毒技术研究及脱毒种薯的推广,使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产量、品质及  相似文献   

14.
1 前 言生产实践证明 ,脱毒种薯具有显著地增产潜力和优良的农艺性状。但是脱毒种薯的应用能否普及生产 ,关键在于能否降低脱毒试管苗的生产成本 ,从而使脱毒薯的价格让用户能够接受。至今 ,已有不少学者通过对培养基成分、培养方式、光照条件等研究试图降低脱毒马铃薯试管苗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西部区马铃薯脱毒种薯快速繁育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马铃薯重要的种薯生产基地,从70年代初期开始研究脱毒种薯生产技术,80代已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效果极为显著。内蒙古农科院马铃薯小作物所在原有研究工作的基础上,在UNDP及农业部两项目的资助下,对脱毒小薯快速繁育的一些关键技术措施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现已研究出一套快速繁育脱上薯的生产技术;试管苗采用简化培养基切段快繁脱毒苗剪枝扦插快速育苗。基础苗以蛭石为基质采用A2营养液4d  相似文献   

16.
脱毒试管苗移栽大田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马铃薯脱毒技术的应用,脱毒种薯繁育体系和技术的不断完善,有力地推动了陕北地区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但如何在短时期内大量生产出高质量、高级别的脱毒种薯,尽快地应用于马铃薯生产,是我们急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对于病毒性退  相似文献   

17.
对3种不同苗源(试管薯、试管苗、扦插苗)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的产量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在常规栽种季节(四川地区春季为3月20日~4月20日,秋季为8月25日~9月25日)的条件下,试管薯生产原原种的产量最高,每株平均为3.5粒,试管苗与扦插苗产量相当,每株平均为2.8粒;(2)在延迟栽种的情况下,其产量高低为试管薯〉试管苗〉扦插苗,试管薯每株平均为1.9粒,试管苗为2.0粒,扦插苗为1.8粒;(3)方差分析表明,常规栽种季节试管薯与试管苗和扦插苗的产量分别达显著水平,延迟栽种条件下3者产量均未达显著水平。因此,大规模生产脱毒马铃薯原原种企业在常规栽种季节建议使用试管薯苗源,而延迟栽种的情况下建议大量使用扦插苗进行生产。  相似文献   

18.
病毒病是制约马铃薯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微型薯是生产脱毒种薯的重要环节。本研究于2010~2013年对收集自云南省的试管苗274个、微型薯356个,共计630个样品。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并采用DAS-ELISA检测了8种病毒:马铃薯S病毒、马铃薯卷叶病毒、马铃薯Y病毒、马铃薯X病毒、马铃薯A病毒、马铃薯M病毒、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发现试管苗和微型薯中马铃薯S病毒检出率最高(21.27%),其次是PLRV(5.71%);还检测到了新出现的侵染马铃薯的番茄斑萎病毒和烟草环斑病毒。研究结果为马铃薯种薯生产过程中病毒病的检测防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子长县位于陕西北部 ,属陕北黄土高原峁梁丘陵沟壑区 ,土质疏松 ,含钾量较高 ,属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昼夜温差大 ,适宜马铃薯生长繁育。但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优良品种 ,又无专门的种薯繁育体系 ,生产上所用品种因病毒侵染 ,种性退化非常严重 ,产量很低 ,种薯大量调运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生产成本很高。根据以上情况 ,1999年子长县成立了马铃薯脱毒良种繁育中心 ,经过 4年的研究与发展 ,建立了一整套马铃薯繁育体系 ,采取组织培养脱毒快繁和试管苗切段扦插技术 ,并在生产上大面积示范推广 ,增产效果十分显著。1 组织培养脱毒…  相似文献   

20.
张建军 《中国马铃薯》2005,19(3):156-157
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防虫温室生产一季微型薯,生产期间通过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获得健壮的苗,收获微型薯后,再进行大田移栽,测定其二次结薯情况。结果表明,抗疫白产量为26808kg·hm-2,润者为19715kg·hm-2。其产品可作为原种一代,既解决了马铃薯脱毒试管苗的综合利用问题,又缩短了育种年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