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村环境污染不仅对农民的人身权和财产权造成了较为严重的损害,也对农民权益维护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但法律规范缺失、农民法律意识薄弱,导致对农民的环境污染侵权救济存在诸多困难。如何实现农民权益的救济成为我国现阶段所要解决的难题,而我国可以在环境正义理论的基础上,通过法律制度的合理配置、农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以及采用加重污染者责任承担方式逐步完善我国农村环境侵权的救济。  相似文献   

2.
环境侵权作为现代一种新型的侵权行为,对于整个环境法体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环境侵权是追究行为人责任,为受害者提供救济的基础。学者们就其概念特征构成要件抗辩事由救济方式等作出了不同的见解,本文就以上诸方面做出自己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化工技术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于此相伴而生的是日益严峻的环境侵权问题,农业生产对人身权、财产权以及环境权利都带来了或多或少的威胁。但我国现有农业环境侵权救济体系却无力应对,急需寻求新的救济手段。基于此,我国现阶段应适时引入农业环境侵权责任保险制度,实现农业环境侵权责任的社会化分配与消化,从而完善农业环境侵权救济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4.
农业环境侵权与农业环境责任保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环境侵权是指因农业生产活动致使自然环境污染或破坏,并因而对他人人身权、财产权造成损害或有造成损害之虞,依法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为农业环境侵权救济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阐述了我国农业环境侵权的内涵及特征,探讨了农业环境责任保险作为农业环境侵权的救济方式,并提出了构建我国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现代农业生产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也极易引发环境侵害,而处于弱势地位的农业生产者无力承担相应的“同质”损害赔偿责任,故适应环境损害救济社会化趋势的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应运而生。农业环境责任保险承保范围是构建农业环境责任保险制度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从理论依据和可行性的双重角度可将其界定为:包括农业环境侵权责任、自有场地治理责任、精神损害赔偿责任及其他必要费用给付责任。  相似文献   

6.
生态环境损害是对环境生态功能、生态服务的破坏与损伤,其实质是侵害了不特定主体所享有的环境权益。环境权益虽为不特定主体所共享、共用,具有公共利益的属性,但对于每一个特定主体而言,不能因此否认其对环境权益的享用状态。我国《民法典·侵权责任编》将生态环境损害纳入其救济范围,实际上是肯定了侵权法对环境权益的保护,确立了生态环境损害的侵权法直接救济模式。相对于通过人身、财产损害救济生态环境损害的间接救济模式而言,直接救济模式不仅是侵权法对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理念的回应,是贯彻我国《民法典》"绿色原则"的内在要求,更重要的是其能有效克服间接救济模式的弊端,为生态环境损害救济提供实体法上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现代农业生产中因大量生化药物、化肥、转基因等因素的介入,农业环境和农产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由此产生的对第三人的损害如何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成为与此相伴的重要问题。通过对农业环境侵权的分析,提出在完善传统侵权救济基础上,尝试建立社会赔偿救济机制,以期维护农业生态环境、促进法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张先昌  万小红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4):21450-21452
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现状及农民环境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从改善司法救济制度的角度对农民权益的保护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环境责任保险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陷入了“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局面,市场需求不足是其重要表现之一。购买动力不足、购买能力有限、国家政策导向不明晰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增加环境责任保险市场需求,关键是要加大环境规制力度,提高公众的保险意识和维权意识,增加保险产品市场供给,制定合理的保险费率,完善关于强制投保的法律法规,从而推进环境责任保险的发展,完善环境侵权损害救济社会化机制。  相似文献   

10.
由于农村环境污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其对生产生活的重要影响,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救济制度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农村污染侵权事件中,农民往往处于不利地位,不能较好地维护其自身权益,以民事公益诉讼为突破口来保护农民权益彰显出其重要性性,只有建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才能更好地维护农村环境,维护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可以规制不可量物侵害救济的现行法律仅有《物权法》第90条、《民法通则》中侵权行为条文和《环境保护法》中不可量物环境污染条文,但这些规定并不能为不可量物侵害中的受害人提供合理而及时的救济。我国应从不可量物侵害的概念、不可量物侵害的构成要件、不可量物侵害的类型及不可量物侵害的救济方式等方面完善现行的不可量物侵害救济制度,以利于不可量物侵害纠纷案件的解决。  相似文献   

12.
徐凤利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609-11611
在传统法律不足以制止环境侵害的情况下,环境公益诉讼是遏制环境违法行为和救济环境公益的重要法律手段。从实体法和程序法方面分析了我国现行法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缺失,提出从创设环境权、扩大原告的起诉资格、放宽环境公益诉讼的范围、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及设立中立的环境鉴定机构等方面来构建具有我国特色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实现环境公益诉讼的真正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3.
环境毒物侵权诉讼是我国近年来最大宗的环境诉讼类型之一,也是最能全面反映环境污染致害过程的典型样本。在侵权法研究重心由立法论向解释论转向的背景下,通过对环境毒物致害的科学机理和法律关系的考察,能够有效检视现行环境侵权构成规范之于实践的适应性,进而发现现行环境侵权构成规范的正当性基础,从而为解释论的转向提供法理支撑。  相似文献   

14.
略论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俊 《陕西农业科学》2005,(4):115-116122
随着现代工业和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已成为当今社会威胁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世界性“公害”;环境污染不仅有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而且由环境污染所造成的环境侵权问题也成为法学界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侵权责任制度已经建立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还存在着许多缺陷,因此有必要在总结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主要法律依据的基础上针对其所存在的缺陷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完善。1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主要法律依据我国环境污染侵权责任的重要法律依据,主要分散于《民法通则》、环境基本法与单行法之中。我国现行《民法通则》…  相似文献   

15.
恶意诉讼是一种较为新型的侵权行为,严重侵害了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为充分救济受害的对方当事人或第三人并有效防范恶意诉讼的发生和蔓延,必须结合当前人们的法律意识对其含义做出恰当的界定,对其构成要件进行准确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追究恶意诉讼人的侵权责任。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高速发展,公民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建筑施工所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显,环境侵权纠纷案件数量也在不断地增长。针对此种情况,本文从建筑施工活动中环境侵权实务出发,以《侵权责任法》为基础,阐述建筑施工环境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及归责原则,从而促进施工企业规范管理,有效防控施工环境侵权法律风险。  相似文献   

17.
林智胜 《甘肃农业》2005,(10):73-74
侵权法理论的不断发展以及环境侵权自身的特点,对传统环境侵权损害提出了新的挑战。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在赔偿原则、赔偿方法、赔偿方式三个方面存在诸多弊端,已不能有效给予受害人有效救济。本文从这三个方面对环境侵权损害赔偿加以完善在赔偿原则上适用惩罚性赔偿原则,在赔偿方法的适用全面赔偿原则、损益相抵原则和衡平原则,在赔偿方式上适用赔偿的社会化制度,来适应维护正义、稳定社会秩序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陈志杰 《河南农业》2014,(16):58-58
环境问题引发的诉讼解决方式仅限于人身和财产损害、生态损害的民事救济手段,在相关的环境公益诉讼中政府能否提起诉讼、政府原告资格的认定以及政府在环境损害中的法律责任等相关的行政诉讼问题却较少涉及;实践中可以借鉴欧盟和美国的环境损害救济机制,分别从私益和公益的角度出发提出适合我国民事和行政相结合的环境损害诉讼机制、环境公益诉讼机制以及环境责任社会化机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各类农业环境纠纷案件大量涌现,给环境司法救济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该文针对当前农业环境司法救济机制面临的困境,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司法实践,从健全司法主体、健全诉权主体和完善侵权者责任承担方式等方面提出加快完善我国农业环境纠纷司法救济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现状,分析了农村环境污染受害者有效救济方式的缺失,基于此,提出了构建农村环境污染受害者法律援助制度,以期为农村环境污染受害者提供更多地保护和救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