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从4个方面进行了具体阐述,分别为滇源街道的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概述、关于滇源街道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工作开展情况、滇源街道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效益分析、关于滇源街道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建议,最终呈现出关于滇源街道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的成功典范,以供农业领域的相关人员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谢小燕  周梅  严传军 《耕作与栽培》2014,(1):61+60-61,60
通过开展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及高产栽培试验,总结了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为铜仁市马铃薯生产发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2009-2010年,山东省邹城市承担实施了农业部下达的花生高产创建项目,结合项目的实施,与山东省花生研究所合作,引进示范了一批花生新品种.通过品比试验、大田展示等,筛选出了一批适合当地生态条件的高产优质大花生新品种,其中花育25号表现出增产潜力大、结果集中、耐密植、抗逆性强、休眠期长、不易落果等突出特点,成为高产创建项目区主导品种,并逐步向全市花生产区及周边地区辐射带动.  相似文献   

4.
王新方  沈莉  赵沛 《种业导刊》2012,(11):39-40
从科学选用优质高产耐密型品种、实施八统一管理技术措施和制定实施方案、搞好示范带动等方面总结了遂平县玉米高产创建项目,以期为今后的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我市从2009年承担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项目以来,各级技术人员通过积极试验示范,探索出了一整套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大幅度提高了我市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2011年6月,由陕西省农技总站组织省内同行专家,按照农业部马铃薯高产创建测产验收办法,对陕南3个城市的马铃薯高产创建工作进行了田间随机抽查验收和考评。验收结果表明:我市商州区百亩核心攻关田和万亩示范片平均亩产马铃薯3398千克和3009千克,产量连续3年均居陕南三市之首。  相似文献   

6.
宁陵县从2008年开始实施小麦高产创建项目,累计实施万亩示范片16个,创建面积1.24万hm2,每667m2平均产量605.6kg。宁陵县农技站通过对小麦高产创建主推品种和主推技术进行系统研究,总结高产攻关经验,组装配套成冬小麦大面积每667m2产量600kg以上的高产创建栽培技术集成体系,为该县持续提高小麦生产能力提供了技术支撑。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示范方选择  相似文献   

7.
贵州粮油高产创建项目5年成效与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促进贵州粮油生产,分析了贵州粮油高产创建项目5年来取得的成效与经验.指出贵州省条件较好地区粮油的增产潜力十分巨大,在当前工业化、城镇化、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形势下,开展高产创建推广应用集成高产栽培技术提高粮油单位面积产出率是确保贵州省粮油生产持续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开展高产创建领导重视是前提,群众接受是基础,资金投入是保障,实行双向承包、奖惩结合是有效手段,科学集成先进技术是关键,整合力量协作攻关、强化督导是保证,抓好“四个结合,两个突破”是活力.高产创建已成了凝聚农业系统力量、稳定队伍、展示技术的最好平台,是我省农业上的重大惠民工程,是保证贵州省粮油安全和经济协调发展、构建农业和谐社会的重要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8.
惠水县水稻高产创建实施的成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促进水稻生产,2009年~2014年惠水县实施了水稻高产创建项目,全县累计实施农业部水稻高产创建示范4074.6hm2,平均单产721.16kg/667m2,比全县平均单产498.2kg/667m2,增产223.4kg/667m2,增幅达44%。  相似文献   

9.
李学武 《耕作与栽培》2011,(2):F0003-F0003
盘县2010年遭遇百年不遇的干旱,给盘县农业带来严重损失,秋粮不能适时播种,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有效供给,确保全县粮食稳定增产目标,2010年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项目。根据农业部《全国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和《贵州省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工作方案》结合盘县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实际,认真组织实施了玉米高产创建活  相似文献   

10.
平桥区农业局通过实施农业部花生高产创建项目,使平桥区的花生单产提高1000 kg/667 m2以上,同时在总结花生规模高产栽培经验的基础上,集成了一整套花生优质栽培管理新技术.  相似文献   

11.
远缘杂交小麦新品种小偃597的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是优良小麦品种的必备条件。某一个小麦品种只要具有了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的特性,就能在生产上长期推广应用,才能取得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研究利用1997~1999三年陕西省关中灌区高肥组区域试验产量结果,用高稳系数法和回归系数分析法对小偃597的高产稳产及适应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偃597三年的高稳系数分别为:12.2%、11.3%、19.0%分别低于对照品种;回归系数(b)三年分别为:0.84、1.00、0.95。说明小偃597高产稳产性要优于对照品种,同时小偃597还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2.
棉花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根据多年的试验研究结果和大面积高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了反映棉花群体质量的六项指标以及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配套技术措施,从而在高产理论和实践上丰富了棉花栽培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黄国勤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5):285-290
从1978年至今,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已经30年了!在这风风雨雨的30年时间里,中国农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作者在对中国改革开放30年农业发展历程进行全面考察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高产阶段(1978-1984年)、优质阶段(1985-1991年)、高效阶段(1992-2001年)和安全阶段(2002年-),并对每一发展阶段的农业特征进行了概括和分析。全文对促进新世纪、新阶段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宜优99生物学特性及产量构成因素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锦平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215-219
【研究目的】明确杂交稻新组合宜优99的生物学特性,为该组合的生产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对宜优99参加福建省区域试验、生产试验以及多点示范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生物学特性,提出该组合的高产栽培技术。【结果】两年的区域试验表明,宜优99表现产量高、品质优、适应性较广。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穗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贡献都较大,但与产量相关不显著,结实率对产量直接贡献也较大,且与产量成显著的正相关,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贡献较小,与产量相关也不显著。【结论】宜优99高产栽培策略是在合理密植的基础上,主攻结实率和穗总粒数,努力创建理想的高产群体,协调穗粒结构。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筛选和引进高产稳产性突出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探讨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在同一生态区域内应用的必要性和参考价值,笔者采用变异系数法、适定性参数法、回归系数法及高稳系数法,对2017—2018年云南农科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中海拔组)保山试点各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分析结果有一定差异,综合分析得到‘昭黄10号’、‘保玉16号’高产稳产性突出,其次‘靖都1号’和‘楚单1404’高产稳产性也好,4个品种适宜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扩大种植和推广。4种分析方法均有其优缺点,联合利用不同方法进行综合评定,可使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在同一生态区域内应用是有必要的,对提高选种引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丰产性稳产性及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了更全面详细地了解小麦新品种临麦4号的生产特性,以2005~2006年度山东省小麦高肥1组区域试验的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临麦4号和对照品种潍麦8号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进行比较、分析,以促进该品种在生产中的推广应用。结果表明,临麦4号丰产性能高、稳定性能好、适应范围广,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高产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二熟制粮食超高产田土肥水技术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要:通过创造性地引用节水高产栽培、因土平衡施肥等技术,基本做到了经济利用水、肥、土资源;在三年的高产实践中,实现了粮食单产保持1.4t/667m2以上水平的同时,水分生产效率达到2 kg/m3以上高水平,按土壤、肥料实际供应有效养分总量计算的养分生产效率也基本达到7 kg/kg以上,且粮食单产达到1524.75 kg/667m2时,总有效养分生产效率提升至8.07 kg/kg,较好地体现了高产高效同步。  相似文献   

18.
河北省高产夏玉米的群体结构与产量形成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寻夏玉米高产栽培可借鉴的高效生产管理方法和显著提高其产量,采用对比研究方法,明确了河北省夏玉米生产中高产模式和农户生产模式间群体结构、产量形成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模式比农户生产模式产量提高了21.4%,原因在于高产模式下82 000穗/hm~2以上的有效穗数和近350 g的千粒质量,但高产模式的单穗粒数不占优势。高产模式下夏玉米具有较高的穗高系数,倒伏风险也随之加大。高产模式吐丝期叶面积指数在6.3以上、全生育期总光合势在300万(m~2·d)/hm~2以上,且花后光合势占总光合势的75%以上,吐丝后光合势较农户栽培模式提高了38.4%。高产模式下茎叶干物质向籽粒转移量显著高于农户生产模式,而农户生产模式因籽粒的灌浆活跃期较短而出现干物质在茎叶中的积累现象。收获时高产模式下群体干物质达到24 296 kg/hm~2,收获指数为54.43%。每生产100 kg籽粒对氮磷钾的需求量高产模式下分别为1.93,1.19,1.85 kg,与农户生产模式相比,高产模式对钾素和磷素的相对需求比例增高,氮素需求量则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半干旱地区菊芋品系植株表型与光合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世奇  寇一翾  杨彬  曾军  赵长明 《作物学报》2014,40(10):1857-1864
为了加快半干旱地区的新型资源作物菊芋品种的选育进程,探讨菊芋产量及相关性状表型和光合生理基础是必要的。选用本课题组收集和培育的4个品系( 2个高产,2个低产品系),设置随机区组试验,比较菊芋高产和低产品系与产量形成相关的生物量累积、植株表型和光合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高产菊芋品系的地上生物量、块茎产量及根生物量显著高于低产品系;高产品系整体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其株高、基径、叶面积和叶片数均显著高于低产品系。气体交换参数分析表明,高产品系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显著小于低产品系,而其他各项参数差异不显著。相关性分析表明,菊芋块茎产量与株高、基径、叶面积、叶片数、地上生物量和根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呈显著负相关。建议多的叶片数、大的叶面积和发达的根系作为半干旱地区菊芋高产品系田间选育指标,而低的光补偿点和暗呼吸速率在高产品系选育中也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从永川豆豉中筛选、鉴定高产蛋白酶菌株,并对菌株的液体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酪蛋白平板法,从永川豆豉中初步筛选出68株产蛋白酶菌株,通过比较发酵后蛋白酶活力,筛选出1株蛋白酶活达1468.7U/mL的高产菌株A-4。依据菌种形态和其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研究液体培养条件对菌株生长的影响,确定菌种液体培养的最佳条件为:温度34℃,pH值为8,接种量4%,菌龄12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