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同位素^15N在草地氮循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地介绍了氮循环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一些^15N稳定同位素方法,包括氮的矿质化、硝化、NH4^+的同化、N2的生物固定和氮肥的去向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选择陕北黄土丘陵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4个典型群落,进行群落调查与土壤水分和养分的测定,探索天然群落自然恢复过程中群落的结构组成、植物多样性与环境因子的关系,为该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指导。结果表明:植物群落组成主要集中在菊科、禾本科、豆科和蔷薇科,这4大科植物在该区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研究区天然群落组成较为简单;铁杆蒿(Artemisia sacrorum)在各立地均有分布,且重要值相对较大,为各个群落的优势种或者亚优势种;植物的生活型中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其次是半灌木,再其次是一、二年生草本植物,灌木植物所占的比例最少;相同坡向不同坡位的群落较为相似;不同立地条件下群落多样性指数的大小与各立地的水分条件关系密切。植被盖度、坡度、海拔高度和坡向对多样性产生影响,主要是通过直接影响土壤含水量实现的。土壤含水量是影响植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最为关键的生态因子,是黄土高原植被恢复和重建的关键性因子。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究放牧和氮添加对内蒙古荒漠草原植物—土壤碳、氮循环的影响,在禁牧(UG,0只羊单位·hm-2)和重度放牧(HG,1.74只羊单位·hm-2)样地进行氮添加处理,各处理水平为:对照(CK,0 g·m-2·a-1)、低氮(LN,5 g·m-2·a-1)、中氮(MN,10 g·m-2·a-1)和高氮(HN,20 g·m-2·a-1).通过对短花针茅(Stipa brev-i flora)叶片和土壤全碳(Total carbon,TC)、全氮(Total nitrogen,TN)、稳定碳同位素(Stable carbon isotopes,δ13 C)、稳定氮同位素(Stable nitrogen isotopes,δ15 N)及土壤有机碳(Soil organic carbon,SOC)、速效氮(Available nitro-gen,AN)的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放牧显著增加土壤TC、TN和AN含量(P<0.05);放牧使短花针茅叶片δ13C,δ15 N值显著减小(P<0.05);氮添加使短花针茅叶片δ15N值显著减小(P<0.05).放牧和氮添加在一定程度上均加速了短花针茅和土壤的养分循环,同时氮添加对短花针茅的氮吸收及分馏效应有一定影响,对退化草地恢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放牧强度对草地植物组成及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放牧对草地植物组成及植物生物量的影响 ,提出从保护草地植物多样性及获得较高草地生产量的角度出发 ,应使草地承受适当的放牧压力 相似文献
5.
6.
7.
8.
9.
10.
单宁是高等植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单宁和单宁-有机氮络合物在植物与土壤间的氮循环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单宁参与氮素循环的机制主要包括络合有机氮、影响土壤微生物活性以及影响土壤酶活性。以往的研究并未深入探讨单宁对各种有机氮的络合能力,以及菌根真菌和腐生真菌对单宁-有机氮络合物的降解机制。因此,本研究着重讨论了单宁对各种有机氮的络合能力、络合物的降解机制、单宁对土壤酶活性的抑制作用以及单宁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并综述了单宁在氮循环过程中的作用,如减缓凋落物分解,抑制净氮矿化,影响净硝化和氮固持等。结果表明:单宁能够络合大部分有机氮;单宁的结构和浓度可显著影响其对土壤酶活性和净氮矿化的抑制效果以及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和多样性的作用,该结论可为进一步理解单宁在植物与土壤间氮循环过程中的角色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1.
科尔沁沙地草地植物组成及生物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科尔沁沙地草场植物组成和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场地上生物量在8月达到最高峰569g/m^2,生物量组成以灌木类植物最高占总生物量的43%-73%。从植物种的重要值变化来看,灌木类植物重要值从5-8月在群落中逐渐降低,9月随其它类植物的枯落重要值升高;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变化与灌木类植物相反,而群落生态优势度的变化规律与灌木类植物重要值变化则相同。 相似文献
12.
植物根系在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其分解是固定于植物体内的物质返回土壤和大气环境的重要过程,受生物和非生物等多重因子影响。其中:生物因素方面,根系化学特征是影响根分解的主要因素,根系寿命、直径、菌根及物种差异等生物因素主要是通过改变根系化学性质产生作用,根系分泌物、土壤微生物等主要通过改变分解者的数量和活性影响根系分解。非生物因素方面,水热因子是影响根分解的关键。另外,在全球变化背景下,大气氮沉降、CO2浓度增加等因素也对植物根系分解产生影响。本文从植物根系分解过程和影响根分解的因素两方面,综述了植物根系分解过程中物质释放规律,总结和归纳了主要生物和非生物因素对植物根系分解的影响机理,并对根系分解的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羊肉脂质组成与其品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羊肉的膻气和风味是决定烹调后其适口性的重要指标,是衡量其品质的重要因素。形成肉品风味和羊肉膻味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某些脂溶性物质在风味和膻味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主要来源是脂肪组织。同时,某些脂类还影响羊肉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16.
科尔沁沙地草场植物组成及生物量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科尔沁沙地草场植物组成和生物量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草场地上生物量在8月达到最高峰569g/m2,生物量组成以灌木类植物最高占总生物量的43%~73%。从植物种的重要值变化来看,灌木类植物重要值从5~8月在群落中逐渐降低,9月随其它类植物的枯落重要值升高;一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变化与灌木类植物相反,而群落生态优势度的变化规律与灌木类植物的重要值变化则相同。 相似文献
17.
18.
氮循环在草地生态系统的各种元素转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放牧是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最主要的利用方式之一,家畜可以通过采食、践踏和粪尿排放对氮循环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草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本文利用Cite space软件,对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收录的2001~2021年期间关于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氮循环的影响方面的文献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国内外在放牧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氮循环方面的研究呈不断上升趋势,英文文献的发文量较多,且多发表在具有影响力的高级期刊上。经关键词聚类和突现分析发现,适度的放牧能够保持较高的植物多样性,增加氮的矿化速率,且对轻度退化的草地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过度放牧使土壤容重增加,土壤透气性减弱,反硝化速率降低,最终导致土壤总氮含量下降。在放牧制度方面,与连续放牧相比,划区轮牧或者季节性休牧下的草地,植物均匀度、土壤含水量、全氮、全磷等均有所增加。经关键词突现分析发现,该领域的研究正在发生由地上部分到地下部分、由宏观到微观研究的转变,预测在未来的几年放牧对高寒草地地下生态学的研究会成为一大热点。 相似文献
19.
植物是生态系统的第一营养级,植物多样性在生物多样性中占主要地位。回顾了国内外学者近年来关于我国草地生态系统的研究,综述了气候变化和氮沉降增加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温度增加没有显著改变高寒草甸和温性草地的物种丰富度,但降低了高寒草原和荒漠草原的物种丰富度,但是增温的影响与增温方式、增温年限有关。增水增加了物种丰富度,减水则相反。氮添加显著降低草地植物物种丰富度。增温和水分耦合以及氮添加和水分耦合对物种多样性的作用是可加的,总效应可能取决于相对效应大小:降水增加减缓了温度增加对物种丰富度的降低效应,降水增加和氮添加耦合作用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未来需要加强长期监测温度增加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更加关注物种组成的动态变化、加强降水格局变化的模拟试验和多因子耦合试验对草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的研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