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条锈病是严重威胁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其流行常常造成显著的小麦减产,是小麦安全生产的重要影响因素。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且环保的措施。但是品种抗病性"丧失"常常导致抗病品种成为感病品种,继而导致病害流行成灾。收集小麦种质资源,鉴定其抗病性,为抗病育种者提供新的抗病信息用于培育抗病育种,以应用于生产防治病害,具有实际的重要的生产意义。本文对小麦品种西农628和西抗A11分别进行了室内苗期抗条锈病鉴定和田间抗条锈病鉴定。苗期鉴定结果表明,西农628和西抗A11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23、CYR31、Su11-4和Su11-7表现抗病,对CYR32表现感病。田间鉴定结果表明,西农628和西抗A11对小麦条锈病均表现抗病。表明西农628和西抗A11对小麦条锈菌小种CYR32有成株抗条锈性,对其余小种具有全生育期抗病性。同时,西农628和西抗A11兼抗白粉病与叶锈病,是良好的多抗性小麦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河北省小麦品种抗病性水平,对2013—2021年河北省审定的212个冬小麦品种白粉病、条锈病和叶锈病3种病害的抗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审定品种对条锈病整体抗性水平较好,抗性品种占审定品种的53.78%;审定品种对叶锈病和白粉病抗性水平较差,但年际间波动较大,其中2014年审定小麦品种抗叶锈病最好,抗病品种占比100%,2016、2018、2021年抗病品种占比分别为3.44%、6.67%和11.11%,其余年份表现抗病的品种占当年审定品种的比例变幅为22.23%~36.36%;2014、2016、2020年审定小麦品种抗白粉病相对较好,抗性品种占比分别为33.33%、24.14%和29.72%,其余年份审定品种的抗病性占比均小于20%,对叶锈病和白粉病表现抗病的品种分别有37、35个,抗性品种占审定品种的17.45%和16.50%;兼抗2种以上病害的品种偏少,其中兼抗条锈病和叶锈病的品种占比为7.08%,无兼抗叶锈病和白粉病的品种,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品种占比为4.72%,兼抗3种病害的品种占比为4.72%。对叶锈病和白粉病表现高抗以上品种的亲本来源进行系谱分析发现,河北省小麦...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小麦后备品种及二线育种材料抗病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较好的综合抗病性材料和为品种审定提供依据,2007年度在病害鉴定圃对22个小麦区试后备品种及71份二线育种材料进行了田间抗赤霉病、白粉病、条锈病和纹枯病的多抗性鉴定.结果表明,没有发现对白粉病和条锈病免疫的品种,大部分品种综合抗病性不强,仅发现1份既抗赤霉病、又抗白粉病和条锈病,有11份同时抗两种病害,分别占鉴定材料总数的1.1%和11.8%.  相似文献   

4.
小麦推广品种综合抗病性鉴定与评价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198 5~ 1 998年 ,在省内五地建立病圃 ,对河南省小麦推广品种进行了以抗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纹枯病、叶枯病和赤霉病等 6种病害为主的综合抗性鉴定。在供试的 42个品种中 ,表现抗 4种病害的有 2个 ,占 4.8% ;抗 3种病害的有 9个 ,占 2 1 .4% ;抗 2种病害的有 1 2个 ,占 2 8.6% ;抗 1种病害的有 8个 ,占 1 9.0 %。结果表明 ,河南省推广小麦品种综合抗病性较差。并在此基础上 ,对各病害的抗性来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贵协3号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及白粉病的抗性,2012-2014年采用苗期接种、成株期人工诱发或自然诱发进行了多年多地点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年4个试验点贵协3号对赤霉病抗病性表现为中抗到高抗,3年8个试验点对条锈病的抗病性表现为高抗到近免疫,2年3个试验点对白粉病的抗病性表现为抗病到近免疫。贵协3号为兼抗多种病害的小麦新材料,可以作为小麦抗病资源在全国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贵协3号对小麦赤霉病、条锈病及白粉病的抗性,2012-2014年采用苗期接种、成株期人工诱发或自然诱发进行了多年多地点的抗病性鉴定.结果表明:2年4个试验点贵协3号对赤霉病抗病性表现为中抗到高抗,3年8个试验点对条锈病的抗病性表现为高抗到近免疫,2年3个试验点对白粉病的抗病性表现为抗病到近免疫.贵协3号为兼抗多种病害的小麦新材料,可以作为小麦抗病资源在全国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中国冬小麦区域试验品种抗病性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明确中国小麦主要后备品种和高代品系对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黄矮病的抗性程度和水平,为培育抗病新品种、品种审定与推广、抗病品种合理布局、降低品种抗性“丧失”风险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小麦条锈菌流行小种条中32(CYR32)、条中33号(CYR33)等、叶锈菌PHT、THT等、秆锈菌21C3、34C2等、对15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具有毒性的白粉菌混合菌系、赤霉病菌、纹枯病菌强毒力菌株和BYDV-GAV株系对1999-2014年度国家小麦区域试验品种(系)1 815份次试验材料进行成株期人工接种抗性鉴定,重要材料连续进行两年试验,以确保结果的重复和可靠。【结果】在所鉴定的品系中,具有3种抗病性以上的品种(系)共250个,通过农业部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共310个;中抗和高抗条锈病品种占参试品种的(39.8±21.7)%、中感和高感品种占(39.7±27.9)%;赤霉病、纹枯病、秆锈病和白粉病抗病品种所占比例分别为(31.5±27.5)%、(31.1±35.6)%、(48.2±25.6)%和(25.0±14.6)%、感病品种分别占(68.5±27.5)%、(62.2±38.6)%、(31.3±20.7)%和(70.7±14.6)%;抗叶锈病品种比例仅为(9.9±3.8)%,感病品种高达(70.4±15.1)%;除河农831表现中抗外,所有品种对黄矮病均表现感病,未出现高抗品种。【结论】抗源缺乏的病害未鉴定出抗性强的品种,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品种主要出现在甘肃、四川等地,抗叶锈小麦品种(系)较少。  相似文献   

8.
关于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问题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小麦条锈病是我国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流行年份可使小麦减产20~30%。据估计,1950年和1964年小麦锈病大流行时,分别减产120亿斤和60亿斤。解放后30年来的经验证明,防治小麦条锈病必须贯彻“以种植抗锈品种为主,药剂和栽培防治为辅,土洋结合,综合防治”的方针,而种植抗锈品种,是防治小麦条锈病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经济有效的措施。1965~1976年十二年间,小麦条锈病在我  相似文献   

9.
作物品种抗病性持久化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抗病品种是植物病害综合治理中的首要措施,据估计,农作物病害中有80%以上要靠抗病品种、或主要靠抗病品种来解决。但在主要作物病害中,品种抗病性往往不能持久,一个新的抗病品种大面积推广后,常在几年之内就会“丧失”其抗病性,而沦为感病品种。在美国,有人统计出小麦品种对秆锈、叶锈和条锈的抗病性寿命(从推广到丧  相似文献   

10.
四川省小麦条锈病持续流行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2,自引:8,他引:12  
分析表明四川省近年来小麦条病持续严重发生的主要原因是病原菌小种变异及品种抗病性丧失。新的毒性小种条中30、31、32号的出现和发展导致四川省绝大部分生产品种的抗性丧失,加之气候适宜及防治工作未跟上,造成小麦条锈病连续几年的大流行。为了控制条锈病的流行和危害,提出了淘汰感病品种,推广现有抗病品种,加快审定新的抗病品种及抓好条锈病综合防治工作等应急措施。为了长期持续控制小麦条锈病,提出了提高生产品种抗病基因的丰富度,抗病基因台理布局,利用慢锈品种和持久抗性品种等策略。同时在川西北的越夏茵源基地应抓好种植结构调整,减少小麦种植面积,合理布局抗病品种,以阻断病菌的侵染循环,阻滞病原菌变异。经过不断努力,小麦条锈病可望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11.
<正> 河南省农科院植保所承担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验收会,于1990年5月18日至20日在漯河举行。验收会由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主持,市有关领导、专家和科技人员参加了会议。验收组专家实地考察了临颍县综防示范区并听取了温县示范区和各项专题研究工作汇报。专家们一致认为临颍和温县似地综防区技术配套合理,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达到了计划要求的各项指标。各项专题研究选题准确,研究较深入。在小麦品种与小麦白粉菌相互作用关系研究、小麦赤霉病研究、小麦品种混合种植对病害流行及产量影响研究、条锈、叶锈和白粉病混合发生研究、小麦白粉病损失估计和防治指标的研究以及小麦蚜虫生命  相似文献   

12.
李艳红 《河南农业》2019,(16):34-35
随着小麦生产水平的提高,连年秸秆还田、作物品种更换、用药混乱、耕作制度的改变等,引起小麦病害发生呈加重趋势。根据调查,长葛市小麦病害有20多种,为害较重的有纹枯病、锈病(包括条锈病、叶锈病、秆锈)、白粉病、赤霉病等,病害已成为制约小麦高产优质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影响着小麦的增产与增效。  相似文献   

13.
条锈病是我国小麦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甘肃省特别是陇南越夏区危害严重,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该病最经济有效且环境友好的措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先后育成333个抗条锈冬小麦新品种,在甘肃陇南小麦条锈病的持续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陇南越夏区条锈菌毒性变异速度快,抗源材料及生产品种抗性保持时间短,病菌新小种出现与品种抗条锈病性丧失周而复始。介绍了甘肃陇南越夏区在中国小麦条锈病流行中的作用,回顾了主要抗源材料及生产品种抗条锈病性变异特点,总结了抗源利用及品种应用的经验教训,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抗病品种(基因)的利用方向和现有品种的布局建议,旨在为持续控制该区域小麦条锈病发生流行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4.
1996~2000年小麦品种(系)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在我国曾发生3次全国性的大流行,陕西关中麦区自1942年以来发生9次大流行,给小麦生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培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条锈病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然而,条锈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往往会造成小麦品种抗锈性的丧失.我们根据每年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监测结果,选用当前全国主要生理小种(类型)对省内、外育种单位及陕西省种子管理站选送的高代品系、亲本材料及育成品种进行成株期分小种鉴定.现将5 a的鉴定结果报道如下,以供广大植保和育种同行参考.   ……  相似文献   

15.
正邓州市是河南省粮食生产大县,但是,2020年小麦条锈病、赤霉病给邓州市小麦造成了很大危害。小麦条锈病、赤霉病是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大生物灾害。其中,小麦条锈病具有蔓延速度快、成灾频率高、大区域流行的特点,重发地块可造成产量损失40%以上,甚至绝收。而小麦赤霉病属典型的气候性病害,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遇阴雨天气,  相似文献   

16.
小麦条锈病是宁夏小麦生产中的主要病害,宁夏南部山区是小麦条锈病西北越夏区之一,流行频繁,见病时间长。笔者通过对多年监测资料的统计分析和多年的调查研究得出:小麦条锈病在宁夏冬季可小面积越冬、春季大面积流行、夏季长时间越夏、秋苗大面积发病的结论。同时,提出引进筛选抗病品种,提高品种整体抗锈水平;压缩晚熟冬、春小麦面积,播种前深翻埋压自生麦苗,降低菌源基数;实施适期晚播和药剂拌种,推迟秋苗发病;加强监测,及时用药剂防治秋苗及春季发病等措施,有效防治宁夏条锈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7.
提高冬小麦品种对病害的综合抗病性是育种的迫切问题之一。这个问题在北高加索具有特殊的意义。在那里,小麦最重要的病害是锈病(叶锈、条锈和秆锈)和白粉病。叶锈病经常发生流行,因此,培育抗叶锈的品种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抗叶锈育种比较复杂,因为叶锈菌夏孢子在那里能很好地越冬,在流行的年份能产生多少世代尚不明确。此外,在它的群体中经常发生生理小种组成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小麦赤霉病为气候性病害。过去多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流行危害。但近年来,由于气候及耕作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在黄淮、华北、西北、东北等麦区亦严重发生,已成为小麦生产的重要障碍。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措施主要是:种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水肥管理和药剂防治等。现将我省小麦赤霉病防治研究协作组研究结果报告如下:一、河南省小麦品种田间抗赤霉特性研究和利用1985年河南省小麦赤霉病大流行,我们  相似文献   

19.
小麦条锈病是由条锈病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侵染引起的气传性叶部真菌病害,是影响中国小麦生产安全的最重要病害之一,增加抗病基因多元化并积极推广利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小麦条锈病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中国小麦农家品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其中可能蕴含着丰富的抗条锈基因.对收集于小麦条锈病主要流行区的684份农家品种采用田间成株期、温室内苗期抗性鉴定以及潜育期变温处理等方法进行抗条锈性鉴定.结果表明:在684份农家品种中获得只包含主效抗病基因且对当前主要流行小种反应型为中抗至免疫159份材料,其中117份为成株抗性材料,42份为全生育期抗性材料,所获得的抗性品种占所鉴定品种的23.8%.  相似文献   

20.
 条锈、叶锈和白粉病是我国小麦的重要病害.当前的生产品种往往只抗单一病害,兼具多种抗性的良种不多,且抗源遗传基础较为狭窄.因此,迫切需要开拓新的抗病种质资源,培育多抗品种,以满足小麦生产需要.小麦族野生种具有丰富的遗传变异性.Sharma和Gill(1983)曾列举小麦野生亲缘植物的若干抗病基因转移到六倍体小麦栽培品种中.本文利用我国丰富的小麦野生近缘植物资源,研究对条、叶锈、白粉病原群体的抗病性,为扩大发掘筛选新的抗病资源和了解病原菌流行菌系潜在的野生寄主范围以及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