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水稻基础产量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总分析了衡东县近几年进行的多点水稻"3414"肥效试验,采用其中的空白区和全肥区产量以及土壤速效养分测定结果,计算出水稻产量的地力依存率。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速效氮、磷、钾养分含量与水稻产量地力依存率呈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6106**、0.5195*、0.5107*,建立估算依存率的数学模型均达到显著水平。模型可用于计算不同土壤养分含量下的地力依存率和基础产量,并依据基础产量采用地力差减法制定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2.
不同钾肥对风沙土钾素动态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帅  张迪迪  刘烁然  朱希茹  应飞宇  高强 《玉米科学》2020,28(1):160-164,171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常规氯化钾、常规硫酸钾、晶体氯化钾和硫酸钾镁4种不同钾肥对风沙土钾素动态变化及玉米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钾肥的施入均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包括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缓效钾及沸硝酸钾的含量。除土壤缓效钾含量在施肥后15 d达到峰值外,其他形态钾含量在施肥后12 d达到峰值。随着玉米生育期的延长,土壤速效钾含量呈"双峰"波动趋势,土壤缓效钾和沸硝酸钾含量波动较小。4种钾肥处理显著影响玉米6叶期植株的生长,对成熟期的农艺性状和含量无显著影响。植株吸钾量和钾肥回收利用率以硫酸钾处理最高。4种钾肥均能保证玉米生育期内的钾素需求,综合植株钾素吸收与利用状况考虑,常规硫酸钾的效果略优于其他3种钾肥。  相似文献   

3.
土壤因子与小粒咖啡品质产量形成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因子是影响小粒咖啡品质产量的主要因子。本研究通过对土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改进的灰色关联分析、通径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明确影响小粒咖啡品质和产量的主要因子,以指导科学施肥。结果表明:小粒咖啡咖啡因含量的土壤决定因子为海拔(-0.296*),总糖含量的土壤决定因子为有机质(0.607**)和速效磷(-0.232*),蛋白质的土壤决定因子为pH(-0.387**)和有机质(0.227*),灰分含量的土壤决定因子为速效磷(0.334**),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土壤决定因子为海拔(-0.494**),脂肪含量的土壤决定因子为碱解氮(-0.461**),产量的土壤决定因子为速效钾(0.339**)和有机质(0.248*)。研究结果可为小粒咖啡优质高产的土壤条件筛选和肥料的减施增效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以期增强优质咖啡种质的适宜性和目的性。  相似文献   

4.
氮磷钾肥对红壤区水稻增产效应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通过红壤区水稻试验,分析了长期使用氮磷钾肥条件下双季水稻的生物量(包括稻谷产量和秸秆量)、养分增产效应和土壤肥力的变化。氮磷钾肥的配合施用对双季水稻生物量的影响顺序为NPK>NP>PK>NK>CK。N、P、K对水稻的增产效应系数分别为41.2%~54.8%、66.3%~88.2%和10.3%~10.9%。N、P和K增产效应的变异系数规律与其增产效应相反,说明养分对双季水稻增产效应越高,其稳定性越好。双季水稻的增产效应及其稳定性均表现为早稻优于晚稻。氮磷钾肥的配施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磷肥的使用明显增加了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钾肥使用提高了土壤全钾和交换性钾含量,然而水稻生物量的输出却与之相反,两者的平衡决定着土壤全钾和交换性钾含量的变化。氮磷钾肥对土壤pH值影响则不一致,氮肥(尿素)的长期使用降低土壤pH值,而磷肥(钙镁磷肥)的使用减缓了土壤pH值的降低。  相似文献   

5.
不同尺度下低山丘陵区茶园土壤钾素含量变异与制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低山丘陵区中峰乡生态茶园为例,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和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相结合,分析了在中、小两个尺度下茶园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的空间变异规律,并进行了空间异质性的比较。结果表明:(1)中尺度下茶园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0.21%和37.60%,属于中等程度变异;小尺度下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变异系数分别为42.12%和53.56%,也属于中等程度变异。(2)中尺度下土壤速效钾在主轴70°方向上有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在主轴25°、115°和160°方向上具有中等程度相关性,缓效钾在主轴113°方向上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在68°、158°、203°方向上具有强烈的空间相关性;小尺度下土壤速效钾在主轴112°方向上变异比较明显,其他方向上变异均很小,缓效钾在主轴73°、118°方向上变异明显。(3)中尺度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在西北至东南方向呈明显的带状分布,海拔主要影响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异,缓效钾的空间分布规律不明显;小尺度下土壤速效钾含量呈块状分布,整体上其含量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有逐渐增加的趋势,缓效钾含量的空间分布上的规律与速效钾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6.
生物炭对双季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性状的残留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炭对改良酸性土壤质量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以常规稻中嘉早17(早稻)和杂交稻五优308(晚稻)为供试品种,于2015年开始设置不施生物炭(C0)和一次性施用生物炭20 t/hm^2(C20)处理,以阐明施用生物炭3年后对双季稻产量、养分吸收和土壤性状的残留效应。结果表明,与C0处理相比,C20处理显著提高双季早稻产量,但对晚稻产量无显著影响;C20处理显著提高早、晚稻钾素吸收,对早稻氮素和磷素吸收有增加的趋势,但未达显著水平。试验进行4年后,C20处理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H值。因此,在本试验中的酸性红壤上一次性施用生物炭后的第4年,生物炭仍然对双季水稻产量和土壤肥力具有提升效应。  相似文献   

7.
《杂交水稻》2016,(4):39-41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沼肥替代部分化肥后对杂交水稻产量、土壤肥力及农田养分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减量施肥处理,随配施沼肥用量的增加,水稻产量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施用沼肥后农田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明显增加,氮、磷养分出现盈余,钾素亏缺降低;沼肥用量为16.50 t/hm2时可减少30%的化肥用量。施用沼肥可以减少化肥投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维持土壤养分平衡。  相似文献   

8.
油菜施钾效果及土壤速效钾临界值初步判断   总被引:27,自引:8,他引:27  
对湖北省近10多年的80个油菜施钾试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油菜施用钾肥具有明显的增产和增收效果,油菜施钾效果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水平密切相关,与土壤缓效钾含量呈一定的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质地明显影响钾肥效果,总体而言,轻质土壤施钾效果高于粘质土壤。土壤速效钾临界值研究结果表明,按照Cate—Nelson方法,以不施钾对照处理占施钾处理产量的90%为依据,初步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K)临界值分别为103mg/kg和84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2作为依据,估计轻质土壤和粘质土壤的速效钾临界值分别为55mg/kg和46mg/kg;以施钾产投比为1.5作为依据,估计其临界值分别为103mg/kg和74mg/kg。  相似文献   

9.
香蕉茎叶堆制还田对土壤各形态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室内模拟大田环境中香蕉茎叶堆肥还田对土壤中各形态钾的影响。结果显示:土壤中添加香蕉茎叶腐熟材料能提高土壤的pH值,在0~240mg/kg(以香蕉茎叶中的钾折算每千克土中添加钾的量,下同)添加量下,土壤pH值随添加量的增加而升高,总体维持在6.3~7.0范围内;土壤速效钾的含量也随着堆肥样品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由于堆肥样品中各种物质的影响,土壤速效钾的量高于外源钾添加量和原始土壤中速效钾的量总和,且速效钾增率随堆肥样品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90d后土壤中速效钾增率仍维持在36.83%~137.58%之间。缓效钾的量与速效钾相比,堆肥样品添加量对其在土壤中的含量变化影响不大,在大部分时间内不同堆肥样品添加量下缓效钾的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通过两年的田间试验,探讨了两种酸化土壤改良剂(生物炭和石灰)对双季水稻产量、土壤性状和水稻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生物炭处理降低了2015年早、晚稻产量,但在2016年却增加了早、晚稻产量;在2015年和2016年试验中,石灰处理均增加了早、晚稻产量。除2015年早季,其他季别产量差异均达显著水平。试验结束后检测发现,生物炭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和有机质含量,石灰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pH值和碱解氮含量。生物炭处理显著降低了2015年粮食产值和净收益,但显著增加2016年粮食产值和净收益;石灰处理显著增加了2年粮食产值和净收益。与生物炭处理相比,2016年石灰处理粮食产值和净收益分别提高2.9%和6.7%。因此,选用石灰作为稻田土壤酸化改良剂对提高南方双季稻区水稻产量、改良土壤酸化和增加农民收入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1.
钾素对小麦茎、叶解剖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从微观角度了解钾素与小麦产量的关系,在国家紫色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上,研究了钾素对小麦茎、叶解剖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施钾后小麦茎秆茎叶厚角组织、组织层数增加,厚度和维管束的数量均上升,说明钾素有利于小麦茎秆、叶片厚角组织、堆管束的形成与发育。相关分析表明,小麦茎秆维管束数量、维管束面积、旗叶维管束数量、主脉、最大侧脉维管束面积与小麦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O.983^*、O.986^*、O.986^*、O.995^**和O.975^**分别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r0.01=O.990,r0.05=O.950,n=4)。钾素促进了小麦输导组织的发育,保证了光合产物向籽粒运输通道的畅通,从而提高了小麦籽粒产量;增强机械性能,提高抗倒伏和抗病虫害侵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陆良县海拔1 800~2 300 m区域的水稻土、红壤2种土壤类型共计320个土样的养分状况及中部烟叶的化学成分。结果表明,陆良县各海拔植烟土壤均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钾状况,烤后烟叶的总糖含量偏高。水稻土条件下,烟叶钾离子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烤烟糖碱比与土壤pH显著负相关,与有效磷、速效钾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红壤条件下,烟叶总糖和还原糖的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土壤pH呈极显著负相关,烟叶钾离子含量与海拔高度、土壤速效钾的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陆良烟区海拔组2(1 900~2 000m)的红壤及海拔组3(2 000~2 100 m)的水稻土烤烟化学成分更协调,更适合发展优质烤烟。  相似文献   

13.
猪粪沼液施用后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江苏省规模养殖废弃物超排,引起严重环境污染且资源大量浪费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猪粪、沼液替代化肥的初步研究。试验选择稻麦两熟制农田,研究了施用猪粪、沼液对稻田土壤理化性状及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时,100%猪粪处理的较常规施肥处理的耕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P<0.05),同时耕层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速效钾含量显著增加(P<0.05);而50%猪粪、50%沼液和100%沼液替代化肥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无显著性差异。在水稻产量方面,100%猪粪处理较常规施肥处理减产7.07%,差异显著(P<0.05);50%猪粪、50%沼液和100%沼液替代化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本试验条件下沼液可全量替代化肥;猪粪有机肥可半量替代化肥,不宜全量替代化肥。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大田试验比较了常规种稻(CK)、稻蛙共作低密度养蛙(DWL)和稻蛙共作高密度养蛙(DWH)3种模式对稻田土壤理化特性、养分含量变化动态及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稻蛙共作提高了土壤pH值、电导率、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但降低了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同一生育时期,DWH处理土壤养分含量高于DWL处理;与CK相比,DWL处理显著降低水稻产量12.0%,DWH处理降低水稻产量3.1%,差异不显著。稻蛙共作导致水稻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显著降低了水稻有效穗数。可见,在稻作系统下养殖适宜数量的黑斑蛙会导致水稻产量小幅下降,但稻谷安全性和黑斑蛙产出提高,不仅有助于增加单位面积稻田的经济效益,而且因为生产过程中不施化肥和农药,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实现较好的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5.
针对陕南丘陵山区幼龄茶园水土流失、养分失衡、产量低等问题,本试验以商南县安沟村茶园为对象,设置2种施肥处理和3种覆盖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当地现行的纯化肥无覆盖农户模式为对照,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培肥模式下的茶园土壤理化性质进行比较,以探索适宜当地幼龄茶园的最佳培肥模式。结果表明:与纯施化肥相比,配施有机肥能显著提高陕南地区幼龄茶园土壤的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土壤交换性酸含量;与无覆盖处理相比,稻草覆盖处理能显著提高陕南地区幼龄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而砂石覆盖对土壤速效钾的含量有显著提高;覆盖、配施有机肥均能提高土壤pH值,对防止茶园土壤酸化有积极作用。推荐化肥和有机肥混施与5 cm稻草覆盖的培肥模式为陕南地区幼龄茶园最佳培肥模式。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晚稻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依据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完成的131个晚稻田间试验,归纳土壤基础肥力对晚稻产量的贡献率,完善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养分丰缺指标体系,通过众多氮磷钾肥效试验,采用Monte Carlo法建立优化区域肥效模型。基础土壤肥力对晚稻稻谷的贡献率平均为71.7%,山区土壤的平均贡献率为70.8%;沿海的为73.3%;氮磷钾化肥增产效果是NKP;将土壤肥力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山区晚稻各肥力等级的相应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临界指标分别是242、242~123、123 mg/kg;21、21~9、9 mg/kg;106、106~18、18 mg/kg。沿海晚稻各等级的相应临界指标分别为206、206~72、72 mg/kg;20、20~8、8 mg/kg;85、85~22、22 mg/kg。山区晚稻的各临界指标都高于沿海地区;利用肥力等级建立区域肥效模型,进一步证实氮磷钾推荐施肥量与试验地基础土壤碱解氮、Olsen-P、速效钾含量有很好的相关性,从而建立二者之间的回归关系式。结合肥力等级和区域分类等方法建立了晚稻土壤氮、磷、钾养分丰缺指标体系、区域肥效模型以及推荐施肥量与试验地基础土壤养分测试值回归关系,实现了肥料效应函数法同时具有宏观调控和微观指导的全面功能。  相似文献   

17.
品种区域试验结果显示,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气候、土壤环境条件差异极大,亚麻纤维强度在不同(区域)间、品种间和两者的互作均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有必要对黑龙江省亚麻(种植)进行优质区划,选择适宜的品种在适宜的区域种植,全面提高黑龙江省亚麻纤维的品质。相关分析表明,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含量与纤维强度和可挠度均呈正相关,其它指标与两个品质指标间呈负相关。土壤全磷和速效磷含量与可挠度呈显著负相关,速效磷与纤维强度呈较大的负相关,有机质含量、全氮含量与之呈较大的正相关,二者与可挠度呈负相关。3个品种的纤维强度与开花前后的气象因子的关系比较复杂,开花前日照时数与强度负相关;开花后较多的积温、日照时数和降雨量有利于提高纤维的纤维强度和可挠度。  相似文献   

18.
长沙植烟区土壤理化性质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相关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法研究了长沙植烟区土壤理化性质与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土壤中全钾和有效钼含量与烟叶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全钾、有效铁、有效钼含量与还原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有效硼含量和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交换性钙含量与烟叶中总碱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有效磷含量与烟叶中总氮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pH值、速效钾与有效硼含量和烟叶中钾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中碱解氮、有机质与有效铁含量与烟叶中钾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全钾与有效钼含量和烟叶中糖碱比呈正相关;土壤pH值、有效硫、交换性钙含量则与烟叶中氮碱比呈显著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茶园土壤钾素容量/强度关系及施用钾镁肥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阮建云 Hard.  R 《茶叶科学》1996,16(2):93-98
对我国主要茶区茶园土壤分析结果表明,土壤钾素含量大都处于中等水平以下,且呈地带性分布,即缓效钾的含量由北而南下降,速效钾占缓效钾的比例由北而南增加。对土壤钾素容量/强度(Q/I)分析表明,茶园土壤钾素的ARke(强度指标)通常都小于0.01(mol/l)-12。施用钾肥能显著提高供钾强度指标ARke和ΔK0(容量指标)。施镁能增加ARke,但对ΔK0和PBCk(缓冲能力)无明显影响。不施钾处理土壤的ARke和ΔK0均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马肝泥水稻长期定位施肥试验及灰潮土复混肥田间试验表明:速效磷钾含量较低的马肝泥水稻土,施钾肥显著促进油菜植株N、P、K养分与干物质积累,提高根、茎、角壳含K量(籽粒含K较稳定),增加角果数;与氮磷配合施钾显著提高油菜籽产量。而土壤速效磷钾中上等的灰潮土,与氮磷配合施钾,籽粒产量虽有增加,但差异不显著,植株N、P、K含量亦无明显变化。钾肥提高菜籽含油量和油酸含量,降低芥酸含量,硫甙含量亦有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