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底质的有机污染及其改良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一、前言近年来,浅海内陆港湾的环境不断恶化,赤潮频频发生,缺氧水团日益扩大,使得内陆港湾的富营养化现象,成为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富营养化的内陆港湾海底堆积着大量的有机物,它作为二次性有机污染源,构成的危害极大。另外,从局部来看,鱼贝类养殖场的水底也堆积着大量的有机物,它使得鱼类病害经常发生并造成大量死亡。这也是渔场老化的一个严峻课题。像这样被有机污染后的底质,毫不夸张地说,它是渔场环 相似文献
4.
一、池塘底质对水质的影响 池塘底质对养殖水体有很大的影响。首先,池塘的土壤必须有较好的保水性,这样才能保持池塘有一定的水位和肥度,如果底质渗水性大,不但需经常加水,增加成本,而且影响水质变肥,不利鱼类生长。其次,底泥中含有各种无机物和有机物,它们对水质影响很大。如建造在盐碱地上的池塘,水的碱度、硬度很高, 相似文献
5.
6.
7.
养殖塘底质影响着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底质的改良是养殖水体水质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阐述了几种养殖塘底质改良的方法,供生产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8.
底质改良在河蟹健康养殖上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蟹生长需要清新的水质、较高的透明度,充足的溶氧、合理的水草环境,并且要求丰富的底栖生物。如何改良底质已经成为当今河蟹健康养殖的重要内容,是水质管理中的最最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9.
众所周知,在养虾过程中,虾的排泄物、残饵和死亡生物尸体就不可避免地积聚池底。随着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技术不断提高,高密度养殖已成普遍现象,虽然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这种一味追求高产量而忽视相应措施的模式,对养殖水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已成为制约养殖效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蟹池选择地势较高,环境安静,背风向阳,进水、排水方便,无污染源,便于管理的地方。 建一个直径 6 m的环形养蟹池,需水泥 250kg、砂 700 kg、砖1600块、瓦1800片,3.5 m长的竹竿10根。 先挖一个直径6.5m、深1.5m的圆形土池,修好进出水道,再用砖砌好池壁,高1.8m。距池底1m砌进水口,对面池底砌出水口。进水口侧面砌一个阶梯,以便饲养者上下。池底要做成锅底形,使蟹池在不同水位时都有一定范围的浅水层。池中用砖砌成一个直径0.5m、高2.5m的棚架柱子。池内用瓦交叉垒两道高 60~… 相似文献
11.
12.
精养蟹池夏秋季管理及病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秋季是河蟹快速生长的季节,也是河蟹发病的高峰季节,河蟹成活率高低、增重多少皆在此阶段体现。如何搞好精养蟹池夏秋季管理是河蟹养殖成功与否的关键。一、日常管理1.池水管理:随着气温不断上升,蟹池水位也需不断加深,当水温达到30℃时水深应保持在1~1.2米。夏秋季节是河蟹摄食和生长旺季,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易污染,应根据水质情况随时换水。若蟹池水质较好也应隔几天换一次水,先放水后进水,不要一头放另一头进,起不到真正换水的目的。换水时宜在清晨或晚上,以免打破河蟹生长的生物钟不利河蟹生长。夏秋季雷阵雨和暴风雨多,一定要… 相似文献
13.
“要养好一池蟹,先种好一池草”,这一点已为蟹区养殖户所共知。但是在河蟹养殖生产中却往往很难种好水草,究其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品种不对路,表现为水草净化水质的作用差或该品种水草的再生能力弱,造成生长不良或很快被河蟹吃光;二是管理不善,使种植的水草生长不良或很快死亡。针对上述问题,我们进行了河蟹养殖池种好水草的专题研究,现已取得初步成功,下面将该项技术介绍给养蟹同 相似文献
14.
“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养蟹人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但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是相当有益的,这些池塘河蟹养殖的成活率、规格、产量均要比其它池塘高,发病率特别是近两年流行的“抖抖病”的发生率远远低于其他池塘。 相似文献
15.
养殖户在养蟹中,常有一些河蟹栖居在远离水面的洞穴里,懒得出来活动觅食,且个体较小。根据笔多年对养蟹池的观察,主要是由以下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6.
“清水养蟹”几乎是所有养蟹人的观点,有些初养河蟹的人,一见蟹池里的水变肥、变色,就忙于换水,以防不测。根据笔者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中等肥度的水对河蟹养殖有益,其养殖成活率高、规格整齐、发病率低,如何判断和调节养蟹池水的肥度,结合实际,笔者初浅分析如下。1中度肥水养蟹的有利因素1.1多产氧气蟹池氧气的主要来源是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所产生,少量的由空气直接溶入。蟹池中易消化的浮游植物多,光合作用造氧也多。在水温高的晴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往往能使池水溶氧量达到饱和状态。氧气是河蟹生存、生长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7.
18.
19.
本文主要研究了水质,底质改良剂对泉州东海村和厦门东屿村虾池水质,底质的改良效果。两处虾池经投放改良剂后,海水中的COD降低7.2~14.6%,NH4-N降低90%以上,底泥的Eh值升高130mv,硫化物降低32.8~73.4%,底泥间隙水的NH4-N降低41.0~74.7%,COD降低15.5~40.0%。 相似文献
20.
在池塘底部及中下层水体,处于塘底有毒有害物质向上浮升、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向下沉积,从而在水底的交汇处肜成一个特殊的层面?高密度养殖投饵多、排泄量大、藻类死亡、滥用絮凝性底改等因素导致该特殊层面发热、发臭、泛酸,腐败菌(弧菌或嗜水气单胞菌)大量繁殖,生物和化学耗氧量大,亚硝酸盐、氧氮等有毒物质严重超标.成为原生动物、细菌、病毒的滋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聚毒层”,又恰恰足对虾的核心生活区。“聚毒层”如不及时消除,黑鳃、黄鳃、甲壳溃疡、白浊偷死等各种对虾病害则随之而生。下面就造成虾池水质、底质变坏的原因及改良底质的方法提出一些见解,供参考与交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