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987—1991年,豫麦18号(矮早781)先后参加了洛阳市小麦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和生产示范试验、北方冬麦区黄淮南片区域试验和河南省小麦品种博览试验。从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的综合产量结果看,豫麦18号表现高产、矮秆、早熟,平均比对照增  相似文献   

2.
<正> 豫麦17是内乡县农业科学试验站选育的小麦新品种,原名内乡182。经河南省小麦良种(系)区域试验,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系)生产试验及大面积生产示范,表现高产,稳产,早熟,适应性广,抗逆性强。1990年9月经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  相似文献   

3.
抗旱节水小麦新品种洛旱3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洛旱3号(原名洛麦9505),是洛阳市农科所1995年用(豫麦48号×豫麦2号)F1与(衡水6092×豫麦18号)F3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早熟、多穗型旱地小麦新品种。2001~2004年,先后参加了河南省旱地小麦新品种区域试验、河南省旱地小麦品种生产试验及小麦抗旱性鉴定试验。表现抗旱节水、高产稳产、抗逆性好、适应性广。2004年9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4003)。1选育背景干旱一直是旱作农区导致小麦减产的主要因素。选用抗旱节水品种,已成为抗御干旱,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措施。由于我省生产条件差异较大,降雨分布不均,生…  相似文献   

4.
<正> 豫麦17原名内乡182,是内乡县农科所以偃大7406×南阳756杂交选育而成的早熟、丰产小麦新品种。1988~1990年,连续三年参加河南省小麦新品种生产试验,表现突出,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17,目前正在我省迅速推广。现简述其在三年生产试验中的表现及利用情况。一、产量表现豫麦17在1988~1990年参加生产试验的35个点次中,较对照增产的有27个,减产的有8个。1988~1989年度试验,13处平均亩  相似文献   

5.
豫农416是集高产、优质、适用性广于一体的小麦新品种,2009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9001.为合理利用小麦新品种豫农416提供理论依据,利用2007—2009年河南省小麦良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资料对豫农416的主要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农416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和适应性广等特点.2年区试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增产4.58%,生产试验比对照周麦18增产7.4%;变异系数均值8.71%(低于对照品种);适应度均值为87.5%(高于其他继试品种);主要品质达强筋优质小麦标准.该品种适合河南及周边省份相近生态区高中肥田种植,推广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6.
开封市是河南省重要的中筋小麦生产基地,为了筛选适合开封市种植的中筋小麦新品种,指导开封市小麦品种布局,以14个近年审定和即将审定的中筋小麦新品种为供试材料开展了筛选试验。结果表明,适合开封市种植的中筋小麦新品种有4个,分别为豫农186、百农4199、中麦895和存麦16。  相似文献   

7.
<正> 豫麦13号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所育成的新品种。我们对该品种的生育生理特性进行了研究。材料与方法一、试验设计试验在本院小麦高产试验田进行,土壤基础肥力高。供试品种为豫麦13号,以杂交种9602为对照,3次重复。10月6日播种,基  相似文献   

8.
春丰0017是2000年以兰考906为母本、豫麦18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法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16年7月通过河南省审定。该品种早熟、高产、稳产,综合农艺性状优良。2009-2010年参加河南省南部组区域(生产)试验,2年区试平均产量389.1 kg/亩,比对照品种豫麦18-99增产10.83%;2010-2011年生产试验比对照品种偃展4110增产6.3%。适宜河南南部稻麦两熟区中高肥力地种植。  相似文献   

9.
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郑农17是郑州市农林科学研究所采用豫麦51号和优繁5号作亲本有性杂交,经多年定向系谱法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主要优点是: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抗病、抗倒伏。在区试和生产试验中产量表现突出,增产显著,于2006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0.
豫麦2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豫麦21号(原名周麦9号)是周口地区农科所育成的小麦新品种,1992年和1993年先后通过河南省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高产潜力大,且抗逆性较强,半冬性,在河南省小麦区试和黄淮小麦区试中表现优异。现将该品种在我市  相似文献   

11.
<正>豫农416是河南农业大学以豫麦49为母本、(豫麦21/豫麦35)F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系谱法选育而成的超级小麦新品种。2007年-2009年参加河南省中间试验,丰产性突出,是当年生试冬水组  相似文献   

12.
品种类型:普通品种产品类型:粮食作物麦类冬小麦类别: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编号:豫麦68号审定年份:2000年选育单位:河南省浚县种子公司、河南农大等单位商标:丰黎超高产、优质、多抗小麦新品种豫麦68号近年来表现优异,是目前强筋优质小麦中难得的超高产新品种,该品种已经河南  相似文献   

13.
通过盆栽接种试验 ,对河南省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和新培育的 30个小麦品种 (系 )的抗全蚀病性能进行了鉴定和评价 ,结果发现 ,尽管品种间存在明显的抗性差异 ,但整体抗性较差 ,无免疫和高抗品种 ,达到中抗水平的有科优 1号、豫展 970 5、豫 5 8- 998、矮早 41 1 0、新麦 1 1、高优 5 0 5、豫麦 1 8号和豫麦 49号 8个品种 (系 ) ,占供试品种 (系 )的 2 6.7%。  相似文献   

14.
豫麦48号(8628)系洛阳农科所1986年以豫麦8号为母本,与泗阳936杂交,经水旱交叉选择、早代混系测产、高代多点鉴定等选育的抗旱丰产小麦新品种。1993~1997年参加河南省旱地小麦区试和生产示范。1997年10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鉴定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采用自然病圃法将河南省近年推广的25个小麦品种对纹枯病的抗性进行了系统鉴定。结果表明,25个供试小麦品种中没有免疫品种,大多为感病品种。其中,高感品种有西安8号、豫麦21号、豫麦41号、豫麦54号、豫麦52号等14个,占供试品种品种的56.0%;表现中感的品种有豫麦70号、豫优6号、豫麦47号等8个,占供试品种的32.0%。豫麦18号表现为高抗,占供试品种的4.0%,豫麦34号和偃展1号为中抗品种,占供试品种的8.0%。  相似文献   

16.
高产、早熟、抗倒、抗病小麦新品种周麦11号(豫麦51号)周麦11号在1996,1997年河南省高肥春水组区试中产量均居第1位。试验单位和小麦专家普遍认为,周麦11号在春性品种中表现出多方面优势:①高产早熟。1997年在中国农科院安阳棉花研究所晚播试验...  相似文献   

17.
用AMMI模型对河南省不同地点种植的6个小麦品种品质指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环境互作对蛋白质含量、沉降值、形成时间、稳定时间影响均显著;在参加试验的6个品种中,对于蛋白质含量和沉降值,小偃54、豫麦49的稳定性低于豫麦70、豫麦34;对于形成时间和稳定时间,豫麦70、豫麦49、郑州9023的稳定性低于豫麦18、豫麦34、小偃54;豫麦49在唐河,郑州9023在开封、郑州表现出较大的适应性;环境IPCA值(交互效应主成分坐标值)和环境气象因子的相关性分析表明,环境IPCA值与日照、积温、降雨量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优质高产强筋小麦新品种济麦4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济麦4号是以济955159为母本,优质强筋抗病9411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半冬性强筋小麦新品种。在2005-2007年河南省小麦区试中平均产量为7 419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0.77%;在2007-2008年度河南省小麦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为7 821 kg/hm2,比对照豫麦49号增产3.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统一抽样进行品质分析,济麦4号品质达到国家强筋小麦标准。济麦4号综合抗病性强,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早中茬中高肥水地种植。  相似文献   

19.
<正> 本文以豫麦13(郑州891)为例,结合黄淮麦区和长江中下游麦区大面积丰产品种表现,就此类品种的性状要求和育种特点进行一些阐述,供小麦育种工作者参考。一、豫麦13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表现豫麦13在河南省区试中连续三年名列第一、二位,平均亩产400多公斤,比对照增产10%以上;在黄淮南片和北片大区区试也均居第一、二位,表现高产、稳产。从地点分布来看,在1990年、1991年多病受灾之年,除淮河以南和烟台地区为其不适应区表现减产外,在陕西武功、山西临汾、山东  相似文献   

20.
济研麦7号是以优质高产小麦郑麦366为母本、济源市农业科学院自育品系济研05-5053(豫麦47/济南17)为父本进行杂交,以后采用系谱法进行选择培育而成的。该小麦品种属半冬性中熟品系,全生育期212 d。2015—2016年度参加河南省南部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 657 kg/hm2。适宜河南省南部区域种植。本文介绍了小麦新品种济研麦7号的选育经过及产量表现,总结了其栽培技术,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