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从无人机选择、播区调查、树种选择和处理、播种量确定、播种方式、播期、飞播作业实施以及播后管理、造林成效评估等方面介绍了无人机飞播造林,为推广无人机飞播造林种草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 太行山南端自1982年开展飞播造林至今已有七年历史。几年来,我们针对该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飞播造林的技术要求,在播区选择播种量与播期确定等影响飞播造林成败的主要因子和播后管理及播区经济生态效益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截止1988年,共飞播造林32  相似文献   

3.
由于飞播造林对树种选择的局限性以及立地条件对树种要求的严格性,使飞播造林播区设计质量能否得到保证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建水县1995年飞播造林播区设计中立地条件与树种设计的分析和评价、旨在对今后提高飞播造林播区设计质量方面提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4.
我省太行山区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82年,针对太行山区的立地类型和气候条件,飞播工作人员在造林地选择、树种选择、播期确定、播区规划设计、成效调查和播后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根据不同地自然条件和飞播造林要求,将豫北飞播宜林地划分为二个造林类型区,即豫北太行中山油松区、豫北太行低山丘陵侧柏油松区。在飞播宜林地造林类型区划的基础上,制定了不同的造  相似文献   

5.
由于飞播造林对树种选择的局限性以及立地条件对树种要求的严格性,使飞播造林播区设计质量能否得到保护造成一定的困难,本文通过对建水县1995年飞播造林播区设计中立地条件与树种设计的分析和评价、旨在对今后提高飞播造林播区设计质量方面提出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巴彦淖尔市于2001年开始实施飞播治沙造林,共完成20.19万hm2。文章重点从播区、树种、播期的选择、种子的处理、播种量、造林设计、飞播作业、封禁管护8方面进行技术上的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飞播造林成效,加快改善国土绿化步伐,承德市应用综合组装配套技术进行飞播造林,取得了显著成效,其主要技术措施:1播区选择飞播造林成功与否,播区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选择播区时承德市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在全面踏查的基础上择优确定,并进行详细的  相似文献   

8.
模糊综合评判法在飞播造林播区选择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引言选择播区是飞播造林的第一步工作。正确地选择播区是飞播造林获得成效的基本条件。过去,有的地方飞播造林效果不佳,甚至失败,播区选择不当是一个重要原因。播区选择受着播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及地形条件等复杂环境因素的影响,如何权衡利弊,正确评  相似文献   

9.
<正> 1988年7月下旬,我们按照《河南省飞播造林工作细则》要求,在中站区龙洞乡的桑园、赵庄两个行政村开展了油松飞播造林作业。1989年4月初对播区进行了出苗调查。根据调查材料分析,桑赵播区是我市自1984年开展飞播工作以来飞播效果最好的播区之一。现仅对该播区种子在不同植被盖度、不同坡向和坡位的出苗情况进行粗浅的分析,以期探索自然规律,为今后油松飞播造林在播区选择、植被处理和补植补播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伊克昭盟林科所经过10多年的沙地飞播造林种草研究和推广工作,在沙地播区选择、飞播期、植物种选择、混播类型和播量、播后封禁管护等方面摸索出了一系列成功经验,取得了明显的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播期选择是飞播造林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影响飞播造林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选择适宜的播期,种子能迅速发芽,提高出苗率,且幼苗生长健壮,抗旱、抗寒力强,保存率高;播期选择不当,会降低成苗效果,甚至造成飞播造林失败。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太行山中段土石山的飞播造林试验,对油松飞播造林的播区选择、播期的确定以及不同坡向、坡度,不同土层厚度和植被状况应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了调查总结。油松飞播造林有苗面积占到有效面积的66.8%超过部颁优级飞播造林40%的标准,亩均保存幼苗186.8%株。每造成1亩林,较直播造林和植苗造林成本降低1.72元和8.87元,取得造林速度快、效率高、成本低、省工省力的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浅谈山地飞播区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确选择播区是飞机播种造林取得成效的基本条件。我区的飞播造林经过二十多年的生产实践,取得了巨大成绩。1984年赤峰市喀喇沁旗在半干旱石质山地乔灌草混播油松飞播成功,开创了自治区山地飞播的新局面。近年来,山地飞播造林技术已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大青山沿线、乌盟山地飞机播种造林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本文仅就山地飞播的播区选择问题作一些粗浅探讨。对我区山地播区选择而言,自然条件首先考虑的因素是降水量,这也是制约自治区山地飞播成败最主要的因素。目前我区年降水量一般在400mm以上,7~9月季节性降水量100mm以…  相似文献   

14.
<正> 六十年代初,为了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在全国各省区大规模开展飞播造林试验的同时,我省在水土流失比较严重的太行山区和予西黄土区进行了飞播造林试验。1960—1961年在辉县的薄壁乡和灵宝县的娘娘山一带飞播造林12.7万亩,由于在树种确定和播期选择等技术方面缺乏经验,致使关健技术失误而导致试验失败。后来因种种原因,我省的飞播造林工作曾中断了十七年。  相似文献   

15.
文章总结了提高巴音温都尔沙漠飞播造林成效的几个关键技术措施,包括飞播期的选择技术、GPS导航技术、植物种的选择与混播技术、飞播种子处理技术、鼠、兔、病虫害的防治技术和人工增雨技术。  相似文献   

16.
《河南林业科技》1989,(3):47-49
<正> 立地条件是进行飞播造林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多年来的飞播造林实践证明,改变飞播地的立地条件,正确地选择播区是提高飞播造林成效的关键之一。笔者通过对栾川县飞播区采用成数抽样法进行成效调查所得到的不同立地条件下飞播成效差异的简析,谈谈对播区选择的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7.
岳洪林 《防护林科技》1995,(1):27-28,36
通过对山西省岢岚县飞播造林调查,总结了选好播区、选好树种、掌握播期、及时补播的飞播造林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18.
曹继俊  陈旭 《防护林科技》2010,(1):98-98,103
横山县飞播造林1987年进入大面积生产以来,累计飞播造林6.3万hm2,保存面积达4.3万hm2,其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显著。在继续进行沙区飞播造林的同时,应将飞播造林从风沙区转向黄土丘陵区,并开展了黄土丘陵区宜播植物种选择、播区地面处理等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9.
<正> 飞播造林是模拟林木天然下种更新的一种大规模机械化造林方式,播前不整地,播后不覆土,这就对造林树种和气候条件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正确选择播期和树种是飞播造林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在飞播林区未成林地上,进行了油松飞播幼苗移植造林技术的研究,通过使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和结合播区特点,总结出一套适合我省油松飞播林区的移植造林技术,此项研究为巩固、扩大飞播造林成果,充分利用播区资源,加速荒山绿化,提出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