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载量对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影响,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对不同含水率的可燃物进行了7次燃烧试验,通过分析试验过程中各测定的温度变化曲线,提出了可燃物层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计算方法,即试验台水平方向上两热电偶的距离除以两热电偶测到最高温的时间差,计算和分析表明,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层燃烧的初始蔓延速度随可燃物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可燃物的载量对初始蔓延速度影响不大,含水率为7.64%的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的初始蔓延速度为0.020 0~0.023 1 m/s,平均为0.02 1 6 m/s,该速度接近云南松林细小可燃物层在森林防火期的最大初始蔓延速度.  相似文献   

2.
打浆对烟梗纤维成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造纸法对烟梗制烟草薄片纸基进行了实验研究,探讨了浸渍时烟梗中几种化学组分含量变化的影响,研究了打浆对烟梗纤维形态和纸浆物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浸渍提取之后烟梗中水溶性糖、总植物碱、氯和总氮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纤维素质量分数相对提高了12.4%.烟梗浆打浆度从10度增加到48度,烟梗浆的纤维长度从1.62 mm下降至0.36 mm,细小纤维从6.90%上升到37.17%;抗张指数先由13.39 N· m/g上升到33.20 N·m/g后再下降到30.94 N·m/g,撕裂指教从1.54 mN·m2/g下降至0.88 mN· m2/g,松厚度从2.08 cm3/g下降到1.43 cm3/g,透气度从59.58 μm/( Pa·s)下降到0.03μm/( Pa·s),耐破指数从0.88 kPa· m2/g上升至1.63 kPa· m2/g.  相似文献   

3.
用自行设计的燃烧床研究了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含水率、载量对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影响,通过分析试验过程中各测点的温度变化曲线,提出了可燃物层燃烧的初始蔓延速度的计算方法,即试验台水平方向上两热电偶的距离除以两热电偶测定到最高温的时间差;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层燃烧的初始蔓延速度随可燃物含水率的增加而下降,载量是影响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燃烧初始蔓延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含水率为5.68%的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的平均初始蔓延速度为0.0227m.s-1,该速度接近华山松林细小可燃物层在森林防火期燃烧的最大初始蔓延速度。  相似文献   

4.
为揭示各树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大小,测定比较了克拉玛依农业开发区13个经济林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以便从光合机理角度筛选出耐光抑制且有发展前景的经济林树种。试验结果表明:综合比较各树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值,李、蟠桃和中国沙棘耐光抑制能力强,为首选经济林树种,这3个树种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全天都保持在0.8以上,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全天都保持在4.0以上,且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在8:00、14:00变化幅度较小;黄果山楂、葡萄、新疆梨和枣也具备一定的耐高光强的能力,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在14:00下降到0.8以下,到20:00又恢复到0.82以上,接近8:00时的值,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在14:00下降到4.0以下,到14:00值恢复到4.8以上,接近8:00时的值,在开发区具备种植潜力;宁夏枸杞和毛樱桃耐光抑制能力弱,这2个树种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_v/F_m值在14:00和20:00几乎都低于0.8,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_v/F_o值在14:00和20:00都低于4.16,且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在8:00、14:00时变化幅度大,不适宜在开发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园铃和佛手两个银杏品种的新梢生长量、光合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差异。圆铃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以及叶绿素a/b比值明显高于佛手。二者的净光合速率(Pn)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但在9:00~11:00时,园铃叶片的(Pn)显著高于佛手。二者的光饱和点分别为1 200μmol/(m2.s)、1 000μmol/(m2.s),光补偿点分别为75.23μmol/(m2.s)、62.43μmol/(m2.s)。园铃叶片的Fv/Fm、Fv/Fo和qP均大于佛手;而qN小于佛手。  相似文献   

6.
分别采用复合纤维素酶、内切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3种酶对漂白针叶木纤维进行改性处理,比较不同的酶对漂白针叶木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素酶对漂白针叶木浆性能影响较大,随着酶用量的增加,浆料滤水性先增加后下降,纤维保水值(WRV)和Zeta电位绝对值先降低后增加,纤维表面亲水性降低,纤维长度急剧下降,手抄片抗张指数先增加后急剧下降;在酶用量5.0 U/g时,纤维平均长度较对照样降低了48.64%,抗张指数较对照样下降了23.23%;内切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对漂白针叶木浆的影响都比较小,改性处理后WRV和Zeta电位绝对值逐渐降低,但纤维表面亲水性增加,手抄片抗张指数也有所增加。对于造纸工业而言,内切纤维素酶的改性效果较好,当其用量为5.0 U/g时,纤维表面亲水性增加,有利于对纤维进行打浆处理,同时手抄片抗张指数增加到22.04 N·m/g,较改性处理前增加了20.77%。  相似文献   

7.
为了改善杨木高得率浆的配抄性能,扩大其应用范围,研究探讨了纤维素酶预处理对杨木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浆)配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未经过酶预处理的杨木APMP浆相比,酶处理后APMP浆打浆能耗最大可降低19%,纤维吸水润胀程度增加,保水值增加12.6%;与不同比例针叶木漂白硫酸盐浆(BKP浆)配抄后,纸张的裂断长、耐破指数和撕裂指数均有所提高,最大可分别提高6.1%,44.6%和30.3%,纸张的松厚度、白度和不透明度稍有降低。纤维质量分析仪(FQA)、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显示,酶处理后纤维平均长度增加7.0个百分点,细小纤维组分减少10.0%,纤维卷曲指数降低22.4%,结晶度提高0.7%。可见,纤维素酶预处理可以改善杨木APMP浆的配抄性能,提高纸浆纤维质量,所配抄的纸张的物理强度性能指标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两性木薯渣在不同用量、pH值、电导率、剪切力等条件下对废纸脱墨浆的细小纤维首程留着率、滤水性能以及手抄片物理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性木薯渣用量为1.2%时,对废纸浆助留助滤效果最好,首程留着率可达90.46%,60 s滤液质量可达244.6 g;在pH值为8.5时助留效果最好,pH值超过8.5后助留助滤效果下降,因此两性木薯渣适用于在中偏弱碱性的抄造环境;随着电导率的升高,浆料细小组分首程留着率(FPR)降低了3.8%,数据表明两性木薯渣受电导率的影响较小;但两性木薯渣受剪切力影响较大,因此选择在压力筛出口处添加两性木薯渣有利于助剂发挥助留作用。同时两性木薯渣提高成纸的强度效果比较显著,抗张指数、耐破指数、撕裂指数和裂断长分别提高了104.38%、12.77%、12.95%和88.58%。  相似文献   

9.
3种引种杨树和3种乡土杨树苗叶的光合特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自然条件下,测定了3种引种杨树和3种乡土杨树苗木叶片的光合气体交换参数和叶绿素荧光参数。3种引种杨树为芬兰山杨A21、芬兰山杨16、加杨,3种乡土杨树为小青杨、小叶杨、兴安杨。其测定结果表明,3种引种杨树苗叶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3种乡土杨树,同时蒸腾速率(E)、瞬时水分利用效率(WUE)的平均值也高于3种乡土杨树的苗叶。从而说明3种引种杨树的光合能力较强,对吸收的光能和水分的利用效率较高。3种引种杨树苗叶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光能捕获效率(F′v/F′m)、稳定荧光(Fs)、光适应下最小荧光产量(F′o)、最大荧光产量(F′m)的平均值均高于3种乡土杨树,3种引种杨树的可变荧光(Fv)、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v/Fm)、可变荧光与初始荧光之比(Fv/Fo)、PSⅡ电子传递量子效率(ΦPSⅡ)、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光化学猝灭系数(qP)的平均值均低于3种乡土杨树。相关分析表明,Pn与Tr、Tr与Ci、Fm与Fo、Fv/Fo与Fv/Fm、ΦPSⅡ与Fo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ΦPSⅡ与Fm、F′v/F′m与Fv/Fo呈显著正相关(P0.05);Fv/Fo与Fo、Fv/Fm与Fo、NPQ与Fv/Fm、NPQ与Fv/Fo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qP与F′v/F′m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测定了3种速生黑杨枝桠材(ZY)的纤维形态和化学组分,并对其碱性过氧化氢机械浆(APMP)制浆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纤维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纤维平均长度0.6 mm,宽度20μm,长宽比值30,壁腔比值0.4~0.6,含细小组分10%~20%,纤维粗度8~10 mg(以100 m计)。化学组分分析结果显示(均以质量分数计):1%NaOH抽出物22%,苯-乙醇抽出物2.0%,硝酸-乙醇纤维素44%~47%,聚戊糖24%~25%,酸不溶木质素18%~21%。速生黑杨枝桠材的壁腔比和纤维粗度较小,细小组分含量少,抽出物、木质素和聚戊糖含量相对较低,这些特点有利于制浆造纸生产及成纸性能;但其纤维粗短,长宽比值小,对成纸的物理强度显著不利。采用APMP工艺对速生黑杨枝桠材制浆,结果表明枝桠材(去皮)APMP浆的成纸强度性能明显好于枝桠材(带皮)APMP浆,但与主干材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1.
海蓬子秸秆的酸碱性及纤维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更好地确定海蓬子秸秆人造板的制造工艺,参照国家标准对海蓬子秸秆碎料的酸碱性进行了研究,同时利用Motic Images Plus 2.0图像处理系统对海蓬子秸秆的纤维形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海蓬子去皮秸秆碎料和带皮秸秆碎料的pH值分别为6.62和6.57,偏中性。酸缓冲容量分别为12.5 ml和39.0 ml,碱缓冲容量分别为19.5 ml和80.0 ml,缓冲容量分别为32.0 ml和119.0 ml。海蓬子秸秆主干木质部的平均纤维长度为0.445 mm,平均宽度11.771μm,平均腔宽为6.502μm,平均壁厚2.634μm,平均长宽比为25.370,壁腔比为0.780。海蓬子秸秆纤维特性与部分阔叶材纤维接近。  相似文献   

12.
将环氧活化的纤维素纤维(CPGMA)分别在水介质和二甲基酰胺(DMF)介质体系中进行多胺化有机合成反应,考察反应介质、胺浓度、反应时间、温度、液比和初始环氧基含量等对胺化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DMF作为反应介质、温度为60℃时最有利于胺化反应进行,纤维增重与胺浓度之间符合线性关系。在DMF介质中,胺化反应在1 h之内达到饱和,反应液比增大不利于胺化反应的进行,CPGMA的环氧基含量越高越有利于胺化反应进行。600℃时,CPGMA(接枝率198%)的残余量为5.1%,而胺化改性后的CPGMA-EDA残余量为16.8%,纤维热稳定性提高。固体核磁13C CP/MAS NMR谱图中5′环氧基上的叔碳峰的消失及2′季碳和6′环氧基上亚甲基碳峰强度的减弱,均验证了胺化反应的成功进行。  相似文献   

13.
周爱梅 《绿色科技》2023,(15):116-119
调查了莽山浪畔湖湿地野生莼菜的资源现状,并开展了近地保育研究。结果显示:莽山浪畔湖国家重要湿地野生莼菜主要分布于该湿地0.3~0.5 m浅水区域,集中分布面积0.7 hm2,莼菜盖度70%~85%,高度48~95 cm。水体的平均pH值、电导率、总氮和总磷分别为6.5, 28.7μs/cm、1.11 mg/L和0.03 mg/L。经过引种试验发现:在自然条件相似的人工湿地区域浪畔湖湿地野生莼菜可以成功实现近地保育。以期为科学保护、利用莽山野生莼菜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明太空诱变油茶M1代的光合生理特性,笔者对油茶苗苗高、地径等生长发育指标及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水分利用率等光合日变化参数进行测定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太空诱变油茶M1代的苗高和地径都得到提高,且地径增长达到显著水平;太空诱变油茶M1代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为双峰型,在上午11:00时达到首峰,为10.83 mol/m2·s,下午13:00时出现次峰,为6.40 mol/m2·s;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变化趋势刚好完全相反;蒸腾速率日变化与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单峰型,且趋势完全一致;水分利用率变化趋势与蒸腾速率变化趋势相反。  相似文献   

15.
相思树硫酸盐浆无元素氯漂白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系统对比研究了大叶相思、马占相思、厚荚相思及纹荚相思4种相思树硫酸盐法制浆性能及无元素氯(ECF)漂白性能。结果表明,采用硫酸盐法制浆,用碱量(氧化钠计)16%、硫化度25%时,制得的4种相思树硫酸盐浆经OPDP1P2(OP为氧强化脱木质素,D为ClO2漂,P为H2O2漂)4段漂白,漂后纸浆的光学性能及强度性能优良。纸浆白度均达86.0%(ISO,以下同)以上,叩解度为30°SR时,抗张指数在55.8~60.7N·m/g之间。4种相思树中大叶相思的制浆性能最优,马占相思和纹荚相思居中,厚荚相思的制浆性能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黔江区大气降水化学特性及成分来源,采集了黔江区2016年全年降水的样品共81个,并分析了其降水化学特征。结果表明:黔江区2016年降雨总量为1739.5mm,pH值范围为5.68~7.43,年加权平均值为6.42;电导率为5.2~48.4μs/cm,年加权均值为18.64μs/cm;降水离子组分中SO42-、NO3-、NH4+、Ca2+、Mg2+、Cl-、K+、Na+、F-的年均浓度值分别为4.15、0.48、0.65、1.29、0.13、0.36、0.18、0.17和0.07mg/L,其中,Ca2+和NH4+是中和黔江区降水酸性的主要成分。以Mg2+、NH4+、SO42-、Ca2+、NO3-等因子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对黔江区降水的pH有较好的拟合效果,能基本预测黔江区降水pH的变化趋势。阴阳离子三角图表明,阴离子主要来自于人为源;阳离子来源包括地壳源。富集系数分析表明,黔江区降水中Ca2+主要来源于地壳源,占比为95.60%。而Cl-主要来源于海洋源,贡献约98.06%。黔江区降水中有89.06%的SO42-和98.26%的NO3-来源于人为源,地壳源和海洋源贡献很低。研究表明,人为活动对黔江区大气环境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林间作是一种高效的复合生产模式。在黑核桃—赤小豆间作条件下,利用LI—6400光合作用分析仪测定并比较了距离黑核桃0.3m、1.3m和2.3m处赤小豆的光合特性,以期为优化二者的栽培模式、合理利用光能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1)距离黑核桃2.3m处的赤小豆与1.3m和0.3m处的相比,光饱和点(LSP)分别升高约199μmol/(m~2·s)和356μmol/(m~2·s),光补偿点(LCP)分别降低约9μmol/(m~2·s)和80μmol/(m~2·s),最大净光合速率(Amax)分别提高约3μmol/(m~2·s)和10μmol/(m~2·s);(2)SPAD值与赤小豆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空间位置最靠近黑核桃的赤小豆平均叶绿素含量较正常赤小豆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约8mg/L;(3)赤小豆的净光合速率(Pn)与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叶温(Tleaf)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胞间CO_2浓度(Ci)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8.
采用光合测定仪Li-6400,对西藏川滇高山栎生长季节(5~10月份)的光合作用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生长季节光合速率呈增长趋势,8月份最大,是生长最旺盛的月份;光合速率日变化呈现单峰型,仅在6月的中午14:00时出现"午休"现象;根据双曲线修正模型得出,川滇高山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分别为1 444.19μmol/(m2·s)和37.78μmol/(m2·s);CO2浓度的增加有助于川滇高山栎叶片净光合速率的提高,CO2浓度达到1 800μmol/mol时,净光合速率有下降的趋势,产生光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生态毯覆盖对土壤湿度和养分的影响,首次将生态毯应用于地震滑坡区砾石泥沙堆积区和泥沙堆积区。结果表明:铺设生态毯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裸地的;各层的土壤水分含量随干旱日数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生态毯的下降趋势较为平稳;保水效果为椰纤维生态毯秸秆+椰纤维生态毯秸秆生态毯裸地。覆盖生态毯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p H值;土壤速效N、P、K和全N、全P、全K的含量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铺设生态毯能有效固定地震滑坡区的砾石泥沙,改善土壤的水热条件,进而增加根系、微生物的活动和植被有机体的积累,促进枯落物的分解,逐步提高土壤中的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20.
以麦草碱木质素为原料通过Mannich和磺化反应合成了二甲基-正丁基-磺化木质素基氯化铵(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表征了其结构,考察其在不同pH值溶液中溶解性,并以铜离子为模拟废水考察了其吸附性能,以酸性黑(ATT)和亚甲基蓝为模拟染料废水考察了其絮凝性能。结果表明: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证明产物中含有季铵根和磺酸根的化学结构,DBSLAC含氮量2.34%。DBSLAC两性表面活性剂对Cu2+的吸附平衡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并且在20 mL Cu2+溶液的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投加量0.002 g、pH值5.5和吸附时间2 h的条件下对Cu2+的吸附效果最佳,吸附量达262.34 mg/g;在20 mL染料溶液中,对酸性黑ATT(阴离子染料)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0.03 g、pH值2和染料质量浓度为0.1 g/L时最佳,最大脱色率75.41%;对亚甲基蓝(阳离子染料)的絮凝效果在投加量0.3 g、pH值9和染料质量浓度为0.1 g/L时最佳,最大脱色率97.87%,结果表明DBSLAC可用作重金属离子吸附剂和染料絮凝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