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沙冬青体内有强生物碱,故牲畜不啃食,这对它稳定繁衍具有独特的作用。它具有耐旱,耐寒,耐风沙,根系发达及改良土壤等特点。沙冬青在沙区、沙梁坡地及干旱丘陵地带,常形成优势群落,也常和沙蒿、柠条、沙拐枣、霸王等植物结伴而生。在我区主要分布于伊盟西部,巴盟西北部,阿拉善盟东北部,是沙漠及半沙漠地区稀有的超旱生植物种。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盐源县玉米需肥规律,进行了玉米“3414”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大多数生长性状之间基本存在正相关关系,玉米的实际产量与氮、磷、钾的施入量存在极显著的相关关系,综合效益最好时产量为646.3kg/667m^2,最佳施肥量纯氮31.965kg/667m^2、P2O317.502kg/667m^2、K2O2.788kg/667m^2,投入产出比达到了5.31。  相似文献   

3.
采用"3414"田间试验方案,对黄河三角洲地区滨海盐碱地3年生白蜡进行了连续2年的氮、磷、钾田间肥效研究。结果表明,不同肥料配比对白蜡的生长产生了显著影响,所有施肥处理白蜡苗木的胸径增长率显著高于对照处理,当N、P2O5和K2O的施用量分别为0.064kg株-1 a-1、0.036kg株-1 a-1和0.048kg株-1 a-1时,白蜡的胸径的当年、累积增产率以及经济效益均优于其它施肥组合。通过拟合所得的一元二次施肥效应模型计算得出,在本试验条件下白蜡的N、P2O5和K2O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分别为0.070kg株-1 a-1,0.047kg株-1 a-1和0.068kg株-1 a-1。  相似文献   

4.
矮沙冬青引种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矮沙冬青在民勤地区引种栽培的苗期表现看出,矮沙冬青在生长和发育诸方面都表现出对引种地民勤干旱荒漠气候的较强适应能力,对各种灾害性因子也有很强的抵御力;种植在保水性好的沙壤土上,不仅利于保苗,也有利于苗木的生长;播种前种子需用浓硫酸腐蚀处理30分钟,合适的播种覆土厚度为2-3cm。  相似文献   

5.
以引种在长春市的蒙古沙冬青为研究对象,进行了育苗基质选择、生长及越冬状况观测。结果表明:与紧实的黑土等基质相比较,以腐殖土:黑土:河沙=1:1:2的基质效果最佳,出苗率为70.1%;生长性状与原产地无明显差异,每年的高生长量为15 cm左右;在无防寒措施的露地环境中可安全越冬,无明显冻害发生。  相似文献   

6.
苗木立枯病是沙冬青苗木繁育过程中最主要的病害,浸染速度快,危害极为严重。通过不同药剂对种子消毒和苗期防治的对比试验,筛选出KMnO4、多菌灵浸种最好,波尔多液、FeSO3、多菌灵对沙冬青苗木立枯病防治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在元谋自然的田间土壤环境及气候条件下,以洋葱农艺性状、产量作为主要指标,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洋葱肥料效应正规试验,研究洋葱肥料效应,选择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N为425.0kg/hm2,P为399.0kg/hm2,K为300.6kg/hm2,产量100645.5kg/hm2.此次试验氮、磷、钾的最佳施肥比例为1.00∶0.94∶0.71.研究可为合理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在元谋自然的田间土壤环境及气候条件下,以洋葱农艺性状、产量作为主要指标,通过“3414”回归最优设计原理设置洋葱肥料效应正规试验,研究洋葱肥料效应,选择最佳施肥方案。结果表明:最佳施肥量N为425.00kg/hm^2,P为399.00kg/hm^2,K为30000.6kg/hm^2,产量1000000645.5kg/hm^2。此次试验氮、磷、钾的最佳施肥比例为1.0000:00.94:00.71。研究可为合理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大叶冬青嫩技扦插对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正交试验对大叶冬青插条木质化程度、扦插时间及扦插基质三个因素进行了比较试验,并进行了添加生根促进剂(ABT)试验,结果表明扦插时间对成活率和苗木粗生长有极显著的影响,插条木质化程度、扦插基质、ABT生根粉处理对成活率有极显著影响,对苗木生长影响不显著.大叶冬青应选择5月底至6月中旬,在砂壤土或砂土上采用半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扦插前,插条应采用ABT生根粉500×10-6拌泥浆涂切口或100×10-6~300×10-6浸切口12h处理.  相似文献   

10.
沙冬青旱地育苗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沙冬青 (Ammopiptanthusmon golicus)属豆科冬青属植物 ,又名蒙古沙冬青、蒙古黄花木 ,属地中海残遗种 ,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温带荒漠地区唯一珍贵的常绿灌木。沙冬青成片或断续小片分布于东经 97°~10 7°、北纬 37°~ 4 2°的辽阔地区 ,其中以甘肃省的古浪、景泰、皋兰等县境内的分布较为集中。沙冬青属典型的旱生植物 ,能够抵抗风吹、沙打、雪压 ,在生长季节茂密 ,碧绿可爱 ,尤其在“万树凋落百草枯 ,黄沙漫漫丘陵秃”冬春两季 ,更显得生机勃勃 ,引人注目。沙冬青不仅是良好的蜜源植物 ,理想的庭院观赏树种 ,而且更是人烟稀少的风沙荒漠…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蒙古沙冬青子叶节丛生芽再生体系。[方法]以蒙古沙冬青子叶节为外植体,研究种子萌发培养基中6-BA浓度、子叶节萌发天数、丛生芽诱导的基本培养基及6-BA浓度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和外源激素对丛生芽伸长及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1)添加6-BA的萌发培养基与不添加的相比能够显著促进子叶节的生长及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且6-BA浓度在2.0 mg·L-1时,诱导率最高可达73.3%,平均芽数2.26个;(2)种子萌发天数对子叶节丛生芽的诱导有显著影响,萌发7 d的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诱导率为74.7%,但与萌发9、11 d的子叶节丛生芽诱导率差异不显著;(3)MS和B5培养基对丛生芽诱导的影响差异不显著,但B5抑制褐化的效果显著好于MS;(4)采用1.0 mg·L-16-BA+0.3 mg·L-1IAA激素组合有利于丛生芽伸长,伸长率为60.5%;(5)不同浓度生长素组合均能促进丛生芽幼苗生根,1.0 mg·L-1IBA生根率最大,生根数最多。[结论]最佳蒙古沙冬青子叶节丛生芽再生体系为:以在MS+2.0 mg·L-16-BA培养基中黑暗培养7 11 d的幼苗子叶节为外植体,在B5+1.0mg·L-16-BA培养基中诱导丛生芽,待丛生芽长约0.3 0.5 cm后,转入B5+1.0 mg·L-16-BA+0.3 mg·L-1IAA培养基中进行伸长培养,当丛生芽伸长至2 3 cm时,单株切下转入1/2 B5+1.0 mg·L-1IBA培养基中生根,该体系与愈伤组织培养相比能缩短培养时间,改善褐化严重、玻璃化等问题,可为蒙古沙冬青的扩繁及进一步开展遗传转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7年8月,在景谷县具有代表性、长势相当的思茅松人工幼林中,采用"3414"试验设计,对氮、磷、钾3种肥料的不同配比组合进行了施肥试验。结果表明:立地条件对思茅松人工幼林的生长影响较大,思茅松人工幼林施肥应区别不同立地条件采用不同的施肥配比组合,地位指数级为12的立地条件较佳组合为50 g氮肥+150 g磷肥+80 g钾肥,地位指数级为14的较佳组合为100 g氮肥+75 g磷肥+80 g钾肥,地位指数级18的较佳组合为100 g氮肥+150 g磷肥+80 g钾肥。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水分是限制干旱区植物生长与生存的重要因素,为探明降水变化对荒漠植物化学计量特征的影响, 以及C、N、P和K元素在植物各器官中的分配规律。 方法 以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且是荒漠区唯一常绿阔叶灌木沙冬青为研究对象,分析沿自然降雨梯度下,沙冬青根-茎-叶的元素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的变化特征,了解其生长的适应机制和生存策略。 结果 沙冬青各器官C含量表现为叶>茎>根,而N、P、K营养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叶>根>茎,N、P、K三大营养元素在叶片中的富集,可以提高沙冬青光合速率,为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提供充分的物质保障,反映了资源分配模式和植物生长策略。沿自然降雨梯度,沙冬青的根、茎、叶之间主要表现为协同关系且存在着同时投资的生态策略,N和P含量在各器官中均随着降雨量的增加呈上升趋势,而K均呈下降趋势,沙冬青通过提高各器官K含量和降低N、P含量来应对干旱胁迫的环境。器官间的养分协同性远高于器官内部,各器官中的N:P在不同降雨梯度间相对比较稳定,说明沙冬青以保守的养分利用方式抵消元素含量随环境的变化,且N:P比值均大于16则生长主要受P限制。 结论 各器官N、P、K 化学计量特征沿降雨梯度具有相同趋势,但在不同器官间呈现显著差异,而化学计量的灵活性是实现植物自我调节的重要方式,有助于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影响下维持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4.
辣木幼林对氮、磷、钾肥效响应及叶片的生理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辣木幼林时期对大量元素的需求状况。[方法]应用"3414"配方施肥试验设计,探讨N、P、K配方施肥对元阳干热河谷辣木幼龄林的生长量、叶片色素含量(叶绿素a、b及类胡萝卜素)和叶片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肥力补充对辣木幼林的生长具有非常明显的促进效果,其中N肥各施肥配方对幼林的各项生长量指标和生理指标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P肥对除地径增量和叶片含水率之外的其它设定指标也表现出显著效果,而K肥各施肥处理仅对冠高增量、冠高比增量和叶片含水率具有显著影响。[结论]综合方差分析、多重比较、极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结果,显著促进树高、地径、冠幅生长和叶片色素积累的组合均为本试验设计的中高施肥量配比,其中N3P2K3为最优组合。辣木幼龄阶段对大量元素需求非常旺盛,以维持其快速增长的生物量。  相似文献   

15.
开展不同施肥量对交趾黄檀幼树生长影响的试验。结果表明,5年生交趾黄檀胸径、树高、材积、冠幅生长量最大的为处理3(350 g/株),分别为7.12 cm、5.96 m、0.012 8 m3、3.20 m,分别比林分平均胸径6.24 cm、树高5.23 m、材积0.009 2 m3、冠幅3.06 m提高14.1%、13.96%、39.13%、4.58%。应用层次分析法得到综合得分最高的为处理2(250 g/株),表明在合理范围内增加施肥量可加速幼树生长,但交趾黄檀冠幅大,侧枝发达,易受风害,不是施肥量越大越好,应适当控制施肥量。  相似文献   

16.
尾叶桉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7.
尾叶桉无性系幼林施肥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广东省开平市镇海林场进行了尾叶桉无性系幼林施肥试验,4.5a试验结果表明,8个不同施肥处理(肥料配方)间的生长差异极显著,尤以N75P200K50处理最好,其平均树高为15.23m,平均胸径为11.07cm,每公顷材积为107.5m3。8个施肥处理均与不施肥处理有极显著的差异。最好施肥处理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每公顷材积分别是不施肥的1.3、1.65和3.1倍。以最佳施肥处理N75P200K50的经济效益最好,投入与产出比为1∶2.2,与施肥量最高的处理相比,投入少,产出大,内部收益率为25.96%。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油茶(Camellia oleifera)化肥减量增效技术,本试验以嫁接4年的油茶高接换冠林分为对象,设计4个处理(处理A:有机肥2.50 kg+化肥0.50 kg,处理B:有机肥3.50 kg+化肥0.25 kg,处理C:有机肥5.00 kg+化肥0.10kg,处理D:化肥1.00 kg),研究有机肥和化肥配施在生长结实、产量及经济性状、效益面的施肥效应,并采用隶属函数法进行综合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冠幅面积、叶片数、花朵数、春梢数在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单株的平均成果数、产果量和产油量3个指标,均以处理A最高,分别达到150.78个、3.72 kg和0.24 kg,比处理D分别提高65.69%、47.04%和50%;不同配比施肥对果实经济性状影响较大,从果油率来看,4个处理两两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依次为处理C处理D处理A处理B。投入产出比为处理A处理B处理D处理C;施肥效应综合评价为处理B处理A处理D处理C。  相似文献   

19.
人工接种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幼林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人工接种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幼林进行施肥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施肥能显著地提高木麻黄幼林的生长,施肥处理的树高和胸径分别比不施肥的增加0.8%~57.1%和10.1%~55.3%;年均材积平均每公顷增长0.880 14~2.817 04m^3。最佳施肥处理(配方)是N100P250K37.5。在人工接种弗兰克氏菌的木麻黄幼林三要素施肥中,第1、2年以P肥为主要影响因素,第3、4年以N肥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