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密度对玉米新品种‘皖玉708’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旨在揭示优质玉米新品种‘皖玉708’适宜密度,为品种推广和高产创建提供依据。连续2年在宿州市农科院农试场,按差数7500株/hm~2作为一个密度阶梯,45000~90000株/hm~2共6个密度处理,分析其产量及相关性状。结果表明:‘皖玉708’单位面积产量与密度成抛物线关系,其最高产量在密度为67480株/hm~2时获得,到达最高点后继续增密产量减幅较小,呈平滑下降趋势,产量与穗粒数负相关,与千粒重关系不明显;‘皖玉708’最佳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在增加种植密度的情况下追施穗肥,是获得高产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4月16日~5月26日播种)、不同种植密度(45000~67500株/hm~2)对玉米新品种中地175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玉米叶面积指数和产量都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播期为5月6日时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且产量最高(9023 kg/hm~2)。因此中地175的最佳播期为5月6日,最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  相似文献   

3.
种植密度对3个棉花品种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确定冀中南地区3个主栽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笔者设置3个种植密度(45000株/hm~2、75000株/hm~2、105000株/hm~2),研究不同密度对3个棉花品种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茎粗、果枝台数、单株结铃数、蕾铃脱落数、烂铃数降低;单位面积总成铃数随种植密度增加呈增加趋势‘。冀棉958’的籽棉产量在密度75000株/hm~2时最大‘,石抗126’与‘冀863’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与105000株/hm~2时产量大于45000株/hm~2密度下的产量,2个较高密度下的籽棉产量差异不显著。‘冀棉958’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株/hm~2,‘石抗126’与‘冀863’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000~105000株/hm~2。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基因型玉米品种在桂西南山区的适宜种植密度,为玉米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双因素裂区设计,主处理设7个密度,副处理设3个品种,调查不同玉米品种生育期、植株性状、穗部性状和产量等指标。【结果】3个玉米品种的生育期、植株性状的差异主要来自品种,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小。种植密度对不同品种的穗部性状影响不同,正大999的穗粗、穗行数和玉美头105的穗长、穗粗受种植密度的影响较大,其它穗部性状受密度的影响较小。正大999在种植密度为6.6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8125.00kg/hm~2;正大619在种植密度为5.40万株/hm~2时产量较高,达8305.00kg/hm~2;玉美头105在种植密度为5.4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达7435.00kg/hm~2。【结论】综合产量及成本因素,平展型大穗品种正大999、中穗型品种正大619和紧凑型品种玉美头105适宜种植密度分别为6.60万株/hm~2、5.40万株/hm~2和5.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5.
以玉米新品种郧单23为供试品种,研究5个种植密度3.75万株/hm~2(D1)、4.50万株/hm~2(D2)、5.25万株/hm~2(D3)、6.00万株/hm~2(D4)、6.75万株/hm~2(D5)对玉米产量的影响,得到最佳种植密度,为实现玉米超高产栽培的创建提供技术依据。结果表明,在D1~D5密度区间、D3(5.25万株/hm~2)密度下产量最高,为12 720.37 kg/hm~2。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兴玉1号在兴安盟地区的最佳种植密度和合理的施氮量,研究了玉米新品种兴玉1号在兴安盟地区种植密度、施氮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密度在60 000株·hm~(-2)以内,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玉米产量呈上升趋势,但密度超过60 000株·hm~(-2)后,产量反而下降;一定密度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利于玉米产量增加,但氮肥施用量要适当,施用量超过300kg·hm~(-2)会造成产量下降。因此,推荐兴玉1号在兴安盟地区的适宜种植密度是60 000株·hm~(-2),最佳施氮量为300kg·hm~(-2)。  相似文献   

7.
以郑单958玉米为试验品种,设置4万株/hm~2、5万株/hm~2、6万株/hm~2、7万株/hm~2、8万株/hm~2、9万株/hm~2等6个密度水平,研究种植密度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郑单958玉米的产量随着密度增加先升后降,6万株/hm~2时达到最高产,为8 411.6 kg/hm~2;当种植密度在6万株/hm~2以上时,随着密度增加株高、穗位高、倒伏率及瘤黑粉病病株率呈增高趋势,茎粗呈减小趋势,为提高玉米产量及抗性,需合理控制其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8.
梁永松  曹国璠  龚军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5):7814-7816,7822
[目的]为了提高单位面积的综合收益以实现农业的高效生产。[方法]2006年以玉米间作绞股蓝套作平菇的净收益为研究对象,开展玉米密度(30000~90000株/hm2)、绞股蓝密度(15000~75000株/hm2)以及玉米施肥量(纯N 75~255 kg/hm2)对净收益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在这种种植模式中,玉米的种植密度对净收益有极显著的影响,绞股蓝密度有显著影响,而玉米纯N施肥量无显著影响。在玉米密度为75000株/hm2、绞股蓝种植密度为45000株/hm2、玉米纯N施肥量为210 kg/hm2时,净收益最高,达到33285元/hm2。[结论]玉米种植密度是影响净收益的主要因素,其次为绞股蓝种植密度,玉米施肥量则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山西农业科学》2016,(6):769-771
通过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强盛51号玉米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性状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农业生产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种植密度为6.75万株/hm~2时,产量达到最高(13 117.5 kg/hm~2),密度在6.00万~6.75万株/hm~2时产量差异不显著,确定6.00万~6.75万株/hm~2为大田种植的适宜密度;高水肥条件下以6.75万株/hm~2种植密度为最佳。  相似文献   

10.
采用裂区设计,研究了在高肥水条件下紧凑型玉米品种(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品种(豫玉25号)的产量和主要生理指标随密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紧凑型玉米品种的产量极显著地高于平展型玉米品种;密度对产量的影响和品种与密度互作均达极显著水平。郑单958在90000株/hm2时产量最高,豫玉25号在45000株/hm2时产量最高。在最高产量时,紧凑型玉米品种与平展型玉米品种相比具有叶面积指数大,干物质积累数量大,经济系数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种植密度对武陵山区夏玉米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设置5.14万株/hm~2(现有正常密度)、5.98万株/hm~2、6.55万株/hm~2、7.08万株/hm~2 4个田间密度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各种植密度生育进程基本相同,群体干物质增长速度具有低密度前慢后快和高密度前快后慢的特点,各种植密度群体最终总生物量差别不大。种植密度和产量呈抛物线变化趋势,通过种植密度的增加,以促使群体生物量转化为产量,试验中设置的3个较高密度较正常密度增产8%~14%,以种植密度6.55万株/h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因素裂区设计,研究了不同播期(4月16日5月26日播种)、不同种植密度(450005月26日播种)、不同种植密度(4500067500株/hm67500株/hm2)对玉米新品种中地175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玉米叶面积指数和产量都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播期为5月6日时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且产量最高(9023 kg/hm2)对玉米新品种中地175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密度范围内,玉米叶面积指数和产量都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播期为5月6日时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且产量最高(9023 kg/hm2)。因此中地175的最佳播期为5月6日,最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因此中地175的最佳播期为5月6日,最适宜种植密度为67500株/hm2。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特用玉米的种植密度与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筛选出合理的种植密度,进行了6组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90 000株·hm~(-2)的产量最高,为12.24t·hm~(-2),其次82 500株·h m~(-2),产量为12.16t·hm~(-2),对照密度60 000株·hm~(-2)的产量最低,为10.05t·hm~(-2),且90 000株·hm~(-2)与60 000株·h m~(-2)产量具有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在黑龙港平原区夏玉米产区,通过优化秸秆覆盖量与种植密度组合,可进一步提高该区夏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夏玉米品种京单28为试材,采用二因素三水平裂区试验设计,其中,秸秆覆盖量(M)设无覆盖(0 kg/hm~2,M_1)、中度覆盖(2 625 kg/hm~2,M_2)和重度覆盖(5 250 kg/hm~2,M_3),种植密度(P)设低密度(52500株/hm~2,P_1)、中密度(60000株/hm~2,P_2)和高密度(67500株/hm~2,P_3),研究了不同秸秆覆盖量与种植密度组合对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均随秸秆覆盖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提高,且受2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其中受种植密度的影响程度更大,覆盖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4.08%和13.28%,种植密度处理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最大提升幅度分别为7.06%和17.63%。所有处理中,M_3P_3处理的产量和WUE最大,分别达到了10 814.99 kg/hm~2和27.85 kg/(mm·hm~2),该处理实现了产量与WUE的最佳组合。在黑龙港平原区,通过秸秆覆盖与适宜种植密度相结合的方法,可以实现夏玉米节水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滇中高海拔地区玉米高密度栽培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优质高产玉米新品种云瑞505在4个密度梯度6万株/hm~2、7.5万株/hm~2、9万株/hm~2、10.5万株/hm~2进行试验。结果表明,种植密度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有明显影响,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单位面积穗数、穗位高和秃尖相应增加,穗粒数、穗行数、千粒重则有所减少。种植密度9万株/hm~2的产量最高,达11 340 kg/hm~2。说明滇中高海拔地区云瑞505最佳种植密度为9万株/hm~2。  相似文献   

16.
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条件下进行青贮玉米不同密度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全膜双垄沟播技术条件下青贮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为8.25万株/hm~2,此密度条件下鲜草产量96 072.0 kg/hm~2,产值28 821.1元/hm~2,纯收入为16 335.0元/hm~2,投产比达到1∶2.3。  相似文献   

17.
以德利农318为试验材料,探讨不同密度对德利农318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并同时研究玉米的千粒重、穗数以及穗粒数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增加,德利农318玉米籽粒产量先降低后上升,最大值密度为82 500株/hm~2;随种植密度增加,玉米穗数增加,最大值出现在密度为90 000株/hm~2,穗粒数及千粒重下降,最大值均出现在密度为60 000株/hm~2。因此,在黄淮海现有的生态条件下,德利农318玉米适宜的种植密度为82 500株/hm~2。  相似文献   

18.
为完善全膜双垄沟播"一膜两年用"技术,2014年在定西市安定区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开展大田试验,研究全膜双垄沟"一膜两年用"对不同播种密度的马铃薯植株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土壤肥力相当,降雨量差异较大且上一年为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的区域,密度高于45 000株/hm~2,马铃薯的生育期缩短,株高降低,商品率和产量下降,密度低于30 000株/hm~2,马铃薯的农艺性状和商品率较佳,但产量较低。同时,在降雨量低于350 mm、种植密度约37 500株/hm~2的区域,或降雨量高于350 mm、种植密度约45 000株/hm~2的区域均可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9.
为完善洞庭湖区机收夏玉米配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2个宜机收玉米品种(郑单958、湘农玉27号)为材料,于2017—2018年在湖南桃源县开展大田试验,研究施氮量(150、225、300 kg/hm~2)与种植密度(60 000、75 000、90 000株/hm~2)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夏玉米全生育期随施氮量增加延长2~4 d,适当早播可以缩短夏玉米全生育期;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无显著性影响,种植密度、品种和种植密度互作、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互作对产量影响显著,施氮量宜随种植密度增大适当减少;郑单958在90 000株/hm~2与150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湘农玉27号在90 000株/hm~2与225 kg/hm~2施氮量条件下产量最高;施氮量、种植密度及两者的互作对夏玉米氮素吸收效率与氮肥利用效率影响显著;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随施氮量降低与种植密度增加而提高;产量与叶面积指数呈显著正相关。2个品种均适应密植机收,适当控制施氮量、增大种植密度,有利于夏玉米氮肥高效吸收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玉米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开展了6个玉米品种适宜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不同种植密度,出苗期没有差异;吉单66、吉单84的适宜种植密度为7.5万株/hm~2,能获得最高产量;而吉单953、吉单508、吉单518、吉单452的适宜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能获得最高产量,达到玉米高产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