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红萍在稻田氮素平衡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15N示踪法研究了红萍在稻田氮素平衡中的作用。红萍作基肥,当季水稻的15N-红萍N素利用为27.8%;第二季5.38%;土壤残留36.1%。红萍可排出体内12%以上的氮素。红萍的排氮和吸氮有助于调节稻田的氮素平衡,稻田养萍抑制藻类生长,降低pH值和NH浓度,减少NH3挥发损失,以及减少蓝藻(颤藻)反硝化反应释放的N2O,提高化学肥料15N的回收率:它比15N-尿素不养萍处理15N回收率增加4.25%,比15N-尿素追肥不养萍处理15N回收率增加8.35%~25.11%。  相似文献   

2.
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的效益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研究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效益对科学评价草被防止土壤侵蚀的作用有重要科学意义。采用模拟降雨试验,分析了草被地上和地下部分拦蓄径流和减少泥沙的效益。结果表明,草被与森林植被一样,能有效防止土壤侵蚀。当草地地面覆盖达90%时,草被拦蓄径流效益达90%以上,而基本上无侵蚀发生。草被地上部分(茎枝+枯落物)拦蓄径流效益为23.7%,其中茎枝部分拦蓄径流效益为9.0%和枯落物层拦蓄径流效益为14.7%,减少泥沙效益为44.6%;草被地下部分土壤体拦蓄径流效益为72.7%,拦蓄泥沙效益为55.4%。  相似文献   

3.
我国酸性硫酸盐土壤中铁锰形态转化及迁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兆辉  王遵亲 《土壤学报》1994,31(4):376-384
酸性硫酸盐土壤酸性很强,有机质含量高,造成了这种土壤所特有的铁锰淋洗、转化和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酸性硫酸盐土壤中全铁含量较低,一般在35-50g/kg(以Fe2O3计),全锰含量也低,一般在0.25-0.55g/kg(以MnO计),一般滩涂中全铁大于60g/kg,全锰大于1g/kg。酸性硫酸盐土壤中,铁的游离度较小,一般在37-70%,铁的活化度较大,一般在8-20%,而滩涂中铁的游离度一般  相似文献   

4.
世界银行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区截至1992年底止,已完成综合治理措施面积29.81万hm2,占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的2.3%,现状减水效益已达6.5%~17.6%,减沙效益已达9.4%~25.8%。采用水保法计算减水效益和减沙效益,得出项目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计划全部实施后的第一年治理栏度可达60.4%,可减少径流1.ll亿m3,累计减水效益可达21.3%~43.2%,年可减少入黄泥沙3560万t,累计减沙效益可达30%~53%。项目经济分析期30年的减水量约25.88亿m3.减沙量大致在9亿:左右。这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以及黄河下游的治理开发、都具有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采用室内径流冲刷和野外人工降雨模拟试验相接合的方法,对隰县黄土残塬区坡耕地小麦休闲期秸秆覆盖的阻延流速,增加糙率,以及减少土壤侵蚀量的作用和影响作了探讨与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具有阻延流速(可达6-25cm/s)和增加糙率(可增加0.02-0.03)的功能,能够延缓起流时间,降低洪峰流量和沙峰值,减少泥沙含量和控制土训侵蚀(可减少50%-80%),但其效果随坡度的增加而减弱,随覆盖碍度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6.
利用间接竞争ELISA方法分析甲胺磷在稻田中的残留和流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首次用间接免疫ELISA方法测定了甲胺磷在水稻植株各部位,稻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动态,并对稻田施药后甲胺磷因径流和渗漏而引起的流失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甲胺磷在水稻稻草、稻穗、稻田田水和土壤中的残留和消解是以指数形式进行的,消解半衰期分别为6.35,3.27,2.39,4.25d。施药当天下暴雨可引起甲胺磷的径流流失,在本试验条件下径流流失量达到施药量的9.69%。渗漏量达到施药量的  相似文献   

7.
几种草被植物保持水土效益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结果表明:苇状羊茅、百喜草、葛藤,百脉根等4种草植物可有效增加植被覆盖度,减少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提高土壤贮水量,茎叶吸水率达到自身重量的39.5%-48.3%,0-20cm土层内直径小于1mm的须根数量分别占总根量的79%,82%,76%和85%,鲜草产量分别达60t/hm^2,42.5t/hm^2,45t/hm^2,23.1t/hm^2,保持水土作用强,且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吴政 《土壤肥料》1994,(3):10-11
连续五年试验证明,一年三季秸秆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22%-0.25%,土壤速效钾提高15.5-22.0mg/kg,每年亩增产稻从56.6-103.4kg,是培肥改土的一项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
草被覆盖度对黄土坡面径流产沙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外人工径流冲刷模拟装置,在5 L/min冲刷流量条件下,对15°、20°、25°三种坡度的裸坡、30%~40%及70%~80%草被覆盖度情况下黄土坡面的产沙量、侵蚀率、径流含沙量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草被覆盖度变化对黄土坡面产沙量、侵蚀率和径流含沙量有着显著影响,覆盖度70%~80%的黄土坡面的产沙量不足裸坡产沙量的10%;相同坡度和冲刷流量条件下,黄土坡面侵蚀率与产沙量变化基本一致;草被对增强黄土坡面土壤抗蚀能力、减少侵蚀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0.
草被覆盖下坡沟系统坡面流能量变化特征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坡面侵蚀是水流能量作用的结果.草本植被对坡面流能量的作用有重要影响.研究坡沟系统坡面草被不同盖度及空间配置下坡面流能量的变化过程与特征.对于揭示草被减蚀作用机理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实验土槽和放水冲刷试验方法.研究了2种流量(3.2L/min和5.2L/min).坡面5种草被盖度(0,30%,50%.70%和90%)及3种空间配置(坡上部、坡中部、坡下部)下,坡沟系统坡面径流能量的变化过程与特征。结果表明,有草断面比无草断面下的径流动能、势能普遍偏小.变化幅度也较平缓;各断面能耗时间上呈下降一稳定的变化趋势.空间上随着径流流程的增加呈显著增加趋势;坡面流能耗变化过程与径流含沙量变化过程基本一致,裸坡情况下二者关系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11.
坡面措施对小流域治理的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据对吕二沟坡面治理措施水平梯田、人工林地、草地等减水减沙作用进行分析,在治理度为50%的条件下,即使没有库坝沟道工程,流域治理仍具有显著的减水减沙效益:年均减水量为16.99万m3,减沙量为3.062万t,分别占年均计算径流,总量69.35万m3与年均计算输沙总量7.655万t的24.5%和40%。  相似文献   

12.
以浙江省永康市方山柿经济林坡地为试验区,依据不同地形条件及林下管理措施,设置7个径流小区和沉砂池,定期采集沉砂池水样,测定径流中不同形态氮素浓度。通过为期一年的监测分析,得到如下结论:(1)试验区氮素流失与水文年内降水具有明显的同步性,氮素流失多发生在降水集中的梅雨和台风季节。这两个季节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的66.2%,TN、NO;-N和NH4+ -N流失量分别占全年总流失量的80.3%、78.2%和83.0%。(2)坡顶、凸坡和凹坡径流小区的氮素流失符合养分流失的“临界坡度”规律,临界坡度在坡顶(10.22°)与凹坡(18.55°)之间。水文年内TN和NO33^- -N流失量关系为坡顶〉凹坡〉凸坡,NH4^+ -N流失量关系为凹坡〉坡顶〉凸坡。三种地形径流小区的年内氮素累积流失量均呈幂函数型增加。(3)对照林下管理措施不同的6号(林下除草)和7号(林下不除草)径流小区,发现草被覆盖对减少经济林坡地氮素径流流失具有明显效果。保留草被覆盖的7号小区比除草的6号小区的TN、NO3^- -N和NH4^+ -N径流流失分别减少了22.1%、36.2%和44.1%。  相似文献   

13.
中国冰川系统变化趋势预测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基于中国冰川编目资料,应用冰川系统、零平衡线、冰川径流变化与冰川面积之间的关系以及冰川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功能等理论,按几种不同升温率的气候情景,对全国各大流域冰川径流、面积、储量及平衡线高度等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平均来讲,21世纪前50年如果中国西部山区,以增温率为每年0.02K及0.03K计算,到2030年,全国冰川径流将达到最高潮,2030年后全国冰川径流将普遍回落,但至2050年仍将高于20世纪末的水平。如上述升温趋势一直维持下去,本世纪中国冰川的面积和储量将持续减少,到2030年,将减少6%~9%;到2050年减少10%~15%;到本世纪末,全国冰川径流将回落到1980年的水平以下,全国冰川面积将减少23.2%~34%。  相似文献   

14.
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华蓥山低效防护林改造试验研究及水文效益观测分析得出:低效防护林改造的水文效益明显。实施改造5年后,各种改造方式的土壤有效水贮存能力较无林地提高14.0% ̄38.0%。在年降雨量消耗分配中,土壤贮水量占55.5%,地表径流仅占1.8%,渗透径流占8.7%,壤中径流占23.7%。全林年径流系数为0.3415,比北碚水文站测得的多年平均径流系数减少12.48%,丰水期径流系数比北碚站减少22.52  相似文献   

15.
滇东南岩溶地区三种退耕还林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滇东南岩溶地区3种退耕还林模式和坡耕地的径流和植被、土壤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地还林恢复植被后,能取到明显的固土保水增肥作用。营造纯林、乔草混交林或经济林与牧草复合经营,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综合考虑保水、保土和保肥能力,由大到小依次是:川滇桤木:红三叶〉墨西哥柏〉花椒:大百脉根。与坡耕地相比,川滇桤木与红三叶混交林能减少37.23%的径流和99.40%的土壤流失,固体养分流失量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分别减少99.37%,99.43%,98.68%,98.86%,99.34%,99.35%和99.58%,液体养分流失中氮、磷、钾分别减少32.45%,19.80%和21.57%。不仅减少了水土和养分的流失,同时枯枝落叶等有机质对土壤的改良和营养补充,使土壤养分有所提高,而坡耕地的土壤养分则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各种耕作措施对减少除草剂莠去津和草净津从台田瓦管排水系统的流失量的影响,采取了4种耕作措施、3次重复试验:20m无喷洒逆流、免耕、联合(耕作结合喷洒除草剂)、耕作(耕作时未施用除草剂)等,各种措施均在土壤表面喷洒除草剂莠去津和草净津,在高出地表的20m长管子周围的无喷洒逆流区域达到了商家标签的要求。这4种措施各有3个重复,分布在衣阿华、密苏里和内布拉斯加等3个州12个独立瓦管排水的台地上。莠去津、草净津的施用量为099~280kg/hm2,在衣阿华和密苏里进行了3次径流测试,在内布拉斯加进行了1次径流测试。全部喷洒的耕地和免耕地上的径流中,莠去津、草净津质量浓度最大。主要结论包括:(1)与单独表层施用相比,免耕和圆盘耙耕减少除草剂流出量大约25%;(2)逆流减少除草剂流失量的作用与未喷洒地面积成正比;(3)免耕减少莠去津、草净津的流失总量分别为94%、91%,这是因为72%的径流量被减少;(4)耕作和免耕对比,单次降水测试的最大流失产生于免耕;但3次测试的结果却是免耕可减少流失总量。  相似文献   

17.
南亚热带丘陵赤红壤水分循环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定位点的实测资料,阐述了南亚热带亚陵赤红壤试区的降雨,蒸散,地形径流,深层贮水和土壤贮水量的动态变化在土壤水分分循环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丘陵赤红壤水分循环中,降雨量多和降雨强度大起着极重要的作用,降雨量多但分配不均匀表成明显的干湿季节,降雨强度大于土壤入渗速率是产生地表径流的关键条件,由大雨而暴雨并持续10 h以上的降雨过程且降雨超过50mm,将产生深层贮水,在干旱季节(1-2)月和10-12月),降雨量仅占年降雨量11.61%-16.46%,而蒸发量却占年总蒸发量33.22%-43.08%,尤其是每隔每年左右的1月或11月前后,常出现持续40多天未下雨的现象,0-100cm土层的蒸散量大于降水渗入量,土壤贮水减量,因此,在雨季防止或减少地表径流,在干旱减缓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或以喷灌方式补充土壤水分,是丘陵区发展“三高农业”不可忽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钾氮配施对土壤氮钾渗漏损失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马茂桐 《土壤》1999,31(3):136-139,168
1994-1996年在江西鹰潭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站的试验研究表明,钾氮配施使氮的渗漏损失减少,在油菜季节减少7.4%-10.3%,芝麻季节减少7.0%-21.6%,红薯季节减少27.2%-29.7%。渗漏损失的氮量占施入氮量6.6%-17.3%。钾氮配施的油菜,芝麻和红薯利用的氮增加2.9%-20.8%。  相似文献   

19.
黄麻土工布控制土壤侵蚀的持续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覆盖于斜坡120d的黄麻土工布重量降低6%-7%,覆盖250d左右降低20%-40%,在人工模拟大雨强度条件下,使用126d的黄麻土工布比光板地推迟3min产流,中雨强时,使用227d和480d的黄麻土布工布比光板地分别推迟4.95,0.57min产流,使用124d的黄麻土工布控制侵蚀效应非常显著,可比光板地减少径流量87.45%,减少产沙量99.88%,使用293-323d的黄麻土工布比光板地减少径流量63.24%-66.195,减少产沙量97.325-97.39%,使用340-480d的黄麻土工布减水减沙能力有明显降低,但在降雨量为9.2%163.8mm的范围内,仍能减少 径注量25.4%-49.595,减少产沙量70.995-87.66%。  相似文献   

20.
连续九年施用有机肥料,紫色水稻土壤及<0.002mm的有机无机复合体中无定形铁,铝和铬合态铁,铝的含量呈不同程度的增加,铬合态铁和铝间具拮抗作用(r=0.7998n=7);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加主要是由于轻组有机质含量增加,而有机无机复合度下降,土壤重组腐殖质的含量为0.25-0.01mm><0.002mm>1-0.25mm>0.01-0.002mm;有机无机复合度及重组腐殖质中松结态与紧结态的比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