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24 毫秒
1.
与《中国花卉园艺》最初的相识还是在天津.2002年,"中国杯"前身"首届中国插花花艺大赛"在天津举办,我作为中国花卉协会零售业分会推举的选手参加大赛,并最终获得冠军. 在这20年间,我与《中国花卉园艺》共同经历了成长与蜕变.《中国花卉园艺》已经是花卉行业最重要的期刊,我也从一个年轻花艺人成长为花艺与中国插花的专业研究者...  相似文献   

2.
<正>7月27日,由亚洲花店业协会(AFA)主办的2014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在日本静冈县沼津市落下帷幕,日本选手日坂明(Hisaka Akihiro)获得冠军。中国大陆选手袁乃夫名列第7,卿少波获得第12名。继2006年在广州举办的第四届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和2011年在中国台北举办的洲际杯插花花艺大赛  相似文献   

3.
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是国际插花花艺界三大赛事(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欧洲杯插花花艺大赛、世界杯插花花艺大赛)之一,每三年举办一次,参赛选手主要为亚洲各国和地区推荐的优秀插花选手,大赛水平较高,影响较大,受到国际花艺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每届专业观众多达数千人,对促进  相似文献   

4.
2002年中国插花花艺大赛在即。全国各地为举办这次大赛都在积极准备,挑选最好的选手参加。全国性的插花花艺大赛,这是第二次,而真正以大赛命名,尚属首次。前次在深圳举办的插花花艺博览会,已经较为全面地检阅了我国插花花艺的基本实力和水准。上次赛事之后,这次赛事之前,萦绕在记者脑海的最为重要的问题是“中国插花花艺的发展方向”。为此,记者访问了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副会长王莲英教授。  相似文献   

5.
6月10日至13日,主题为“让生活更美好”的首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在沈阳东北花卉大世界举行。这届插花大赛是中国花卉协会首次举办的使用国际赛制的比赛。从这届插花大赛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获奖选手的兴高采烈,也看到了落选者在奋起直追;看到了国际水平插花大师表演的高超技艺,也看到了中国年轻选手正在成长;体会到国际通行赛制评判的公平合理。  相似文献   

6.
正6月3日,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全国预选赛西北赛区比赛在银川举办。36位选手同场竞技,比拼花艺技巧与创意,最终来自西安的乔丽获得冠军,王子木、张桂吉则分别荣获亚军、季军。西北赛区比赛的举办标志着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拉开了大幕。"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由中国花卉  相似文献   

7.
4月29日~5月3日,第二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将在西安举办。众多花店从业者、花艺师都很期待能够参加中国杯的比赛,并在大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为此,本刊记者就即将参加比赛的选手普遍关心的问题采访了首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的几位获奖选手。  相似文献   

8.
将于6月10日至13日在沈阳举办的首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以下简称大赛)除了要引导、促进我国插花花艺事业发展外,还担负着为日后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选拔选手的任务。那么,此次大赛与前两次的全国性插花活动(第一次是2001年5月在深圳召开的中国插花花艺展览会;第二次是2002年10月在天津举办的中国首届插花花艺大赛)相比,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国花卉协会相关负责人,她将此次大赛的突出特点归结如下:参赛选手职业化大赛的参与主体以花卉零售业从业人员为主。比赛分为A、B两组进行,A组的选手都是中国花协零售业分会会员单位的从…  相似文献   

9.
首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落幕后,一些评委和观众认为,本届参赛选手水平参差不齐,且悬殊很大,从初赛(预赛)作品上可以看到:一部分选手的作品表现出了较高的花艺水平,也有部分选手尤其是一些没有经过花艺知识培训、对花艺知之不多的选手,所设计的作品不但缺乏美感,制作技法粗糙,而且根本不符合比赛的主题。据了解,入围复赛、决赛的选手都参加过各种花艺培训,其中很多曾经得到过著名花艺师的指导。这就说明插花花艺培训是一项紧迫的工作,任重道远。2002年在天津举办的中国首届插花花艺大赛冠军得主万宏认为,首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将促进一批花…  相似文献   

10.
浙派插花:展现诗画江南意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对传统插花的研究和实践自2000年开始,已经有15年,大致分为三个阶段。2000~2005年是基础阶段,了解世界各地的插花花艺现状和基本手法,并根据资料进行模仿,即求知临摹阶段,出版了《面对那繁花——品味插花》一书,开办了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主要进行插花技能上岗培训。2005~2010年,在了解传统插花的基础上,把西方插花和传统插花进行有效融合和发展,即融合发展阶段,出版了《花之舞》插花系列丛书。《插花员职业技能培训教程》,在浙江省建立了插花技能考核题库,开展了插花员职业技能等级培训。2010年以后,主要对传统  相似文献   

11.
4月16至19日,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期间,中国花卉协会宣布:亚洲花卉销售业协会已初步确定,第四届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于2005年在中国举办。这对我国花艺界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近日,一些省市已纷纷表示将举办插花大赛,为中国花协将于2004年举办的“首届中国花艺杯插花花艺大赛”选拔优秀选手,力争取得名次,参加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 我国花艺界尤其是花艺师们对世界性花艺大赛的有关程序、内容了群不多,为此,本刊记者特约请了台湾林美晔小姐、澳门周偑华女士、新加坡高炎发先生,请他们就世界花艺大赛从组织结构、评审程序及选手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比较详细的介绍。他们多次组织、参加了世界性花艺大赛的各项工作,经验丰富,相信他们的介绍对我国花艺界以及花艺师们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2.
正为配合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的进行,加强赛事理解,11月5日,第五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赛前培训暨大赛选手作品展在山东临沂奥德国际海棠艺术中心举办。首届插花花艺大赛冠军、易花道创始人万宏,第四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冠军韩海,多届"中国杯"评委刘飞鸣等3位导师结合自身经验,分别对中国传统插花知识、"中国杯"赛事规则、国际赛事案  相似文献   

13.
大赛主题为"花艺之梦",分初赛、复赛和决赛3个阶段,将有72名选手参加比赛继2005年6月在沈阳、2009年4月在西安相继举办了两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后,10月10~15日,第三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将在江苏常州举办,这次是"中国杯"首次在中国花卉博览会期间举办。为进一步做好大赛的筹备工作,第三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组委会于9月3日在常州召开筹备会议,就大赛下一阶段的筹备工作进行部署,并就其中的关键环节进行沟通、协调和  相似文献   

14.
今年8月26日,应浙江省插花艺术研究分会邀请,日本静冈县华道联盟秘书长海野俊彦先生来杭举办插花艺术讲座。来自杭州、宁波、温州的代表观看了海野先生的插花表演。 海野先生已多次来杭作插花艺术交流。据他观察,杭城的切花品种比以前丰富多了,花更美了,插花水平比以往有很大提高,技巧也越来越好。此次来杭主  相似文献   

15.
正7月28日,第二届中国插花花艺高峰论坛在唐山市园林局举办。论坛以"中国插花花艺的传承与发展"为主题,围绕我国插花花艺事业相关的文化、教育、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中国插花花艺协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郑青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传统插花"保护与发展探讨》为题,讲述了传统插花申遗过程,以及  相似文献   

16.
10月10~15日,由中国花卉协会、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成功举办。来自北京、上海、江苏、福建、山东、河南等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65名选手参加了比赛,创历届大赛参赛人数之最。经过激烈角逐,最终,  相似文献   

17.
<正>在日本静冈举办的2014亚洲杯插花花艺大赛已落下帷幕。来自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日本、韩国、泰国、美国、丹麦、澳大利亚共9个国家和地区的16位选手经过3天的激烈角逐,最终名次排定:第一、二、三名日本选手获得,第四、五、六名韩国选手获得,第七名中国大陆选手袁乃夫,第八名中国台湾选手吴尚洋,第九名澳大利亚选手马克·帕林,第十、十一名中国台湾选手谢垂展、曾梁楚琴,第  相似文献   

18.
《中国花卉园艺》杂志创刊20周年了。20年来,《中国花卉园艺》为宣传推动中国花卉事业取得丰硕成果做出了贡献,对此表示衷心祝贺!我与《中国花卉园艺》结缘于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2005年起,中国花卉协会主办的中国杯插花花艺大赛至今已举办五届。  相似文献   

19.
中国插花花艺大赛是改革开放以来,经规范后的中国花卉界国家级三大展会之一,也是当前国内规模最大、档次最高、影响最广的花艺盛事。首次大赛于2002年10月在天津举办,由中国花卉协会、中国插花花艺协会和天津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是“插花花艺与文化生活”,通过大赛使插花花艺走向社会,走进千家万户,走进人们的生活与心灵。 《花艺时空——中国首届插花花艺大赛专辑》一书由中国花卉协会、中国插花花艺  相似文献   

20.
<正>10月2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关于授予2021-2022年度职业技能竞赛优秀选手全国技术能手称号的决定》。在获颁“全国技术能手”称号名单中,有9位是花卉及园林绿化相关工种职业竞赛的获奖者。其中,3位获奖者产生于第二届全国插花花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6位获奖者产生于全国园林绿化职业技能竞赛。2021年12月,第二届全国插花花艺行业职业技能竞赛由中国插花花艺协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国家花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