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大棚王杏果实大,平均单果重120g,最大果重200g,保护地栽培果个更大,是目前国内同期成熟的果个最大的品种之一。果实长圆形或椭圆形,果形指数1.05,果梗短而粗,着生牢固。果实5月中下旬开始着色,6月初果实成熟。  相似文献   

2.
1成熟与采收 确定适宜采收成熟度是贮藏杏果的关键.可根据果实发育天数、果实色泽变化、果皮和果肉质地、香味以及果实着生的牢固性等因素来临时决定成熟度。用于贮藏的杏果应在果实达到品种固有的大小、果面由绿色转为黄色、向阳面呈现品种固有色泽,果肉仍坚硬,营养物质已积累充分.略带品种风味,大致八成熟时采收。产地贮藏或远销的果实于此时采收.可以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包装处理。  相似文献   

3.
杏疮痂病,主要危害果实,造成果面龟裂、粗糙,不能食用。同时,也危害叶片和新梢.使叶片早落.新梢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1危害症状①果实受害状。此病多在果实肩部发生。发病初期,果面出现暗绿色圆形小斑点.随着果实的膨大,病斑扩大,颜色加深,逐渐变为褐色或紫红色。当果面变黄,果实接近成熟时.病斑上出现紫黑色或红黑霉状斑点。严重时数个病斑连成一片,果面粗糙,  相似文献   

4.
 岱玉’杏是从泰山地方杏种群中选育出的优良新品种。果个大,平均单果质量105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品质上等,仁甜,果实耐贮运。果实发育期60 d左右,比‘凯特’杏早熟20 d。丰产,稳产,抗细菌性穿孔病及褐腐病。  相似文献   

5.
桃小食心虫.简称“桃小”.又名桃蛀果蛾、蛾蛀虫、桃小实蛾等。属鳞翅目蛀果蛾科。此虫在我国危害已有80余年的历史.广泛分布于河北,河南、山东、山西、陕西、宁夏、江苏等省区。桃小食心虫主要危害苹果、梨、桃、山楂、海棠、李、杏、枣等数十种果树.以幼虫蛀果危害。被害果在幼虫蛀孔处有一小片白色蜡质膜:随着果实生长.果实表面完整,但幼虫在果实内部却纵横串食.使果实变形.果面下陷.形成畸形的“猴子果”:后期幼虫食量增大,且排粪于果实内.使果肉变褐味苦.完全丧失食用价值.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根据田间肥效试验结果,在杏幼果期、果实膨大期、着色成熟初期各喷2次果润(含腐植酸、大量元素≥270g/L)液体肥700倍液,能有效控制杏果实裂果病等生理病害,显著提高果面光洁度、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早成熟,降低酸度,风味佳,并兼有促进花芽形成、饱满等作用。  相似文献   

7.
‘凯特’杏成熟期果面遇雨积水是裂果的主要诱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明确‘凯特’杏果实不同发育时期水分运输情况,阐明引发成熟期裂果的主要原因。【方法】跟踪杏发育进程,分别于果实第一次快速生长期、硬核期、第二次快速生长期、成熟期进行采样。品红示踪试验中,将带有杏果和叶片的枝条浸入品红溶液中,每隔30 min观察1次;每次选留3~5颗完好的果实,将果实果柄完整取下并在果实中部切取1 cm3小块,投入预冷的FAA固定液中,4℃冷藏1周后,对切块进行常规石蜡切片处理;采用TUNEL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碧云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对不同发育时期果皮细胞活性进行检测;每次采样后切取新鲜的果实表皮,对其进行曲利苯蓝染色,观察果皮细胞死亡程度。【结果】‘凯特’杏发育前期,品红溶液均能较顺畅地运输至果实,进入成熟期后品红溶液运输十分困难。杏果发育过程中,果柄导管均保持较畅通状态。杏果实发育后期,果皮细胞出现较多由表皮毛退化形成的"缺口",有的"缺口"直接与皮下层细胞相连。随果实发育进行,‘凯特’杏果皮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和死亡现象,且果锈及其周边部位细胞死亡较为严重。【结论】‘凯特’杏发育后期,虽然果柄导管未发生明显的异化,且水分运输功能正常,但内果皮(果核)木质化加剧且与果柄"对接",使根系吸水难以大量进入果实。同时,果实表皮毛退化、表皮细胞出现"缺口",且果皮细胞凋亡、局部死亡,为果实表面水分大量进入果实打开了通道。  相似文献   

8.
假李光杏也叫洋李光杏,是主产于甘肃酒泉、天水等地的杏品种,品质极上,含糖量极高,是目前所栽培杏中最甜的品种。该品种果实偏扁圆形,果顶平,平均单果重50.3g,果皮橙黄色,阳面有暗红色红晕,果面光滑无毛。  相似文献   

9.
以硕光杏为研究试材,通过不同疏果处理,研究其与果实品质、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从而找出保持较高经济效益的最适宜的留果量.试验结果表明:为保证硕光杏果实的质量和产量,保持较高的经济效益,硕光杏合理的果间距为10~15 cm.  相似文献   

10.
招远市2008年苹果果锈发生状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次调查以蚕庄、张星、金岭、齐山、玲珑、泉山6处乡镇为主要调查对象.以果园实地检查果实为主要方式.调查果实2000kg.结合与果农个别访谈.走访果园面积130hm^2.访谈果农260余户。调查苹果果锈时.分3个处理.分别为:套袋的果实、不套袋的果实.内膛果实、外围果.壮树上结的果、弱树果。每次调查各选150个果,而后进行全面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1.
濮杏1号是在河南省濮阳市高新区王助乡桑辛庄院内选出的杏晚熟新品种,为偶然实生,亲本不详。2011年通过河南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重145g,最大181.5g。果实金黄色,果面有茸毛,果顶平,缝合线浅,较明显,片肉对称;梗洼深、广。果皮厚,易剥离。  相似文献   

12.
肖军 《果农之友》2004,(4):48-49
果面光洁度是商品果的重要指标之一,通常保护地杏果的果表要比露天漂亮许多,但由于管理不当,常导致许多果实表面粗糙不光滑,灰蒙蒙不透亮,因小斑点而成等外果。笔通过亲身实践,总结以下六项措施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3.
《北方果树》2006,(3):59-60
香杏:鲜食杏珍贵品种,6月下旬成熟。其果肉黄白、肉细,纤维少,汁多味甜,香气浓烈。香桃:果全红。树冠内果实亦全面着色。因为外观极美,又很香,人称“美香桃”,市场十分抢手。香梨:来自新西兰。其果面暗红色,套袋后颜色鲜红色,亮丽诱人;味甘甜,微酸,芳香,口感好,品质佳。香酥果:果面洁净,光滑。果点大,果皮底色绿黄,果肉白色,肉质微密较细,汁多,味甘甜,香味浓。香苹果:果油亮呈枣红色,艳丽美观,酸甜爽口,有浓郁冰糖芳香味。香蜜果:果实近似纺锤形或倒卵圆形。果心极小,肉乳白色,酥脆细嫩,汁液多,风味甘甜,浓香可口。芳香美容果:果为聚合果,果肉色如荔枝.  相似文献   

14.
对黄花、翠冠、清香、义13和脆绿共5个梨品种进行果实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果果面色泽显著改善;着色度提高;病虫果率2,82%-3.44%,较对照降低82.1个百分点;果实商品率达76%-88%,较对照提高26—38个百分点。套袋果成熟期稍有推迟,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有所降低,风味稍淡。  相似文献   

15.
不同果袋对梨果实重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7种不同类型的果袋对5个梨品种(系)果实进行套袋处理,研究了套袋对果实重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能改变梨果实重量。对于八月红、93-6-50和苹果梨3个品种(系),一部分果袋套袋使其果实重量增加,另一部分果袋使其果实重量减少;而对于93-5-89和新西兰红梨2个品种(系),7种果袋使前者果实重量减少,使后者果实重量增加。在7种果袋类型中,编号为D-5、D-6和D-7果袋处理能够增加果实重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笔者为解决蓝田大银杏疮痂病危害问题,进一步提高果实外观品质,对杏果进行套袋,使其果面光洁度得到明显改善,防病效果显著。具体技术如下:1疏果大部分中国杏品种都存在败育花比率高的问题,蓝田大银杏也有这个特点,所以一般只进行花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应用新开发的防水透气的无纺布果袋对‘寒露蜜’桃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黑色无纺布果袋与目前生产上使用的优质纸质果袋相比,能显著提高果实品质,单果重高出11%,维生素C含量高出56.5%,果实硬度增加9.3%,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增加4.75个百分点,可滴定酸含量增加0.08个百分点,品尝总评指数高38.4%。  相似文献   

18.
本次调查以蚕庄、张星、金岭、齐山、玲珑、泉山6处乡镇为主要调查对象.以进行果园实地检查果实为主要方式。调查果实2000千克。结合与果农个别访谈,走访果园面积134公顷,访谈果农260余户。调查苹果果锈时,分3个处理。分别为:套袋的果实、不套袋的果实;内膛果、外围果;壮树上结的果、弱树果。每次调查各选150个果。而后进行全面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以盆栽B10甜杨桃为试材,比较了高温条件下发育的“正造果”和低温条件下发育的“雪敛果”生长曲线以及其可溶性糖、维生素C(抗坏血酸)、可滴定酸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两类果实的纵径始终大于横径,果实发育前期和中期的纵、横径增长速率比后期快,果实鲜重增加的速率比干物质增加的速率快.“雪敛果”比“正造果”发育时间长约1个月,两类果实成熟时的纵径、横经和重量无差异.果实成熟时,两类果实可溶性总糖含量相当,但各种糖组成比例不同;可滴定酸含量则是“雪敛果”低于“正造果”,而维生素C含量则是“正造果”较高.  相似文献   

20.
1白粉病危害导致裂果 1.1症状 白粉病危害果粒后,果面覆盖一层白粉;果实生长停止、硬化、纵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