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8月29日,农业部在甘肃兰州举办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暨村企对接活动,副省长杨子兴出席会议并致辞。省农牧厅副厅长周邦贵代表甘肃作了典型发言。会议围绕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落实中央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总结交流各地开展"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的做法和经验,研究安排下一步工作。杨子兴指出,甘肃充分利用资源优势,逐步形成了草食畜、优质林果、设施蔬菜、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等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形成了食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2月4日,农业农村部在湖南省衡阳市举办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暨村企对接活动,交流总结经验,促进村企对接,加快发展"一村一品",培育主导产业,促进农民脱贫增收。据了解,在一村一品品牌示范带动下,全国832个国家级贫困县已发展各类一村一品专业村1.5万个,约占全国专业村总数的1/4,专业村农民  相似文献   

3.
临洮县“一村一品”产业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洮县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结合县情实际,按照"一村一品"的模式,全力推进产业扶贫工程,培育特色产业和优势产品,具有一定的资源和区域优势,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分析临洮县培育"一村一品"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正位于河北省坝上地区的张北县小二台镇德胜村曾是一个贫困村,2013年底,全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12户、445人,贫困发生率为37.8%。近年来,德胜村将扶贫产业发展作为治本之策,因地制宜探索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形成了以马铃薯种薯种植、光伏、民宿旅游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模式,确保"家家有脱贫门路、户户有脱贫产业",有效激发困难群众脱贫的内生动力,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的转变。目前,德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达到脱贫条件,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曾经的"土村庄"成为远近闻名的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  相似文献   

5.
正衡山县以"四跟四走"产业扶贫思路为指引,通过大力推进一村一品,聚焦县域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鼓励新型经营主体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产业帮扶,形成了扶贫产业不断发展壮大、贫困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的良好局面。2018年11月29日,农业农村部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暨村企  相似文献   

6.
该文根据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的实施意见,立足吕梁当地资源禀赋、文化底蕴,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以产业扶贫为主要抓手,以贫困村为单位,突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7.
<正>8月29日,全国"一村一品"产业扶贫经验交流暨村企对接活动在以软儿梨著称的皋兰县长坡村举行,该县40个"一村一品"主导产业村与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组织建立有效对接,年发展订单农业13万亩以上,全县农产品外销量达到40万吨以上,占全县农产品的83%。近年来,甘肃省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以产业发展推动精准扶贫,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7月,农业部公布了第七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名单,甘肃省有9个村(乡、镇)入选示范村镇,其中皋兰软儿梨、敦煌李广杏、天水花牛苹果、陇西黄芪、瓜州蜜瓜、永昌胡萝卜等均榜上有名。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产业扶贫作为"五个一批"工程中"发展生产脱贫一批"的首选路径,实现扶贫方式由"输血"救济到"造血"自救的转变,从根本上解决了贫困农民可持续发展的难题,成为精准扶贫的战略路径之一。2015年12月,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的精准扶贫方略,"实施贫困村‘一村一品’产业推进行动,扶持建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已到冲刺阶段,国家针对精准扶贫采取一系列举措,助力各类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奔小康,扶贫成效日益凸显。产业扶贫作为扶贫措施之一亦发挥出巨大作用。但也面临产业园区发展瓶颈、标准化程度较低、产品难以进入高端市场等问题。本文以定陶区为例,就其在"一村一品"精准扶贫取得的经验与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以期寻找规律,使"一村一品"精准扶贫模式发挥更大效用。  相似文献   

10.
<正>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把"一村一品一主体"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抓手,以贫困村为单元,立足当地资源禀赋、文化底蕴和比较优势,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组织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特色产业,促进贫困村和贫困户增收脱贫。坚持因地制宜。立足于本地资源禀赋,综合考虑区位优势、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等因素,找准产业扶贫的切入点,积极培育发展比较优势明显的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坚持市场导向。适应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的需要,推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从"一村一品"产业的品牌建设、产业扶贫等方面,写出了"一村一品"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2.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22):128-129
精准扶贫中产业扶贫是关键一着,以产业化发展为抓手,综合多种手段,整村推进扶贫减贫,是解决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的重要手段。本文将以湖北省天门市119个贫困村脱贫实践作为研究对象,总结其产业扶贫经验,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产业扶贫的一般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一村一品"在脱贫攻坚中具有独特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近十年来,渭南一直在快速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并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文对渭南市"一村一品"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总结了主导产业凸显经验、村域经济不断提升、注重品质品牌提升、销售网络基本建立等经验,同时还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主导产业规模较小、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等问题,提出要大力培育品牌产业,创新发展理念,加强宣传与专业培训学习等,以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4.
<正>省农委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重要抓手,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农村改革和生态建设,因地制宜实施产业扶贫项目,推进"112"产业扶贫工程,建设"村有一品、乡有一业、县有两个以上支柱产业"的扶贫产业体系,利用扶贫资金支持产业化扶贫项目,建设特色种养业基地,带动贫困人口脱贫。工作指导上根据区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区选定特色产业。东部片区重点建设人参、黑木耳、中药材、山葡萄等生态特色食品种植基地,加快建设延边黄牛、  相似文献   

15.
为加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广州市新一轮扶贫开发确定的贫困帮扶村作为样本,按照抽样调查原则,实施贫困监测。调查农村居民现金和实物收支、农村住户成员及劳动力从业、农村居民家庭食品和能源消费、住房和耐用消费品拥有等情况。根据对调查样本的监测分析,总结扶贫开发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扶贫开发存在的问题,从建立村级巩固脱贫成果长效机制,激发贫困户内生脱贫动力,大力推进产业扶贫、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强化劳动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整合扶贫资源、建立贫困村产业示范园,发展特色产业、培育"一村一品",加强对贫困户宣传教育、推广教育扶贫等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正>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的重中之重,是贫困群众稳定脱贫的关键所在。按照四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村有一品、乡有一业、区有2个以上特色产业的‘112’产业扶贫格局",铁西区进一步拓展产业项目门类,扩大种养规模,提升产品品质。大力推进光伏产业继续拓展"光伏+"内容,积极发展光伏板下种植食用菌、花生、地瓜,养殖种鹅、肉食鸡等项目,实现多渠道增收,力争让"光伏+养殖"、"光伏+种植"、"光伏+商贸"三种全新产业模式落地生  相似文献   

17.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50-253
经济发展落后的民族地区一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主战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是我国云南省连片特困民族地区,近年来通过"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一村一品""协会+基地+农户""生态旅游""现代化产业园区"等产业扶贫模式,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受制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水平低下、产业主体发展能力弱、贫困户产业扶贫参与度低、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力不强、利益联结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产业扶贫收益未能完全流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必须加大产业扶贫支持力度、做好扶贫产业定位、做强做大龙头企业、充分调动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才能切实提升产业扶贫实效,促进贫困人口增收脱贫。  相似文献   

18.
正打赢脱贫攻坚战,产业扶贫是关键。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大山口村围绕生姜做好文章,打造"一村一品"助力脱贫。大山口村位于良田镇西北部,辖20个村民小组,共有598户2384人。村里平均海拔800米以上,属于高海拔山区。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落后,产业结构单一,村集体经济来源匮乏,村民收入低,该村于2014年被认定为省级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250户670人。2013年,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作为参与精准扶贫的主体之一,在脱贫攻坚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以H大学对口帮扶湘西X村和W村为例,探讨了高校扶贫的主要途径。如通过开展驻村调研,做好规划引领;抓好党建扶贫,建立先进基层党支部;改善民生,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创新村集体经济产业孵化模式;建立"以购代捐、以销定产"消费扶贫服务平台等。通过多种措施,有效帮助帮扶村脱贫出列,脱贫效果显著,期望给其他高校的脱贫工作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马关县在夹寒箐镇、木厂镇、八寨镇3个乡镇发展金边玫瑰723亩,预计可实现产值1亿多元。近年来,为扎实做好精准脱贫工作,马关县以农业产业发展为抓手,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发展思路,围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种植大户示范带动、扶贫政策宣传"的"三合一"工作举措,以集群片区发展为龙头,积极探索"公司+农户"模式,全面推动山区特色农业产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