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叶面调控对马铃薯新品种微型薯结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叶面调控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以丽薯6号和云薯505为材料,以清水处理为对照,设2种叶面肥和2种植物生长激素处理(叶面肥设2个浓度,植物生长激素设1个浓度)。结果表明:在叶面肥调控中,促进丽薯6号、云薯505微型薯结薯的最佳处理分别是浓度1 g/L的花多多和浓度1 g/L的K_2SO_4,2种叶面肥均能够显著增加2 g以上及2 g以下薯块数量。植物生长激素调控中,浓度5 mg/L的ABA显著提高了丽薯6号、云薯505的2 g以上微型薯结薯数;浓度5 mg/L的6-BA显著增加了2 g以下云薯505的结薯数,而丽薯6号的2 g以下结薯数减少。在微型薯繁育过程中,选择适宜的叶面调控方案能够提高单株结薯数。  相似文献   

2.
采用烯效唑、B9、水杨酸处理种植在大棚基质中的大西洋脱毒试管苗,比较不同生长调节剂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的影响。结果表明:烯效唑对植株的生长有促进效果,以100 mg.L-1处理具有最佳效果,随着浓度的增加,处理出现的负效果越大;B9喷施的植株单块茎重和总块茎重均以2 500 mg.L-1浓度的处理最高,且大、中大薯在总块茎数所占的比例最大;水杨酸以400 mg.L-1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3.
基施有机肥对马铃薯原原种生产及二次结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早熟马铃薯‘早大白’为供试品种,在防虫温室内进行了有机肥对脱毒马铃薯试管苗生长及二次结薯影响的试验,旨在探索提高微型薯产量及试管苗利用率的途径。试管苗移栽70 d后收获微型薯并尽量保护好根系,继续使其结薯,进行多次收获。结果表明:多次收获微型薯的产量远高于一次性收获的微型薯产量,因此二次结薯可大大提高试管苗的生产效率。全部追施处理二次结薯单株结薯2.3粒,而基施有机肥33 kg/667 m2条件下单株结薯3.8粒,因此基施有机肥有利于试管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4.
氮源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胡云海  蒋先明 《马铃薯杂志》1991,5(4):199-203,238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试管苗不同种植密度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影响,本试验设计了3个种植密度,即每平方米130株、225株及400株。结果表明:随种植密度的增加,总块茎数和总产量逐渐上升。每平方米400株是3种密度中的最佳栽培密度,获得块茎数多,产量最高,且中大薯、中小薯和小薯块茎数分别达到每平方米178个、475个及394个。  相似文献   

6.
提高雾化栽培马铃薯微型薯结薯能力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用 3种处理方法 ,下放植株 ,激素 (CCC) ,剪尖对雾化栽培室内的脱毒苗进行随机区组处理。结果表明 :激素和剪尖对叶面积系数 (LAI)、株高、茎粗等营养器官生长特征影响一致 ,可用剪尖替代激素促进形态建成 ;下放植株可极显著促进根系发育 ,促使腋芽向匍匐茎转化 ,可极显著提高微型小薯的产量 ;同时 ,相关分析表明 ,LAI与单株薯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r =0 874 8 ) ;根系体积与单株薯数显著相关 (r=0 82 0 1 ) ,与单株匍匐茎数极显著相关 (r =0 8770 )。  相似文献   

7.
无土栽培生产马铃薯微型薯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介绍无土栽培生产微型薯研究进展及现状,着重对栽培基质扦插苗成活率及产量影响因素和栽培管理的优化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无土栽培生产微型薯面临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8.
方贯娜  庞淑敏 《杂粮作物》2004,24(6):344-344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及无土基质栽培技术生产马铃薯脱毒微型薯,其单株结薯数较大田生产薯偏少,从而间接导致微型薯生产成本提高.影响马铃薯形成块茎数量多少的因素较多,本试验主要从采收方法上着手,分析比较采收次数对微型薯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营养液对马铃薯微型薯数量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11.
在相同施氮水平下,研究了基肥、蘖肥、穗肥、粒肥的不同配比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配比对水稻分蘖、成穗率、株高、干物质积累、每穗粒数、结实率、产量等方面的影响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并在不同品种上表现不一致,耐肥高产品种当穗粒肥比例达到总氮量的40%时有利于高产的形成,而基蘖肥比例达到总氮量的70%时更适合优质水稻品种栽培。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N、P、K大量营养元素的6个不同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T1(N:P2O5:K2O=1:0.42:1.63)相比,T5(N:P2O5:K2O=1:0.57:1.22)配比营养液浇施,不仅能促进扦插苗地上部分的生长,还可以诱导匍匐茎的产生和膨大,从而有效提高了单株结薯率,产量增加了32.1%。由此可见,N:P2O5:K2O为1:0.57:1.22的配比是脱毒微型薯生长中所需的较为理想的营养液配方。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水稻不同基蘖穗肥比例及施氮量的研究,探讨了施用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氮量为120 kg/hm2,基蘖穗肥比例为6∶4时,产量高达8 589.0 kg/hm2,说明在该施肥量和施肥比例下比较合理。  相似文献   

14.
为给豫中地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百农矮抗58为试验材料,在全生育期施纯氮270 kg·hm-2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基追施比例(分别为3∶7、5∶5和7∶3)及追氮时期(起身期和拔节期)对豫中地区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丙二醛含量、硝酸还原酶活性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运筹对小麦叶片生理及粒重均有显著影响,充足的基氮有利于前期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增加氮肥追施比例在拔节期追氮能显著提高生育后期叶片叶绿素的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降低抽穗后叶片丙二醛的含量,籽粒成熟时粒重较高。氮肥施用时期和基追比的互作对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影响显著,对叶片叶绿素含量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在豫中地区生态环境下,全生育期施纯氮270 kg·hm-2,以基追比例3∶7在拔节期进行追氮,可延缓叶片衰老,提高穗粒数和粒重,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5.
为探明氮肥不同基追比例对新疆滴灌春小麦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在不同节中的积累和运转动态规律及其对籽粒产量贡献率的影响,以强筋小麦新春37号、中筋小麦新春6号为材料,采用裂区设计,以品种为主区,以氮肥处理(总施氮量250 kg·hm-2)为副区,设置0 ∶ 0、2 ∶ 8、3 ∶ 7、4 ∶ 6、5 ∶ 5共5...  相似文献   

16.
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调亏灌溉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氮肥基追比对冬小麦调亏灌溉的调控作用,比较分析了2种氮肥基追比(10∶0和6∶4)下调亏灌溉(水分亏缺阶段为返青至拔节期)对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差异。结果表明,返青至拔节期水分调亏显著降低冬小麦的叶面积,抽穗后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对根系活力的影响表现出较长后效,且降低了花后旗叶MDA的积累速率,最终显著提高了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与氮肥基追比10∶0处理相比,6∶4处理下开花期冬小麦的叶面积显著增加,抽穗后在土壤自然干旱条件下灌浆期光合速率明显提高,花后旗叶MDA含量降低,稳产性增强。可见,在冬小麦生育后期土壤水分较好的情况下,返青至拔节期水分调亏对产量有正效应;生育后期土壤较干旱情况下,追施氮肥可以提高冬小麦的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烯效唑对雾培马铃薯脱毒小薯繁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对雾培马铃薯植株叶片喷施烯效唑研究表明:5 ̄20mg·L-1的烯效唑可显著降低株高,增加茎粗,扩大叶面积,增加根系和匍匐茎长度,同时,降低植株地上鲜重和整株鲜重。说明烯效唑具有控上促下的作用,可促进叶片光合产物更多向植株的地下部分输送,有利于小薯膨大和产量的提高。叶片喷施5 ̄15mg·L-1烯效唑均可提高马铃薯小薯产量,其中以5mg·L-1增产作用最显著。  相似文献   

18.
采用大田试验,以旱优8号为试验材料,比较评价了节水灌溉条件下不同氮肥类型和施用方式对节水抗旱稻产量、经济效益、氮素吸收和田面水不同形态氮素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氮肥用量条件下,不同氮肥类型和施用方式的氮素吸收与产量高低无明显相关关系。在等氮量投入下,缓释肥配施无机化肥处理(SCU1)总吸氮量最高,氮收获指数(NHI)最低,造成了水稻对氮素的奢侈吸收,不利于高产群体的构建,产量相对较低;缓释肥一次性基施处理(SCU2)的NHI最高,且灌浆结实期作物生长率和比叶重较高,利于光合产物的积累,产量最高,显著高于纯化肥处理(增产18.28%);有机肥无机肥配施处理(OCN)的作物群体质量、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与单施无机化肥处理相比无明显差异。SCU1处理降低了基肥和分蘖肥期田面水总氮和铵态氮浓度,但增加了穗肥期的田面水氮浓度,而SCU2处理和OCN处理在3个施肥期内田面水总氮和氨态氮浓度均明显低于纯化肥处理,SCU2处理氮素浓度最低。综合成本效益分析,缓释肥一次性基施技术能够满足节水抗旱稻生长对氮素的需求,提高作物产量、经济效益和氮素利用效率,降低径流损失风险,是值得在太湖流域推广的一种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决种薯、特别是微型薯长期贮藏发芽的问题,试验以马铃薯脱毒微型薯‘青薯9号’为材料,分别考察香芹酮处理时间、剂量、处理次数及停药时间对微型薯贮藏效果和田间种植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香芹酮对微型薯具有发芽调控和抑制腐烂的保鲜作用,其中香芹酮一次性处理、使用剂量低的处理对微型薯发芽调控效果最佳;田间种植结果表明,香芹酮处理对马铃薯微型薯的出苗率、田间性状、产量及种植出马铃薯的品质无不良影响,且选择香芹酮处理0.3mL/kgFW、处理1次、停药4~6周,对‘青薯9号’微型薯贮藏期间的发芽调控、抑制腐烂及田间种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