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绍兴黄酒     
在酒的世界里,绍兴黄酒很有名气。作家柯灵在他的《酒》的一文中说:“说起绍兴黄酒,那实在比绍兴的刑名师爷还著名,无论是雅人墨客,无论是贩夫走来,他们都有这常识,从老酒上知道的绍兴。”绍兴自古为我国的酒乡,鲁迅笔下的鲁镇便是以绍兴为原型,那个嗜酒的孔乙已经常光顾的咸享  相似文献   

2.
假日情怀     
进茶馆 ,已成当今休闲娱乐新时尚 ,每逢节假 ,我便也常常独处茶馆“附庸风雅”。我虽不是精制生活的宠儿 ,但却懂得依靠这份沉静和休闲来焕发自己内敛的光辉。漂亮的玻璃杯里飘浮着片片绿叶 ,一如青春岁月的华彩。我喜欢独自坐在幽雅的茶馆里凭窗远望 ,让自己的思绪漫无目的地飘悠。通过这种方式细品生活 ,使得自己和日夜劳作如蚂蚁一般的人们分隔开来。窗外是诱人的繁华和让人眼花缭乱的热浪 ,我独处 ,只想用清澈的目光去读懂这个繁华纷杂的季节。我爱冥想 ,冥想使我得到一天中最惬意的放松。借助茶馆琴声 ,我只想为自己唱一首歌 ,让歌声随…  相似文献   

3.
绍兴善酿酒,口味甜美,香芳浓郁,质地上乘,是绍兴酒的高档品种之一,在多次评酒会上获得部优产品称号。它的含糖量为40.1-100克/升。由于以酒代水下缸,成本较高,故被视为黄酒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4.
绍兴善酿酒,口味甜美,香芳浓郁,质地上乘,是绍兴酒的高档品种之一,在多次评酒会上获得部优产品称号.它的含糖量为40.1~100克/升.由于以酒代水下缸,成本较高,故被视为黄酒中的珍品.  相似文献   

5.
明治维新后,许多日本人来华游历,其中一些爱茶人士,将茶馆作为了解中国茶文化的窗口。他们亲入茶馆,在品茶的同时,还认真考察茶馆的风格、氛围,甚至茶馆的收费情况。部分人还对茶馆中的商业活动表现出浓厚兴趣。归日后,他们记录了自己的见闻,为我们研究晚清茶馆和茶文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6.
通过早籼糯酿酒试验表明,绍兴市农科所选育的越糯2号、越糯97-2等品种(系)宜酿酒,酿制出的绍兴酒质量符合国家标准。选用早籼糯酿酒,拓宽酿酒原料米的资源,解决绍兴酒原料的供需矛盾,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早籼糯越糯2号酿制绍兴"加饭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糯2号是绍兴市农科所选育的中熟早籼糯新品种,具有丰产、熟期适中、中抗稻瘟病、米质优良等特点,于2001年12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用早籼糯越糯2号酿制的绍兴"加饭酒"其酒精度、糖度、酸度等主要质量技术指标均符合绍兴酒的国家标准,样品酒请专家评委品评,一致认为:口味清爽,酒体协调,风味好.该项研究已通过省级审定.  相似文献   

8.
旧时镇江茶馆颇多,茶饮之风尤盛,可谓"处处桥头见茶肆,条条小街有茶馆".一些稍具规模的茶馆中还设置了书场、面饼摊点等,所以除集聚本地平民百姓、三教九流外,还吸引了众多南来北往的商贾游客. 镇江上了年纪的老人大都记得,当时的茶馆有荤、素之分.荤茶馆集中在城外大西路一带商业区,大商号的老板同客商洽谈生意,一般好在荤茶馆,一来可边品茶,边谈生意,二来还便于摆酒宴招待.素茶坊则遍及全城,除春节停业数日外,每天均供应清茶点心.旧时南门大街有一家叫"春生园"的茶坊,规模较大,能摆二十张八仙桌,同时接待近百名茶客.在五条街附近有"杨家茶坊"和"联桂茶坊",也较有名气.另外还有大西路上的"如意茶坊""、小门口的"鸿翠茶坊"、天主街一带的"大兴楼茶馆"、"华阳楼茶馆"及宝安新街的"万和楼茶馆"、镇屏街上的"栊江茶坊"等.  相似文献   

9.
旧时南北方的茶馆文化,就有说唱艺术在其间。如北方的北京的东华门外、地安门外、天桥等地的茶馆;天津的南市、河北鸟市、东兴市场等地的茶馆,就是这样的茶馆。茶馆业把它归类为"书茶馆",现在归类为文化型茶馆。旧时,此间一年四季都有著名的京津两地说唱艺人在演  相似文献   

10.
《新农村》2020,(10)
正作为第二批全国特色小镇的江南古镇——东浦,是浙江省绍兴黄酒的发祥地,该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自古就有酿酒、饮酒、卖酒的传统,沿河居民以酒为业,有开酒作坊的、有开酒店的,古镇的酒香吸引着八方来客。  相似文献   

11.
鲁迅与茶     
有一文艺单位,想在上海开爿艺术茶馆,取名“鲁迅茶馆。”。上海的“鲁迅茶馆可与北京的“老舍茶馆”齐名。一来,鲁迅、老舍都是文艺界著名人士。二来,上海是鲁迅长期生活、战斗过的地方(可说是鲁迅的“第二故乡”),三来鲁迅生前十分爱喝茶。他一边品茗,一边构思佳作,在他的日记中,就有买茶、赠茶及外出饮茶的记载。鲁迅对品茗有一论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不过要享这种清福,首先就必须  相似文献   

12.
国饮再现辉煌茶馆风采依旧上海易旭东烟、酒、茶素来是人们传统消费的“重头货”。有“小姐”之称的高中档茶叶数年“养在深闺”,茶馆也被卡拉OK、夜总会打得节节败退。岂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转眼茶叶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撩人,与高档餐饮娱乐场所生意...  相似文献   

13.
近代文人如张恨水、朱自清、苏曼殊、鲁迅、周作人、缪崇群等人,对秦淮茶馆都有许多精彩的描述.本文对秦淮茶馆以及文人对这些茶馆的描述进行了疏理,可见秦淮茶馆在近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之高,表达了这些文人心头解不开的秦淮茶馆情结.  相似文献   

14.
香醇最是女儿酒宋宪章绍兴是我国黄酒的发源地,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当地劳动人民就已经开始酿酒。据《吕氏春秋》记载:“越王苦会稽之耻……不酒,流之江,与民同之。”这条“江”,就是现在尚在绍兴市区南面的投醪河。这个历史典故,也就被后人称之为“箪醪荣师”。绍兴...  相似文献   

15.
近代杭州茶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杭州茶馆业历史悠久,其雏形约在唐代中叶以前就已出现。宋以后发展很快,尤其是南来定都杭州,给茶馆业的兴起带来了巨大契机,杭州茶馆兴盛一时。到了清代,随着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不断扩大,出现了一大批既有钱又有闲的如八旗子弟之类的人,要求有一种多功能的大众活动场所,供不同层次的人在其中休闲、饮食、娱乐、交易,茶馆由于兼具这些功能,成了首屈一指的选择,得到了迅猛发展。近代是杭州茶馆业的鼎盛时期,据说,从清初直到民国末年,杭州茶馆遍及城乡,最多的时候颇具规模的大型茶馆就达三百多家,小型茶馆、茶摊更是…  相似文献   

16.
茶博士考茶博士,通俗点说即茶馆跑堂的,拿现代话说是茶馆招待客人的服务员。但查各种辞书,说法就不一样了。《中国文学大辞典》释为“卖茶者”,《现代汉语词典》称之为“茶馆的伙计”,《中国茶叶大辞典》释为“对卖茶人或茶坊伙计的称谓”,《辞源》指为“善烹茶者”或“待茶者也称茶博士”因而又称“煎茶博士”。总之,茶博士是古代对茶馆服务员的尊称或泛称,也不免含有谀意和贬意。“茶博士”之名起于何时?清人梁绍壬在《两般秋雨庵随笔》中就提出了疑问:“博士、待诏,皆翰林院官名也。而何以有茶博士、酒博士、算博士之称?剃头匠又有待诏之…  相似文献   

17.
旧社会帮会在茶馆的活动湖南金竹山电厂匡达人《中国茶文化》专号,没有“茶馆见闻”专栏,发表了许多富有地方特色的茶馆风情和文化的文章,读后使人大开眼界。但还有未尽之处,如谈及旧社会茶馆的社会作用,虽然也提到黑社会人物利用茶馆作为活动场所,但还欠了了。据我...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 9月 8日 ,湖州陆羽茶文化研究会在浙江德清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苕溪茶会暨三味茶馆开张”活动。如今 ,德清城乡有灵通信息、延年益寿、深受农村中老年人喜爱的老茶馆 2 14家 ;有放松心性、陶冶情操、深受白领阶层和中青年常去的大小茶艺馆 4 0多家 ,全县城乡每天有 3.7万多人在茶馆中喝茶品茗 ,其乐融融。新世纪新开张的三味茶馆 ,又以增添乡土文化气息特色而吸引了众多的远近茶客 ,天天下午和晚上门庭若市 ,热闹非凡。这家座落在老县城县桥河畔 ,是忻国梅和忻国莉两姐妹下岗后 ,利用私房装璜一新的茶艺馆 ,一楼是品茗大厅、二…  相似文献   

19.
绍兴黄酒产业竞争力弱化的经济学分析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绍兴黄酒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已成为我国出口量、创汇额最多的酒种之一。然而,近年来由于受其他地区强势品牌冲击、黄酒品牌增多而产生"柠檬效应"以及消费市场地域限制等原因,绍兴黄酒的产业竞争力正在逐步弱化。为此,需要通过地理标志品牌保护、打造黄酒产业基地、挖掘独特文化价值等举措,切实提高绍兴黄酒的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成都茶馆     
(一)引子到过四川成都的人,都会记得这样的名句:“一去二三里,茶馆四五家,楼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这不仅是今天成都花园般城市的风情写照,而且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也就有“花重锦官城”的赞誉了。成都人爱花,民间花朝、花市、花灯、花会相沿至今。如今的成都,大街上花坛花榭,锦簇多姿,楼顶阳台,花枝招展,处处洋溢着盎然春意。成都人也爱品茶,花前小坐,一壶香茶,品茗话旧,畅叙情怀。成都的茶馆,也就在成都人爱茶中应运而生,而且源远流长,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多少年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