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研究和分析了半山半沙地区建设生态农业,实施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取得的成效,阐明了山区修建“围山转”水平沟和沙区营造速生丰产林,护岸林及农田防护等配套生态工程建设是治山改沙的有效途径,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改善生态环境,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石质山不同坡向沙冬青的种群结构、分布格局,旨在揭示沙冬青种群与环境异质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在北砸山不同坡向上采用样线和样方相结合的方法调查沙冬青群落特征,运用平均拥挤度、丛生指数、聚块性指标、Cassie指标、扩散系数、负二项分布指标等方法对景泰北砸山不同坡向沙冬青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1)北砸山阳坡沙冬青种群密度最高,是半阳坡的2.5倍,半阴坡生长状况最好;(2)阳坡、半阳坡、山脊处沙冬青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半阴坡年龄结构为增长型;(3)阳坡、半阳坡、半阴坡扩散指数C均大于1,说明阳坡、半阳坡、半阴坡都服从集群分布,而山脊处扩散指数C小于1,说明山脊处沙冬青服从均匀分布;(4)北砸山沙冬青种群分布格局规模:阳坡为4m×8m,半阳坡为4m×4m,半阴坡为8m×8m,山脊部为4m×8m。[结论]北砸山沙冬青生长状况良好,年龄结构稳定,分布格局大多为集群分布,各区域分布的沙冬青种群格局规模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淤地坝建设是水土流失治理的主要工程措施,晋中淤地坝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不配套。数量少,不能有效地拦泥减沙。从晋中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淤地坝建设现状论述了建设淤地坝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建设规模,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陕北黄土丘陵区植被建设分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陕北丘陵沟壑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植被分布状况,将该区植被建设划分为北部毛乌素沙地沿线丘陵沟壑区,东北部黄土丘陵及黄河谷地区,西北部白于山及横山山区,东部黄土丘陵及黄河谷地区和南部黄龙山、崂山沿线次生林区等5个区域,并阐述了每个区域的植被类型、建设任务、经营方向、经营模式和不同立地条件适宜的植被种类。  相似文献   

5.
在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进行高标准拦沙工程建设,能有效拦截小流域内的泥沙,调蓄和利用洪水。2021年神木市计划建设100余座拦沙工程,目前已经完成建设任务。在神木市拦沙工程设计中,利用无人机航拍,提供了直观、清晰的三维实景影像及模型,为拦沙工程的科学布局、精准落地提供了基础数据支撑,使初步设计深度达到了施工要求,确保了整个工程的建设地点、目标任务和建设时序的合理性。无人机在神木市拦沙工程设计中的实践应用,形成了一套成熟、完整的技术路线,可为黄河中游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拦沙工程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以辽西低山丘陵区有代表性的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和地埂植物带为例,通过田间试验分析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稳固性。研究表明:3种水保措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稳固性排序为地埂植物带<坡式梯田<水平梯田,均呈显著差异性;辽西低山丘陵区埂坎植被生长状况越好、埂坎措施损坏率及坡度越小,水保措施的作物增产、土壤性状改良和拦沙效果越好;埂坎损坏率和坡度与水保措施经济、生态效益及稳固性的相关性最高。研究成果可为辽西低山丘陵区生态保护和水保措施优选提供一定支持。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地植被特征与建设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乌素沙地的高等植物共有1106种,分属于98科420属。主要的科有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藜科。主要的属有蒿属、黄芪属、葱属、柳属、杨属,主要的种有沙蒿、沙竹、牛心朴子、沙柳、乌柳。植物群落类型有草原植被、草原和荒漠灌丛、沙生植被、草甸植被、盐生植被、沼泽和沼泽性植被、水生植被,其中沙生植被占主导地位,其次为草甸植被。植物群落主要有沙蒿群落、沙蒿一柠条群落和沙柳、乌柳、沙棘组成的“柳湾”。简述了毛乌素沙地的植被分布特征,提出该区植被建设应以灌木为主,采取灌、乔、草相结合等措施。  相似文献   

8.
黄土高原水保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评价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黄土高原不同区域性主要水文站40多年观测资料基础上,结合黄土高原多沙区不同水文年型与不同水保措施治理下水土流失的观测结果,建立了不同降雨条件下单项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指标预测模型以及不同治理措施配置下减沙效益预测模型.并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了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措施减水减沙效益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可实现对不同水文年型条件下主要水保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进行定量评价,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
应用三川河流域所对应的不同降水条件、不同措施质量等级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指标,计算分析了流域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结果表明,70年代以来三川河流域水土保持措施蓄水拦沙效益较为显著。尤其是80、90年代,其拦沙效益平均较70年代提高20%以上,而80、90年代的蓄水效益分别较70年代增大1倍和3倍左右。并且与以往研究成果相比,本次计算的水土保持蓄水拦沙效益结果还是相对比较合理的。  相似文献   

10.
黄河水沙变化的研究需要从基本情况、基本资料和基本规律着手,各种计算方法都从实际资料中产生,计算成果的合理与否也要通过实际资料去检验。分析70、80年代黄河水沙变化计算成果时,不仅要与丰水丰沙年代比较,也要与枯水枯沙年代对照。黄河中游80年代的天然产沙量应介于丰水丰沙的60年代与连续严重干旱枯水枯沙的20年代产沙量之间。80年代黄河中游洪水量和洪峰流量的减少,不完全是暴雨少的原因,水利水保措施也起了重要作用。地表径流的冲刷和挟沙能力约与流量的二次方成正比,流量愈大,冲刷能力愈强,要着重研究各种水保措施的减水作用及其对产沙、输沙的影响。黄河泥沙治理的主要目标是减少侵蚀、保水保土,而不仅是拦沙,治理途径应是减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使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综合治理开发措施,而不是单纯依靠淤地坝。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克什克腾旗草地生态水土流失现状,通过试验研究,在分析不同地貌类型各项措施的适应性及不同类型区各项措施配置技术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克什克腾旗风蚀沙化区、山区丘陵区(以水蚀为主)、退化草原区(风、水交互侵蚀)的治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克什克腾旗(风沙源)水利水保综合治理模式,对于京津风沙源及类似地区的草地生态建设水利水保工程将起到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围封年限对沙化草地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围封年限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盐池县沙化草地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揭示围封沙化草地植被变化规律。[方法]在半干旱区运用空间代替时间法选取不同围封年限区(5,10,20a)和未封育区(对照)的沙化草地为研究对象,进行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的对比研究。[结果]1年和2年生草本是未封育区的优势种。灌木是封育5a区的优势种,而封育10a区的优势种是灌木和多年生草本,在封育20a区,优势种是多年生草本。与未封育区相比,围封5a,10a区植被数量特征值均有显著提高,而围封20a区特征值稍高,但相差不大。[结论]并不是围封时间越长,植被生长状况就越好。小于5a的封育年限可以提高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封育年限大于10a,反而使物种多样性下降。围封措施对植被恢复起到了先促进后抑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沙区的生态环境困扰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如何改变沙区的生态环境,促进沙区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是生产上急待解决的一大难题。本文总结了滦河中下游沙区农业生产的现状、问题与治沙致富的典型经验,分析了沙区生产的优势和潜力,并以唐山市沙区为例,探讨了这一地区农业发展的战略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呼伦贝尔沙地沙化成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呼伦贝尔沙地是我国四大沙地之一,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加上人为不合理的活动,特别是过度放牧,使该沙地草场发生严重的退化、沙化,造成草场生产力的显著下降,制约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研究了沙地现状及扩展情况,分析了沙地形成的原因,由此提出治理呼伦贝尔沙地的主要措施以及合理利用草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近期重点工程规划实例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措施及其效益,以期为今后的水保规划和综合治理提供借鉴。通过分析江苏省水土流失现状及特点,建立丘陵山区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平原沙土区以小区域为单元的河、沟、堤、田、林、路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并规划各分区重点工程措施分布及工程量;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及相应计算模型,进行规划措施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全部措施生效当年可减蚀土壤1.38×106 t,拦蓄水1.27×108 m3;规划实施期末累计经济效益总额5 059.05万元,农民人均增收552.18元,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6.
Desertification in degraded grasslands is manifested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bare sandy patches, which eventually lead to habitat fragmentation. The ability of these bare sandy patches to regenerate naturally through in-situ soil seed banks is not well understood. To fill this knowledge gap, we randomly selected 24 bare sandy patches with areas ranging from 19 to 898 m2 in a desertified grassland of the Horqin sandy land, Northern China to determine whether soil seed bank can be used for natural regeneration of bare sandy patches. Species composition and density of soil seed bank as well as aboveground vegetation composition, abundance and coverage were investigated. We then determined their relationships with in-situ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Our observations showed that the studied area had low soil seed bank density and species richness, as well as depauperate soil seed bank communities. Consequently, local soil seed bank was not able to provide sufficient seed source for natural regeneration. This was indicated by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boveground vegetation, soil seed bank and the in-situ habitat characteristics. For bare patches with an area between 300 m2 and 900 m2, increase the soil seed bank density and species richness should be the main restoration measures. For bare patches with a small area of less than 50 m2, restoration of vegetation density should be the main measure. Our data highlighted that different extents of desertification, indicated by different bare patches, are requiring distinct restoration measures.  相似文献   

17.
毛乌素沙地土壤风蚀的气候因子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大量调查与资料收集的基础上,分析了毛乌素沙地周边部分旗县近20年的风速、降雨等气候因子及其它们之间相互叠加效应的变化特征,得出该沙区气候存在着长期持续干旱少雨,而且大风频繁发生的现象。此特征决定了该地区长期以来存在着土地沙漠化的潜在危险性。  相似文献   

18.
娄邵地区不同岩性水土流失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9.
1993年5月我国西北地区的大风沙暴,面积大、持续时间长,局部还出现了霜、雪、雹等灾害,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究其原因,除大气运行外,主要是地面裸露,地表多为易被风力吹蚀的沙粒粉尘,加之干热的气候、强烈的辐射和干燥的地表加剧了大风沙暴的危害。只有做好地面保护工作才能够较快地减小风沙灾害。首先是贯彻水土保持法“预防为主”的方针,保护好现有植被,其次是采取沙障固沙、植物固沙、引水拦沙等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20.
着重分析了影响半湿润地区山东禹城沙地农业发展中的不稳定因素,对沙地水分、气候波动因素以及在沙地治理过程中所出现的次生盐渍化等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指出只要采取适当措施,建立稳定的沙地农业生态系统,就能防止或减少这些不稳定因素对新垦沙地农业发展的危害,使沙地农业持续发展,并提出了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