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鱼类对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磷、非淀粉多糖等营养成分消化率低,影响了植物性饲料的饲喂价值,限制其应用.饲用酶制剂可以不同程度上提高植酸磷、非淀粉多糖、蛋白质等物质的消化率,提高饲料利用率,并已得到广泛的研究和一定程度的推广.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添加工艺限制,酶制剂在鱼类消化道中的活力不同程度的下降,影响其作用效果.本文将综述近年来淡水鱼饲料中添加饲用酶制剂的作用效果及饲用酶制剂添加工艺的发展思路及展望.  相似文献   

2.
论饲用酶的稳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十年来各国注册的饲用酶产品越来越多。将酶加到饲料中,能提高畜禽对营养成分的利用率,改善饲养环境和畜禽质量,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饲用酶中的纤维素酶、果胶酶等可分解来自植物细胞壁的非淀粉多糖,提高其营养价值,增加被胞壁保护的营养成分释放量;酸性蛋白酶等可帮助消化利用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降低料肉比;β—葡聚糖酶能分解大麦中的抗营养物β—葡聚糖,降低畜禽肠道的粘滞性,促进营养成分的有效吸收;植酸酶可消除植酸的抗营养性,减少无机磷的使用量和排泄量。饲用酶大多以复合酶的形式添加到雏鸡、仔猪饲料中或…  相似文献   

3.
1.酶制剂饲用酶制剂的种类主要有植酸酶、淀粉酶、脂肪酶、纤维素酶和葡聚糖酶等,而商品酶制剂大多是复合酶制剂。如溢多酶等。(1)据报道:植酸酶在蛋鸡中应用时,具有分解蛋鸡植物性饲料中的植酸盐;减少无机磷的用量,提高饲料转化率的作用,可提高产蛋率、产蛋量和经济效益。适量添加植酸酶还可提高饲料能值和营养浓度。(2)复合酶制剂主要由蛋白酶、淀粉酶、糖化酶、纤维素酶、葡聚糖酶等组成。使用酶制剂可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饲料成本,促进畜禽生长发育。在蛋鸡中使用复合酶可提高产蛋率2.23%,提高饲料转化率11%,…  相似文献   

4.
在畜禽养殖中应用饲用酶制剂既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畜禽及鱼类的生产性能,又能减少畜禽排泄物中的氮、磷的排泄量,保护水体和土壤免受污染,因而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类高效、无毒副作用和环保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21世纪将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生产和应用现状 据中国农业科学院有关专家介绍,饲用酶制剂的商业化应用在国外已有10余年的历史,而在我国的应用只有7年的历史。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要在饲料中添加酶制剂19500吨。 饲用酶制剂产品大部分都是复合酶,只有植酸酶是单一酶。饲用复合酶中各种酶的种…  相似文献   

5.
磷是动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常量矿物元素之一。植物性饲料中的磷60%-80%都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猪体内缺乏内源性植酸酶系统.所以难以利用饲料中的植酸态磷。在养猪生产中,往往向饲粮中添加大量的无机磷酸盐,从而造成磷资源的浪费、无机磷价格的迅速上升以及严重的环境污染等问题。所以很有必要从动物采食的磷源人手,准确评定各种饲料中磷的利用率,避免生产中磷的过量添加,达到既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叉控制粪磷排出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固态发酵饲用酶制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酶能够廉价地应用在饲料工业是现代生物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近10年来,饲用酶制剂的研究和生产得到了飞速发展。它们在提高饲料利用率、促进动物生长和防治疾病等方面均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还避免了由于添加抗生素和激素所产生的负面影响。饲用酶制剂按功能来分主要包括两大类:一类是以促进消化生物大分子和难消化的物质为目的的酶,如淀粉酶、蛋白酶和纤维素酶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畜禽消化及利用饲料营养物质的能力,广泛应用在幼龄动物和处于疾病或应激状态的动物的饲料中。另一类是以消除饲料中的植酸、皂角…  相似文献   

7.
酶制剂在饲料中添加的研究和应用是目前生物技术在饲料工业中应用最受关注的领域,华南农业大学最近几年的5篇博士论文也从不同方面讨论了饲料酶作用的机理(沈水宝,2002;于旭华,2004;黄燕华,2004;左建军,2005;谭会泽,2006)。从全球范围来看,大约65%的含有黏性谷物的家禽饲料中添加了饲料酶制剂(Sheppy,2004)。许多研究表明,饲用酶制剂,特别是非淀粉多糖酶能提高畜禽生产性能。进一步的研究发现,非淀粉多糖酶可以提高营养物质的消化率,例如提高回肠氨基酸表观消化率,而且肠系膜静脉血清总氨基酸的含量显著上升。但是,非淀粉多糖酶在提高肠道可利用氨基酸的同时,是否能提高氨基酸转运蛋白的基因表达?这是饲用酶制剂发挥作用的分子生物学基础。Kaput等(2004)指出,日粮的化学组成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动物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8.
非淀粉多糖(NSP)和植酸盐是影响小麦饲用价值的主要抗营养因子,添加饲用酶制剂可有效缓解这些抗营养因子带来的负面效果,促进动物生长,提升饲料的饲用价值。文章主要介绍适用于小麦饲料的饲料酶制剂及作用机理、作用位点及影响其效果的因素,最后指出了存在并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植酸酶在饲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植酸酶是降解植物性饲料中植酸(肌醇六磷酸酯)及其盐类的一种脂酶。植物饲料中的磷由于大部分存在于植酸及植酸盐中,难以被单胃动物利用,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并且植酸通过螯合作用还降低了动物对锌、锰、铁、钙和钾等主要矿物元素以及蛋白质的利用率。植酸酶可促进饲料中植酸和植酸盐的分解,使磷得以被动物利用,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同时有利于改善饲养环境,减少污染。本文拟从植酸磷的性质、植酸酶的生物特性及研究应用现状诸方面来论述在饲料中添加植酸酶的重要意义和应用前景。1植酸磷的性质植酸或植酸盐几乎存在于所有植物性饲…  相似文献   

10.
饲用酶制剂饲养肉鸡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物产品在饲料工业中得到应用。饲用酶制剂的主要作用是补充幼龄动物体内分泌消化酶的不足,通过水解纤维素、半纤维素破坏植物细胞壁以提高植物性原料的消化利用率,提高动物对难以消化物质的消化吸收(如纤维素、β—葡聚糖、戊聚糖、植酸磷、蛋白质、淀粉等)。  相似文献   

11.
植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籽实中,螯合能力强,能与锌、钙、铁、铜、镁等二价或三价阳离子形成不被机体吸收利用的复合物。植物性饲料中约有三分之二的磷以植酸及其盐的形式存在,畜禽及水产动物对其利用率极低,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植酸酶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酶制剂,可分解植酸和植酸盐,促进饲料中植酸和植酸盐的分解,使与磷及磷酸根结合的内源性酶和其他营养素得以释放和利用,减少粪磷对环境的污染,节省无机磷酸盐的添加。  相似文献   

12.
唐春祥  黄辉 《畜牧市场》2006,(10):44-45
近年来,酶制剂在饲料中的应用研究全面展开,到2000年,全球65%家禽麦类日粮、10%猪麦类日粮及5%肉鸡玉米-豆粕日粮中添加了酶制剂,最近酶制剂在反刍动物日粮中的应用也受到广泛关注。在动物生产中应用饲用酶制剂既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畜禽及鱼类的生产性能,又能减少排泄物中氮、磷含量,保护水体和土壤免受污染,因而饲用  相似文献   

13.
饲用复合酶是一类新型的活性饲料添加剂.不但能补充了动物内源酶的不足.而且有效降低了饲料的抗营养因子,从而提高饲料的营养价值。在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复合酶,能促进动物对饲料中纤维素、蛋白质、淀粉等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料肉比.从而降低了饲料成本。大量研究结果显示.酶制剂可以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提高畜禽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降低腹泻率等。该试验是在仔猪日粮中添加仔猪复合酶替代部分抗生素。观察其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证明酶制剂在仔猪日粮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植酸酶在家禽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其太 《中国家禽》2001,23(16):39-41
1 提高氮、磷利用率,减少氮、磷排泄,降低污染家禽对植酸磷的利用率非常有限,一般饲粮中60%~75%的磷不能被禽类消化,对饲粮所含植酸磷的利用率基本上为零,即使象小麦和大麦这类含有内源性植酸酶的饲料,其植酸磷的利用率也仅能达15%~30%。饲料中添加微生物植酸酶后,由于植酸酶可使谷类和油饼类等植物饲料中植酸磷所含的大部分磷释放出来,用以满足动物对磷的需要,从而提高对磷的利用率,同时减少磷的排泄量。Nelson等(1968)首先报告了向日粮中添加植酸酶提高了雏鸡对植酸磷的利用率(以体增重和骨灰分作为指标)。将无花果…  相似文献   

15.
饲用酶制剂应用现状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用酶制剂的应用效果现已毋庸置疑,它既能提高饲料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畜禽及鱼类的生产性能,又能减少畜禽排泄物中的氮、磷的排泄量,保护水体和土壤免受污染,因而饲用酶制剂作为一类高效、无毒副作用和环保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在21世纪将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饲用酶制剂的商业化应用在国外只有十余年的历史。英国90年代初酶制剂在鸡饲料的添加率几乎等于零,而现在95%以上的鸡饲料都添加酶制剂。我国如以珠海溢多利公司1992年推出溢多酶,作为饲用酶商业化应用的起点,饲用酶制剂在我国的应用也只有7年的历…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对动物营养研究的深入,研究如何消除非淀粉多糖的负作用,提高饲料利用率显得尤为重要。NSP酶制剂广泛应用到动物饲料中,利用NSP酶能破坏非淀粉多糖的结构,使非淀粉多糖分解为单糖,来促进畜禽对饲料吸收与利用,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和畜禽的生长率。同时它作为不产生残留、无抗药性又不污染环境的促生长添加剂,已成为饲料添加剂技术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7.
植酸广泛仔任于植物籽实中,螯合能力强,能与锌、钙、铁、铜、镁等二价或三价阳离子形成不被机体吸收利用的复合物。植物性饲料中约有二分之二的磷以植酸及其盐的形式存在,畜禽及水产动物对其利用率极低,随粪便排出,污染环境。植酸酶是一种由微生物发酵产生的酶制剂,可分解植酸和植酸盐,促进饲料中植酸和植酸盐的分解,使与磷及磷酸根结合的内源性酶和其他营养素得以释放和利用,减少粪磷对环境的污染,节省无机磷酸盐的添加。  相似文献   

18.
磷是动物营养中所需的常量物质元素之一。在自然界中磷的含量非常丰富,在动物体内约含有4%的矿物质中大约.70%是钙和磷。体内的磷主要以羟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中,约占体内总磷量的80%,其余的磷存在于细胞内和体液中,主要是作为磷蛋白、核酸、磷脂以及含磷的酶类的构成成分。磷在动物体内具有重要的生理功能,它是许多器官的有机组成成分,参与体液的内稳恒机制,保证细胞膜的平衡,参与许多物质代谢过程,并影响胃肠道中的微生物区系。 植物性饲料是单胃动物比较好的能量和蛋白饲料,但由于植物性饲料中磷的含量比较低,且有2/3以植酸磷形式存在。由于单胃动物体内缺乏分解植酸磷的内源性酶系统,因而对植酸磷的利用率较低。为满足畜禽的生长需要,人们必须在日粮中添加更多的磷,这不仅会增加饲料成本。而且由于添加到饲料中的磷并不能完全被吸收,势必会严重污染环境,要准确地配制畜禽的全价日粮.就必须弄清各种饲料原料中可以为畜禽利用的营养素的含量,这样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生物学效价问题。本文介绍并综合了现有评定饲料中磷的生物学效价方法。  相似文献   

19.
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已经成为降解饲粮中植酸及其盐类从而提高畜禽对磷利用率、节约磷源矿物质饲料和减少磷排放的有效途径,植酸酶广泛应用于畜禽饲粮配制和养殖生产中。相对猪和鸡,植酸酶在肉鸭饲粮中的应用研究较少。因此,本文综述了在低非植酸磷水平饲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鸭生长性能、骨骼发育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以及植酸酶活性与饲粮非植酸磷水平之间定量换算关系方面的研究报道,旨在为肉鸭饲粮配制中科学合理使用植酸酶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动物饲料中植酸和非淀粉多糖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是降低畜禽对饲粮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及利用,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性能。动物日粮中添加复合酶制剂可提高肉鸡、猪采食量、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蛋用种鸡日粮中添加ALIZYME SSF复合酶,不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并能够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