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量化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的固碳效益,为西北荒漠地区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标准样地内树木的种类、株树、胸径、高度、盖度等,由此估算出该地区的固碳价值量及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效益.[结果]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共有活立木蓄积量1.43×106m3,现存生物量2.21×106t,固定CO2实物量3.60× 106 t,折合纯C量9.81×105 t,固碳价值量2.15×108元,年均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价值为32250元/ha.[结论]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CO2和O2动态平衡、减缓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量化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的固碳效益,为西北荒漠地区森林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调查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标准样地内树木的种类、株树、胸径、高度、盖度等,由此估算出该地区的固碳价值量及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效益.[结果]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共有活立木蓄积量1.43×106m3,现存生物量2.21×106t,固定CO2实物量3.60× 106 t,折合纯C量9.81×105 t,固碳价值量2.15×108元,年均单位面积森林的固碳价值为32250元/ha.[结论]克拉玛依市10万亩减排林区森林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圈CO2和O2动态平衡、减缓温室效应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上海地区151种绿化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为了在城市绿化中能充分发挥植物固碳释氧的生态功能,对上海151种植物进行了光合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气孔导度、叶片温度、胞间CO2浓度等为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垂柳、木芙蓉和醉鱼草等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强(固碳值大于12 g/m2),而大部分槭属植物的固碳释氧能力较弱(固碳值小于4 g/m2)。  相似文献   

4.
18种常见灌木绿化树种光合特性及固碳释氧能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对广州市区18种常见园林绿化灌木树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进行测定,估测其日净固碳释氧量;以日净固碳量为指标,运用离差平方和对不同灌木树种的固碳释氧能力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树种的光合特性有差异,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和双峰型2种类型。大多数植物净光合速率的日最高值出现在上午10:00~12:00,少数植物出现在下午14:00~16:00。不同树种固碳释氧能力也有所差异,其中固碳释氧能力最强的4种灌木分别为马缨丹、假连翘、黄叶榕和红桑,最弱的为棕竹。依据日净固碳量将灌木树种聚为3类,日净固碳量高的如马缨丹、假连翘、黄叶榕、红桑[固碳量为7~10 g/(m2·d),释氧量为5~7 g/(m2·d)],日净固碳量中等的如叶子花、朱槿、九里香、米仔兰、鹅掌藤、含笑花、狗牙花[(固碳量为5~7 g/(m2·d),释氧量为3~5 g/(m2·d)],日净固碳量低的如朱蕉、变叶木、红背桂花、茉莉花、江边针葵、基及树、棕竹[(固碳量为2~5 g/(m2·d),释氧量为1~3 g/(m2·d)]。本研究将为碳汇林业指导下的园林绿化树种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应用遥感技术结合样地调查的方法,估算马鞍山市城市森林斑块的储碳及其分布的格局,研究区面积为340 km2。结果表明,城市森林生物量与从LandSAT5 TM(2010年7月)图像中提取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可用回归方程y=123.02x1.076 1来描述,同时分别建立了不同类型城市森林生物量与NDVI的关系,应用这些方程计算得出研究区中11 477.07 hm2的城市森林斑块的生物量计5.748×105t,碳储量2.874×105t;其中郊区水源涵养林和建成区市郊风景林总储碳1.496×105t,占全部储碳的52.0%;城市公园的树林储碳2.567×103t,占0.9%;行道树储碳3.530×103t,占1.2%;其他类储碳量1.317×105t,占45.8%。另外,从马鞍山市的NDVI分布推导出生物量的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6.
以陕西省退耕还林工程阶段验收成果为依据,按照陕西南部和北部的差异,分植被类型和主要树种(组)评价陕西省退耕地还林的固碳释氧量和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陕西省退耕还地林年生物量生产力591.67×104 t,年固碳量263.67×104 t,年释氧量705.90×104 t,年固碳经济价值34.27×108元,释氧经济价值56.48×108元.2)从退耕地还林目前均处于中幼林的实际考虑,采用生物量与林分材积平均比值法修正其单位面积的生物生产力,可以较客观地计量其固碳释氧量.3)退耕还林工程包括退耕地还林和配套荒山造林两部分,要全面评价工程固碳释氧功能,还应根据统计学原理,在抽样调查配套荒山造林面积保存情况和成林情况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7.
高固碳能力的树种选择是营造优质碳汇林,发展碳汇林业的重要基础工作.以浙北地区常见的30种造林绿化树种为研究材料,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树木光合日变化及不同光强梯度下光合作用的光响应特性,并根据实验观测值进行计算,对30个树种的日净固碳量和光合生理拟合参数进行Ward法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香樟的固碳量最大((11.374±1.020) g·m-2·d-1),其次为碧桃、垂柳、石栎、无患子,固碳量最小的为红叶李((2.178±0.605) g·m-2·d-1),香樟和红叶李的日净固碳量有极显著差异(P<0.01);树木的生理特性指标分析进一步反映了树种在浙北地区生长适应性及固碳能力大小,同时,根据树木的生理特性指标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结果,香樟、碧桃在浙北地区生长适应性较好,其次为无患子、垂柳、女贞等;根据树种固碳量及生理指标综合测定分析,建议在浙北地区造林绿化中可以优先选用香樟、碧桃、垂柳、无患子、石栎、女贞这些树种.  相似文献   

8.
根据浙江省嵊州市公益林96个固定小斑监测数据,在推算不同森林群落类型(松林、杉木林、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毛竹林和灌木林6种群落类型)总生物量和单位生物量的基础上,对各森林群落类型的碳储量与碳密度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嵊州市公益林生物量现存总量为615.29×104t,单位生物量平均为102.54 t/hm2,其中松林群落的总生物量以及阔叶林群落的单位生物量最大,分别达到354.18×104t和121.15 t/hm2。嵊州市公益林碳储量总量为307.33×104t,碳密度平均为51.22 t/hm2,其中阔叶林群落的碳密度最大,达到了60.51 t/hm2。并在此基础上对嵊州市今后的公益林建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大庆市城市森林公园乔木林生物量及碳储量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温室效应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已引起全球广泛关注,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碳库,在固碳释氧,减缓全球变暖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实测大庆城市森林公园内5种树木共18 374株乔木的胸径和树高数据,采用异速生长方程对大庆市城市森林公园乔木生物量进行测定,并采用不同树种不同器官碳含量进一步估算碳储量。结果表明:(1)大庆市城市森林公园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2.76×10~3 t,单位面积生物量为227.50 t·hm~(-2),乔木层总碳储量为5 678.45 t,碳密度为101.22 t·hm~(-2);(2)城市森林公园各树种生物量及碳储量均为家榆垂柳银中杨樟子松云杉;(3)5种树种各器官生物量和碳储量分配均表现为干根枝叶。  相似文献   

10.
广州市“万亩果园”固碳制氧生态价值的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生态学理论与方法分析广州市"万亩果园"的群落特征,介绍了估算固碳制氧量的生物量法,估算出了果园果树的生物量为54 353.7 t,固定CO2的量为88 596.531 t,释放的O2为65 224.44 t,年单位面积固碳量为3.2 t/hm2,年单位面积制氧量为2.38 t/hm2。果园的固碳制氧的经济价值为21 873.02元/hm2。  相似文献   

11.
为了明确安徽省森林植被碳储量动态变化特征,基于安徽省1989-2014年6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采用生物量-蓄积量转换函数,结合主要树种含碳率,估算了安徽省森林植被的碳储量、碳密度和固碳潜力。结果表明:安徽省森林植被碳储量由1989年的32.98×10~6t C增加到2014年的85.72×10~6t C,碳汇量为52.75×10~6t C,年均增长率为4.06%,碳密度增加了8.51 t C/hm~2。乔木林是安徽省森林植被碳汇的主要贡献者,竹林次之,二者分别占安徽省森林植被碳汇的83.27%、13.41%,各林型平均碳密度大小顺序为竹林、乔木林、经济林、灌木林和疏林;不同龄组乔木林的碳储量大小顺序为中龄林、幼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且表现出林龄越大,碳密度越大的趋势;天然林植被碳储量略高于人工林;安徽省森林植被固碳潜力为35.67 t C/hm~2,栎类固碳潜力最大。因此,安徽省森林植被碳汇能力明显增强,但碳密度较低,加强科学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思茅松林碳汇功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云南省普洱市20块标准地思茅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测算了林木不同组分的生物量、含碳率和含碳量,并估算了思茅松林的生物量转换因子(BEF)、生物量、碳储量、碳密度和碳汇功能.结果表明:思茅松林的BEF变动范围为0.4102~1.2500,平均值为0.6008.干、枝、叶、根的含碳率分别为0.5189、0.500 2、0.509 5、0.527 4,平均含碳率为0.517 1,各组分生物量、含碳量分配顺序为干>根>枝>叶.生物量(B)随蓄积量(V)的增加而增加,并存在明显的线性相关性,关系模型为:B=0.310V+34.315.各组分生物量与蓄积量也表现出线性相关性,模型为:y(干)=0.180 4x +20.058 0;y(枝)=0.049 2x +5.371 5;y(叶)=0.011 2x +3.287 1;y(根)=0.069 3x+5.598 1.根据清查数据,得出思茅松林的生物量为3.631 7 ×107t,碳储量为1.878 0×107 t,碳密度为33.451 6 t/hm2,碳汇功能较大.但第6次清查时思茅松林的面积、生物量和碳储量与第5次清查相比,分别下降了2.256×105 hm2、1.431 5×107 t和0.7402×107 t;应加强保护,以充分发挥思茅松林的碳汇效能.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长春市30种园林树木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单株叶面积指数进行测定与计算,研究了单位叶面积和单株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结果表明,30种园林树木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量在12.78~43.74 g/(m2.d)之间,释氧量在9.29~31.81g/(m2.d)之间,增湿量在2.08~6.32 kg/(m2.d)之间,日降温量为0.40~1.22℃;单株单位土地面积的固碳量在62.18~443.82 g/(m2.d)之间,释氧量在45.20~322.82 g/(m2.d)之间,增湿量在12.52~55.74 kg/(m2.d)之间,日降温量为2.42~10.76℃;说明单株单位土地面积更能准确地反映出树木的固碳释氧与增湿降温能力。乔木类与灌木类之间的平均单位叶面积的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差异不大,而在单位土地面积的日均固碳释氧量与增湿降温量比较上,乔木类是灌木类的1.3倍。  相似文献   

14.
按照植被组成差异将泰山森林划分为油松林、赤松林、黑松林、华山松林、侧柏林、栎林、刺槐林、混交林、经济林和草甸共10种植被类型,分类型设置典型样地,并结合生物量经验(回归)模型估计法测算了泰山森林生态系统乔木、灌木、草本、枯落物及土壤各层的碳储量和碳密度。结果表明: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储量为240.54×104 t,不同植被类型森林碳储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油松林(85.63×104 t)>混交林(57.29×104 t)>刺槐林(28.11×104 t)>栎林(22.50×104 t)>侧柏林(16.75×104 t)>赤松林(14.90×104 t)>经济林(6.12×104 t)>黑松林(3.93×104 t)>华山松林(2.75×104 t)>草甸(2.55×104 t);不同空间层次碳储量所占比率由高到低分别为土壤层(77.52%)、乔木层(20.60%)、枯落物层(1.49%)、草本层(0.22%)、灌木层(0.17%),其中土壤层和乔木层占总碳储量的98.12%,土壤层碳储量约是植被层的3.69倍。泰山森林生态系统总碳密度为202.17 t/hm2,各植被类型中碳密度最大的为刺槐林(310.88 t/hm2),从森林的碳汇功能来讲,刺槐林不仅不能减少面积,而且应成为今后强化经营管理的对象。  相似文献   

15.
雾灵山森林生态系统固碳释氧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009年河北省森林资源二类清查资料,结合外业调查数据,将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13种主要林分类型,根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提供的方法,分别计算各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结果表明:(1)雾灵山国家自然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固碳量为5.42X104t/年,总释氧量为1.45×105t/(年·hm2),单位面积周碳量为3.085 t/(年·hm2),释氧量为10.186 t/(年·hm2).(2)保护区森林生态系统总固碳价值、总释氧价值分别为6.50×107、1.45×108元/年,总固碳释氧价值为2.10×108元/年.(3)各林分类型固碳释氧总价值:阔杂>山杨>落叶松>柞树>桦树>油松>疏林灌木>经济林>针杂>核桃楸>椴树>刺槐>侧柏.(4)落叶松林单位面积固碳释氧价值量最高,侧柏林最低.  相似文献   

16.
四川洪雅退耕还林地麻竹生物量和碳储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标准样方法结合数据分析法研究了洪雅县还林地麻竹的生物量、碳储量,研究结果表明:①麻竹(Dendrocalamus latiflorus Munro)平均株高为15.57 m,平均胸径为7.89 cm,单株生物量为8.59 kg,总生物量为27.91t/hm2,碳储量为13.79 t/hm2。②各形态因子之间、地上部分各变量之间、总生物量与地上部分各变量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地下部分各变量与其他变量相关性均不显著(P<0.05)。③各组分与形态因子的拟合中,以杆和形态因子的拟合为最佳,其方程为Y=-5.885+1.446D-0.108H+0.212d;总生物量与形态因子的拟合中,最佳模型为Y=-4.48+1.623D-0.245H+0.47d。④麻竹各器官碳含量介于0.454 2~0.530 6 g/g之间,平均碳含量为0.486 2 g/g,各器官含碳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杆>蔸>根>枝>叶。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掌握广西国有高峰林场16年生巨尾桉(Eucalyptus grandis×E.urophylla)与大叶栎(Quercus griffithii)混交林的生物量和碳储量分布规律,为合理选择碳汇人工林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在巨尾桉大叶栎混交林内进行样方调查,分别采用收获法和重铬酸钾氧化—外加热法测定混交林生物量和碳含量,研究混交林各层次及两个树种各器官的生物量、碳含量、碳储量分布规律.[结果]由方差分析及Duncan's多重比较结果可知,巨尾桉和大叶栎各器官间的生物量、碳素含量、单株碳储量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下同),树干生物量和碳储量及树叶碳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器官.巨尾桉和大叶栎单株生物量分别为272.93和322.61 kg,各器官间生物量差异极显著,其中树干生物量最大;巨尾桉和大叶栎混交林总生物量为309.42 t/ha,总生物量主要集中在乔木层,各层次生物量分配格局为乔木层>半分解凋落物层>未分解>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混交林生物量结构特征表现为光合器官与非光合器官比值(FC)较小,枝叶比(BNR)偏大.巨尾桉和大叶栎单株碳含量分别为463.37~513.59和460.74~504.67 g/kg,各器官碳含量排序为树叶>根桩>树干>树枝>粗根>树皮>中根>细根.地被层碳含量排序为未分解凋落物层>灌木层>草本层>半分解凋落物层.巨尾桉和大叶栎的单株碳储量分别为135.81和159.68 kg,主要集中在树干.混交林植被总碳储量为153.16 t/ha,其中乔木层、凋落物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碳储量分别为147.99、4.41、0.61和0.14 t/ha,生物量和碳储量主要集中在乔木层.混交林年净生产力为23.04 t/(ha·年),年净固碳量为11.50 t/(ha·年),折合成CO2固定量为46.17 t/(ha·年),混交林具有较高的固碳能力.[结论]大叶栎单株生物量和碳储量高于巨尾桉,可作为优良固碳树种.巨尾桉大叶栎混交林具有较高的生物量和碳储量水平,能增加林分生产力水平和碳汇能力,在今后营造碳汇人工林生产实践中宜推广巨尾桉大叶栎混交模式.  相似文献   

18.
室内16种植物的固碳放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室内绿化中充分发挥植物固碳放氧的生态功能,对16种室内绿化植物进行了光合速率的测定,以此计算出植物单位叶面积的固碳放氧能力。结果表明,大部分植物的光合速率(CO2)分布在0.5~2.5μmol.m-2.s-1之间,阴性植物的光合速率要略低于中性植物,全天的变化趋势及最适光合温度也稍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为阐明施氮对枸杞的光合日变化特性及产量的影响,选择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和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两个物种,设置0(CK)、50(F1)、100(F2)、150(F3)和200 (F4)g·株-1共5个施氮处理,研究移栽至干旱区甘肃省武威市的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的净光合速率(net photosynthetic rate,Pn)、蒸腾速率(transpiration rate,Tr)、气孔导度(stomatal conductance,Gs)、胞间CO2浓度(intercellular CO2 concentration,Ci)、瞬时水分利用率(water use efficiency,WUE)和气孔限制值(stomatal limitation,Ls)的日变化及产量,并通过光合作用提高产量的角度对最佳施氮量进行拟合。结果表明,施氮能提高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1 d内各时间段的Pn、Tr、Gs、WUE及产量,降低两种枸杞1 d内各时间段的Ci和Ls,有利于光合作用的进行;施氮对黑果枸杞各光合参数的影响较宁夏枸杞更显著。F3处理下黑果枸杞的日平均净光合速率(PnA)和产量最佳,分别为9842 μmol·m-2·s-1和173.621 g;施氮187.730 g·株-1的宁夏枸杞的PnA最佳,为11.616 μmol·m-2·s-1;F3处理的宁夏枸杞的产量最佳,为205.264 g·株-1。因此,施氮150 g·株-1有利于提高黑果枸杞和宁夏枸杞的光合作用,进而获得最大产量。  相似文献   

20.
为构建固碳高效的城市森林,以杭州花港观鱼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公园的植物种类以及植物群落结构进行详细的实地调研,运用i-Tree模型Eco V 6.0模块对公园的固碳效益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①花港观鱼公园内有树木5 726株,隶属43科79属119种;5类优势种桂花Osmanthus fragrans,山茶Camellia japonica,鸡爪槭Acer palmatum,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和广玉兰Magnolia grandiflora共计2 386株,占总数的41.70%;园内常绿树种占52.17%,落叶树种占47.83%;阔叶树种占86.74%,针叶树种占13.26%;树木胸径在7.60~ < 15.20 cm最多,分布呈现"中间多,两边少"的趋势。花港观鱼公园Margalef丰富度指数为13.64,Simpson指数为0.95。②2016年花港观鱼公园固碳量约54.95 t·a-1,效益约6.59万元·a-1;公园总碳储量约806.90 t,效益约968.28万元;大树(胸径≥ 30.00 cm的树木)数量占全园树木24.54%,其固碳量约占全园总量的58.51%;公园内固碳能力较强的树种包括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枫杨Pterocarya stenoptera,广玉兰等。与12个北美城市相比,花港观鱼公园的树木固碳量较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