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氟乐灵抗药性杂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氟乐灵抗药性杂草研究进展黄建中,孙丙耀,李扬汉(南京农业大学杂草研究室210095)Ran于1970年首次公开报道欧洲千里光(Seneciovulgaris)对三氮苯类除草剂西玛津和阿特拉津产生抗性以来,不断有杂草对除草剂产生抗性的报道。杂草抗药性问...  相似文献   

2.
杂草抗药性的研究现状与抗性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草抗药性的研究现状与抗性控制吴晶,王谦玉,张继英,张春峰(黑龙江省农科院合江农科所,154007)(佳木斯市种子公司)(合江农科所)抗药性杂草种群数量不断增多,是目前许多国家面临的日益严重的问题。尤其是1968年发现抗三氮苯类杂草欧洲千里光(Ser...  相似文献   

3.
考察安徽、江西、湖南三省共计8个县(市、区)早稻田杂草的抗药性情况,对抗药性杂草的发生特点进行了初步总结,分析了稻田杂草抗药性迅速上升的原因,提出了相应的抗药性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农田杂草抗药性的发生为害、原因与治理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22  
抗药性是杂草防除最大难题之一。杂草抗药性演化速度由抗药性突变起始频度、除草剂选择压、杂草适合度及杂草种子库寿命四个因素控制。治理抗药性杂草必须进行综合治理:在农业防治基础上根据除草剂发生抗药性的风险大小,采取合理轮用、混用等措施可延缓、预防抗药性;抗性杂草发生后及早发现,控制抗性中心以防止其蔓延。  相似文献   

5.
农田杂草抗药性及其检测鉴定方法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杂草的抗药性是杂草综合治理中存在的重大难题之一,本文根据国内外已报道的文献,对农田杂草抗药性的现状与发展,抗药性杂草产生的原因和机理以及抗药性杂草的检测鉴定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农田杂草抗药性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杂草抗药性问题备受全球关注。文章通过检索国内外已报道的有关杂草抗药性的文献,对实验室常用的杂草抗药性检测方法进行了概述,并将杂草抗药性检测方法归纳为整株水平、器官或组织水平、细胞或细胞器水平以及分子水平,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可为研究人员或农技推广人员根据快速、准确、经济等不同需要提供相应的杂草抗药性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
杂草对ACCase抑制剂的抗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为作用靶标的除草剂是高效、选择性的禾本科杂草除草剂,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重复使用,导致了抗药性杂草的发生和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在30个国家有37种抗此类除草剂的杂草生物型。抗药性杂草严重威胁杂草治理和农业生产,由此引发的生态问题及粮食安全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概述了ACCase抑制剂抗药性杂草的发生现状,从杂草ACCase突变、代谢解毒等几个方面综述了杂草抗ACCase抑制剂的抗性机制,以期为ACCase抑制剂抗性研究提供参考。最后讨论了阻止或延缓抗药性发生的杂草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威霸防除油菜田看麦娘试验荆门市植保站(448000)魏先尧,张炎周化学除草中,多种药剂的轮换使用,不失为提高防除效果,延缓杂草抗药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1995~1996年,为探讨威霸在油菜田中对禾本科杂草看麦娘的防除效果,作了本试验。1材料与方法1...  相似文献   

9.
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的种类及其耐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在全世界已被迅速广泛认可和普遍使用。然而,由于ALS抑制剂的作用靶标单一,连续使用易诱发杂草产生抗药性等问题,ALS抑制剂类除草剂面临的杂草抗药性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并呈现出进一步恶化的趋势。本文概括了目前ALS抑制剂类除草剂的主要品种以及杂草对该类除草剂抗药性产生的主要机理,并针对因ALS基因突变导致的抗药性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为抗性基因应用的前景作了进一步展望。  相似文献   

10.
抗药性杂草与治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抗药性杂草对农田杂草治理和农业生产构成严重威胁,成为备受全球关注的严重问题。随着长期、大量使用相对有限的化学除草剂,全球抗药性杂草发展迅猛,目前已有217种杂草对化学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我国抗药性杂草发展也十分迅猛。本文在介绍杂草抗药性基本概念、抗药性杂草发展过程、抗药性杂草现状的基础上,重点描述了抗药性杂草治理策略,以期为我国抗药性杂草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发展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抗药性杂草种群的发展及其治理对策马晓渊(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南京210014)化学除草已成为现代化农业生产的一项重要措施。全球除草剂的施用面积、总用量及费用均已超过杀虫、杀菌剂的总和(Gressel1991)。但自80年代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抗药性杂草种...  相似文献   

12.
杂草对AHAS抑制剂的抗药性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除草剂在田间的重复及不合理使用,导致了杂草抗药性的发生和发展。其中AHAS抑制剂由于靶标单一,抗性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9年,已有103种杂草对AHAS抑制剂产生了抗药性,占19类化学除草剂总抗药性杂草生物型的近1/3。从AHAS基因突变位点及种类与杂草抗药性水平的关系、AHAS基因突变与AHAS酶活性的关系、AHAS基因拷贝数与杂草抗药性的关系以及AHAS酶与除草剂结合前后的三维结构等方面,综述了杂草对AHAS抑制剂产生抗药性的机理,旨在为AHAS抑制剂抗性研究提供参考。并对自然种群目标基因的等位基因检测技术(ECOTILLING)和衍生型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dCAPS)两种通过检测等位基因多态性的手段快速诊断抗药性杂草的新技术进行了介绍,讨论了延缓杂草抗药性发生和发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农田化学除草剂的混用赵德友,刘炳海,于建垒(山东省农科院植保所,250100)目前,除草剂的使用正在普及,但田间单用一种除草剂,往往有许多不足,如除草谱窄,易产生药害,杂草产生抗药性等。合理混用除草剂可以提高药效,扩大杀草谱,降低成本,延缓抗药性等效...  相似文献   

14.
《杂草科学》2012,(2):60-60
在阿根廷,一种新的杂草品种Bradley发展出了抗草甘膦除草剂的特性。国家杂草抗性知识网REM已经发出预警,提醒这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Bradley已发展出抗药性。据REM称,这是禾本科杂草中出现的第六个抗性品种,其余还包括假高梁(Sorghumhalepense)、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  相似文献   

15.
杂草对ALS抑制剂抗药性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化学除草剂的广泛、重复使用,导致抗药性杂草不断发生和发展。其中,抗ALS抑制剂杂草最多,约占抗药性杂草总量的三分之一。抗药性杂草严重威胁杂草治理和农业生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文章概述了抗ALS抑制剂杂草的发生现状和抗性机制,以期为抗药性杂草研究和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草甘膦在全球范围内的大量使用,杂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也不断增强,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文综述了草甘膦的作用机理和杂草产生抗性的机制,重点阐述了多种草甘膦抗性杂草发生、分布与扩散概况;统计了我国在进口货物中截获与产生抗药性杂草同种类同来源国杂草的数据,分析了抗药性杂草随进口货物传入我国的风险;针对为何要加强抗药性杂草的检疫工作给出理由,并对预防抗药性杂草传入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杂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发生日趋严重,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已成为杂草抗药性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杂草对草甘膦的抗药性机制研究进展,提出了抗草甘膦杂草的防除措施。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水稻田杂草抗药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杂草的危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与品质。化学防除仍然是治理水稻田杂草最有效的途径。目前我国水稻田稗属杂草、千金子、马唐、雨久花、野慈姑、异型莎草、耳叶水苋、眼子菜、节节菜、萤蔺等多种杂草对二氯喹啉酸、五氟磺草胺、氰氟草酯、噁唑酰草胺、苄嘧磺隆、吡嘧磺隆、双草醚、噁草酮、乙氧氟草醚等多种常用除草剂产生了抗药性。面对日趋严重的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危害,对抗药性杂草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以达到科学防治的目的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总结了我国水稻田抗药性杂草的抗药性水平、靶标酶抗药性机理、代谢酶抗药性机理和其他抗药性机理,归纳了抗药性杂草的交互抗性、多抗性发生情况以及抗药性治理现状,分析了我们在杂草抗药性研究与治理方面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杂草科学是研究杂草生物学特性、生长发育规律、分类与鉴定、分布与危害、群落结构与演替、抗药性机制、防治技术的综合学科。本文重点阐述了近5年(2018年-2022年)来我国杂草科学学科在杂草生物学与生态学、杂草抗药性机理、除草剂安全剂作用机理、杂草防控技术等领域取得的系列研究进展, 并展望了今后杂草科学学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化学农药的广泛使用.害虫的抗药性问题日益突出.自从1908年Melander首次发现美国的梨圆蚧对石硫合剂产生抗药性以来,发现害虫的抗药性已有100年的历史。世界卫生组织(WHO)1957年对昆虫抗药性作了如下定义:“昆虫具有忍受杀死正常种群大多数个体的药量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