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政治理性不但是一种精神现象,还是一种认知和行事方式,尤其在全球化时代,在中国的不断崛起的情况下,西方发达国家借口"人权"、"宗教"、"藏独"等进一步"妖魔化"中国,因此大学生是否具备政治理性,无论是对自身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还是对国家的安定团结、国际声誉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最终实现都有着非常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的本质就是创造。人创造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各种事物,如语言、居所、家、工具、现代技术等等。但现代人陷入了一个技术主义的"技术陷阱"。人通过技术获得了自己所要的利益,却以失去某些利益为代价。人在技术主义中迷失了自我。走向技术主义,终将以失去更多利益为结果。理性和伦理原则是我们抵制"技术命令"的基本出发点。  相似文献   

3.
王怡 《百姓》2004,(2):60-61
从刘涌案到苏秀文"宝马"案,源自网络的民意似乎开始撬起一个又一个案件.我们不难在网上看到铺天盖地的喊杀之声.这也许将诱发2004年中国社会法治进程的一个转捩点.因为网络就是一个虚拟的广场.多年以来,你在现实的广场上看不到热气腾腾的民意,你在平面媒体上也只能读到少数精英的理性评点和被他们"代表"了的间接民意.所以在未有网络之前,"民意"是一个隐身人,谁都可以放在嘴边,但谁都看不见它.  相似文献   

4.
新月派的诗歌理论相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蚕蜕里的新生"传统文化的某些材料被其用作理论支点和批评话语;新月理论家们用现代的话语对传统文论进行了转换;用现代科学知识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诠释和说明,为其注入了活力.二者的这种关系体现出中国现代思潮和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互动,从中也可窥探中国新诗发生之源,并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和民族化提供了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与大学生的理性爱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国主义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基于情感之上的理性。所以必须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理性认知基础"。即以马列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决"具备什么样的爱国热情,怎样具备"的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观,做理性的爱国者。  相似文献   

6.
中国证券市场的飞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但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许多问题,不规范操作以及内幕交易比比皆是,致使股民对上市公司及券商产生信用危机.建立诚信的信用理念和培养股民的理性投资对中国证券市场持久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而引导股民投资朝理性方向发展的关键在于整治证券市场,建立证券市场信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正>感性和理性在通俗的定义看来似是水火不相容的两个概念,我却尤其欣赏能够感性做人,理性做事的人。近来翻出《感性做人理性做事》又看一遍,倒多生出些许感悟。人们常常习惯性地把理性看做是衡量一个人成熟的标准。的确,人总是要长大成人的,一个人随着社会阅历的不断丰富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感悟,感性总是会在理性中得以升华,才能够凭借一份不失感性的心灵理性地对待世间的真假虚实而不失去本真,于是乎"感生悟,悟生道,道生理",没有"感"又何来"理"?感性以其飘忽空灵的状态飘于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渗透到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瞬间,我们的喜怒哀乐、行为举止、待人接物、  相似文献   

8.
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农村社会发生了新变化。本文从一种社会互动形式一合作的视角出发,对当代农民合作的理性选择进行分析,阐述在这个特殊时期农民合作表现出的新特点,解释农民合作的原因,来论证转型期中国农民所体现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9.
从理性泡沫的一般理论模型出发,主要采用久期依赖法(duration dependence)对上证综合指数进行了理性泡沫的实证检验,并用观察性证据(anecdotal evidence)进行了验证。研究发现,中国股市的各种特征很符合理性泡沫模型的推论,支持了中国股市理性泡沫的存在性。而中国股市理性泡沫的成因有其制度上的特殊性,这是由我国股市的特殊发展轨迹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0.
政策在设计之初就具有理性特征,精准扶贫工作一方面为了实现脱贫攻坚的政治任务和民生目标,另一方面又要实现贫困治理与农村社会发展更好契合的价值追求.在理性设计方面,可从实践中看到精准扶贫工作实施体系之严密、程序之严谨、考核之严格以及动员之广泛等技术理性特征,这是保障精准扶贫工作实现其政治治理诉求与社会价值追求的制度性与技术性保障.在进入村庄实地调研后观察到精准扶贫政策在基层实践中的复杂样态,以及与政策设计预期相背离的诸多"非理性"现象.例如:权力运作环境的复杂性与权力中心的波及面的问题、家庭经济的不确定性与扶贫工作的保守性的问题、政策执行者的模糊理解和面临任务时间压力的问题、个体的本能私心和政策的公共属性的问题等.这些精准扶贫实践中"非理性"现象的碎片化感知,与政策的"理性设计"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张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