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应用波动循环模拟程序对6102汽油机的进气系统进行了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充气效率及进气压力波与实测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规律,为该机型进气系统改进设计的计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应用Fluent的非结构化网格和动网格技术,在燃烧过程氮氧化物生成化学动力学基础上,推导并建立掺烧CO2后的NOx排放模型.针对气缸工质流体区域建立三维几何模型,采用有限体积法对汽油机进气加入CO2后排放产物NOx的生成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模拟计算与实验,研究了CO2对汽油机NOx排放的影响及规律,数值模拟与实验结果均表明,进气加入CO2能有效降低NOx排放,但NOx减排趋势随CO2流量的增加而趋缓.同时,实现了进气加入CO2后NOx排放模型的优化,为汽油机NOx减排的设计和优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长输管道压气站压缩机组进气滤芯冬季结霜导致进气压损变大的问题,结合站场现有的除霜措施,优化原有反吹系统的除霜方案,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进气滤芯反吹系统开关控制逻辑算法:通过采集环境温度、环境湿度以及进气滤芯壁温信号,计算得出环境露点温度,并与采集的进气滤芯壁温进行比较,判断是否存在结霜可能性,以此作为反吹系统开关的控制条件,达到抑制进气滤芯结霜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优化了的控制系统能够提前对结霜可能做出响应,动态控制反吹除霜系统的启停,保证进气滤芯附近环境参数维持在一个不宜结霜的条件下,为解决压缩机组进气滤芯结霜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电控汽油发动机在正常怠速时尾气排放分别与进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进气湿度在42±2%的相对稳定的范围,进气温度从0℃到40℃间隔10℃的增加过程中,HC、NOX和CO三种排放污染物都是先减少后增加。HC在进气温度为0℃时排放最多,20℃时排放量最少,进气温度从0℃升高到20℃时,HC排放下降了7.9%;NOX在进气温度为40℃时排放量最多,20℃时排放量最少,进气温度从20℃升高到40℃时,NOX排放上升了5.1%;CO在进气温度为0℃排放最多,20℃和30℃时排放最低。汽油机进气温度和其他运行参数保持不变时,进气相对湿度从40%逐步增加到85%时,NOX的怠速排放下降明显,HC和CO的怠速排放都有所上升,试验所用的帕萨特B5发动机进气湿度从40%上升到85%时,NOX的怠速排放下降了14.4%,而HC和CO的排放分别上升了4.6%和4.2%。  相似文献   

5.
联合收割机进气系统是由空气滤清器、进气管、进气歧管或增压器等组成.由于联合收割机的作业环境十分恶劣,发动机进气系统配置和保养的好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小型农用柴油机在使用时,其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虽然对整个机器的影响不大,但对于柴油机的使用与保养十分重要.因此农机用户在使用柴油机时就要十分注意,文章介绍进气装置和排气装置的构成,并对其作用进行了分析.进气装置主要是由空气滤清器和进气管等组成,排气装置主要是由消音灭火器和排气管等组成.空气滤清器分为湿式空气滤清器和干式空气滤清器,文中最后对空气滤清器的使用与保养要注意的事项也进行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7.
应用土壤电导率与基模吸力的关系,判断和测定了土壤的进气值,采用改进后的砂型漏斗装置测定了土壤的发泡点。对脱水过程中3个不同剖面层次土壤进气值和发泡点的测定结果表明,耕作表层(A p)土壤的进气值和发泡点分别为1.343和5.880 kPa;淋溶淀积过渡层(AB)土壤的进气值和发泡点分别为2.597和4.116kPa;埋藏表层(A b)土壤的进气值和发泡点分别为0.451和6.076 kPa。由此可见,土壤的进气值与发泡点的数值明显不同,进气值与发泡点是2个不同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直喷式柴油机可变涡流进气系统的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一种直喷式柴油机控制涡流型可变涡流进气系统,并在气道稳流实验台上对该进气系统的充气性能了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控制涡流型进气系统能够在不改变原机气道充气性能的前提下实现对进气涡流强度的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改善均质压燃(HCCI)的燃烧状况,降低排放.【方法】试验在一台改装的HCCI发动机上通过增加缸内直喷系统,研究进气温度对HCCI发动机的燃烧、排放特性及其对性能的影响.【结果】进气温度对缸内压力和压力升高率及瞬时放热率的影响十分显著,缸内压力、压力升高率及瞬时放热率的峰值都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缸内压力变化的最大值约1.5 MPa,瞬时放热率的差值最大约为0.05kJ/℃A),且其出现的曲轴转角位置都有所提前.复合HCCI模式下,随着进气温度的升高,CO和HC的排放都有所降低,NOx的排放先降低后升高(进气温度为140℃时接近零排放),但总体处在较低的范围.【结论】进气温度对HCCI发动机影响比较显著,进气温度的提高有利于HCCI的燃烧,使得发动机的性能得到提升,排放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0.
采用改进的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II)对一单缸汽油发动机的进排气系统进行了优化,以解决该发动机加装触媒催化剂后中速段扭矩明显下降的问题.首先选取发动机进气和排气系统作为优化对象,分析了进、排气管长度、直径等单个变量对发动机扭矩的影响;以发动机在4 500 r/min和5 500 r/min处的扭矩最大为优化目标运用改进的NSGAII方法进行了多目标优化,优化后的发动机在保证高低速扭矩的同时恢复了中速段扭矩.结果表明,进、排气管长度、直径等对发动机扭矩的影响区域和影响程度都不相同,简单地调整单个变量很难同时满足多个优化目标,而通过加入精英保持策略和去除重复个体算法的NSGAII方法能够在多维区域内快速有效地搜索Pareto解集,实现多目标优化.  相似文献   

11.
以93#无铅汽油为基础油,按照体积分数配制出20%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研究了电喷汽油机在不作改动的情况下燃用高掺混比丁醇-汽油混合燃料时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不改变汽油机任何参数的情况下,与原汽油机相比,20%体积掺混率的丁醇-汽油混合燃料动力性相差不大,低转速性能还稍有提高,而CO和HC的排放则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两台型号与性能指标相同的汽油机,通过台架试验研究了含有清净助燃剂的汽油对发动机动力性和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燃用含有该种汽油添加剂的汽油机,其功率增加了16.43%,油耗率(Specificfuelcon.sumption,SFC)降低了5.39%,CO、HC和NOx的排放分别降低了28.61%、54.38%和10.1%.此外,添加剂对发动机缸筒的磨损和燃烧室壁面沉积物也有一定的改善作用,而且对催化净化装置没有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3.
在汽油机空燃比控制中,需要监视汽油机动力性变化。本文介绍了汽油机动力信号的采集系统和数据处理,并经实验证实。  相似文献   

14.
汽油发动机点火正时分析仪的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汽油发动机点火正时提前角是否准确,直接影响汽油发动机的使用性能和其排出的废气对大气的污染程度.根据电、磁相互转换的原理,利用汽油发动机火花塞跳火时在其连接导线上有电流通过的现象,将其转换为电压信号,该信号经过处理和放大,触发闪光管闪光,用以指示汽油发动机火花塞的跳火时刻,达到检测和调整汽油发动机点火正时提前角的目的.应用该原理研制的TA 1型汽油发动机点火正时分析仪,具有携带方便,操作、使用简单和校准的发动机点火提前角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介绍一种在发动机的进气道按一定比例掺混入碱性空气介质参与发动机缸内燃烧,通过碱性空气介质对燃料的催化助燃作用来改善农用运输车辆性能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研制冷却系统,以进行发动机低水温台架试验.以水箱恒温水对汽油机稳定工况大循环冷却系统进行实验,得出冷却水温不变的结论.据此叙述系统主要研制技术和水温控制原理.系统采用旁通阀手动排泄适宜的进箱前冷却水量,用浮球阀自动向箱内补充等排泄量的冷水,使箱内水温稳定,并进行试验与性能分析.结果表明:汽油机在转速4000 r.min^-1时各水温控制精度≤0.3℃,满足试验要求.此冷却系统运行可靠,实现在30~97℃之间任一冷却水温控制及节能减排.  相似文献   

17.
为控制化油器汽油发动机尾气排放,对贵金属Pt-Rh催化器在实际发动机排气条件下进行了研究。用浸渍法制备化油器式汽油发动机的催化器,以适应汽车发动机运行工况多变、空燃比范围宽以及排气HC、CO和NOx体积分数高等实际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应用Pt-Rh堇青石整体式催化器,可以实现在不同的温度、不同的转速、不同的空燃比条件下对发动机尾气HC、CO和NOx同时净化和得到较高的转化效率;在不同的温度范围内,还可以实现HC和CO对NOx的协同还原反应。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沼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的性能,对传统C152F-A汽油机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了沼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并对开发的双燃料发动机进行了动力性能、经济性能的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和分析。结果表明,沼气-汽油双燃料发动机具有可行性,虽然动力性能略有下降,但有效热效率明显提高,燃油消耗率降低,经济性能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测试电喷发动机传感器性能的测试仪器,该仪器可以测试、模拟各类传感器的性能信号,具有多功能、智能化、使用方便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