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典型风帆体型建筑的风荷载采用风洞试验方法进行研究,给出典型风向下风帆建筑的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的分布特征,探讨该体型建筑产生此类分布的原因,并分析围护结构设计时风帆体型建筑的最不利受风区域.研究表明:风帆容易形成“前压后吸”的风压分布,对于迎风面积大、厚度却相对较小的风帆建筑整体抗风较为不利;脉动风压系数与平均风压系数分布规律较为相似,背风区的风压脉动小于侧风区;当风帆建筑锋利边缘处于侧迎风时,来流风会在锋利边缘发生显著的气动分离,使得该区域出现极大的负压.  相似文献   

2.
对一系列不同倾角的体育馆悬挑屋盖进行了风洞试验;模型比例为1:50,在屋盖上下表面安装128对测压管,在同步测压的基础上,我们获得每个测点的风压时程,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处理,分析平均风压和脉动风压的产生机理.试验表面明,风压分布是受屋盖表面的气流流动分离所影响的.同时,对这种形式屋盖进行计算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定日镜模型进行了风洞试验研究,分析得到镜面板风压系数随风向角的变化规律;绘出了不利工况下的平均风压系数等值线图,清楚地显示出镜面板不利风载下的风压分布特征;进一步分析得到镜面板24个单体板块的平均净风压系数极值及分布,将分析得到的风载体型系数结果与建筑规范和相关文献所提供的结果进行对比.对比结果表明,所得结果可为定日镜结构的抗风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气吹式三七精密排种器充填性能的仿真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为了满足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机械化种植需求,减少机械式清种过程中对种子造成的损伤,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播种三七种子的气吹式精密排种器。【方法】确定了排种器的主要结构参数,并建立了清种过程中的力学模型。通过建立排种器内部流场模型,运用Fluent软件对不同清种风压条件下流场进行仿真分析,验证了清种风压范围。为了检验仿真确定的风压范围的可行性并寻求最佳工作参数组合,选取合格指数、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作为试验指标,作业速度、种层高度、清种风压作为试验影响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方法,对排种器进行了台架试验研究。【结果】最优参数组合:作业速度为0.6 m/s、种层高度为90 mm、清种风压为0.5 kPa,此时试验合格指数为90.48,漏播指数为4.24,重播指数为5.28。【结论】该气吹式排种器能够满足三七的播种要求,为进行排种器的田间试验提供了参考。通过试验结果与之前仿真分析的过程对比,清种风压变化对于排种器充填性能的影响一致,验证了利用Fluent模拟确定清种风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采用CFD方法研究全尺寸双曲冷却塔表面混凝土粗糙度对风压系数的影响.在规范规定的粗糙度范围内,分别对表面混凝土光滑以及表面混凝土有不同粗糙度高度的冷却塔全尺寸模型进行了数值模拟.将不同工况下的风压系数计算值与以往文献的风洞试验和现场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冷却塔全尺寸CFD模拟虽然解决了雷诺数相似问题,但纯粹的光滑壁面冷却塔在CFD计算中得到的平均风压系数比实际值偏离较大;在冷却塔全尺寸CFD模拟中必须考虑实际冷却塔表面的粗糙度对其平均风压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针对南方水田泥脚深致作业机械行驶通过性差的问题,以高地隙动力底盘(离地间隙为1 100~1 500 mm)为研究对象,通过牵引性能试验,研究水田动力底盘的沉陷特性。在载荷800~1 100 kg条件下,以车轮载荷和滑移率为试验变量,以车轮沉陷系数、驱动系数和挂钩牵引力系数为试验指标,建立了高地隙底盘沉陷模型。结果表明,模型中挂钩牵引力系数与驱动系数成正比,与沉陷系数成反比;利用田间试验获得该模型修正参数,修正系数为–0.30~ –0.19,与载荷呈正相关,拟合值与田间试验值的误差小于5%。  相似文献   

7.
义乌游泳馆采用凹形屋盖,对这种屋盖结构的风荷载研究还比较少.为此,制作了比例为1:100的刚性模型,采用同步测压技术,进行了义乌游泳馆凹形屋盖的风压测量,得到了其屋盖上的平均风压系数分布并与凸形屋盖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凹形屋盖上的“吸力”要远大于凸形屋盖上的“吸力”;迎风向挑棚上、下表面压力出现不利的负相关,应引起设计人员的注意;周边建筑对义乌游泳馆屋盖风荷载的影响不大.最后还给出了义乌游泳馆屋盖上的前10个最小极值风压.  相似文献   

8.
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模拟了C,D两类地貌的风场,对某市区办公楼进行了风洞试验,分析了不同风场下高层建筑风压分布特性、风荷载及风致响应特性.结果表明:C类风场下平均风压系数、总体弯矩系数、最大基底剪力和最大基底弯矩均大于D类风场的对应值;C类风场下办公楼风荷载大于D类风场下办公楼风荷载;C类风场下各测点风压谱峰值对应频率均小于D类风场下各测点风压谱峰值对应频率;C类风场下结构顶部峰值加速度大于D类风场下结构顶部峰值加速度.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美国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市场结构主要指标及部分医疗和社会经济指标对美国医疗费用的影响,采用1995-2007年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与BP神经网络构建预测模型,对美国支出在医院方面的医疗费用进行拟合及预测,预测结果与实际值之间的相对误差小于0.25%,表明可基于该模型考察在HMO市场结构影响下的美国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质量平衡原理,构建了日光温室湿环境模拟模型.该模型全面考虑了作物蒸腾、土壤蒸发、覆盖层内表面凝结、自然通风和闭膜后的冷风渗透向空气中传递水蒸气质量四大因素对日光温室内湿环境的动态影响过程.利用典型结构的日光温室对模拟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显示模拟值与实测值比较吻合,相关系数大于0.85,相对误差小于10%.试验证明构建的日光温室湿环境模拟模型能较准确地描述日光温室湿环境动态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大气边界层风洞中对某高层住宅建筑模型进行了风压分布风洞试验,分析了单体及受扰后建筑表面风压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凹形立面同高度处风压的相关性高,双层悬挑屋檐中,上层受负风压控制,下层受正风压控制,顶部玻璃挡板也受正风压控制;建筑物的风压分布受周边建筑及地形的干扰后产生较大变化,尤其是1倍于干扰物高度范围内,脉动风压的大小及分布的改变十分明显;受扰后,建筑物的最小极小风压增大了28%.  相似文献   

12.
旋风式谷物干燥系统是风力在农业中应用的新设施,本文论述了旋风式风机各参数对拔风性能的关系,求得影响拔风性能的主次参数和参数间的交互作用,建立了拔风性能和各参数间的回归方程,得出参数的较佳组合,为旋风机的没计及干燥系统的改进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在太行山区专设的测风点和山区各县气象站的风况资料,采用两参数威泊尔(Weibull)分布模拟有效风速范围内的风速频率分布进行估算,得出了较详细的河北省太行山区风能分布情况,对过去认为该区风能资源贫乏不能利用的结论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认为河北省太行山大部分地区的风能,在全年或某季节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利用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采用标准k-ε双方程湍流模型,对具有代表性的FFA-W系列翼型的气动性能进行了模拟计算,结果表明该系列翼型适合于在风能热利用系统中应用。探讨了台阶翼型在系统中应用的可行性。分析了系统气动扭矩和负载匹配的关系,对各种热能转换设备的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选用油压泵作为负载,薄壁阻尼孔作为热转换设备,可以使系统始终在最佳工况点运行。结合分析,给出了系统的主要选型结果。  相似文献   

15.
目前开发商都在开发大型风场,而可直接利用的小型风场,确被人们忽略,使在身边的可利用资源造成浪费。通过大量的监测和实地进行试验,开发出成本几乎为零的风力发电设备,满足了人们的生活需求。因此我们在实地监测试验的活动中总结出了:"巧夺天工、无中生有、借鸡下蛋"的实施方案。  相似文献   

16.
以广州国际会展中心为工程案例,进行了刚性模型风洞试验和有限元模态分析,在此基础上计算了屋盖的风致位移响应,结果表明,对于屋盖风振响应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结构的基阶振型,其次才是风荷载;随着阻尼比的增加,位移响应谱的共振峰得到了有效平抑,峰值位移响应也随之减小.基于现场实测,提出功率谱点积识别大跨屋盖结构竖向整体振动固有频率的方法,并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测得到的前4阶固有频率与振型均能与有限元模型较好吻合,其中基阶固有频率的相对误差仅为0.3%,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日光温室前屋面风载大小和变化趋势进行模拟,可辅助前屋面骨架结构优化设计和前屋面实际风载计算,为提前预测和防灾功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日光温室墙体、保温被和骨架等结构简化,使用UG 软件对日光温室进行造型,将模型与空气进行布尔求差,得到整体模型,将整体模型导入到ANSYS ICEM中,进行网格划分,得到保温被4种工作状态薄膜风压。再通过Y向的9条曲线画出不同条件下风压变化对比曲线。【结果】 在无保温被和保温被全铺时,薄膜最南侧风压最高,约1.014×105Pa,往北侧风压逐渐降低,脊高位置风压最小约1.010×105Pa。由于最南侧风遇到薄膜阻碍,造成风压的升高,而北侧接近日光温室顶端,风速快,而风速快的位置风压小。在保温被全卷及半卷时,也是最南侧风压较最高,约1.014×105Pa,往北有风压的降低,总体屋面风压变化比较小,约1.013×105Pa。只是保温被半卷时,在保温被卷放位置会有风压的突变为1.012×105Pa。【结论】 无保温被、保温被全铺、保温被全卷及保温被半卷4种情况南侧风压较大且相差不大,但越往北侧,保温被全卷或半卷会造成薄膜风压的升高,尤其是顶部的突然升高。保温被全铺是最佳防风方案。南侧风压高,南侧前屋面钢骨架拱形段的性能对日光温室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设计和建设时需要着重计算和核验。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吉林火车站的刚性模型风洞试验研究,得到了屋盖表面的平均风压系数、脉动风压系数等值线分布图,对其风压分布特性做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大跨屋盖结构表面主要呈现负风压(风吸力),主站楼在迎风区屋檐、悬挑区域及屋面凸起的天窗位置气流分离较大,出现较大的负风压系数;由于站台雨篷四周开敞,气流流经站台雨篷时较为顺畅,气流分离较小,因而站台雨篷风压系数较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城市绿地园林树木风灾受损情况及树种抗风性能力。【方法】调查深圳城市绿地园林树木2018年台风"山竹"的风灾受损情况及测定相关数据,结合历史资料提出园林树木抗风灾等级评价标准,并采用综合评分法对50种常见园林树木的抗风性能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根据园林树木风灾受损程度及预期恢复状况将风灾受损状况划分为5等级,将树种抗风性能对应划分为5等级;抗折枝能力优良树种多为棕榈科、原生近海地区、适合滨海绿化的种类,原生内陆静风区树种普遍抗风性差;抗折干树种一般材质坚韧、干形挺直,树冠受风面小;抗倒伏种类的根系通常特化或具深根性,一些种类冠形通透、风阻小或枝条柔韧度高。【结论】决定树种抗风性能的主要形态因子为树干与材质、抗弯强度、冠层密度、冠高比、根系状况、挠曲变形量和最大静荷载;在50个常见园林树种中,棕榈类、乡土树种及根系发达或材质坚韧、树冠通透的种类抗风性能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