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晚清社会变革的历史场景下,王闿运致力于书院教育,其中尤以在船山书院的时间最长,前后长达二十余年,培育了一批英才。清末书院改学堂,船山书院在王闿运的主持下经历了"反对——应付——缓改"三步曲,其中除却王闿运本人的原因外,也有现实的客观因素。船山书院改制的过程和王闿运对于书院改制的态度对于我们理解近代学者在晚清所作的历史选择以及对中国教育由传统向现代过渡的认识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近代经学史上,王闿运的经学研究自成体系,独树一帜,是晚清学术嬗变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环。他提出"经学以自治,史学以应世"的观点,强调通经致用,并指出诸经所言皆是礼,以礼治人必须先自治。五经之中,王闿运独崇《春秋》,认为致用之道在《春秋》,其思想的重点在于礼与乐盛,修文德,崇礼让,尚义轻利,邦国和谐,这与我们所认知的晚清公羊学家有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3.
春秋公羊学是一门古老的中国诠释学。在公羊学理论体系中,作为基本诠释法则的"例",与作为基本价值目标的"微言大义",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王运治学崇礼,治经与治礼结合在一起。反映在春秋学上,例以为文,礼以为本质,以例释礼,藉例明礼,例和礼合一,是王氏公羊学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4.
王闿运的经学具有"突破传注,返回经文"的特色,但他有一个从宗传到宗经的过程,早年时期的王闿运是笃信传文的,到了他作<春秋公羊传笺>和<春秋例表>的时候,开始返回经文.<春秋公羊传笺>中的返传与返经情形,一是对何休<解诂>思想的舍离,这表现最明显的,是他的灾异观,二是对传文的质疑与超越.<春秋例表>的著作动机是出于宗经,而由前后两个版本的不同点,更可以看出他的返经精神.  相似文献   

5.
《谷梁申义》是晚清学者王闿运的第一部经学著作.与历代"谷梁学"研究相较而言,《谷梁申义》在经学思想倾向、治经方法和价值取向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了王氏早期的经学成绩,亦对其以后的经学风格产生了较为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廖平入读尊经书院后学思两变,自称第二变是"庚辰以后,厌弃破碎,专事求大义",学术界据此认为廖平自1880年开始,在王闿运影响下,厌弃汉学考据,转向今文经学.但细检相关史料后发现,研究者推证廖平学思二变的契机发自王闿运入主尊经讲席的证据虚空不实.廖平从1881年至1886年间一直从事文字训诂之业,并且始终强调"治经之道,不能离声音训诂".廖平"厌弃破碎,专事求大义"的真正意蕴,是主张跳出琐碎的名物考订,着力推寻经书条例、解证经典大义,由勤学变为深思会悟,但他的经学立场和治经方法并无明显变化,直到经学二变后才  相似文献   

7.
8.
现代戏剧大师曹禺被誉为‘中国的易卜生”,易卜生又被称作“挪威的索福克勒斯”。因此,本文试图通过比较分析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和曹禺的《雷雨》,来揭示两剧在人物性格和悲剧精神方面的共通之处;同时亦尝试从人类学、伦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剖析悲剧主题的多重内涵,尤其是悲剧人物和命运的冲突与抗争,以及在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之间苦苦挣扎给他们带来的困惑与痛苦。  相似文献   

9.
考证《毛诗补传》,从释诗特点来看,戴氏解《诗》讲求实证,尽可能以史实、风物民情、俗语以及各种名物制度诠释诗语,力求还原诗语之本义;从诗学观点来看,戴氏解《诗》重诗旨。围绕“旨”之传达,戴氏考析诗人之“意”与作品之“辞”的复杂关系,以及诗的“喻象”、“借比”对“诗旨”的表现意义,提出“托”于表象以见“旨”的诗创作形态。  相似文献   

10.
《福乐智慧》是学习和研究古维吾尔民族历史、文化和语言的宝贵史料和百科全书。透过作者和书中人物的观点,我们也了解到了喀喇汗王朝维吾尔族社会的女性价值观念。文章分析了《福乐智慧》中论女性之美与女性之恶的内容,并探究了这种女性观的普遍性以及当时女性的实际生活状况。  相似文献   

11.
学风问题是关系到中国共产党的兴衰和社会主义事业成败的重大问题。新时期,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学风建设, 大力弘扬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2.
"八荣八耻" 荣辱观涵盖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弘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是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时代标尺,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指南,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六朝南京园林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喜全  姚亦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70-11472
研究了六朝南京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的分布、结构及园林特色,实地调查了这些历史园林的现状情况,并对历史园林的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利用童蒙教材进行法律教育是明清徽州对民众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杂字是明清徽州民间童蒙识字教材的重要类别,其中涉及诸多法律教育的内容,并采用了多种形式予以呈现.而明清统治者对民众法律教育的重视,徽州宗族对法律教育的强调以及明清徽州争讼的频繁是徽州杂字中法律教育内容大量出现的三个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法治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权能分治”学说。在“权能分治”学说中“人民有权、政府有能”是“权能分治”的主要内容;“五权宪法”是“权能分治”的具体体现;“建国三时期”是“权能分治”的实施方案;三民主义是“权能分治”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6.
秦汉磔刑考     
磔刑是秦汉时期的一种死刑。磔的本意是裂牲,是指在宗教献祭仪式中杀牲祭神,后来演变为一种割裂肢体、挖出内脏的酷刑,用于惩罚群盗等重罪。通说以为磔刑是处决后暴尸或以马车撕裂受刑人的肢体都是错误的。后世的凌迟保留了割裂肢体、挖出内脏等裂牲的基本方法,当是由磔刑发展而来。  相似文献   

17.
论发展农户庭院经济的八个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农户庭院经济的“认识-规划-实施”的关系、“生态、经济、社会”三个效益的关系、“庭院开发、大田生产、乡镇企业”的关系、“过去、当前、长远”的关系、“种、养、加、服”四业的关系、“领导、技术人员、农户”的关系、“试验、示范、推广”的关系、“人、财、物”的关系等八个关系进行了扼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通过介绍"八景"文化的起源与发展,挖掘"八景"自身存在却又被忽视的文化底蕴及特点,总结了"八景"在体现地域文化特色中对现代园林的影响,指出了重新审视"八景"文化对我国现代园林景观发展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竺济法 《农业考古》2019,(2):179-184
本文提出"茶都"之定义,简言之即为茶产业、茶文化代表人物、标志性茶事、茶文化经典集中之地。梳理了晋代至现代南京、湖州、杭州三地"茶都"的形成与兴衰。  相似文献   

20.
陶渊明生逢魏晋玄学盛行时期,他的人生和文学观念与魏晋玄学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性其情"、"应物而不累于物"为主要内容的王弼玄学是陶渊明立身为文的核心。因此,弄清陶渊明与"贵无"玄学的关系,是解读陶渊明文学思想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