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一、主要内容1、注重孝悌。《论语·学而》集中体现在孔子对"孝"的阐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严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意思是:弟子们在家中父母跟前,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要顺从师长,言行要谨慎,要诚实可信,由孝悌之爱而泛爱众,把手足之爱从血缘领域引申到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孔子这句话中表达了儒家  相似文献   

2.
自东周到清朝,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核心只能是经学(解释和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儒家经典以礼为本.研究儒家经学,不能废弃史、子、集部之学,不能忽视佛道二氏之学.经学没有死,不会死.  相似文献   

3.
本文提出"<礼>古记"之说,指出这种<礼>类战国古文记文,是一种长期为人所忽略的古代学术文体.近年出土的战国楚简中,见有多种此类"<礼>古记"的作品,与传为子思之学的儒家传统有关.研究出土文献中的"<礼>古记"类作品,不仅使我们得以考察传为子思学派作品的早期面貌,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认识中国古代学术文献的文献形式与文体.  相似文献   

4.
赵岐的关于经学的著作只有<孟子章句>一书,而其书又成为后来十三经注疏的版本,因此关于此书的相关研究是又格外的重要.赵岐批注<孟子>,所使用的方法,无非是汉人常用的章句训诂的方式,但其训诂方式又不是大张旗鼓式的训释数十万或百万余言的大章句,而是回到经学最初的诠释方式,即是减省后的小章句.其中除训诂之外,又不偏废句意义理的阐发.对赵岐<孟子章句>十四卷进行文字训诂、引经、解经等,其中具有特色或有问题的部分提出个人的看法,所以本文将分为"训诂名物"、"以经解经"、"博将子史"、"诠释文意"等来做分析与说明.此研  相似文献   

5.
经学方法与古代农书的编纂——以《齐民要术》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古代有重要影响的农学巨著,《齐民要术》的农学研究方法深受传统儒家经学方法的影响,其采用的“采捃经传”和“验之行事”的农学研究方法同儒家的经学方法———既崇尚经典又重视实际考证的儒家经学传统是一致的;《齐民要术》之后几部大型综合性农书的研究方法与儒家经学方法之间也存在类似的一致性,而《齐民要术》本身对这些农书的影响亦是儒家经学方法影响作用的体现。因此,对儒家的经学方法的运用成为《齐民要术》及其之后我国古代几部大型综合性农书之间一脉相承的农学研究传统,古代农书的研究方法上体现出明显的儒学化特征。  相似文献   

6.
损益思想最早来源于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的"上帝观念"、"天命思想",包括损人益天与损天益人两个重要阶段.从损益思想角度考察,<易传>与<老子>有相似的一面,都重视"反"的功能和作用,注意到事物相反相成的关系.但<易传>思想明显有进一步的成熟与发展.<易传>在解<损>、<益>两卦时,<彖辞>侧重上下,<象辞>侧重己人、过善,从而将<老子>、<论语>等所探讨的天人之间的损益观念,吸收融会并进一步具体化起来,更加突出修养论.随着后世学术史的演进,<易传>与<老子>的相互结合与分辨形成了新的思想和观点.  相似文献   

7.
宋明时期许多注经的著作中已经渗透了理学思想,而理学家的讲学内容也大多不离经学的主题。两者关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果离开对方,便没有真正意义的"宋明理学",也没有真正意义的"宋明经学"。理学是经学演变的合逻辑产物,理学以经学为根柢,同时又是从经学思想中升华出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反过来理学又指导并服务于经典解释。宋明时期许多理学家的语录是以讲儒家经学为主的,《朱子语类》一百四十卷,有七十九卷是纯粹讨论儒家经学的,这些语录反映了对理学家经典文化的一种深度理解。由于传统教育是经典教育,理学家的一个最终目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部在儒家领域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典籍著作,《论语》主要记载了孔子及其弟子的 言行,其中孔子凭借其言行向弟子传递出的一些为人处世的道理,时至今日仍然对于教育教学领 域的德育工作与学生管理工作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也为高校辅导员日常工作的开展与如何构建 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了借鉴意义。本文简要阐释了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的难点问题,分析了《论 语》中涵盖的德育价值,并围绕“仁学”、“爱教”、“德治”、“修身”等四个层面探讨《论语》中的德育 价值在高校辅导员工作开展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和谐师生关系的建构提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9.
出佛入儒、出道入儒、由"治国"转向"治心"为周敦颐学术思想的三个基本特色.他出佛入儒的思想轨迹,在<爱莲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出道入儒的思想轨迹,在<太极图说>中得到集中的展现.他突破了经学家讲儒学的政治哲学话语,讲出了儒家的人生哲学,以"孔颜之乐"为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论语》是一部主要讲述如何做人的儒家经典语录,其根本精神是倡导做有德性的人。君子德性是《论语》中所推崇的一种重要德性。《论语》中的君子因为其自身的德性,而成为孔子仁爱精神与礼乐文明的践行者。君子经历了从在位者向有德者的转变,孔子在这一转变中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于是,就很有必要从伦理学的视角分析《论语》中的君子德性观,这包括君子的"仁"、"义"、"礼"以及"行"等诸多德性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