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嫁接杜鹃红山茶的砧木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是用油茶种子培育砧木苗,育苗要做到合理施肥,控制病虫害,促使小苗生长壮旺;二是选取生长多年的、生势好、树型美的油茶树作砧木。嫁接要选取健壮的接穗在适宜的季节嫁接。嫁接后,要加强肥水管理,及时抹掉部分的水芽,预防病虫害。  相似文献   

2.
不同砧木对海南油茶嫁接成活率和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越南油茶(海南种源)、油茶‘岑软2号’(广西种源)、油茶‘湘林XLC15’(湖南种源)和高州油茶(广东种源)种子的芽苗为砧木,海南省新认定油茶新品种‘海油1号’春梢为接穗,研究4种砧木对其嫁接成活率、嫁接苗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越南油茶为砧木嫁接成活率最高,达95.0%,以油茶‘湘林XLC15’为砧木嫁接成活率最低,仅为50.0%;以越南油茶为砧木的2年生嫁接苗苗高、地径和总鲜重均为最高,分别达到50.75 cm、5.19 mm和38.64 g,其次为‘岑软2号’,高州油茶最低;不同砧木嫁接的苗木根冠比大小依次为高州油茶油茶‘湘林XLC15’越南油茶油茶‘岑软2号’;以越南油茶为砧木的嫁接苗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平均值达77.58,最低为‘湘林XLC15’;以越南油茶为砧木的嫁接苗总氮含量、总磷含量和总钾含量均最高,分别为849.23、667.58、532.98 mg。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以本地越南油茶做砧木最适宜于‘海油1号’油茶的嫁接育苗,其次为油茶‘岑软2号’。研究结果为海南特色油茶的良种壮苗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西瓜嫁接苗的植物保护酶同工酶与亲和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6种不同瓜类的砧木分别与西瓜(Citrulluslanatusvar.)西农8号进行嫁接,研究其对接穗过氧化物(POD)和超氧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及其接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穗断根前西瓜实生苗与接穗苗同工酶的带型及其活性强度差异较小;断根后西瓜实生苗与不同砧木的嫁接苗生长及其叶片POD和SOD同工酶相似性变化较大。同工酶相似系数与嫁接苗的长势存在正相关,其中冬瓜、瓠子和葫芦砧木上接穗与实生苗的POD和SOD同工酶相似性最高,与西瓜的嫁接亲和性最强;丝瓜砧木上的接穗与实生苗的叶片POD和SOD同工酶相似性最低,与西瓜的嫁接亲和性最弱。  相似文献   

4.
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生产实际出发,介绍油茶芽苗砧嫁接育苗技术在砧木种子的选择、贮藏、培育、苗圃地选择整理、嫁接技术及嫁接苗管理等技术环节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普通油茶无性系岑软3号嫁接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油茶本砧嫁接为对照,研究博白大果油茶、广宁红花油茶、香花油茶、陆川油茶与普通油茶优良无性系岑软3号苗期的嫁接亲和性。结果表明:香花油茶作为砧木嫁接岑软3号的成活率及存活率分别达到了91.67%和98.55%,抽梢以及嫁接苗的生长与以普通油茶作为砧木均没有显著性差异,参试的4个物种中香花油茶与岑软3号的嫁接亲和力最好;其次是陆川油茶,嫁接成活率和存活率分别达到了93.67%和95.00%,但嫁接苗生长1年后叶片N、P、K含量显著低于对照;广宁红花油茶在嫁接过程中表现出了一定的不亲和性,嫁接成活率仅为72.00%,且后期生长受到抑制;而博白大果油茶嫁接成活1 a后的存活率仅为24.49%,生长受阻,嫁接后期表现出了明显的不亲和性。  相似文献   

6.
系统介绍了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生产技术,包括油茶种子的采集与处理、芽苗砧的生产、芽苗砧的嫁接与芽苗砧嫁接苗的管理、油茶种苗的出圃等方面。  相似文献   

7.
咖啡种间嫁接苗生长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查理种咖啡为砧木,小粒种咖啡卡蒂莫、中粒种咖啡26号为接穗,对不同嫁接组合嫁接成活率、嫁接苗和自根苗生长量、生物量、根系形态特征及生理特性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卡蒂莫/查理种嫁接成活率低于58.00%,中粒种26号/查理种嫁接成活率高于78.00%,砧穗间亲缘关系对种间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较大;卡蒂莫/查理种嫁接苗地上部生长量(株高、茎粗)、生物量(接穗鲜重、接穗干重、根鲜重、根干重)极显著低于卡蒂莫自根苗,嫁接苗比自根苗根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低,根系的生理活性低,根的生长量(根体积、根表面积、侧根长)显著或极显著小于自根苗;中粒种26号/查理种嫁接苗地上部生长量极显著高于自根苗,生物量除接穗鲜重外,其余指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自根苗,根的生长量与自根苗差异不显著。砧穗间亲和力和植株生长势有直接的相关性,卡蒂莫、查理种种间遗传差异大,嫁接苗长势差,不能发挥砧木根系优势,不能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中粒种26号、查理种种间亲缘关系近,嫁接后,株高变高,茎干变粗,分枝数增加,侧根粗,根系活力提高,植株长势好,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甘蓝型油菜品种间相互嫁接及对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溶液培养和土壤培养条件下,试验油菜幼苗嫁接技术以及嫁接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油菜幼苗嫁接后一般有10~12天的缓苗期,其后可确认嫁接苗是否成活。不同硼效率甘蓝型油菜相互嫁接后,油菜不同农艺性状受砧木、接穗影响程度不同,株高、叶片数、地上部干重、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等性状主要与其接穗母株接近,主根长度则与其砧木母株特性接近,但它们同时均受到砧木或接穗的影响,影响程度相对较小。不同部位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接穗母株特性相近,基本不受砧木影响。油菜地上部硼含量主要受接穗控制,同时受到砧木影响,而砧木硼含量与接穗关系较小。不同硼效率油菜品种各部位钙、镁含量无明显差异,嫁接对其亦无明显影响。试验成功“改良插接法”,具有嫁接速度快、成活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低温胁迫对苦瓜嫁接苗渗透调节物质的影响,以中原共荣与苦砧 2 号 2 个南瓜品种作为砧木与翠柳2号苦瓜分别靠接的嫁接苗为试材,对照采用苦瓜自根苗,使用人工气候培养箱进行低温处理,对低温下两种不同砧木嫁接苗的冷害指数及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可溶性总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的变化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在低温胁迫下,嫁接苗的冷害指数极显著低于自根苗,说明嫁接可以缓解幼苗所受的低温伤害。在冷胁迫期间,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以及可溶性总糖嫁接苗显著高于自根苗;在冷胁迫前期,嫁接苗葡萄糖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果糖含量嫁接苗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蔗糖含量在低温胁迫过程中,嫁接苗均显著高于自根苗。苦砧 2 号在可溶性蛋白,游离脯氨酸以及可溶性糖的含量上均高于中原共荣,综合表现上苦砧 2 号的抗冷性优于中原共荣以及自根苗,说明嫁接苗在低温胁迫时能有效地提高此 3 类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以此提高苦瓜幼苗的耐冷性,而在冷胁迫前期正向响应的可溶性糖中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蔗糖在整个耐冷胁迫期间均表现了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不同砧木对嫁接甜瓜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田间种植试验,采用植物生理生化测定方法,研究不同砧木对嫁接甜瓜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嫁接组合甜瓜叶片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活性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中以Y-5、Y-8、Y-9为砧木的嫁接苗表现较为突出,这些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以两年生杜鹃红山茶(Camelliaazalea)扦插苗为材料,研究遮光率分别为0、30%、50%、80%条件下其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变化,以分析光照强度对杜鹃红山茶生长发育和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为合理栽培及提高品系抗性提供参考。结果表明:随遮光率的增加,杜鹃红山茶的苗高、地径、冠幅、分枝数、成活率、根部干质量、茎部干质量、叶片干质量、总干质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增加,且均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高水平。随着遮光强度的增加,叶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表现出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且均在50%遮光条件下处于最低水平;叶片中游离氨基酸含量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因此,适度的遮光处理有助于杜鹃红山茶幼苗的生长,50%遮光条件下杜鹃红山茶幼苗栽植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根据山茶(Camellia japonica)同源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利用同源克隆和3°,5°-RACE技术,从杜鹃红山茶(C. azalea)花芽组织中克隆出ACC氧化酶(ACC-oxidase, ACO)基因,命名为CaACO1,基因全长1232 bp,开放阅读框963 bp,编码320个氨基酸。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ACO1在杜鹃红山茶不同组织中均得到表达,其中茎尖ACO1表达量最低,其次花芽、叶芽、根尖,表达量较高的是真叶和花器官,随着叶片成熟和花器官发育ACO1表达量均逐渐增加。结果表明,该基因可能参与杜鹃红山茶叶片发育,并且与花器官衰老密切相关。ACO1在参试的8个山茶品种花器官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基本一致,但不同品种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相关性分析发现ACO1表达量与花型、花色、花径和花瓣数4个形态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高效、稳定的海南油茶良种离体快繁体系,加快油茶芽苗砧嫁接苗的繁育,以海南本土油茶良种海大油茶4号当年生枝条的腋芽及顶芽为外植体,初代诱导定芽萌发建立无菌体系,再通过增殖培养提高组培芽增殖系数,进一步对增殖芽进行壮芽和炼芽,作为海南地区油茶芽苗砧嫁接用接穗。结果表明,最适宜的外植体消毒方法为:以2% NaClO 15 min + 0.1% HgCl2 12 min进行复合消毒,外植体在添加杀菌剂0.1 g/L清菌易的培养基上初代培养,污染率可控制在20%以下;腋芽和顶芽的初代芽诱导适宜培养基为:MS+0.1 mg/L IAA+2 mg/L 6-BA+0.5 mg/L GA3;无菌组培芽的适宜增殖培养基为:WPM+2 mg/L 6-BA+0.05 mg/L IAA+2 mg/L GA3;组培单芽的适宜壮芽培养基为:WPM + 活性炭500 mg/L;将组培芽接穗用6-BA 50 mg/L的溶液浸泡基部2 min,嫁接成苗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种间嫁接生产应用可行性,以解决连作咖啡园再植植株长势弱、死亡率高的问题,布置了以未嫁接的中粒种咖啡热研3号实生后代为对照,查理种16号为砧木、中粒种咖啡热研3号实生后代为接穗的种间嫁接大田试验。经过5 a的田间性状观测,结果表明:1年生种间嫁接植株株高、茎粗、冠幅、最长一级分枝长度大于未嫁接植株,但差异未达显著,种间嫁接植株一级分枝对数、最长一级分枝节数显著大于未嫁接植株;2015年单节果实数未嫁接植株显著高于嫁接植株,其余年份(2014年、2016年)差异不显著;干鲜比、百粒重、单株鲜果产量两者间差异不显著。虽然嫁接植株2015年单节果实数显著低于未嫁接植株,但种间嫁接促进了中粒种咖啡的生长,增加了单株结果节数,因而嫁接植株单株鲜果产量未显著减少。综上,嫁接不影响中粒种单株鲜果产量和果实的品质性状,该组合的种间嫁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以大粒种咖啡‘1号’(Caffea liberica No. 1)和中粒种咖啡‘热研1号’(Caffea canephora Reyan No. 1)的种子苗形成不同双根靠接苗组合,以‘热研1号’高产无性系为接穗,包括中粒种双根嫁接苗(T1),大粒种中粒种双根嫁接苗(T2),大粒种双根嫁接苗(T3),以常规种间嫁接苗(CK,植株地下部为一条大粒种1号根系,地上部与双根苗一致)为对照,比较不同嫁接处理植株生物量、根系形态及光合特性,并分析高径比及苗木质量指数。结果表明:T1和T2处理较CK植株根尖数分别提高407.14%和780.28%、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25.11%和57.49%、总生物量分别提高168.26%和209.35%。同时,苗木质量指数分别提高195.79%和244.17%,苗木长势较粗壮,T1和T2处理通过提高植株根系吸收及光合能力提升苗木质量。而T3较CK植株高径比提高25.28%,较CK增加一条大粒种根系,并未显著提高T3处理植株生物量,且苗木长势较细高,后期易形成“高脚苗”,大田定植效果差。因此,中粒种双根苗和大粒种中粒种双根苗生长优势明显,以大粒种中粒种双根苗长势最佳。  相似文献   

16.
以GT1和RRIM600两种实生苗为巴西橡胶树砧木材料和GT1、RRIM600和PR107无性系及其砧木自身芽4种接穗材料进行成对芽接,研究了橡胶树砧木品种、砧木大小和接穗组合对芽接成活率、砧木和接穗直径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砧木品种对接穗的直径生长量的影响因接穗品系和砧木大小而异;(2)砧木大小极显著影响接穗直径生长量,而对芽接成活率的影响较小;(3)接穗组合对芽接成活率、砧木和接穗直径生长量均有显著影响,且与砧木品种有关。在同等大小的GT1砧木上,3种接穗组合的砧木直径无显著差异;砧木自身芽(RB)与RRIM600组合时的芽接成活率极显著地低于其他两种组合,RB的直径生长量明显强于GT1,但弱于PR107和RRIM600。在RRIM600砧木上,砧木自身芽的芽接成活率极显著低于RRIM 600、显著低于PR107;砧木自身芽组合的砧木直径显著或明显大于GT1+PR107和GT1+RRIM600组合;砧木自身芽的直径生长量极显著或显著大于GT1和PR107的接穗。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咖啡嫁接苗应对干旱胁迫其内源激素变化对植株生长的影响,布置了盆栽试验.接穗为中粒种咖啡'大丰1号',砧木分别为大粒种咖啡'查理种16号'(种间嫁接)和中粒种咖啡'热研2号'(种内嫁接),3种水分处理:(1)正常淋水土壤含水量(soil moisture content,SMC),18%≤SMC≤25%,(2)轻度...  相似文献   

18.
大豆远缘嫁接诱变技术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和优化大豆远缘嫁接诱变技术体系,以与大豆远缘的8种植物为砧木,以4个大豆品种(系)为接穗进行嫁接试验。结果表明:以6~8日龄的大豆幼苗作为接穗可提高远缘嫁接成活率,其中7日龄大豆幼苗的嫁接成活率最高。砧木类型对远缘嫁接大豆后代诱变率和诱变方向有重要影响,番茄/龙选1号、蓖麻/科绿2号、生姜/科绿2号、蓖麻/田丰90和洋姜/田丰90嫁接组合的诱变率最高,同时以生姜和番茄作为砧木与大豆接穗嫁接后代可出现高蛋白、高油和晚熟类型突变;以甘薯和马铃薯为砧木与大豆接穗嫁接后代可出现多分枝和丰产类型突变;以蓖麻和洋姜为砧木与大豆接穗嫁接后代可出现抗逆性强(抗倒伏)和植株矮化的突变类型;以南瓜和葫芦为砧木与大豆接穗嫁接后代可出现晚熟和高大植株的突变类型。嫁接亲和力评价结果表明,以南瓜、马铃薯、番茄和生姜作为砧木的嫁接亲和力较高,以科绿2号为接穗的嫁接亲和力较高。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花生野生种及转基因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田间长势弱等难题,本研究对花生的嫁接技术进行了优化。以黑籽花生品种豫花0215分别在黑暗和光照条件下培养7d的实生苗为砧木,以栽培种、野生种及双二倍体的无菌组培苗为接穗,采用劈接法,以花生的下胚轴为嫁接部位进行嫁接。结果表明,花生砧木的培养方式不同,嫁接成活率差异显著,在黑暗条件下培养的砧木下胚轴达到6cm以上,平均嫁接成活率较高,达到96%以上。不同类型接穗嫁接成活率差异很大,栽培种的嫁接成活率较高,嫁接到黑暗培养的砧木上成活率达到100%。采用黑暗培养的豫花0215作砧木,大大提高了嫁接成活率和嫁接效率,该方法在花生野生种、双二倍体及转基因植株等组培苗的嫁接上获得成功,克服克服了野生种及后代材料生根困难及移栽成活率低,及组培苗移栽后长势弱等问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