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研究梧州六堡茶在区域旅游发展理论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整合开发的目的,在于了解区域旅游的基本内涵,找到适合六堡茶整合旅游产品的途径。本文介绍了梧州六堡茶茶文化旅游的区域优势,分析了其中的不足之处,提出梧州六堡茶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整合开发举措如下:提升"整合"意识,强化管理层引导作用;实现茶文化与养生之旅的深度整合。  相似文献   

2.
胡世伟 《福建茶叶》2016,(5):162-163
开发茶文化旅游产品对经济增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且有效保护并传承民间茶艺茶俗。本文分析了茶文化旅游产品概况,组合性开发的优势,探讨茶文化旅游产品组合性开发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王瑀 《福建茶叶》2016,(7):151-152
新兴的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新经济增长点。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有利于对茶文化旅游进行规划。在旅游发展中弘杨传统茶文化,合理利用茶文化旅游资源,有助于茶文化和旅游经济的共同发展。本文以安徽祁门为例,调研了安徽祁门旅游资源,重点对开发安徽祁门茶文化旅游业进行了分析,讨论了茶文化旅游带来的经济价值。在市场指导下,对开发安徽祁门茶文化旅游资源模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淑云 《福建茶叶》2016,(3):168-169
茶文化旅游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项旅游项目,也是茶产业和旅游产业成功嫁接的典范。本文对我国茶文化旅游兴起的背景与发展成因进行了梳理,结合对茶文化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指出大力发展茶文化旅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还将现存的茶文化旅游的多种形式进行汇总和剖析,并佐以实地经验,通过对我国茶文化旅游发展所积累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的探讨,为茶文化旅游在我国旅游经济发展中的发展前景和方向做出了预估,提出了进一步开发茶文化旅游经济的思路。  相似文献   

5.
深度旅游理念视角下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伟霞 《福建茶叶》2016,(7):136-137
茶文化旅游在以茶文化为载体的形式下具有更为深邃的内含和灵魂。在我国茶文化旅游盛行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模式正在备受人们的关注和推崇,高文化品位的茶文化旅游产品成为了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关键要素,成为了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成为了重视文化消费的休闲时代的助推器。深度旅游理念显现出旅游者渴望参与和体验文化旅游意识增强的特点,我们要从茶文化深度旅游的产品开发要素入手,进行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王裕光 《福建茶叶》2016,(4):138-139
近年来,随着"茶为国饮"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茶文化旅游业得以迅速发展,已初具成效,但茶文化旅游开发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本文分析了我国茶文化旅游的现状问题,提出了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方法和途径,意在促进我国茶文化旅游产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欧丹 《福建茶叶》2016,(3):145-146
和传统旅游项目相比,茶文化旅游是观光旅游和文化旅游的结合体,更能够满足当下人们的新型消费要求。本文首先就茶文化旅游的概念和国内茶文化资源特点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意义和开发举措。  相似文献   

8.
将茶文化作为重要载体的茶文化旅游内涵更加深邃,当前,国内茶文化旅游盛行,与其相关的茶文化旅游产品在开发模式方面也备受关注。在此背景下,高文化品位茶文化旅游产品也逐渐成为我国旅游行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作为一种新型旅游形式,对当代社会的文化消费提供了极大的发展动力。而深度旅游理念则展现了游客渴望参与并体验文化旅游等意识不断增强的趋势,因而,应当以深度旅游理念为基础,注重茶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相似文献   

9.
茶文化旅游是目前我国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项目之一,但现在许多旅游业者对茶文化在旅游项目中的应用价值认识不足,而且现有的许多旅游文化景点,对本地的茶文化特色了解不够深刻,导致在茶文化特点上的体现不够明显,且没有专业茶文化旅游技术与服务措施,缺乏高度的品牌意识和适当的宣传,使得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发展与我国得天独厚的传统茶文化不相匹配。本文以广东茶文化旅游为例,对广东开发茶文化旅游的优势及相关策略做了简要分析,多角度对广东的茶文化旅游产品进行开发,是广东茶文化的旅游发展再创新高的契机。  相似文献   

10.
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茶文化资源丰富,具有极其重大的旅游开发价值。人们在不断深入认识茶文化的过程中,逐步挖掘出茶文化资源的旅游价值和功能,形成为了一种新型的旅游模式——茶文化旅游。而如何科学评价茶文化旅游资源价值、功能和开发潜力也成为了学界研究的重要领域。本文首先应用专家意见调查法,构建茶文化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层次分析法对信阳和阳羡国内两个具有较强代表性的地区的茶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综合评价和比较分析,以期为我国其他地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评价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李丽 《福建茶叶》2016,(7):143-144
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丰富的茶文化资源和自然生态资源,但是由于缺乏茶文化旅游开发意识,茶文化旅游开发程度仍然较低,存在较多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必须在本地资源基础上,树立茶文化旅游意识,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和宣传力度才能改变茶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促进少数民族地区茶文化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贺 《福建茶叶》2016,(1):100-101
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符合现在旅游发展形势,能更好促进茶文化旅游的发展。本文对茶文化旅游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同时也介绍了茶文化旅游深度开发的一些思路,最后以信阳和安溪两个地方的茶文化旅游为例,分析了茶文化旅游的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13.
覃燕玲 《福建茶叶》2016,(3):148-149
茶文化是具有历史渊源且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本文基于对茶文化旅游的理解,分析广西茶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梳理当前广西茶文化旅游开发现状及发展瓶颈,提出日后发展茶文化旅游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曹菊枝 《福建茶叶》2016,(10):143-144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文化在中国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茶文化旅游。本文通过对我国茶文化旅游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挖掘整合茶叶资源,更好地开发茶文化旅游,促进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郑青 《福建茶叶》2016,(11):146-147
我国茶的历史悠久,始于神农,兴于唐宋,随着数千年的流传发展,逐步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而结合茶文化进行旅游资源开发,挖掘茶文化的旅游价值是目前旅游开发中的亮点项目,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走向。浙江省是中华茶文化的起源地之一,且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生态景观资源极其丰富,极其利于开展茶文化旅游项目。借此可提高茶文化影响力,带动旅游、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实现文化、经济、生态三者的和谐统一。本文通过对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的必要性、浙江发展茶文化的优势、以及现今浙江茶文化旅游开发过程中呈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探讨了新时期浙江茶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及其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6.
黄平 《福建茶叶》2016,(4):152-153
茶文化旅游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旅游形式,是茶文化与旅游业的完美融合,是集采茶、制茶、茶艺为一体的一种以地域性为特征的旅游模式。本文立足于当前我国现有的茶文化旅游资源,分析茶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意义,并提出一些更为与时俱进的开发策略,为茶文化旅游资源的蓬勃发展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7.
茶文化以丰富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深受当代大众的喜爱,使其与旅游、饮食等多种文化融合丰富了当代茶文化的表现形式,茶文化旅游就是当前最受欢迎的一种形式。本文从分析城乡茶文化差异的基础上,探讨茶文化旅游发展的策略,避免茶文化旅游开发忽略城市与乡村的地域、文化等差异,一味地跟风导致资源的浪费和对我国茶文化传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近些年来,茶文化迎来了新一轮的复兴风潮,更多的人对中国传统茶文化有了深刻的认识。在这样的背景下,茶文化旅游逐渐发展起来,将中国旅游与传统茶文化结合在一起,不仅可以丰富旅游形式,普及中国传统文化,同时也拉动了中国旅游内需,吸引了更多游客的目光,提高了国内旅游事业的收益。目前,在我国很多区域都开发了茶文化旅游的新型旅游模式。本文以安溪茶文化旅游为例,对其进行几方面分析。  相似文献   

19.
孙彦逢 《福建茶叶》2016,(4):155-156
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作为当代旅游经济发展的新形式,将当地茶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密切结合在一起,极大地促进了现代旅游业的发展。本文在探讨北方茶文化与旅游资源融合现状的基础上,探讨茶文化与旅游资源的融合之路,旨在为我国北方茶文化旅游的开发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茶文化旅游契合了现代人对休闲"慢生活"的追求,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我国当前的茶文化旅游面临着体验类项目较少、游客体验感差等现实问题。休闲体育旅游因其自身固有的特性,可以较好的解决茶文化旅游的上述不足。将休闲体育旅游相关理念引入茶文化旅游,开发形式多样的茶文化休闲体育项目,可以促进我国的茶文化旅游,甚至整个茶叶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