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野化茶市场SWOT初步分析,提出针对野化茶消费人群以推动产品优化改革,保持野化茶稀缺性以扩大野化茶认知度,制定产品价格策略以提升野化茶竞争力,制定营销策略以保持野化茶绿色品牌等四项市场营销策略,以期为野化茶开拓市场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
当前制约我省红碎茶出口增长有两大因素:一是质量,二是有关的价格政策。而影响质量的主要因子是外形品质差,尤以外形色泽枯、黄不润,花杂和净度差为甚,失去了中小叶种红碎茶外形“乌黑油润”的品质特色。外形品质是鲜叶原料自然品质水平和制茶工艺技术的综合反映。近年来除鲜叶采  相似文献   

3.
信阳毛尖感官品质因子的相关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桂义  王运梅 《茶叶》1993,19(4):39-41
本文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对信阳毛尖茶感官品质因子间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信阳毛尖茶除净度外其余七项品质因子与品质总分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外形品质因子间的相关性相对较小,内质因子间的相关性较高,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特别是香气和滋味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150…。干茶的色泽与内质各因子及内质总分的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或显著水平;净度、嫩度、条索三项因子与内质各因子及内质总分的相关性较小。最后对信阳毛尖茶审评品质因子的评分标准和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苏祝成  钱秀萍 《茶叶》2005,31(3):156-158
在我国的不少茶类中,外形是衡量品质的主要因子之一,它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制茶工程技术的发展。针对一些茶类物质性消费特点,能过弱化外形在品质评价因子体系中的权重,诱导加工技术创新和推进产生化加工工艺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工夫红毛茶(简称红毛茶)审评以标准样茶为标尺,实行级内茶外形、内质并重,干湿兼看,分别定等的办法,作为收购红毛茶定等、计价、归堆的依据。鉴别红毛茶品质,外形有条索、嫩度、净度、色泽、干香五个因子,其中条索、嫩度、净度是主要因子,色泽、干香是结合因子;内质有香气、汤色滋味、叶底嫩匀度和叶底色泽五个因子,其中叶底嫩匀度和色泽、香气是主要因子,汤色、滋味是结合因子。笔者根据从事多年审评工作,谈几点经验。 (1)对样评茶,以标准样茶的主、次因  相似文献   

6.
《茶叶科学》2019,39(4):494-494
《茶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CAB等收录,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列同类期刊前列。主要报道最新涉茶科技成果,内容包括茶树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生化﹑机械﹑技术经济﹑茶饮料、茶食品和保健品、茶的医用保健等。欢迎投稿!投稿请在网站上(www.tea-science.com)的采编系统投稿。  相似文献   

7.
机采茶原料老嫰混杂,长短不一,经初制、精制后,副茶较多,如何充分利用副茶,提高其经济效益,成为研究者们关注的热点。本文以机采鲜叶制成的卷曲形绿茶精制后所得的副茶为原料,研究了不同复水比、不同干燥时间等对机采卷曲形绿茶副茶容重、碎茶率、干茶和茶汤色泽等外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复水比样品容重均随着干燥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大,达到一定阈值后不再显著变化,干燥时间越长,碎茶率越高。不同复水比干燥不同时间,干茶和茶汤的色差值则呈现较大差异。以容重增加同时控制碎茶率,干茶亮度提升,色泽偏绿为筛选标准,综合比较表明当复水比5:1、干燥7 h时,可以较好地提升副茶外形,从而提高综合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茶叶》1986,(1)
浙江省茶叶公司、杭州商品检验局和绍兴出口茶叶拼配厂等单位于1985年9月间,对当年进厂验收的出口珠茶成品质量进行了全面检查。发现质量比历年同期有所下降,不合格的比重上升。从八项品质因子来分析,有些珠茶外形颗粒松扁,身骨轻,净度差。筛档不匀,整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不同外形、年份的六堡茶进行产品质量与主要化学成分的跟踪监测,以期为六堡茶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不同外形的六堡茶随陈化年份的推移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茶黄素及茶红素等物质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茶褐素随着陈化年份的递增得到积累,呈上升趋势;咖啡碱在陈化过程中呈波动性变化,总体变化不大;品质综合得分随年份增长呈上升趋势。不同外形、年份对六堡茶茶多酚、氨基酸、水浸出物、咖啡碱含量变化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性影响(p<0.01),外形对茶色素含量及品质变化无显著性影响,年份对茶黄素含量变化有显著性影响(p<0.05),对茶红素、茶褐素及最终综合品质评分影响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0.
做形温度对针形名优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形是名优茶加工的关键工序之一,而温度又是做形工序的重要工艺参数,左右着茶叶水分的散失速度,从而对外形和内质产生影响.有关名优茶做形温度的研究较少,生产上往往凭经验进行,品质难以稳定.笔者以本校研制的一种针形茶—一绿针茶为例,研究了做形温度对针形茶内含成分和感官品质的影响,探讨出最佳的做形温度,以期为生产服务.  相似文献   

11.
正《茶叶科学》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CA、CAB等收录,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列同类期刊第一。主要报道最新涉茶科技成果,内容包括茶树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生化﹑机械﹑技术经济﹑茶饮料、茶食品和保健品、茶的医用保健等。  相似文献   

12.
正《茶叶科学》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协精品科技期刊,中国科学引文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被CA、CAB等收录,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列同类期刊第一。主要报道最新涉茶科技成果,内容包括茶树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生化﹑机械﹑技术经济﹑茶饮料、茶食品和保健品、茶的医用保健等。  相似文献   

13.
普洱茶(熟茶)精制加工与压制过程控制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港澳、珠三角地区为传统普洱茶市场,以6~10级熟散茶为主,紧压茶为辅。散茶品质要求是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色泽褐红,具独特陈香,滋味醇厚回甜,精制加工方法比较简单。自1991年后普洱茶精制加工规范未经重新修正。随着普洱茶消费市场的扩大,对高级普洱茶及紧压茶产品需求大增。目前各茶厂的原料、设备、筛路及筛网组合不一,甚至同级不同质。因此,有必要对普洱熟茶精制加工工艺进行改进和规范。本文通过对普洱茶(熟茶)的精制加工流程及压制工艺相关技术要点的系统阐述,以进一步规范普洱茶(熟茶)的加工工艺,提升产品质量和质量安全管理水平,为生产者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4.
正《茶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CAB、EBSCO等收录,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列同类期刊第一。主要报道最新涉茶科技成果,内容包括茶树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生化﹑机械﹑技术经济﹑茶饮料、茶食品和保健品、茶的医用保健等。欢迎来稿!投稿请在网站中(www.tea-science.com)的采编系统上投稿,不接受邮箱投稿。  相似文献   

15.
《茶世界》2015,(12)
<正>2015年12月5日,为提高人们对铁观音茶叶品质的深入了解与辨识能力,提高茶人素质,规范天津茶叶市场,促进天津茶经济发展,由天津市茶业协会等单位主办的2015年天津铁观音斗茶大赛成功举行。本次活动为民间斗茶赛,共收取茶样近300份,经过筛选,最终35份茶样进入复赛和决赛。审评时,以安溪铁观音国家标准为审评依据,从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叶底五大因子进行综合评定。在整个茶叶审评期间,会场周围同  相似文献   

16.
在龙井茶三大产区制备和筛选了26个代表性茶样,分析其感官品质,观测其冲泡下沉规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从龙井茶外形长度、宽度、厚度、质量等量化参数出发,对龙井茶的下沉规律与感官品质相关性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茶叶外形是影响龙井茶下沉的重要因素,长宽比大的龙井茶下沉速率更快;茶叶等级与质量水平影响龙井茶下沉规律,但不能以下沉快慢作为判断茶叶感官品质高低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何丽霞  王影  何荣晓  周鹏 《热带作物学报》2014,35(12):2513-2518
高尔夫运动注重户外体验,对场地的景观表现有着更高的要求。为正确认识和解析高尔夫球场中景观变化和景观元素选择对于景观质量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海口滨海平原型高尔夫球场中的3个球场(三公里国际、月亮湾和东山高尔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将景观质量量化并对美景度得分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口滨海平原型高尔夫中存在规律性的景观落差和景观变化频率,落差越大,景观变化越明显;变化频率越频繁,整体景观越趋于稳定。景观元素材质的丰富程度和搭配的复杂程度直接决定景观质量的高低,单体景观元素中以植物对美景度得分影响最重要,其次为地形、水体和山石。  相似文献   

18.
本文采用单因素法考察各因素对茶含片制备的影响,采用感官评价归一化法对影响压片效果的因素进行评价,得到最佳的比例为主料62.11%、糊精37.27%、硬脂酸镁0.62%,采用水为润湿剂,用量2.80%(V/W).  相似文献   

19.
《茶叶科学》2009,29(3)
《茶叶科学》——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CA、CAB等收录,影响因子等期刊评价指标列同类期刊第一。主要报道最新涉茶科技成果,内容包括茶树栽培、育种、病虫害防治、茶叶加工、生化、机械、技术经济、茶饮料、茶食品和保健品、茶的医用保健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绿茶市场的好转,长炒青的产量有所增加,产区亦有扩大。现在,湖南、贵州、四川、江苏等省炒青茶的产量上升很快,且能提供另立编(?)的部分出口眉茶。外销绿茶除苛求内质外,对外形的条索、净度和色泽亦十分讲究。从制茶角度讲,选好制茶机种并合理配套,再配合恰当的工艺,对改进长炒青外形的效果非常显著。现就如何改进长炒青的外形从制茶技巧上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