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吉林省润湿冷凉区玉米吉单198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研究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吉单198在吉林省湿润冷凉区桦甸市播种面积达到40%以上,为发挥其最高生产潜力,2006-2007年进行试验研究,得出该品种最适播种方法为播种器播种,播深3~4cm,播种量1~2粒/埯,最适种植密度为46000-47000株/hm2,N、P和K施用量分别为194、81和96kg/hm2,在拔节期喷施化控剂国光225ml/hm2.形成吉单198在该地区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为提高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的生产能力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区域玉米产量,开展了湿润区玉米均衡增产技术创新与集成示范研究,进行不同种植密度研究、氮磷钾平衡施肥研究、品种筛选试验研究以及技术集成示范。明确了玉米最佳种植密度为6.0万株/hm2;最经济施氮量、磷量、钾量分别为148.92kg/hm2、96.75kg/hm2、85.54kg/hm2;有6个品种产量超过800kg/667m2。通过技术研究的成果与已有的技术进行大区集成、大面积集成示范,产量均超过730kg/667m2,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玉米新品种吉单618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单618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中晚熟玉米单交种,2008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植株清秀、冠层结构合理,2005—2007年在吉林省预备、区域和生产试验中,表现高淀粉、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和广适等特点,一般产量在10400kg/hm2以上,生育日数128d,需要≥10℃积温2720℃,适宜中国东北春玉米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品种吉单198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吉单198是吉林省农科院玉米所培育的高产、优质、抗逆中熟玉米杂交种,各级试验和大面积生产示范表明,吉单198比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四单19、本育9增产10%以上。具有高产、稳产、抗病、抗倒伏、生育期适中,容重高,商品品质优良的特点。2003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已申请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权。  相似文献   

5.
吉单40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与吉林吉农高新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育成,于2023年通过吉林省审定的中熟玉米杂交种。吉单40主要特点:(1)高产,2021-2022年区域试验每hm2平均产量12606.5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5.4%;2022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12359.2kg,比对照先玉335增产3.6%。(2)适应性强,区域试验增产点次比例85.7%,生产试验增产点次比例87.5%。(3)优质,籽粒含粗蛋白质8.85%,粗脂肪3.57%,粗淀粉71.52%,赖氨酸0.24%,容重750g/L。吉单40非常适宜在吉林省中熟区种植。  相似文献   

6.
玉米新品种吉单603 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2015 年以自选系吉V008 为母本、吉D101M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早熟玉米单交种。2018-2019 年参加东华北中早熟春玉米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广适、商品品质好、绿色抗病、活秆成熟等优点,2021 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吉林、内蒙古、河北等省(区)中早熟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吉单 616 是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以自选系吉 D284 为母本、自选系吉 D043 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单交种。适宜在吉林省四平、辽源、通化、长春、白城、松原的中晚熟玉米区,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10℃活动积温 2850℃以上区域种植。2021 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完成黑龙江省同一生态区引种备案,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1品种来源与选育经过 并单6号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遗传研究所用自选系H02-18作母本,H02-86作父本杂交,经2002年鉴定试验、2003年品比试验、2004-2005年山西省特早熟区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逐级选育而成。并单6号属于特早熟玉米品种.需要≥10℃活动积温2000~2100℃。经产量试验、抗病性鉴定和品质分析结果表明,并单6号表现高产稳产,抗病性强,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制约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55,自引:0,他引:55  
玉米是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为提高玉米优质高产高效生产,通过国家丰粮工程“九五”至“十二五”玉米大面积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研究,提出解决制约因素的对策,为保证该区域玉米高产、稳产、优质、高效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丰产高效技术单一,玉米产量徘徊不前。通过品种优化组合技术、群体合理密植技术、丰产高效施肥技术的研究,实现玉米丰产高效技术集成。提出玉米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建立以提温-增密-保肥-促早熟为主体框架的湿润冷凉区中熟品种密植丰产高效技术模式,提升区域玉米丰产高效的生产能力,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为了对吉林省水稻品种进行合理布局,降低低温冷害风险,对目前吉林省主要水稻栽培品种孕穗期的耐冷性进行研究。选用目前吉林省的7个主栽水稻品种(‘长白9’,‘长白16’,‘吉粳803’,‘吉粳105’,‘吉粳88’,‘吉粳83’,‘吉粳81’)进行孕穗期16℃低温处理,通过线性内插法确定了低温处理6~14天连续9天的水稻空壳率,进一步利用统计回归方法建立了16℃低温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处理天数与空壳率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所有参试品种在处理10~13天时水稻空壳率达到最高,随后无明显变化。其中耐冷性弱的‘长白19’的空壳率最早达到最大值,并且冷水反应比较敏感。耐冷性最强的‘吉粳81’,冷水反应比较迟钝。其余的品种介于二者之间。因此,品种间耐低温能力存在显著差异,选育耐低温品种是提高水稻耐冷性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西部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更好地利用与保护吉林省西部耕地资源,找出影响耕地变化的主导因素,以吉林省西部各县(市)2001—2009年耕地数据为研究基础,分析了吉林西部耕地面积变化和各县市耕地利用动态幅度、相对变化率以及耕地面积增减特征,通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研究了吉林西部2001—2009年耕地变化的驱动力。结果表明:2001—2009年吉林西部耕地面积总体增长幅度为0.37%,其中,镇赉县耕地利用动态幅度、相对变化率较大,分别为0.74%、2.03%;社会经济发展、人口和农牧业发展是影响耕地数量变化的3大驱动力。通过研究发现:吉林西部耕地资源9年间呈现递增趋势,人地矛盾并不突出,耕地变化区域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黑龙江省审定推广的42个水稻品种进行抗旱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品种间在抗旱性上存在显著差异;目前黑龙江省水稻品种中抗旱性较好为空育131、垦粳2号、龙稻5号和绥粳3号。  相似文献   

14.
甘肃高寒阴湿区豌豆根腐镰刀菌种群及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高寒阴湿区豌豆镰刀菌根腐病的病原有5种,即茄病镰刀菌[Fusarium solani(Mart.)Sacc]、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Fusarium sola-ni var.coeruleum)、半裸镰刀菌(Fusarium semitec-tum)、单隔镰刀菌(Fusarium dimerum)、拟丝孢镰刀菌(Fusarium trichothecioides)。茄病镰刀菌致病性最强,拟丝孢镰刀菌和茄病镰刀菌蓝色变种次之,半裸镰刀菌和单隔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弱。其中半裸镰刀菌、单隔镰刀菌、拟丝孢镰刀菌是中国豌豆病原菌上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15.
在黑龙江省早春水稻旱育苗背景下,研究了稻田土壤育苗基质中添加生物炭对秧苗根系形态建成与解剖结构的影响,以明确生物炭在东北冷凉地区水稻生产上的应用潜力和价值。以东北稻田土壤为育苗基质,添加0、5.0%、10.0%、15.0%、20.0%(w/w)的生物炭,进行保护地旱育水稻秧苗。出苗后30 d测定秧苗根系形态建成和解剖结构等性状,分析生物炭对水稻秧苗根系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稻田土壤育苗基质中添加5.0%生物炭时,水稻秧苗根系长度、根系表面积和根系体积等明显增加;生物炭添加量为10.0%时,各项根系形态指标达到最高值;生物炭添加量超过10.0%时,根系形态指标下降。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增加的原因主要是细根增加。同时,添加5.0%生物炭时,根半径、根截面积、根表皮厚度、根皮层厚度、皮层腔面积、根导管数量及导管面积等性状指标也相应增加。生物炭添加量为5.0%~10.0%时,根解剖结构各项性状指标达到最大值。当生物炭添加量超过10.0%时,根系解剖结构性状指标也有下降趋势。根系增粗主要源于根表皮及皮层发育良好。在东北冷凉地区进行保护地水稻旱育苗,基质中添加适量生物炭(5.0%~10.0%)有利于秧苗根系的伸长及增粗,形成发达根系,提高秧苗素质。  相似文献   

16.
提高寒地水稻花药培养效率的几个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寒地水稻花药培养操作规程中应注意的几个关键环节,以便使该项技术更好地应用于水稻育种,提高工作效率。①根据器官形态指标外推法选择花粉发育处于单核靠边期的幼穗,进行6~8℃低温预处理12d左右,可提高愈伤组织诱导率;②愈伤组织转移大小以直径1~2mm为宜,当绿苗长至4cm左右时及时进行壮苗培养;③做好接种材料、室内、人员的消毒和卫生工作,降低污染率,加强温室等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花药培养技术在寒地水稻育种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述了寒地粳稻花药培养技术,并介绍了黑龙江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开展花培育种所取得的成就,育成了合江21号等9个花培水稻品种,累计推广面积150多万hm2,还创造了大批新种质,这些新种质被广泛用于水稻新品种改良。实践证明,粳稻花培育种具有群体规模小、稳定世代早、选择效率高等优点,将花药培养技术应用于水稻育种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18.
永定县烟后作稻氮磷钾肥料效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414”田间肥效试验方案,在3个试验点进行烟后作稻田间试验,研究永定县烟后作稻的氮磷钾肥效和最挂施用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氮磷钾肥可有效提高烟后作稻的产量,烟后作稻施用适量氮磷钾肥即处理6,可分别增产20.3%、4.9%和9.0%.在试验条件下,烟后作稻的氮磷钾经济施肥量为N 1116 kg/hm2、P2O531 kg/hm,2、K2O 81 kg/hm2、预计产量7 926 kg/hm2.  相似文献   

19.
寒地水稻氮磷钾营养诊断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摘要:采用多点田间生物试验法,在2006-2007年对寒地水稻进行了两年营养诊断技术研究,形成了寒地水稻氮、磷、钾的土壤和植株营养诊断技术与方法。氮素诊断在分蘖期和孕穗期均以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诊断指标最好;磷素营养诊断在分蘖期土壤全磷和植株全磷均可作为诊断指标,在孕穗期以植株全磷为诊断指标最好;钾素诊断在分蘖期土壤速效钾和植株全钾均可作为这个时期的诊断指标,在孕穗期以土壤速效钾进行钾营养诊断最能反映生产实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