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生猪宰前停食静养有助于提升肉品品质。本文梳理了我国现行生猪宰前实施12~24 h停食静养制度的法律法规来源,阐述了当前基层官方兽医、屠宰企业、动物福利人士及有关学者等对生猪待宰是缩短停食静养时间还是维持现行规定的广泛争议。经参考有关国际组织和欧美等国关于动物宰前停食静养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分析,建议修订国家标准(GB/T 17236)中"待宰猪临宰前应停食静养12~24 h,宰前3 h充分喂水"条款,改为"生猪在屠宰企业待宰圈应停食静养6 h以上"。  相似文献   

2.
当前,我国生猪定点屠宰厂实行的静养制度是据2019年10月1日实施的《畜禽屠宰操作规程—生猪》标准,按照“待宰生猪临宰前应停食静养不少于12 h,宰前3 h停止饮水”规定执行。在生猪产业没有规模化、集约化之前,生猪在待宰圈实施静养有着重要意义,一是能够减少生猪应激反应,二是能够防止生猪“饱食大肚”,三是生猪也能得到充分休息,四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生猪肉品质量。但是,在当前生猪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的程度高度发达情况下,一是在生猪科学出栏时就避免了饱食大肚情况下,二是多数生猪通过调运且增加了运输时间,三是在动物福利方面,生猪屠宰企业和动物福利人士又提出了生猪静养时间应该再缩短等情况。由此,笔者翻阅历年的法律法规,查阅静养和猪肉质量关系的研究报道,探讨了生猪屠宰企业停食静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建议,以便为科学规定待宰生猪临宰前应停食静养时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近日.郑州市商务局专门就生猪宰前状态予以明确规定。规定指出.全郑州市定点屠宰厂必须做到待宰猪临宰前停食静养12至24小时.宰前3小时停止喂水。在生猪静养期间.任何人不得对生猪喂食含食盐、食糖等促使生猪产生饮水欲望的物质.不得对生猪实施强制饮水或限制生猪在圈内自由活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今日养猪业》2010,(2):60-61
为响应“中国人道屠宰计划”,郑州市商务局目前发出通知:“全郑州市定点屠宰厂必须做到待宰猪临宰前停食静养12~24小时,宰前3小时停止喂水。在生猪静养期间,任何人不得对生猪喂食含食盐、食糖等促使生猪产生饮水欲望的物质,不得对生猪实施强制饮水或限制生猪在圈内自由活动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响应中国人道屠宰计划,郑州市商务局日前发出通知:宰前停食静养不得少于12小时,这成了屠宰场今后在屠宰生猪过程中必须执行的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6.
《四川畜牧兽医》2010,(3):58-58
为响应“中国人道屠宰计划”,郑州市商务局日前发出通知:“宰前停食静养不得少于12小时”,这成了屠宰场今后在屠宰生猪过程中必须执行的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7.
1 屠宰场造成的污染,①根据《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各项规定,生猪宰前应停食静养12-24h,宰前3h应给予充分饮水。一般屠宰场只要有人订购:不管时间长短便宰,这样有部分猪就休息不足,更谈不上宰前给予充足的饮水。尤其是长途运输因疲劳和精神上的紧张影响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造成血液浓稠而供血不良,皮肤发红,脂肪、肌肉颜色发暗,特别是在炎热的夏季,大大影响猪肉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猪肉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健康卫生,还要求口感好.生猪从宰前运输、进场验收、静养观察、宰前喷淋、屠宰操作、同步检验、检疫直至产品出场整个环节,很多因素都会对猪肉品质造成不良影响.本文简要分析了生猪屠宰环节影响猪肉品质的因素及应对措施,以期为规范生猪屠宰、提升猪肉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食品卫生意识的加强,人们对肉品的卫生和质量也有了更高的要求。笔者在长期的检验实践中,对我市定点屠宰场宰前和屠宰过程中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有些因素对肉品质量的影响较大,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宰前管理1.1候宰时间太短,宰前没有供给充足的饮水。根据《生猪屠宰操作规程》和〈畜类屠宰加工通用技术条件〉的各项规定,生猪宰前应停食静养12~24h,宰前 3h应给与充分的饮水。我市的生猪屠宰管理体制是肉联厂只负责组织和将宰好的白条猪批发到各市场的小贩手中。生猪主要由湖南、江西…  相似文献   

10.
正生猪经过运输、装卸、驱赶等过程抵达屠宰场后,还处于疲劳和恐惧状态,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和电解质紊乱,影响屠宰后的胴体品质。生猪宰前给予一段时间静养,供给清洁的饮水,能让生猪得到充分休息,恢复到正常放松状态,改善宰后的胴体品质。同时,有利于发现病害猪,降低质量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11.
《猪业科学》2010,(3):17-17
郑州市商务局日前发出通知:规定人道屠宰生猪,生猪宰杀前须停食静养至少12h,事前3h停止喂水,否则罚款。在生猪静养期间,不要让闲人去打扰它,不得对生猪实施强制饮水或限制生猪在圈内自由活动的措施,据说这些措施有利于消除生猪疲劳,也可帮助生猪充分排水、排毒,保证猪肉品质和口感。  相似文献   

12.
临终前让它静养12个小时以上,不要去打扰它,不要使它干渴得想喝水……请别误会,这是对将死之猪临终前的处理方式。笔者近日获悉,为确保肉品质量安全,山东省青岛市商务局日前发出通知,要求强化一系列措施,加强生猪入厂管理,其中,“宰前停食静养不得少于12小时”,这成了屠宰场今后在屠宰生猪过程中必须执行的强制性规定。  相似文献   

13.
为了了解我国肉牛屠宰企业宰前管理现状,笔者对国内10个省(市、地区)的10家肉牛屠宰加工企业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屠宰企业牛源中经过长途运输的肉牛所占比例较大,由于忽视宰前静养、无静养直接屠宰或者静养时间太短、静养时间长短没有考虑运输距离、缺乏科学合理的运输应激消除技术等原因,使肉牛经过长途运输后活重下降明显,屠宰率和净肉率有所降低,给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因此建议经过长途运输的肉牛宰前进行静养以缓解运输应激,减少肉品质和肉牛屠宰性能的下降。  相似文献   

14.
浅谈生猪宰前检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宰前检疫指的是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包括查证验物,查验待宰生猪的检疫证(即产地检疫证明或者运输检疫证明),了解生猪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是否在有效期内;是否患病等.同时观察生猪的活动、休息、采食及生理指数等有无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15.
1头经产地检疫健康的生猪,在定点屠宰场猪舍,经过停食、停水、静养后,又经宰前检疫健康,进入待宰间。在待宰车间,由于看到前1头猪在屠宰过程中被屠宰工人粗暴宰杀,猪被放血后垂死挣扎,该待宰猪瞬间表现为紧张、惶恐不安,眼睛睁大、目光锐利,呼吸急促,肌肉震颤,频繁排尿粪,乱冲乱撞。经工作人员控制后屠宰,发现该头猪肌肉色泽苍白、质地松软,有渗出液。经宰后检验,结合屠宰前后过程,鉴定为PSE肉,即由于屠宰前的应激刺激而引起猪肌肉变性。该种猪肉不耐贮存,烹调适用性和适口性变差,属低品质肉,给货主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也给屠宰加工企业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由此例可见,应激可以对猪的品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张岩  徐幸莲  王鹏 《中国家禽》2012,34(13):48-50
宰前管理是肉鸡宰前禁食、禁水、运输、宰前静养的统称,是实现动物福利和品质控制的首要环节,对宰后鸡肉的品质有显著影响。本文就国内外肉鸡宰前管理(宰前禁食、禁水、运输、宰前静养四个环节)情况及其对鸡肉品质产生的影响进行阐述,着重分析运输过程中不同应激因素对鸡体造成的损伤以及对鸡肉品质的影响,旨在为我国肉鸡屠宰加工宰前管理规范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生猪屠宰检疫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大环节,而目前生猪屠宰检疫中宰前检疫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进一步完善规范,现就生猪屠宰宰前检疫有关问题提出笔者的意见,供同行参考。宰前检疫是指对即将屠宰的生猪在屠宰前所实施的临床检查。1宰前检疫的内容1.1查证验物、查验待宰生猪的检疫证检疫人员对进厂(场、点)待宰的生猪索要检疫证明。县境内的索要《动物产地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外县运来的索要《出县境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和《动物、动物产品运载工具消毒证明》。对没有检疫合格证明和证物不符的要进行…  相似文献   

18.
为找出我国西北地区商业屠宰模式下,不同季节猪群的最佳待宰时间,分别在夏季(8月中旬)和冬季(12月下旬),选取甘肃省某猪场体质量为(110±5)kg的杜大长三元杂交猪80头。运输至距离该猪场约280 km的屠宰场卸载后,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在待宰圈中分别待宰0、3、6、12 h后,电击晕(110 V、2.6 A、3 s)屠宰,取背最长肌,分别在宰后0.75、24 h测定pH、温度以及保水性、剪切力等肉质指标。结果显示,夏季待宰6 h和冬季待宰3 h的肌肉温度和pH范围最适宜,滴水损失和剪切力最小。结果表明:生猪待宰时间过长或过短易产生PSE肉(白肌肉)或DFD肉(黑干肉);生猪经短途运输后,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休息6 h左右、冬季干燥寒冷条件下休息3 h左右生产的猪肉品质最佳。该研究对西北地区屠宰行业通过待宰休息减少生猪应激,提高冷鲜肉品质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9.
加强生猪等动物的屠宰检疫,保证上市肉品质量,防止动物疫病传播,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畜禽养殖业生产的一件大事,也是《动物防疫法》赋于我们的神圣职责。要抓好这项工作,就需要对屠宰检疫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笔者对生猪屠宰检疫的几点看法。1屠宰检疫屠宰检疫是指在宰前、宰后及屠宰过程中,对动物及动物产品所实施的检疫。它包括宰前检疫和宰后检疫两个环节。1.1宰前检疫指对即将屠宰的动物在屠宰前实施的临床检查。它包括查验待宰动物的检疫证明(即产地检疫证明或运输检疫证明),了解动物是否来自非疫区;免疫是…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生猪屠宰环节出现了通过注射针剂实现注水的新型生猪注水违法行为,增加了执法监管难度。本文通过剖析生猪屠宰违法注药案例,指出了当前存在违法查处难、药品和问题产品检验难、案件移送难及猪肉水分限量标准有待完善等执法困惑,提出了完善标准,落实待宰静养制度,强化行刑衔接和严格执法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优化生猪屠宰监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