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州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中的生态文化内涵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全面总结了广州市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生态文化建设的成就,分析了其生态物质文化、生态精神文化、生态体制文化的特点,提出了广州的国家森林城市建设不但俺现了“岭南文化”的内涵,同时具有的“广州城市性格与特征”,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广州城市生态文化。  相似文献   

2.
扬州市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规划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扬州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扬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要以"林网化-水网相结合"的中国城市森林规划理念为指导,进行以扬州市区为核心,面向市域开放统一的林业发展规划。在市域,围绕沿运河和沿江的城市发展,突出区域协调、生态一体的考虑,提出了"两带、两片、三网"的林业建设框架;在市区,以古运河为文脉,突出"水乡生态"与"历史文化名城"的主线,提出"一环、四楔、两廊、多核"的城市森林建设布局。在扬州地区形成体现"绿色屏障、绿色产业、绿色文化"三位一体、功能健全的现代林业发展格局,在市区达到"绿带环绕、四楔穿插、两廊相连、多核点缀"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扬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和谐社会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3.
陆道调 《林业调查规划》1999,24(4):41-45,54
城市林业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与城市生态布局相适应,支撑城市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商品供应,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体系建设和管理系统。城市林业能改善城市局地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美化市容。城市林业的构成体系包括城市的森林培育体系、城郊林果带体系、远郊森林综合生态体系、交错相镶的森林生态斑块等。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手段,严禁破坏森林。  相似文献   

4.
城市林业的作用及构成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林业是以成片森林为主体,乔灌草相结合,与城市生态布局相适应,支撑城市持续发展,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丰富城市商品供应,提高城市文化和福利水平的城市森林体系建设和管理系统,城市林业能改善城市局地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净化空气,美化市容、城市林业的构成体系包括城市的森林培育体系、城郊林果带体系、远郊森林综合生态体系、交错相镶的森林生态斑块等,同时要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协调各部门的关系,运用法律的、经济的、行政的、教育的手段,严禁破坏森林。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佛山市森林城市生态标识在规范性、空间分布及标识内容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明确了佛山市森林城市生态标识系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提出了佛山市森林城市生态标识体系由标识形象系统、生态文化科普宣教系统和生态导向标识系统构成,同时结合佛山市森林城市及生态文化的实际需求,制订了森林城市生态标识建设对策和相关措施,为推进生态标识在森林城市中的应用与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生态城市和城市森林的概念,具体分析城市森林的综合效益,旨在说明城市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最后从社会角度呼吁对城市森林和生态城市建设的期望。  相似文献   

7.
建设森林城市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是人类活动高度集中的区域,是政治、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对周边地区起着辐射和带动作用。城市在人类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也造成了自身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森林是地球陆地生态的主体,其平衡生态、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其他方面所不能替代的。建设森林城市就是...  相似文献   

8.
针对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的效益,运用分组抽样和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11组空间位置相邻、经济综合实力相近的国家森林城市和非国家森林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健康5个方面19项指标的差异。结果发现,19项指标中有13项指标显示国家森林城市优于非国家森林城市。通过4项经济指标和5项社会指标可以看出,国家森林城市的地方财政收入(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不一定比非森林城市高,但是其居民经济收入和百姓幸福度比非森林城市更高;3项文化指标和3项健康指标均反映出森林城市比非森林城市高,说明森林城市的建设在文化传播和促进人体健康方面更具优势;对比4项生态指标,综合来说,森林城市比非森林城市在改善生态环境和净化空气方面也表现出一定优势;其中经济、文化和生态指标可以构成评判国家森林城市与非国家森林城市差别的主要评价指标。国家森林城市与非国家森林城市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相比更具优势,从侧面反映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对于促进经济、彰显文化、改善生态环境和提升城市形象方面具有正面意义。未来,建议围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及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开展森林城市建设成效的价值定量化评估方法研究,量化评估森林城市建设的实际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9.
城市森林健康包括生态健康、经济健康与文化健康,本质是要体现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价值与市场意义,同时也要符合大多数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价值取向。结合以往的森林城市建设规划实践,分别从生态健康、经济健康与文化健康角度提出了森林改造、林分质量提质、高效立体林业经营、生态采伐和森林文化建设五个方面的城市森林健康经营措施,旨在为城市森林健康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森林规划原则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森林是城市林业经营的主体 ,对城市森林的规划目前国内尚无统一的规程与标准。就城市森林的规划原则进行了初步探讨 ,即生态功能优先、因地制宜、整体优化、森林与城市互为依托、延续文脉和满足游憩、可持续性及可操作性等 ,为实现城市森林的有效构建和健康稳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1.
根据景德镇环境优势和生态城市建设需求,指出了景德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应立足于国家中部地区崛起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以“世界瓷都、千年古镇、生态之城”为城市发展形象目标,采取“绿楔聚心、交通导向、组团生长”的理念,以中心城区森林绿地建设为核心,构建中心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网络格局和城乡一体化“一核一星、三区多点、蓝脉绿网”森林城市建设空间布局,彰显“世界瓷都、艺术之城、千年古镇、生态家园”森林城市特色,达到“四面环青屏、处处邻绿景、四水绕城郭、绿网织全城、文化彰底蕴”的森林城市建设效果,为景德镇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繁荣和谐魅力瓷都”奠定生态基础。  相似文献   

12.
城市森林与生态城市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城市森林建设理论的发展与实践、城市森林在生态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及我国城市森林建设现状与发展趋势,并对城市森林建设中应注意的几个主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浙江省长兴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一核、两屏、三带、六星、多点"的森林城市建设总体布局,并探讨生态网络、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生态保护四大建设规划体系,以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森林长兴"国家森林城市创建工作。  相似文献   

14.
分析河南省西平县森林城市建设现状,确立了以“花海森林城,宜居新西平”为主的建设理念和“一心、一核;一轴、两带;三区、多点”为骨架的森林城市建设布局。从森林生态网络、森林产业、森林生态文化、森林支撑保障4方面,阐述西平县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内容,构建绿色生态网络,不断增加森林资源总量,逐步提高森林质量,让更多的森林进城、环村,进一步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生态承载力,弘扬生态文化,提升城市宜居度。  相似文献   

15.
吴志文 《四川林业科技》2012,33(3):62-65,61
调查分析广元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重要性和目的意义、生态经济文化条件与建设基础、制约因素与存在问题,规划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布局。对城市成带、成团的森林休闲绿地不足;大树移栽多,有针对的绿化防污、防噪以及森林文化创意打造少,提出了对策和措施建议。城中多营建乔灌草的森林单块、片块,进行城市森林生态功能管理,提高单位面积生态、经济与文化生产力;加强资金监管,健全绿化机制;推进广元城市森林建设再上新境界。  相似文献   

16.
运用创新思维,以城市自然特点、资源环境状况、经济社会发展和历史文化为基础,通过聚焦多元化的生态空间、生态公共服务供给、森林城市的文化标识等,阐述森林城市的特色化建设。文章以江西省萍乡市森林城市建设为例,探讨以文化为引领,服务城市居民,带动乡村发展的萍乡森林城市特色。将萍乡星罗棋布的自然遗产地作为"火种",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为文化要素,铺展市域森林旅游与休闲林业等绿色产业;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进行森林生态布局,从外围山体到城乡结合部,再到城区,一波一波排浪式向城区推进建设,形成"森林包围城市之势";阐述了萍乡森林文化遗产传承与培育。  相似文献   

17.
对开封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过程中的难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设策略,包括:挖掘造林空间、构筑永久森林、完善森林网络、提高生态福利、弘扬生态文化、发展林业产业等,为开封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8.
惠安科山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重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森林公园的生态重塑,必须以发挥良好的生态效益为前提,尊重生态环境的自然特征、过程、机理要求,重视日常的生态管护,并通过公园功能区重组、基础设施生态化改造、水体修复、森林景观提升及生态文化建设等来打造清澈秀丽、景观自然丰富和谐、生态文化浓厚的城市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19.
森林生态精神文化是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和核心,分析其生态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有利于指导国家森林城市的创建和森林生态文化体系建设;分别从认知、情感及行为响应三个层次解读森林精神文化的层次和内涵,结合国家森林城市建设规划,提出个人、政府、企业的森林生态认知、森林生态情感和应有的森林生态响应,倡导个人、政府、企业对森林要有科学的认识、真挚的情感和积极的生态响应,从而形成健康的森林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文章分析宁波市自然概况、城市森林现状及其城市特色,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原理,结合"核、环、轴、楔、园、链"结构模式,提出了宁波市城市森林系统结构;建议加强城市绿心和生态保护带建设,改善城区森林绿地质量,提供城市生态资源氧库,保持森林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和多样性,演绎城市文脉,引导城市环境与郊区自然环境共生与交融,建设具有山水特色的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