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拉圭拥有丰富的草原资源和发达的畜牧业,草原保护和治理工作在近年取得快速进展,其先进的治理方法和保护措施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文中概述乌拉圭草原现状,总结乌拉圭草原生态保护与治理政策及机制;分析我国草原保护及治理工作面临的挑战,包括草原退化形势严峻,畜牧模式存在缺陷,矿业对草原形成威胁,牧民发展生态保护意识淡薄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乌拉圭对我国草原保护的启示:如积极采取多部门联合管理模式、优化轮牧模式、推进草原管理能力建设及宣传工作、加大对以草原为主的国家公园及国家保护区的投资和建设力度、在草原保护中推广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草原管理政策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中国草原资源状况、特点的基础上,剖析了草原资源管理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为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现草原资源永续利用,提出了合理界定草原范围,强化空间规划与用途管制,健全产权保护和有偿使用制度,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加强草原保护利用管理,加强基础建设和监督执法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草原火灾破坏了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生命财产与安全,做好草原防火工作是强化湖南省草原资源保护监管和推动林草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湖南省草原防火工作基础薄弱,无法适应日益严峻的防火工作形势。通过分析湖南省草原防火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如何有效开展草原火灾防控工作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期为完善草原防火工作体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草原发展进入以生态功能为主的新时期,加强退化草原修复对维护地区生态安全,维持草原多重功能,改善群众生产生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迪庆州草原资源现状、草原退化情况及其原因分析,提出迪庆州加强草原保护修复方面对策,并付诸实践,取得较好效果,对迪庆州及青藏高原开展草原修复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欧亚草原是全球面积最大的、连续分布的草原地带,为人类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生态系统服务。同时,欧亚草原也是全球遭受环境压力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之一,强烈的人为干扰使其退化态势日趋严重。而目前有关欧亚草原生态状况的综合分析和研究十分有限,直接影响到对其宝贵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文中综述了欧亚草原多样性概况及其生态作用和面临的威胁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提出保护欧亚草原的近期工作重点和联合保护行动的重要性,以期为欧亚草原保护、管理和决策提供建议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毛登牧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是锡林郭勒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规划区为典型温性草原,是持续活动干扰下的半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着重要的生态区位。增强其生态功能,对筑牢祖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公园范围的确定、土地利用现状、生态与文化资源、功能定位及分区管控等方面的建设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和总体规划,以期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试点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乌兰察布市禁牧和草畜平衡建设现状的阐述,分析了禁牧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和建议。为有效治理草原退化、沙化,有效保护草原生态建设成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笔者以关帝林局退化草原为例,概述了关帝林局草原现状,在科学分析造成草原退化的各种因素后,结合林区实际状况,提出合理的治理思路、可行的生态保护办法及草原修复措施,以期为今后山西省退化草原生态保护修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吉林省西部草原的现状,针对该区域在草原保护与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治理恢复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0.
草原资源功能的转变使其管理方式和使用功能发生重大变化,并导致保护与生产的矛盾升级。发展草原生态旅游产业是缓解这一问题的良好方式,其可带动当地经济发展并助力脱贫致富,有利于巩固草原地区脱贫成果,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选取具有北方草原典型特色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为研究对象,采取典型范例分析研究—关键问题对焦查找—有效措施针对解决的方法,针对现状旅游扶贫中存在的体制缺乏、收益不足、方式单一、覆盖面窄、季节受限等多方面问题,提出健全扶贫机制、整合联动发展、扶持特色产业、拓宽宣传方式、发展特色节事等5项特色措施,有效助力夏河县草原旅游扶贫的发展。同时,希望以点及面,为推动全国草原旅游扶贫的发展提供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1.
《山西林业》2019,(2):3-3
为进一步加大森林草原资源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各类森林草原资源违法犯罪行为,全面推进依法治林治草,切实保护森林草原,2019年3月19日,在全省启动了“绿卫2019”森林草原执法专项行动。本次行动以“坚持全方位、全覆盖,无缝隙、无漏项”为总体要求,严厉打击2013年以来非法开垦林地草原、非法占用使用林地草原、非法采集野生植物和滥砍盗伐林木等破坏森林草原资源行为,特别是以别墅、高尔夫球场、豪华墓地违法占用林地草原,以及矿产开发等建设项目造成的森林草原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各种违法行为为重点.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加强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的现实意义,并从加强草原技术更新、提高保护建设意识、完善保护体系、重视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了草原生态修复与有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杨宁 《山西林业》2023,(6):22-23
高平市“国土资源三调”公布的草地数据与现状存在一定差距。从高平市草原生态保护现状入手,分析了在草原地类划分、草原征(占)用审批和行政执法等方面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草原是西藏面积最大的生态系统,区位重要,功能显著,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边疆稳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然而草原退化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加强草原保护修复已经成为当地和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的关键。以创建全国草原生态修复示范区为契机,推动西藏草原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共识。基于西藏草原情况,分析了草原修复示范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创建草原修复示范区建设思路,供西藏及草原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草原是一种能够再生的自然资源,近年来,草原破坏严重,文章从摸清资源、防止过度利用、以草定畜、明晰产权、全面禁牧等方面对如何保护好草原,保护好生态环境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6.
为加快提升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保护、管理与利用水平,根据《全国草原监测评价工作手册》的评估指标及方法,对2022年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结果表明,2022年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为1 154 755.92万元,单位面积价值为7.80万元/hm2;各项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占总价值的比例表现为空气质量调节(51.33%)>牧草供给(14.87%)>土壤保育(14.44%)>水源涵养(8.25%)>养分输入(5.93%)>风景游憩(2.03%)>种质资源保育(1.95%)>气候变化减缓(1.09%)>微气候调节(0.11%);不同草原类型的价值表现为热性灌草丛类(87.47%)>热性草丛类(11.87%)>其他草原类型(0.66%)。研究结果可为广西喀斯特地区草原生态环境保护、草原保护管理与利用政策的合理制定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草原作为昌都市生态系统的主体,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大有可为。以统计资料为基础运用系统分析和统计总结方法,总结了昌都市草原资源特点,并针对昌都市草原资源内在禀赋和外部发展条件特点分析了草原生态保护和修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草原保护和生态修复的对策。旨在为昌都市草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提供依据,服务于昌都市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王琪 《国土绿化》2018,(7):10-10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草原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草原好,中国的生态安全才有保障;草原美,中国才会美!据7月17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有天然草原3.928亿公顷,约占全球草原面积12%,世界第一。从我国各类土地资源来看,草原资源面积也是最大,占国土面积的40.9%,是耕地面积的2.91倍、森林面积的1.89倍,是耕地与森林面积之和的1.15倍。我国草原保护的道路任重而道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草原监理中心副主任刘加文在近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80%的草原分布在北方,20%分布在南方,北方以传统的天然草原为主,南方则主要是草山、草坡。  相似文献   

19.
对美国草原管理体系,法律制度和具体的保护措施、管理方式等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保护政策措施到位,权属清晰,草原监测工作精细,经营利用方式多样,达到了保护与利用的可持续发展状态。结合我国目前草原管理政策,在完善草原法律法规和保护管理方面提出了合理化建议,以期对强化我国草原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有所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20.
《绿色天府》2019,(6):24-25
红原是阿坝州唯一纯牧业县,草原成为生态资源的主体,全县有天然草原1164万亩,其中可利用草原1121万亩。草原中包含天然湿地310万亩,红原县草原湿地在青藏高原东部极具代表性,其自然资源禀赋在川西北牧区享有盛誉。红原草地资源中,野生植物极为丰富,共有463种,其中饲用植物299种,占植物总数的64.6%,优良牧草154种,占植物总数的1/3以上。红原县是全省唯一现代草原试点示范县、全省森林草原湿地生态屏障重点县、全省省级湿地补偿试点县。历年来,始终坚持草原生态保护修护目标不动摇,统筹推进草原建设和保护,保持草原了生态持续向好的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