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芽孢杆菌对菜心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为利用根围促生细菌芽孢杆菌研发十字花科蔬菜微生物种子包衣技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菜心种子萌发试验,统计分析其根长、株高、发芽率和发芽势,观察菜心幼苗生长情况。[结果]采用的6种芽孢杆菌均具有提高菜心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以及促进幼苗生长的作用。最终筛选出对菜心幼苗生长有良好促进效果的芽孢杆菌以及其最适处理浓度是枯草芽孢杆菌(湖北)10 000倍液和枯草芽孢杆菌(河北)10 000倍液。[结论]根围促生细菌芽孢杆菌对菜心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促生作用,可以作为十字花科蔬菜种子丸粒化包衣的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东北山樱根际促生细菌对东北山樱幼苗的促生效应,利用莴苣种子对东北山樱根际促生细菌进行筛选,并采用灌根法研究筛选出的促生细菌对东北山樱幼苗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筛选出的7株促生细菌对莴苣种子的萌发均有促进作用,其中,3-1号菌株处理的莴苣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最高,发芽率达94%,上胚轴长比对照的平均高42%,呼吸速...  相似文献   

3.
为了明确绿木霉T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的促生活性,探究其促生效果的广谱性和稳定性,以谷子、藜麦、小麦、白菜、番茄、辣椒、西葫芦、南瓜8种作物种子和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植物—微生物挥发物密封共培养法研究绿木霉T5的VOCs对8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绿木霉T5的VOCs对8种作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VOCs处理后能显著提高谷子、藜麦、白菜、番茄、辣椒、西葫芦种子的发芽率,其中,西葫芦种子发芽率提高最明显,发芽促生率达17.9%;VOCs对白菜种子的根长促生率达71.6%,对辣椒种子的芽长促生率达53.7%。VOCs处理12 d后,VOCs对藜麦幼苗地上部的促生率达54.2%;对南瓜幼苗地下部的促生效果最好,幼苗根长达到120.2 mm,促生率为69.4%。VOCs对白菜幼苗鲜质量促生率达42.2%,对西葫芦幼苗干质量促生率达81.8%。综上可知,绿木霉T5对多种禾谷类、蔬菜类作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较强的促生效果,是具有广谱促生效果的活性潜力菌株,可作为后续生防菌株筛选与活性代谢产物研究的微生物资源。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番茄内生细菌的促生活性。[方法]从番茄的不同组织内分离内生细菌,研究其对番茄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促生作用,并对具有促生活性的细菌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从番茄的根和茎中共分离出59株内生细菌,其中4株对番茄种子的萌芽及幼苗生长有显著的促生作用,具有一定的促生潜能。[结论]从番茄植株体内筛选到具有促生活性的内生细菌,为开发和利用促生细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田菁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结合包衣剂的不同菌种对种子萌发及生长的影响。选取AZ-1、AZ-2、AZ-3、AZ-4四种植物促生菌,以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作为种子萌发指标,株高、根长、鲜重作为生长指标,探究单一菌种和混合菌种在包衣处理后,能否有效促进田菁的发芽的生长。试验结果表明:包衣剂对田菁种子萌发、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将包衣剂与植物促生菌结合会显著促进植株的发芽和生长。AZ-1浸泡后包衣处理对种子的萌发率的提高有显著影响。AZ-3浸泡后包衣处理,会显著促进茎的生长,AZ-1和AZ-2浸泡后进行包衣处理,会促进根的生长和鲜重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芽孢杆菌对辣椒的促生作用。[方法]将辣椒种子分别浸泡于3种芽孢杆菌菌悬液中,记录种子发芽率及根、芽长度,研究各菌株对辣椒种子萌发的影响;采用浸种和灌根2种方式,测定幼苗株高、根长、鲜重指标,研究各菌株对辣椒幼苗的促生作用。[结果]3种芽孢杆菌均能促进辣椒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种子萌发试验中,稀释10倍的GS09菌株菌悬液效果最为显著,相比对照,种子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分别增加了22.74%、15.39%、31.54%、23.33%;幼苗生长试验中,灌根方式优于浸种方式,GS09菌株100倍稀释液下株高、根长、鲜重相比对照分别增加了68.07%、55.56%、65.63%。GS10的促生效果仅次于GS09,GS01促生效果较弱。[结论]该研究可为挖掘新型根际促生菌株以及辣椒的绿色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外源ABA对新疆荒漠地区植物藜和灰绿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调控作用.[方法]以藜和灰绿藜种子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0、0.5、1.0、5.0、10.0μmol/L) ABA长时间(直播)与短时间(浸种)处理对上述两种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外源ABA在低浓度下可促进藜种子萌发,对灰绿藜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高浓度ABA对两种种子萌发均起到抑制作用.不同浓度的ABA在直播及浸种处理下对藜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浸种处理对灰绿藜幼苗有不显著的促进但直播处理显著抑制其幼苗生长;高浓度(10.0μmol/L)短时间(浸种)处理对两种植物的幼苗生长均有促进效应,而高浓度长时间(直播)处理效果则相反.[结论]ABA做为胁迫因素在短时间内对两种藜科抗逆植物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促进效应,而长时间作用则使两种植物产生不同的适应策略,这种差异可能由于两种种子大小不同所导致.  相似文献   

8.
试验选取8株古侧柏优势内生真菌,采用浸种、灌根法对古侧柏种子及幼苗进行接种处理,通过测定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高、地径、根冠比、干物质量、叶绿素含量等指标,探讨其对古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黑附球菌(Epicoccum nigrum)C-4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可显著提高侧柏种子的发芽势、发芽指数以及幼苗高、地径、干重、含水量和叶绿素a/b比值,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C-6对侧柏种子的萌发无影响,但促进了侧柏幼苗的生长;链格孢霉(Alternaria alternata)C-5对侧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产生抑制作用,哈茨木霉(Trichoderma harzianum)C-1浸种后对种子萌发无影响,但在定期灌根处理后,对侧柏幼苗产生抑制作用;其他供试菌株对侧柏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显著。8株古侧柏优势内生真菌处理对侧柏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表现出促进、抑制或无作用,其中C-4和C-6是2株具有促生能力的优势菌,为古侧柏的保护和更新提供基本材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GPR引发对紫花苜蓿幼苗耐盐性及其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用3种不同植物生长促生菌溶液喷施紫花苜蓿幼苗,研究在75mmol/LNa2CO3胁迫下不同植物生长促生菌对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不同植物生长促生菌处理的紫花苜蓿幼苗其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CS3菌液处理效果最好。[结论]植物生长促生菌能够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发育并能提高其抗逆性。  相似文献   

10.
种子包衣技术是在传统浸种、拌种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种子加工技术,使种子处理更加方便、安全和有效。种子包衣技术是指以精选种子为载体,应用手工的或者机械的途径在种子外面均匀包裹一层药剂,这层药剂称为种衣剂。种衣剂包括杀虫剂、杀菌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填充剂、成膜剂、扩散剂、稳定剂、防腐剂等材料。包衣的种子种下后,种衣剂遇水吸胀但几乎不溶解,而在种子周围形成一个屏障,随着种子的萌动、发芽、成苗,有效成分缓慢有序释放,并被根系吸收传导到幼苗各部分,使药、肥得到充分利用,以增强种子及幼苗对病菌和病虫害的抗性,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该技术已在大豆、小麦、玉米、甜菜、蔬菜等作物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Na2CO3胁迫下不同PGPR对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丽辉  赵骥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2):18045-18047
[目的]探讨PGPR引发对紫花苜蓿幼苗耐盐性及其生理效应的影响。[方法]用3种不同植物生长促生菌溶液喷施紫花苜蓿幼苗,研究在75 mmol/L Na2CO3胁迫下不同植物生长促生菌对紫花苜蓿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相比,施用不同植物生长促生菌处理的紫花苜蓿幼苗其叶绿素、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其中CS3菌液处理效果最好。[结论]植物生长促生菌能够促进紫花苜蓿的生长特性发育,并能提高其抗逆性。  相似文献   

12.
根围促生菌对黄瓜幼苗的促生效应与防病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从菜园土盆栽的黄瓜健壮幼苗根围分离出196 株细菌,用于黄瓜种子的细菌化处理,在光照培养箱中模拟自然状况,首先在平皿中培养初步筛选出30 株促进种子萌发、促进根和下胚轴伸长的菌株;之后用于无菌土盆栽测定,筛选出了能明显提高出苗率,提前出苗时间,增加株高、鲜重等具促生效果的5 株细菌:CN11,CN31,CN45,CN116 和CN129,即为根围促生菌(简称PGPR)。并将5 株PGPR 分别用于接种了引起黄瓜苗期立枯病和猝倒病的三种主要病原菌——立枯丝核菌AG4 (Rhizoctonia solaniAG4)、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 atum )、终极腐霉(P. ultim um )后的盆栽测定,发现在促进黄瓜幼苗生长的同时也降低了发病率,与对照相比均达显著水平(P= 0.05),实验结果证明PGPR 促生作用与防病作用具有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植物转基因研究中及时获得大量健壮的无菌苗是后续实验的基础.研究种子的灭菌处理方法对种子萌发及随后的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以烟草和拟南芥种子为材料,通过比较次氯酸钠(NaClO)灭菌后用无水乙醇或/和灭菌水单独或交替处理的效果,研究其对拟南芥粘液质种子和烟草无粘液质种子的萌发和无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无水乙醇对烟草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萌发率、幼苗根长和株高等均显著降低;无水乙醇短时间处理能促进拟南芥萌发、幼苗生长及叶片数的增多,而无水乙醇长时间处理只能促进拟南芥主根的伸长.结合种子萌发和幼苗的生长状况,10; NaClO处理4min后用灭菌水润洗对烟草种子灭菌效果最好;10; NaClO处理4 min后,先无水乙醇润洗2次,再灭菌水润洗3次对拟南芥种子灭菌效果最好.[结论]烟草和拟南芥均属于小种子类型,但二者最佳灭菌方法显著不同,为两种转基因模式植物烟草和拟南芥种子的灭菌方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小麦种子包衣后,可提高种子发芽率和成芽率,促进幼苗发育。包衣剂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还可以满足小麦种子发芽生长所需养分,促进幼苗早发和苗齐苗壮,根系发达,叶色浓绿,分蘖力强。现将小麦种子包衣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农作物种子处理技术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作物种子处理技术的进展王艳,尹经章(新疆八一农学院,乌鲁木齐,830052)种子处理是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能为带病的种子消毒,防止种子在萌发和幼苗生长期间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而且还能提高种子发芽率,促进幼苗生长。自1750年法国植物学家首...  相似文献   

16.
由盐生植物根际土中分离得到含ACC脱氨酶的PGPR(植物根际促生菌)嗜麦寡养食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研究其在中性盐与碱性盐条件下对高粱种子萌发的促生效应。结果表明,从30、60、90、120 mmol/L的盐碱胁迫处理条件下,PGPR处理对高粱种子在各项萌发参数上均有显著促生效果。其中接菌的高粱种子的胚芽、胚根比未接菌的要长,长势更好;接菌的比不接菌的根冠比高,说明促生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植株根部的营养吸收。据此可推测,含ACC脱氨酶的植物促生菌可缓解混合盐胁迫(中性盐与碱性盐)对高粱植株的抑制作用,提高高粱抗盐性,从而促进高粱种子的萌发力。  相似文献   

17.
从烟草体内、体外分离出对烟草赤星病、黑胫病有控病作用的内生细菌菌株和附生细菌菌株,用于烟草种子的细菌化处理,待种子在平皿细菌液中萌发后,以无菌土盆栽的方式测定其对烟草幼苗的促生性,以无菌水(CK)处理的作空白对照,分别测定其地上部鲜重,最大叶长、宽,真叶数,实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Itb225,附生细菌Ata28能明显对烟草幼苗产生促生效应,与对照相比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明确内生细菌对辣椒幼苗生长及抗旱疫病的影响,对分离自几种茄科植物的内生细菌进行了离体幼苗防病实验、促生与盆栽防病试验,并初步探讨了生防机理。结果表明:内生细菌TmL2—9对辣椒幼苗早疫病的防效可达84.4%,对番茄幼苗早疫病也有一定的防效;接种内生细菌Tml2—9后辣椒POD和PPO的表达在第8d比对照分别增加了1.56倍和1.41倍,相同叶位叶片中叶绿素a和b的含量在第1—3d分别比对照增加了约10%和20%。说明TmL2—9可能通过促生和诱导抗病的方式增强茄科植物对早疫病的抗性,表明TmL2—9在防治茄科植物早疫病方面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集约化、产业化的发展,使种子处理技术不断改善与提高,种子包衣技术在农业上已广泛应用,产生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实行种子包衣不仅可以防治作物病虫害,还可预防缺素症、促进幼苗生长、壮苗,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20.
言实 《北京农业》2002,(2):16-17
为了提高中药材种子品质,防治种子病虫害,打破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芽和幼苗健壮成长,中药材种子在播种前要进行处理.其处理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