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4 毫秒
1.
保护性耕作农业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它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机械化手段,保证免耕播种质量。实施保护性耕作,一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二能够减少地表沙尘漂移;三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四可有效地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内外大量实践表明,实施以残茬覆盖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实现保土、保水、保肥和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旱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保护性耕作就是一切有利于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保护地力常新的耕作技术和方法的总和.它的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因为保护性耕作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在满足作物生长条件的基础上尽量减少田间作业,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残茬覆盖率应不小于30%,采用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措施保证播种质量.其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保护环境和资源.  相似文献   

3.
近期陆续学习了一些有关保护性耕作的文章,介绍各地开展保护性耕作示范的情况和经验,我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根据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参考资料,在总结昔阳县实施保护性耕作经验和做法的基础上,下面对保护性耕作谈一些认识。1.保护性耕作要求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保护性耕作的通俗定义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用除草剂来控制杂草。“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中的“覆盖”和“大量”是两个关键词。关于“覆盖”,保护性耕作强调的是将农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其目的是加强对土壤地表的保护和培肥地力。…  相似文献   

4.
正保护性耕作是依托机械将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实施硬茬播种和施肥的耕作技术。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少耕免耕,保持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和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充分利用天然资源,实现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一、推广免耕播种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意义(一)保护性耕作具有节本增效的作用保护土壤,培肥地力,不断提高土地的生产能力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传统的耕翻作业  相似文献   

5.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20世纪30年代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耕作模式,其核心是少耕、免耕、秸秆覆盖,目的是保水、保土、保肥,主要内容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有效的机械化手段,以达到保证作业质量、增产增效和保护耕地的作用。实行保护性耕作,第一,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第二,能够减少地表沙尘飘移,保护生态;第三,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培肥能力;第四,可有效地减少劳动力和机械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实施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获得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的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当今国际上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施以残茬覆盖和免耕、少耕为主要内容的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可以减少地表径流,避免土壤流失,降低土壤风蚀,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耕地肥力及理化性状,是实现保土、保水、保肥和保持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是旱作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1保护性耕作的内涵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由于它有利于保水保土,所以称为保护性耕作。保护性耕作由四项关键技术组成:1.免耕播种技术,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将种子播在有秸秆覆盖的地表上;2.秸秆残茬处理技术,对秸秆残茬及地表进行粉碎等处理;3.杂草及病虫害控制技术,靠除草剂或表土作业来控制杂草;4.土壤深松技术,在地表覆有秸秆的情况下使用深松机具进行松土。2保护性耕作适应范围(1)适合的降雨量范围:…  相似文献   

8.
保护性耕作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是相对传统铧式犁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能保护土壤,减少  相似文献   

9.
1发展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目的 1.1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机械化旱作农业的必由之路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的主要内容是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问作业,通过机械化和半机械化措施保证免耕播种质量.其技术实质是依靠作物残茬覆盖地表,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风蚀、水蚀、地表水分蒸发,减少劳动力、机械设备和能源的投入,充分利用天然降水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高产、高效、优质、低耗和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传统耕作方式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新的耕作技术.因其能保水、保土、保护环境.所以被称之为保护性耕作技术.其主要作业环节秸秆还田、免耕播种、土壤深松等由机械来完成.……  相似文献   

11.
保护性耕作是保证种子发芽的前提下,通过少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地减少对土壤的耕作和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播种的地表残茬覆盖率不小于30%,减少土壤水蚀、风蚀,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它的内容之一就是合理深松.适时推广机械深松技术,是保护性耕作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一、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通过少耕、免耕、化学除草技术措施的应用,尽可能保持作物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水蚀、风蚀,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农业耕作技术。 二、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 保护性耕作技术有利于旱区保水保土,增产增收和保护环境。主要内容是用秸秆残茬保护土地、减少耕作、免耕播种、化学  相似文献   

13.
一、保护性耕作的内涵 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它的作用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主要用农药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的一种耕作技术,它有利于保水保土。在不影响农业产量的情况下,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根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冰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保护性耕作是一场新的耕作革命,是一种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双赢”的耕作方法;未来10~20年中,保护性耕作将对农业可持续发展产生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作物生产及牧草的种植。保护性耕作技术因其在保护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节约成本和增产增收等方面具备优势,将成为今后土地耕作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保护性耕作技术示范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30年代美国发生的“黑风暴”,引起了人们对改革传统耕作方法的重视,促进了保护性耕作技术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于传统铧式犁翻耕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其主要内容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机械化手段,保证免耕播种质量。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一是可以保护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地表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二是能够减少地表沙尘漂移;  相似文献   

16.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施免耕、少耕,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地表,减少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先进农业耕作技术。1主要技术内容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在小麦生产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四项技术内容:一是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深松即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二是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是相对传统铧式耕翻的一种新型耕作制度,其主要作用是用大量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田间耕作,通过机械手段,保证免耕播种质量。实施保护性耕作,一是可以保持土壤减少水土流失和蒸发,提高土壤蓄水保墒能力;  相似文献   

18.
保护性耕作技术实质是通过残茬覆盖地表和简化耕作,减少水土流失、培肥地力、保护环境和资源。由于保护性耕作使一定比例(不低于30%)的残茬覆盖于地表,覆盖层起到减少水分蒸发、减缓地表水流速和蓄水的作用。不翻地,土壤中的毛细管保持畅通,团粒结构保持完整,土壤持水和蓄水能力大为增强。在降水量相等的条件下保护性耕作的地块越冬后,土壤含水量比对照田高17.4%。  相似文献   

19.
保护性耕作被称为世界农业的一次革命,是农业部重点推广的农机新技术。它通过提高自然降水的利用率,减少土壤中水分蒸发和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达到增产的目的。研究表明,保护性耕作可将土壤蓄水量从占降水量的19%提高到40%,作物产量成倍增加。其核心内容是:以机械化措施为龙头,在尽可能不翻动土壤的情况下播种、施肥,尽可能多地保持茎叶残茬覆盖地表,使用化学药剂除草和防治虫害,生物、农机、农艺相配套,从而起到保土、保水、保肥的作用。1保护性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与传统耕作的主要区别:一是土壤不经翻耕;二是有大量作物残茬覆盖在土壤…  相似文献   

20.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保护性耕作的前身叫“免耕法”。保护性耕作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