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散生竹和丛生竹的生长适宜区之一。竹类品种多,且一年四季有鲜笋,大量上市的鲜笋品种有:1.毛竹笋、新罗有毛竹林41万亩,每年产出大量的冬笋、春笋供居民食用及加工成保鲜笋出口,冬笋一般在冬至前一星期开挖,至春笋出土。春笋的笋期则一直到四月底。2.桂竹笋:桂竹笋的笋味鲜美,笋期为4-5月份。3.苦竹笋:笋味苦甘,需用水漂后食用,苦竹笋具清凉解毒之功效,笋期3-5月份。4.绿竹笋:绿竹笋细嫩清脆,味甘美,俗称"马蹄笋"。笋期6一10月。此外,新罗还出产石竹笋、早…  相似文献   

2.
冬笋,是用来招待宾客和节日餐桌上的美味佳肴,人们称它为第二“人参”。目前,正值来挖时节,怎样实施合理采挖,以保竹林资源。笔者走访了有经验的竹农说,有三种冬笋不要挖:‘九前冬笋逢春烂,九后冬笋清叨出”。即“冬至”以前生长的冬笋,春后一般会烂掉,这种笋可采挖;“冬至”以后生长的冬笋,一般会转化为春笋,出土成竹,此类冬笋不可挖。②“两头尖、中间弯、逢春烂;上头细、下头粗,来春成新竹”。即笋形弯曲或笋壳老化开裂的冬笋可挖;粗大健壮、根系发达、笋壳嫩而紧包笋肉的不要挖。矿高山春出土,平地笋成林”。即竹林地…  相似文献   

3.
挖冬笋是毛竹产区竹农增加经济收入的门路之一。但在群众中流传着“冬笋不能成竹 ,越挖土越松 ,春笋更会长”的说法。有的地方不分时间、地点、对象和林地状况 ,乱采滥挖 ,这种掠夺式的采挖无异于杀鸡取卵。实践证明 ,多数冬笋是可以成竹的。冬笋留养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来年春笋、新竹的数量和质量。冬笋和春笋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只是出笋时间不同 ,人们习惯地把立春以前挖出的笋叫冬笋 ,立春以后出土的笋叫春笋。冬笋和春笋都是毛竹鞭上的芽发育而成。冬笋是笋芽发育的幼年阶段 ,是春笋的前身。科学研究表明 ,冬笋不但能成竹 ,而且成竹率和…  相似文献   

4.
毛竹林笋期管护及合理挖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毛竹鞭笋、冬笋、春笋及大年笋、小年笋在生长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针对毛竹林笋期各不同阶段特点,提出科学经营管护及合理挖笋的技术措施,供生产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5.
尝鲜无不道春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盛仙 《云南林业》2004,25(3):22-22
竹笋,也叫竹肉、竹胎、竹芽,是由竹的芽胞发育而成的嫩芽。冬季藏在土中的叫冬笋,肉质细嫩,鲜美无比,有“笋中皇后”之誉。春天破土而出的叫春笋。春笋笋体肥大,美味爽口。夏秋时节采收的叫夏笋。实际上,夏笋是横行生长的新鞭,故又称作鞭笋。夏秋季上市的笋,除鞭笋外,还有广笋、黄枯笋、卷笋、绿竹笋等。这些笋都是餐桌上的时鲜。  相似文献   

6.
竹的抚育     
长江流域各省竹林分布极广,特别是农村“四旁”更是修竹蔽日.这些竹林,对美化自然和增加收入,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将成竹林抚育技术介绍如下.一、散生竹的抚育.散生竹有楠竹、水竹、斑竹、金竹等.应采取以下的抚育措施.(1)护笋养竹:不挖鞭笋(即竹鞭的幼嫩稍头)、冬笋,保护春笋,及时挖退笋(即竹笋出土末期竹林中长出的笋).3月上、中旬竹笋开始露头,“清明”前后大量出土,经过一个月左  相似文献   

7.
本文根据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出、退笋的规律,提出在竹林冬笋形成后的不同时期,适时、适量选挖少量浅鞭冬笋,对出土春笋成竹数量及质量均无明显影响;出土后的春笋,可按退笋表现特征,于春分后10天、清明后5天及谷雨后分期选挖退笋及少数直径小、病虫危害的竹笋,不会影响成竹数量和质量,而退笋利用率可达93%。  相似文献   

8.
为开展鞭笋高产技术研究,提高竹林总产值,对毛竹鞭笋与冬笋、春笋的笋芽萌发数量、竹笋个体质量和竹笋生长方向等因子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冬笋和春笋相比,鞭笋笋芽萌发数量少、笋个体质量小,竹鞭平均直径比立竹平均胸径小4倍,且被挖出利用的鞭笋只占鞭笋总量的40.3%。分析表明,单位面积鞭笋产量低于冬笋和春笋的原因是由毛竹自身的内在特性所致。为提高鞭笋产量,应及时采挖鞭笋,促使岔鞭多发,并适时施肥,促进支鞭萌发生长。  相似文献   

9.
毛竹鞭笋高产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姚市现有14000hm2毛竹山,其中专业笋用林2000hm2。1995年产鲜笋2425万kg,产值8245万元。其中春笋1975万kg,4345万元;冬笋150万kg,2400万元;鞭笋300万kg,1500万元。鞭笋产量占鲜笋总产量的12.4%,产值占鲜笋总产值的18.2%;而鞭笋产量又是春笋产量的七分之一,产值竟占春笋产值的三分之一,鞭笋市价为春笋的2.27倍,其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同时鞭笋生产季节恰逢市场蔬菜供应淡季,也是市场上鲜笋供应缺少的季节。因此,发展鞭笋生产,提高鞭笋产量,能充实市场供应,丰富城镇居民的菜蓝子。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往往对毛竹的春笋…  相似文献   

10.
毛竹笋氨基酸含量的比较   总被引:9,自引:4,他引:5  
在毛竹冬笋和春笋两个不同生长时期,对笋体各部位氨基酸含量进行测定分析。发现不同时期笋体中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高;必需氨基酸占氨基酸总量的27.5% ̄30.5%,竹笋作为蔬菜,比较发现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与马铃薯相当,比茄子,胡萝卜等高。  相似文献   

11.
毛竹林土壤及竹笋重金属含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遂昌县森林食品基地建设区的垵口乡,测定分析了毛竹林土壤及竹笋中的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垵口乡土壤中铅、铜、镉的含量和竹笋中铅和镉的含量在区域分布上均呈现从北向南逐渐上升的趋势; 66个冬笋样品和72个春笋样品中重金属含量不合格率也呈现从北向南逐渐上升的趋势。因此,建议对该乡毛竹林实行分类经营,北部地区可以建设笋竹两用林基地,南部地区建设以生产竹材为主的材用林基地。  相似文献   

12.
安徽霍山毛竹笋品质分析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徽省霍山县是毛竹天然分布的北部边缘,独特的地理环境及气候条件,使这里生产的毛竹笋具有特殊的品质。文章测定了霍山毛竹春笋、鞭笋和冬笋的营养成分及重金属含量。结果显示:霍山毛竹笋中蛋白质含量为1.78%~3.36%,可溶性糖含量为1.98%~3.20%,粗纤维含量为0.794%~0.924%;毛竹笋氨基酸总量为17.30~32.59 mg/g,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20.7%~26.2%,鲜味氨基酸含量所占比例为34.8%~44.8%;毛竹笋中有害重金属含量均在检测限以下。分析认为,霍山毛竹笋是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无污染的食品,可放心食用。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江西连续覆盖3年的毛竹早出笋营养成分含量,结果显示,早出笋中氮、磷、钾元素含量高于毛竹春笋,但还原糖、膳食纤维及矿质元素的含量均低于春笋。覆盖后3年间笋中各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氮元素、还原糖含量先降后升,磷、钾、钙、镁、锌元素含量先升后降,钾元素含量持续下降;笋还原糖和膳食纤维含量与各元素之间均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中与氮、钾、钙、镁、铁元素含量呈负相关关系,而与磷、锌、铜元素含量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4.
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表明:毛竹笋用林三笋高产高效经营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经13户示范户1.64/hm^2样地1998-1999年的统计,平均产笋57 705kg/hm^2,产竹材14 954kg/hm^2,平均产值103 177.71元/hm^2。其中冬笋2192kg,产值18 697.76元;春笋50 095kg,产值63 620.65元;鞭笋5 418kg,产值20 859.3元。最高产量可达97 219kg/hm^2,最高产值1 705 559.03元/hm^2,冬笋最高产量达9 767kg/hm^2,产值达83 312.51元/hm^2,春笋最高产量达84 462kg/hm^2,产值达107 266.41元/hm^2,鞭笋最高产量达11 528kg/hm^2,产值达44 382.8元。其竹林结构立竹株数3150株/hm^2,以1-3届竹为主,平均胸径9cm左右,竹鞭分布均匀,以1-6年生鞭为主,经营技术措施调整产笋结构,着重提高冬笋鞭笋的产量。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省建瓯市房道镇开展了毛竹笋竹两用丰产林的生物有机肥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立地条件下,连续施用2年生物有机肥和实施竹林标准化培育措施,明显增加研究区毛竹的新竹、冬笋和春笋产量,有效提高竹林生产能力。有机肥施肥区(埂尾区、吴大元区)新竹产量是不施肥对照区的1.94~2.21倍,其冬笋和春笋总产量则比同期常规复合肥施肥区增加28.9%;埂尾区和吴大元区竹笋产量比施肥管理前分别增产138.2、127.9 kg/667 m2,增长率相应达43.1%、40.2%。沿水平等高线开沟施用生物有机肥的方式,具有改善土壤综合肥力、减少养分流失和环境污染风险的作用,以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增加最明显,碱解氮增长率达38.4%(埂尾区)、31.9%(吴大元区),速效钾增长率达35.7%(埂尾区)、24.3%(吴大元区);同时,竹林科学管理促进了竹笋粗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提高、粗脂肪含量降低,竹笋营养品质和质量安全保持良好状况。因此,加强竹林标准化丰产培育和因地制宜地科学施肥,有利于促进毛竹林可持续经营和综合效益提升。  相似文献   

16.
平欧榛子达维1年生枝条主要营养元素年动态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平欧榛子达维为试材,测定1年生枝条生长发育期间N、P、K、Ca、Mg元素的含量,并分析其变化。达维1年生枝条内N、P、K含量以春季最高,7月下旬至11月下旬,N、P、K含量变化幅度不大,基本呈平稳态势。Ca、Mg含量以5月末至6月上旬为最高,在生长季内曲线总体呈双峰形。在生长季内,N元素在所测定元素中所占比例一直最高,K元素居第2位,Ca元素居第3位,P、Mg元素所居位置呈交替上升趋势,基本居于第4、5位。  相似文献   

17.
毛竹林覆盖技术对笋产量及产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毛竹笋用林不同覆盖模式下春笋和冬笋产量及产值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砻糠+稻草的传统覆盖模式,可显著提高冬笋产量,且连续2次覆盖后,冬笋产量增幅更为明显,全面采挖冬笋会影响春笋产量;地膜+稻草的覆盖模式在产量方面虽然不及传统覆盖模式,但由于地膜成本相对较低,其产出效益反而高于传统模式,也值得推广应用;竹林经济产出既受笋产量的影响,也受覆盖材料及笋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从出笋、退笋、高生长规律3个方面对铺地竹的生长发育规律进行了系统的观察,结果表明:铺地竹从3月中旬开始陆续出土,一直到4月中旬,共持续37 d.前期和盛期所出的笋成竹率比较高,并且所成的竹比较强壮.退笋一般发生在10 cm以下的高度.竹秆的高生长遵循慢一快一慢的规律,历时39 d左右,后期出土的笋能较快完成高生长是由于其生长初期和末期时间短的缘故.铺地竹高生长和土壤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