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豆粕中抗营养因子及其钝化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豆粕中含有一些抗营养因子,它能干预营养物质的消化利用,并对动物健康和生长性能产生不良影响。本文对饲料中的几种重要的抗营养因子的作用机理及其钝化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
植物乳杆菌发酵豆粕及其抗营养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植物乳杆菌固态发酵豆粕,对豆粕中抗营养因子进行降解,结果表明,豆粕中尿素酶活由原来的0.373u/g降低到0.166u/g,胰蛋白酶抑制剂含量由原来的40.42mg/g降低到18.01mg/g。  相似文献   

3.
豆粕饲料发酵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爱琴  贾仙宝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510-4512
[目的]研究豆粕混合发酵工艺,改善豆粕饲料品质,提高其利用率。[方法]采取多菌种混合发酵组合的方法,消除豆粕中存留的抗营养因子,并对混合发酵工艺参数进行筛选,最终获得低抗营养因子豆粕。[结果]水分含量对发酵后的品质有较大的影响,菌种1的接种量为0.005%和接种量为0.01%对发酵过程中产酸以及蛋白质水解影响的差异不显著;而菌种2的接种量对发酵过程中产酸和蛋白质水解的影响呈正相关;发酵助剂G对产酸和蛋白质水解的影响不明显。[结论]较佳的发酵工艺是固体密闭无氧静止发酵;基质为豆粕;料水比为3∶2;起始温度为40℃,起始pH自然;接种量发酵菌株1为0.005%;发酵菌株2为0.5%;发酵周期为5 d,底物中不必添加发酵助剂G。发酵后的水解度达5%以上,鲜发酵物的酸度在4.5以上,烧干后发酵物的酸度在8%以上。  相似文献   

4.
孙月  秦贵信 《河北农业科学》2009,13(10):82-83,98
概述了去除大豆中抗营养因子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方法,着重分析了各种方法对抗营养因子的去除效果。认为微生物发酵技术可降解大豆多种抗原,且成本不高,适合在农业生产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发酵对珍珠稗中抗营养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珍珠稗中含有较多的抗营养因子如植酸和多酚类植物质,它们的存在影响了人体对珍珠稗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利用酵母和乳酸菌单一菌株和混合菌株,以珍珠稗粉为原料配制的增减基,经72小时在30℃下培养发酵,测定其植酸和多酚的含量,含量显著降低,植酸含量降低更多。  相似文献   

6.
<正>豆粕是豆油加工副产品,是畜禽养殖业中重要的植物性蛋白质饲料。由于豆粕中存在多种抗营养因子,动物长期食用后会产生不同程度的一系列中毒症状,进而影响豆粕在动物生产中的有效应用。为此,消除豆粕中抗营养因子、促进大豆蛋白质吸收的研究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近年来,用微生物方法处理  相似文献   

7.
利用枯草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植物乳酸菌,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这四种菌种进行豆粕发酵实验,观测豆粕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TI)、凝集素在发酵前后的变化,筛选出可用于豆粕发酵的优良微生物菌种,并就其发酵条件进行初步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凝集素的去除率分别达到60%、90%,其中以枯草芽孢杆菌为降解胰蛋白酶因子的优势菌,植物乳酸菌为降解凝集素的优势菌,且以9%接种量,料水比1∶1,发酵48h为较适宜的初步发酵条件。  相似文献   

8.
从4种具有优良发酵豆粕能力的微生物(枯草芽孢杆菌、酿酒酵母、米根霉、产黄青霉)中筛选最优发酵菌株组合,以粗蛋白含量和大豆肽含量为评价标准,对发酵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豆粕固态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和抗营养因子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枯草芽孢杆菌B-8和米根霉M-1为最优发酵菌株组合。复合发酵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枯草芽孢杆菌和米根霉同时接入到豆粕中,两菌株接种比例2∶1,发酵总接种量10%,发酵温度40℃,料水比1.0∶1.4(质量比),发酵时间96 h。豆粕经复合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大豆肽、粗蛋白、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升,水分含量显著下降,大分子蛋白质基本降解为10 ku以下的小分子,大豆球蛋白、β-伴大豆球蛋白和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显著低于未发酵豆粕。结果表明,豆粕经复合发酵后营养成分显著增加,抗营养因子含量显著降低,营养品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9.
大豆抗营养因子测定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贺英  张明鑫 《饲料博览》1996,8(4):10-11
大豆抗营养因子测定方法的比较贺英,霍贵成,张明鑫(东北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150030)(哈尔滨市大生饲料有限公司)生大豆中含有许多抗营养因子已成为共识,必须经过加热失活才能饲喂动物。然而加热过度又会引起一些氨基酸的破坏。例如,大豆过度加热时对赖氨...  相似文献   

10.
微生物发酵豆粕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生物发酵的方法来解决消化率低的问题,通过生物饲料来改善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提高抗病力,减少有害药物的使用,是健康养殖、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途径。文章简述了豆粕中的抗营养因子,指出了豆柏在使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概述了发酵豆粕的特点及在养殖业中的应用状况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将90头体重相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分为2组(分别添加发酵豆粕和发酵菜籽粕),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试验分两个阶段,每个阶段12d,预饲期6d。发酵菜籽粕组在两个阶段分别以50%和100%的比例替代发酵豆粕。试验结果表明,第1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有提高趋势,饲料增重比和腹泻率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第Ⅱ阶段断奶仔猪日增重、日采食量和饲料增重比分别提高了4.05%、3.14%和0.54%,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发酵菜籽粕可以部分或完全取代发酵豆粕用于断奶仔猪饲粮中。  相似文献   

12.
研究发酵豆粕对AA肉鸡生长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发酵豆粕加工装备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发酵豆粕产业发展迅速,但由于缺乏资金和技术投入,相应的加工装备相对落后。详细介绍了我国发酵豆粕生产过程中的主要装备,涉及混合、发酵、干燥等工艺段,与国内外对比分析了加工装备的技术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简介了适于发酵豆粕生产的新型技术装备及其发展前景。通过总结我国发酵豆粕加工装备的发展状况,以期为其工业化生产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补喂发酵豆粕对伊犁马驹粪便代谢物的影响,分析发酵豆粕在伊犁马驹专用饲料研发中的应用效果,为伊犁马驹专用饲料研发以及消化系统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5匹体况相近、无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12月龄伊犁马驹,随机分为3组,每组5匹马。对照组、试验I组和试验II组分别在干草和普通精饲料的基础上添加5%的普通豆粕、2.5%普通豆粕+2.5%发酵豆粕和5%的发酵豆粕。预饲7 d,试验期为56 d。【结果】共筛选出9种显著性差异代谢物,试验组甜菜碱、果糖基甘氨酸、甘露醇和烟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主要富集到烟酸、甘氨酸、丝氨酸和苏氨酸代谢以及ABC转运蛋白等通路。【结论】补喂发酵豆粕能够调节伊犁马驹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和氨基酸代谢,并且具有抗氧化、抗炎、缓解应激、调节渗透压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相似文献   

15.
大豆和膨化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大豆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除了作为食品原料外也是重要的饲料原料,但大豆所含抗营养因子限制了其在食品及饲料行业中的应用。挤压膨化工艺能够在基本保持大豆营养成分的基础上,降低其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从而减小对人和动物健康的负面作用。调查分析市售大豆和膨化大豆中主要几种抗营养因子的差异,分析挤压膨化加工工艺对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消除降解作用,并对这几种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及活性给出置信范围,为膨化企业实际生产应用中选择优质原料及优化加工工艺提供参考,并对动物饲料的配方设计提供指导。【方法】采集市场上不同地区及厂家的大豆20批次和膨化大豆19批次,检测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包括大豆球蛋白和β-伴大豆球蛋白)、低聚糖(包括水苏糖和棉籽糖)等抗营养因子的含量和脲酶活性,并与在膨化加工企业采集的2批次大豆原料和在不同加工条件下制备的8批次膨化大豆中相应抗营养因子的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其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和抗原蛋白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低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示差检测器检测。同时通过提取方式、活性炭用量、提取液浓度、料液比单因素试验,对苏糖和棉籽糖两种低聚糖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综合分析检测结果,研究挤压膨化工艺对大豆主要抗营养因子含量或活性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提取方法如下: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以料液比1﹕25加入体积分数为70%乙醇水溶液,微波辅助提取,离心浓缩,定容至25 mL,涡旋混匀,取2 mL离心检测。膨化大豆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抗原蛋白的含量及脲酶活性均显著低于大豆原料,而大豆和膨化大豆中的低聚糖含量没有显著差异。膨化大豆中脲酶活性基本为0,比大豆的脲酶活性低99%以上,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比大豆约降低66%,大豆球蛋白的含量约降低67%,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降低90%以上,水苏糖和棉籽糖的总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推断市场上大豆原料中的胰蛋白酶抑制因子的含量范围为32.5-89.6 mg·g-1,大豆球蛋白含量范围为91.0-143.1 mg·g-1,β-伴大豆球蛋白的含量范围为161.1-268.7 mg·g-1,棉籽糖含量范围为3.3-8.78 mg·g-1,水苏糖的含量范围在21.4-34.16 mg·g-1,脲酶活性范围为3.6-9.42 U·g-1;膨化大豆样品中胰蛋白酶抑制因子含量范围为10.7-31.1 mg·g-1,大豆球蛋白含量范围为17.7-64.5 mg·g-1,β-伴大豆球蛋白含量范围为9.3-57.5 mg·g-1,棉籽糖含量范围为4.25-10.21 mg·g-1,水苏糖的含量范围为17.68-34.15 mg·g-1 ,脲酶活性范围为0.00-0.02 U·g-1。【结论】挤压膨化过程能显著降低大豆中主要抗营养因子的含量,从而减少这些因子带来的不良反应,并能提高大豆营养物质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6.
乳酸菌发酵豆粕对水貂日粮消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乳酸菌发酵豆粕营养特性及其对断乳幼貂的日粮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和消化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将豆粕与乳清粉、乳酸菌、水以95:5:5:200的比例混合,密闭放在37℃的恒温箱中发酵24小时以上。试验结果表明:发酵后豆粕中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与发酵前相比显著下降(P〈0.05);粗纤维含量与发酵前相比显著升高(P〈0.05)。随机选择日龄、体重、性别、胎次相同,断乳分窝的幼貂4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0只,分别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试验组在基础日粮的基础上添加23%的发酵豆粕。试验结果表明:有机物、粗脂肪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可消化粗脂肪的采食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5)。  相似文献   

17.
高升  陈哲  王玉龙  柯慧  朱崇淼  涂枫 《饲料博览》2021,(2):32-34,38
为研究发酵豆粕对黑猪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25日龄、体重为(6.2±0.3)kg的仔猪108头,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分别用发酵豆粕代替基础饲粮中5%和10%的普通豆粕,进行为期28 d饲养试验,测定分析生长性能和免疫指标...  相似文献   

18.
发酵棉粕和普通棉粕替代豆粕对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65±2)d〕的杜×长×大三元杂交阉公猪进行生长期(65~130 d)和育肥期(131~162 d)两个阶段试验,通过在猪生长育肥期日粮中以不同比例的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探讨在猪日粮中普通棉粕和发酵棉粕适宜的添加用量。生长期供试仔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个组10头。分别饲喂含豆粕日粮(对照组),5%或10%普通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Ⅰ组和Ⅱ组),10%或1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日粮(试验Ⅲ组和Ⅳ组)。在育肥期,对照组继续饲喂豆粕日粮外,试验Ⅰ组至Ⅳ组各随机分为两个处理组,其中一组继续使用棉粕日粮,另外一组改用豆粕日粮。试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普通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5%时,猪的日增重有下降趋势;达10%时可显著降低猪的日增重和饲料报酬(P0.05);发酵棉粕替代豆粕的比例达到15%时对猪生长育肥期的生长性能尚无显著不良影响(P0.05),可以降低单位增重饲料成本;生长期使用棉粕而在育肥期停用棉粕与全期使用棉粕相比,对猪在育肥期的生长有增加趋势,并且具有单位增重饲料成本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对豆粕有机质发酵液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为香蕉枯萎病提供稳定、有效的生物学防治方法。研究采用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因素对豆粕有机质发酵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对实验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发现,豆粕有机质最佳发酵工艺为豆粕有机质混悬液稀释5倍,红糖浓度为2.0 g/100 m L发酵15 d。为豆粕发酵液进行规模化生产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20.
不同水平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探讨发酵豆粕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将1日龄艾维菌肉仔鸡240羽,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为玉米-豆粕型饲粮,试验Ⅰ、Ⅱ、Ⅲ组在对照组饲粮中分别添加5%,10%,15%的发酵豆粕,试验共42d。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比较日增重分别提高14.13%,14.55%,10.13%,差异均极显著(P〈0.01);日采食量分别提高6.24%(P〈0.01),4.81%(P〈0.01),3.88%(P〉0.05);料肉比分别下降7.03%,8.65%,5.94%,差异均极显著(P〈0.01)。添加10%的发酵豆粕试验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