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研究谷饲饲粮不同粗蛋白质水平对荷斯坦奶公牛屠宰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改善牛肉品质的研究提供借鉴。【方法】选取90头体重197 kg左右和体况相近的荷斯坦公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30头。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饲喂低粗、中和高粗蛋白质水平的饲粮,各试验组饲粮的综合净能水平相同,精粗比(干物质基础)均为90﹕10。预试期10 d,正试期193 d。【结果】(1)试验Ⅲ组的眼肌面积比试验Ⅰ组提高了6.69%(P<0.05),各试验处理对屠宰率、肉骨比、净肉率及胴体产肉率无影响(P>0.05)。(2)试验Ⅲ组失水率比试验Ⅰ组显著降低了9.01%(P<0.05);剪切力及蒸煮损失随着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升高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各试验组肉p H、肉色、色度及色相角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3)饲粮粗蛋白质水平对背最长肌常规成分无显著影响(P>0.05)。(4)试验Ⅲ组的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SFA)含量分别比试验Ⅰ、Ⅱ组降低了14.58%(P<0.01)和9.68%(P<0.05),且试验Ⅲ组的棕榈酸(C16:0)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生马铃薯条加工副产品与稻草混贮(以下简称“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以下简称“青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马铃薯加工副产品在养牛生产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0头健康、体况良好、体重相近((461.33±33.47)kg)的荷斯坦公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4个处理组为T20组(精料+20%混贮+80%青贮)、T40组(精料+40%混贮+60%青贮)、T60组(精料+60%混贮+40%青贮)和T80组(精料+80%混贮+20%青贮),各试验组饲粮精粗比和精料组成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1)不同比例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奶公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T20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比T40组提高了4.30%(P<0.01),比T60组提高了5.24%(P<0.01),比T80提高了6.01%(P<0.01)。T40组的料重比(F/G)最...  相似文献   

3.
据洛阳市奶牛一场1990~1995年散栏饲养的成母牛的记录,统计淘汰牛只的年龄、淘汰原因、泌乳期奶量、干奶期、空怀期.分析表明,要做到合理利用奶牛,应尽量减少疾病,降低非生产性淘汰之比例.产奶量在第1,8,9,10泌乳期较低;空怀期以第1,2,7,8,9泌乳期的较长.宜把第1,2泌乳期和第7泌乳期以后分别作为重点淘汰时期.  相似文献   

4.
据洛阳市奶牛一场1990~1995年散栏饲养的成母牛的记录,统计淘汰牛只的年龄、淘汰原因、泌乳期奶量、干奶期、空怀期.分析表明,要做到合理利用奶牛,应尽量减少疾病,降低非生产性淘汰之比例.产奶量在第1,8,9,10泌乳期较低;空怀期以第1,2,7,8,9泌乳期的较长.宜把第1,2泌乳期和第7泌乳期以后分别作为重点淘汰时期.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3种饲养方式下荷斯坦公犊的生长情况、肉质及血液生化指标,为饲养荷斯坦公犊、生产优质犊牛肉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初生质量45.30 kg左右(P>0.05)的健康荷斯坦公犊36头,随机分为全乳组、代乳组和精料组3组,每组12头,试验期6个月。【结果】(1)与代乳组、精料组相比较,全乳组荷斯坦公犊6月龄质量分别提高45.5,62.1 kg,日增质量分别提高0.256,0.336 kg,差异均极显著(P<0.01)。(2)与精料组相比较,全乳组和代乳组失水率分别降低2.60%,2.52%,系水力分别提高10.48%,10.40%,嫩度分别降低30.55%,28.91%,差异均极显著(P<0.01)。精料组肉色评分显著高于全乳组和代乳组(P<0.05)。(3)代乳组和精料组油酸、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均高于全乳组,代乳组亚油酸、必需脂肪酸相对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其他2组(P<0.01)。(4)代乳组和精料组总胆固醇含量极显著高于全乳组(P<0.01),同时代乳组白蛋白含量也较全乳组低3.9%(P<0.05)。【结论】全乳饲养的荷斯坦公犊生长速度最快,代乳饲养所产犊牛肉肉质综合指标最好,而且不同饲养方式对荷斯坦公犊血液生化指标有较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2004,(7):19
近年来,在我国不少地区已开始探索进行散栏饲养,实行挤奶台集中挤乳,并配以饲喂、清粪等作业机械化,这说明我国奶牛业正朝向工厂化、现代化方向迈进。但散栏饲养在我国毕竟是刚刚起步的新生事物,还缺少经验,还需要我们去研究和解决一些问题,根据上海市星火农场实施散栏饲养的实践,提出以下几个必须注意加以考虑的问题:(一)牛场总体布局与牛舍设计牛场总体布局就是各类牛舍、挤奶厅、饲料区(饲料的收购、加工、贮存、供应)、共尿处理区和其他附属建筑物以及设施的位置与相互之间连接,要便于日后奶牛生产最有效、最经济的运转,并力求做到减少…  相似文献   

7.
选取24只健康、体质量相近的3月龄左右的小尾寒羊,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短期育肥50d.所饲喂玉米秸秆分别以直接铡短(对照组)、直接制粒(试验Ⅰ组)、秸秆与苜蓿草混合制粒(试验Ⅱ组)及与精料全混合制粒(试验Ⅲ组)4种方式加工,研究不同加工方式日粮对育肥羔羊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羊的净增质量、平均日增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Ⅱ组与试验Ⅲ组的料质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组羊的净增质量、平均日增质量和料质比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Ⅰ、Ⅱ、Ⅲ组与对照组羊在体尺指标上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试验Ⅲ组羊的胸围和胸深增长值以14.75cm和8.17cm相对较高;血液尿素氮方面,第50天时试验Ⅰ组与试验Ⅱ组羊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Ⅲ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考虑,试验Ⅲ组即玉米秸秆+苜蓿干草+精料的全混合颗粒型日粮更适用于羔羊育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散栏式饲养与栓系式饲养方式对肉牛增重性能的影响.[方法]选择体重相近(330 kg左右)、月龄相同(12月龄)、未去势、健康无病的50头西门塔尔公牛分为两组,每组25头牛.牛散栏式饲养为试验组,栓系式饲养为对照组.预试期为30 d,正试期为120 d,分别于10、11、12、1和2月进行对体重及各项体尺指标的测定,并定期采集血样.[结果]散栏式饲养组和栓系式饲养组牛的月增重平均分别增加了33.41和31.90 kg,日增重分别为1 113.57和1 056.83 g/d,散栏式饲养组比栓系式饲养组高21.8;,组间差异显著(P<0.05);散栏饲养组牛的腰角宽、胸围、胸宽、腹围、后腿围等体尺的变化显著高于栓系组(P<0.01);血钙含量散栏组在11月差异显著(P<0.05),而10、12、1和2月两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散栏与栓系对西门塔尔牛血清磷含量影响不大,两组血清磷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栓系式管理方式相比,散栏饲养方式更适合于提高西门塔尔牛的生产性能.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发酵床饲养模式对生猪生长和血液指标的影响,以72头三元杂交猪(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以发酵床模式饲养,一组采用常规水泥地面饲养,喂养64 d后测定猪的生产性能及血液指标,试验过程中观察生猪的发病率。结果表明:与传统水泥地面养猪相比,发酵床养殖模式对生猪的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显著降低生猪的发病率(P0.05),促进生猪健康生长;同时,发酵床养殖模式还可改善猪舍环境,减少猪粪尿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0.
以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牧场2年来养殖西门塔尔母牛的资料为依据,总结出北方农区散栏舍饲母牛的饲养与管理的技术关键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建立符合四川丘陵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围产期血液生理生化特点的正常参考值范围,测定了150头四川丘陵地区饲养的前3胎中国荷斯坦奶牛23项血常规指标、15项血液生化指标和8项微量元素指标,比较分析了所有指标在不同胎次间的差异,获得了四川丘陵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围产期46项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参考值范围,发现有9项血常规指标和9项血液生化指标在不同胎次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初步建立起四川丘陵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围产期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值范围,为今后四川丘陵地区中国荷斯坦奶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在育肥猪后期饲粮中,本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的半胱胺添加方式对育肥猪胴体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持续添加半胱胺组(150 mg/kg基础日粮)的效果要优于间隔添加半胱胺组(间隔6天添加1次半胱胺,150mg/kg基础日粮)。与对照组相比,半胱胺两种添加方式均可较大程度地改善胴体品质和血液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3.
生物纤维饲料饲喂生长肥育猪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以生物纤维饲料作为蛋白质补充饲料配制的饲粮对不同生理阶段生长肥育猪的生产性能和屠宰性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将28头二元杂交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7头,分别饲喂A、B、C、D4种饲粮。经78d饲养试验,结果表明:D组的日增重极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1)。D组的屠宰率显著低于A组、B组和C组(P<0.05)。但A组、B组和C组的平均膘厚显著高于D组(P<0.05),瘦肉率和眼肌面积在各组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在生长肥育猪的日粮中,用廉价的生物纤维饲料作为生长肥育猪饲粮中的蛋白质补充饲料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白术粗多糖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给白术粗多糖在饲料工业中的开发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28日龄二元杂交断奶仔猪(长×大)150头(平均体重为7.5 kg)进行试验.将试验猪随机分为5组:Ⅰ组(CK):饲喂基础日粮;Ⅱ组(ANT):饲喂基础日粮 抗生素;Ⅲ组(0.3%PAM):饲喂基础日粮 0.3%白术粗多糖;Ⅳ组(0.6%PAM):饲喂基础日粮 0.6%白术粗多糖;Ⅴ组(0.9%PAM):饲喂基础日粮 0.9%白术粗多糖.试验分两期进行,共28 d:第1期(第1~14天)和第2期(第15~28天).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适宜剂量的白术粗多糖不仅能够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还能提高饲料报酬,降低腹泻率.同时对于相关的血液生化指标,0.6%和0.9%添加量的白术粗多糖组也表现出优于基础组和抗生素组的趋势,且以0.6%的白术粗多糖添加组的效果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利用肉牛饲养试验研究饲粮尿素添加水平对生长育肥牛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肉牛生产中合理添加尿素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60头利木赞×复洲杂交的F1公牛,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头,分别接受1个尿素添加水平的饲粮处理。设置6个粗蛋白和代谢能值相近(14% CP,11.3 MJ•kg-1,DM基础)的饲粮处理,其中尿素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0.4%、0.8%、1.2%、1.6%和2.0%。试验期14周,其中预饲期1周,正试期13周。【结果】随尿素添加水平的提高,干物质摄入量(dry matter intake,DMI)无显著变化(P>0.1),但日增重呈线性规律显著下降(L,P<0.05),饲料转化效率(DMI/ADG(average daily gain))呈现线性规律显著上升(L,P<0.05)。其中,尿素添加水平在0.8%以内未见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DMI/ADG)有显著变化。提高饲粮尿素添加水平,血氨浓度线性上升(L,P<0.001);而血浆总蛋白和血浆尿素氮(plasma urea-N,PUN)浓度呈二次曲线规律升高(Q,P<0.001),其中血浆总蛋白和PUN浓度分别在1.50%和0.64%(%DM)尿素添加水平下出现拐点。提高饲粮尿素添加水平对谷丙转氨酶活性没有显著影响(P>0.1),但会导致谷草转氨酶活性呈线性升高(L,P<0.001)。在反映肉牛应激状况的激素指标中,除肾上腺素外,肌酸激酶活性、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皮质酮和醛固酮浓度等均呈显著的二次曲线规律上升或下降(Q,P<0.05);其中,上升或下降趋势的变化出现在0.8%-1.2%尿素添加水平。【结论】生长育肥牛饲粮中尿素添加水平在0.8%以内,或尿素氮占总氮比例在16%以内,可认为是适宜的安全添加水平。  相似文献   

16.
烟酸铜对仔猪生产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择体重20 kg左右的仔猪160头,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添加150 mg.kg-1Cu(Cu来源于CuSO4)的基础日粮;试验Ⅰ、Ⅱ、Ⅲ和Ⅳ组饲喂分别添加150、135、120和105 mg.kg-1Cu(Cu来源于烟酸铜)的基础日粮,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8头,试验期28 d,研究烟酸铜对仔猪生产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Ⅰ、Ⅱ、Ⅲ组的平均日增重(ADG)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而Ⅳ组则有降低的趋势;同时,前3组的料肉比(FCR)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但Ⅳ组则略有提高.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血清的总蛋白(TP)、白蛋白(ALB)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血清中的尿素氮(BUN)含量显著下降(P<0.05);Ⅲ组的总胆固醇(T-CHO)、甘油三酯(TG)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而Ⅳ组则极显著下降(P<0.01).试验组的血清铜蓝蛋白(CP)、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水平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Ⅰ组差异显著(P<0.05),而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水平则升高不明显(P>0.05).这表明在猪饲料添加不同含量烟酸铜与添加CuSO4在促生长效果方面基本一致,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差别不大;有机铜的吸收利用率较无机铜高.  相似文献   

17.
试验选用16头夏洛来种公牛,研究了diludine对种公牛体增重,精液品质及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diludine不会显增加公牛体重,进而影响生产;diludine能显提高精液活率,精液量及冻精产量。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低温环境及营养水平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影响。试验选择日龄相近(120±7 d),体重62.0±1.5 kg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45头,采用L9(34)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将试验猪完全随机分为9组,每组5头,分别接受0~7℃、8~15℃、16~25℃三个不同温度和低营养水平组、标准营养水平组、高营养水平组三个不同营养水平交叉处理。结果显示:温度因素内,日增重均值最高和最低值分别为0.563和0.844,其间极差值为0.281;日平均采食量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3.27和3.49,极差值为0.22;料重比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5.942和3.700,极差值为2.242。营养因素对日增重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0.796和0.626,极差值为0.160;对日平均采食量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3.397和3.277,极差值为0.120,对料重比的最高和最低均值分别为4.845和4.385,极差值为0.460;温度因素的极差值高于营养因素的极差值,显示温度因素比营养因素更重要,两因素的最佳组合为适宜温度与高营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