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农业科技支撑广东农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绮球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4):203-204,224
在分析国内外农业转型升级做法的基础上,研究广东农业科技供需现状,找准制约广东现代农业发展的科技瓶颈,思考农业科技支撑广东农业转型升级的方向对策,为加快农业方式转变提供决策意见,促进广东现代农业快速、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发展新动能,是农业科技创新推广工作的基本方向。针对当地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特点、新要求,本文分析提出了转变推广服务理念,扩展提升服务内容,转型升级推广方式的思路,以期为促进科技创新、服务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农业类大学作为农业科技和科研人才的集合体,是支撑农业产业转型升级最重要的主体。不管是社会外部要求,还是自身内在需求,加快推进科技创新成为农业类大学最有效的战略抓手,提高科技管理水平,构建适应农业类大学发展的科技管理体制是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农业类大学科技创新、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业资源刚性约束加剧,农业生产成本持续上涨,农业科技进步已成为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和主要途径。邢台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农业转型升级,把强化农业科技支撑作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和主要抓手,以基层农技推广补助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项目为载体,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为保障,紧紧围绕建设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及区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需要,以加强科技创新引领、提升服务能力为重点,全面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为邢台市现代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2):192-193
新常态下,农业科技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推动力,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推动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的骨干力量。因此科学界定科技支撑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内涵,根据科学合理的思路设计科技支撑体系的内容架构,从而使相关农业主体能运用到匹配性高、适应性强的农业技术,对于有效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整体竞争力,不断促进农村改革和解决"三农"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陕西农业科技发展关系到传统农业能否顺利转型,历史遗留任务能否完成。在结合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针对陕西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面临挑战,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助于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业及农村社会和谐发展角度,对新阶段陕西农业科技发展战略进行研究与思考,提出了推进陕西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与科技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而农业经营主体的状况决定着现代农业发展的水平。文章结合江苏实践,探讨了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过程,指出农业规模经营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龙头企业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新型主体,并互相依存,互相支撑,共同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同时针对三大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对农业科技的不同需求,提出了加快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促进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科技对策。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家经济转型升级,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也逐渐向生态农业发展,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不仅要保障农产品的安全质量,还要保护农业资源环境。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教育和法制保障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希望促进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9.
文章阐述了省级农科院在区域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为例,结合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构建科研运行、科技推广、成果转化、科研保障、院所管理等五大系统,以助推区域农业转型升级,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成果转化能力、服务"三农"能力和政策咨询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在政策的持续扶植鼓励、公众消费能力不断提升和食品安全意识不断增强的农业产业发展环境下,我国农业科技领域的投资状况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要加快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系,为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产业化转型升级注入活力。1 0月2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科技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在科技金融服务领域,要深化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探索发展新型科技金融服务组织和服务模式,建立适应创新链需求的科技金融服务体系。作为近年来新型科技服务模式的一种形式,科技金融正发展成为一种新的业态。  相似文献   

11.
孙丹  周芬  谢红莉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53-355,357
以浙江、山东2省为例,研究我国华东地区科技农业发展带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比分析2省的现状、科技农业推广、农业科技需求、农业成本和农业收入等方面内容,结果表明,截至2008年底,浙江省科技农业水平、农民收入水平、文化水平均高于山东省,其农业生产方式较科学,农业投入成本则低于山东省。我国华东地区科技农业发展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大力发展科技农业,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财力、人力两个维度,以2015—2019 年浙江省60个县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农业科技投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结果发现:农业科技财政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总体上呈正相关关系,且对浙西南地区的正向作用要明显高于浙东北地区;农业科技人员投入仅在浙东北地区表现出正向作用,在浙西南地区表现出负向作用;其他控制变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作用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其中农业机械总动力没有表现出正向作用。因此,在未来一段时期科技强农、机械强农“双强”行动中,浙江要持续加大农业科技财政投入并向浙西南地区倾斜;积极优化农业科技人员配置,在浙西南地区要着重优化农业科技人员配置使其与农业生产相适应,在浙东北地区要着重加强农业科技人员引进培养以打造有力的农业科技队伍;加快老旧农业机械设备更新和新型实用农业机械设备的研发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我国农业科学技术发展趋势与展望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笔者展望了世纪之交我国社会经济与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探讨了21世纪农业科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提出了人类即将进入知识社会,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阐述了21世纪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重点、主要新领域和战略思路;指出21世纪必将迎来一场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要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契机,迎接跨世纪的历史机遇;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导向,建设粮食安全与食物保障体系;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加快建设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14.
在系统回顾中国农业科技的事业发展阶段性成果与成就的基础上,立足现代农业对科技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需求,对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短期目标和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战略重点,并提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措施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现代农业在飞速发展,随之形成了大量的农业科学技术档案资源。为此,必须建立完善的农业科学技术档案安全保障体系,从而为现代农业的再发展提供科技信息支撑。分析了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现状,提出了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的设想,最大限度地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档案的资源建设、安全管理和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促进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2003年始,通过科技园区、专家大院、科技培训、致富项目对我省十弱县进行科技帮扶.3年来,以农业科技专家大院为基地,"零距离"接触农民,搭建了农业技术推广平台;以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载体,集成展示农业新成果,构建了农业新技术示范高地;以科技项目为依托,集聚农业生产要素,扶壮了一批县域经济主导产业龙头,取得农业标准化水平、农民科技素质、粮食产量、农民收入"四个"提高的显著成效.开创了全国院县共建的先河,提高了科技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速度,探索出了一条新时期科技解决"三农"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经济新常态下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并以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例,在总结其"十二五"科技工作取得成效的同时,探讨并提出了科技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加强重点领域集成创新研究、构建农业产业综合研发体系、加强科技基础条件建设、充当农业"走出去"的"智囊团"和"实践者",以及打造创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等科技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9.
《浙江省农会报》的办刊特色及其社会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农会报》是我国近代由农会创办最早的农学期刊之一,也是我国由社会力量创办较早的农学科技期刊.通过对《浙江省农会报》刊物特色以及对我国近代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和农业生产发展的贡献的科学翔实的分析,揭示了我国近代科技期刊形成发展的特点和里程.  相似文献   

20.
地理标志制度在我国建立以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地理标志产业已经成为农业经济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对于实现农业现代化、保护农业生态和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地理标志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农业转型升级、中央提出"科技兴农"的背景下,地理标志产业的发展应该突破商业标志法的狭隘思路,建立起和商标、专利、植物新品种以及著作权等知识产权形态相结合的协同发展战略。地理标志协同战略的构建,尚需要相应的组织保障、利益保障和法律保障等配套保障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