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14种二苯醚类除草剂(Diphenyl Ether Herbicides,DpEH)在EI源中的质谱图,对DpEH裂解生成的特征碎片离子及其断裂方式做了比较研究。DpEH的质谱裂解有以下规律:(1)游离基中心定域在二苯醚的氧原子上,可发生四元环过渡态的氢重排反应或i-断裂;(2)游离基中心定域在硝基的氮原子上,可发生i-断裂,失去二氧化氮自由基或者在加热状态下形成激发态,发生α-断裂,失去一氧化氮自由基;(3)苯环上带正电荷且有氯取代基的离子,可生成碎片离子m/z [M-35]和m/z [M-36];(4)其他如含有三氟甲基的易失去氟自由基,含有羧基的易失去中性分子CO。借助DpEH在质谱中的特征碎片离子和特征断裂规律可对此类除草剂作出鉴别和确认,并提供定量定性离子选择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采用电喷雾多级质谱技术研究了杠柳苷A和E的质谱裂解行为。在源内诱导碰撞解离谱图中发现,从准分子离子中脱去二取代吡喃酮是杠柳苷A的主要断裂形式之一。从分子中失去不同长度的糖链以及杠柳甙元D环开裂重排失去甲醛(-30 Da)是识别该类化合物的重要依据。通过对杠柳苷A和E的质谱裂解机制和特征碎片进行研究,总结了鉴别该类化合物的方法,并对杠柳根皮中的一个未报道化合物杠柳苷X的结构进行了推测,该方法对研究杠柳中杠柳苷类化合物的分布及结构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邓金保 《新农药》2005,(6):37-37
一种能裂解有机磷农药的新催化剂由Carnegie Mellon大学的科学家们开发成功。对4种有机磷农药进行的裂解试验均获得完全成功,它可将4种有机磷农药及其副产物全部裂解掉。为此,该大学获得80多份有关四氨基大环配位体(简称TAML)的专利。如同Fe-配位体一样,这些与过氧化氢复合在一起的配位体能在作物收获,2后,以1~10ppm的浓度应用于田间以减少有机磷农药对地下水和小溪的污染。  相似文献   

4.
采用酶抑制法,选用五种块茎土豆、红薯、茨菇、芋头、莲藕提取植物酯酶,测定了总酯酶活力和比活力大小,结果显示土豆、茨菇、莲藕的酯酶活力分别高达8.462 3、8.743 7、7.491 0,显著高于其他几种。探索其检测有机磷农药的最佳条件,对5种有机磷农药进行了敏感性试验,并测定3种植物酯酶对这5种有机磷农药的最低检测限(LOD)。3种植物酯酶对受试的5种有机磷农药均有良好的敏感性,且最低检测限远低于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因此,这几种酶可作为有机磷农药残留检测用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小白菜栽培过程中,百菌清、敌敌畏、氧化乐果和抗蚜威在不同施用剂量条件下的农药降解动态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农药在小白菜中的残留量和降解速度有较大差异。4种农药施药后在小白菜上的残留量随喷药时间的推移而减少,抗蚜威降解速度最慢,氧化乐果降解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蔬菜、水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的提取和净化效果以及液相色谱和质谱条件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检测蔬菜、水果中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LC-MS/MS方法.10种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出低限均为:1μg/kg,灵敏度远远高于现行国家标准;在1~100μ g/kg浓度范围内平均回收事:椰菜为78.5%~105%,橙为80.3%~106%,相对标准偏差(RSD):椰菜为4.55%~19.8%,橙为3.48%~17.7%.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度高,准确可靠,精密度好,选择性强.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能满足蔬菜、水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残留检测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1前言蔬菜是一种生长期短 ,茬口多的作物 ,它生长采收旺季 ,也是病、虫害发生旺季。特别是大棚蔬菜 ,因温度高、湿度大、地块单一等多种因素 ,导致病、虫害更为严重。为提高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农民需要用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我国已发布的《农药管理条例》中明确规定 :“使用农药应当遵守国家有关农药安全、合理使用的规定 ,按照规定的用药量 ,用药次数 ,用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施药 ,防止污染农副产品。剧毒、高毒农药不得用于防治卫生害虫 ,不得用于蔬菜、瓜果、茶叶和中草药材”。但一些农民不按规定 ,滥用农药。杀虫剂中70 %为有机磷农…  相似文献   

8.
吴铭 《湖北植保》2007,(2):30-30
从2007年1月1日起我国已全面禁止了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这5种高毒农药的全面禁用,对我国农药行业产生的影响无疑是巨大而深远的。一方面,生产企业被禁用产品所占据的市场份额及利润空间将化为乌有;另一方面,5种高毒  相似文献   

9.
《湖北植保》2004,(4):39-39
根据我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下列农药称为 假农药: (1)以非农药冒充农药或者以此种农药冒充他种农药的; (2)所含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注明的农药有效成分的种类、名称不符  相似文献   

10.
11.
本研究基于改进的QuEChERS前处理方法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建立了16种不同理化性质的农药在玉米吐水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利用乙腈提取玉米吐水样品, 经ACQUITY UPLCTMBEH C18色谱柱分离后用多反应监测模式进行定量分析, 最后通过外标法进行定量。结果表明:在0.1~1 000 μg/L范围内, 16种供试农药的质量浓度与对应的峰面积间均呈现良好线性关系, 决定系数R2≥0.997 1; 定量限(limit of quantitation, LOQ)为0.1~0.7 μg/L; 在10、100 μg/L和1 000 μg/L的3个添加浓度水平条件下, 供试农药平均回收率均在77.3%~107.4%之间, 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s, RSD)为1.7%~13.5%。运用该方法对玉米吐水样品进行实测, 16种农药均可被检测出, 其中啶虫脒的检出浓度最高(548.8 μg/L)。该方法适用于玉米吐水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同时检测。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同时测定饲草中敌敌畏、乙酰甲胺磷、乐果、莠去津、乙草胺、马拉硫磷、倍硫磷、毒死蜱、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10种农药残留的QuEChER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方法。样品经饱和氯化钠溶液浸泡10~15 min、乙腈匀浆提取1 min,上清液以无水MgSO4、N-丙基乙二胺(PSA)、C18和石墨化碳黑(GCB)(质量比30:10:10:1)为吸附剂进行基质分散萃取净化,浓缩后用乙酸乙酯定容,通过HB-5MS气相色谱柱(30 m×250 μm,0.25 μm)分离,采用串联质谱在多反应监测模式(MRM)下检测分析。结果表明:在1~200 μg/L范围内,10种农药的进样质量浓度与其对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大于0.99,该方法检出限(LOD)为0.001 5~0.015,定量限(LOQ)为0.005~0.05 mg/kg。在0.05、0.2和1.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10种农药在饲草中的平均回收率为75%~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7%~11.6%。利用该方法对山东省100批次饲草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共检出8种农药,其中毒死蜱的检出率较高,其在青贮料和干草料中的残留量分别在0.002~0.447和0.002~3.502 mg/kg之间,其他农药的检出率则较低,在0.027~0.428 mg/kg之间。参照国内外最大允许残留限量(MRL)值,毒死蜱、乐果、乙草胺、马拉硫磷、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在饲草中的残留水平是安全的;而莠去津和倍硫磷尚未规定其在饲草中的MRL值。该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准确,能够满足大批量饲草中农药残留的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13.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四级杆质谱仪(UPLC-ESI-MS/MS),于多反应监测(MRM)模式下建立了茶叶中灭多威、啶虫脒等8种杀虫剂残留的定性及定量分析方法。样品经纯水浸润,乙腈振荡提取,茶叶TPT萃取柱净化,BEH C18柱分离,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结果表明:在0.001~0.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各农药峰面积与进样质量浓度间均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0),检出限(LOD)为0.000 3~0.01 mg/kg;在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添加浓度水平下,各待测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61%~10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n=6)为0.2% ~9.9%。该方法准确、可靠、灵敏度高,适用于茶叶中灭多威、啶虫脒等8种杀虫剂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4.
农药代谢物是残留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估农药安全性和制定残留限量标准(MRL)的关键依据。农药在作物中的代谢过程复杂多样,其代谢产物的形成、分布及特性不仅影响残留物定义的科学性,还对分析方法的开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本文从作物中农药的代谢规律和代谢机制入手,系统梳理了代谢物的产生途径和特征,重点总结了当前代谢物残留分析技术的发展现状,旨在为农作物中农药的代谢机制研究和代谢物残留监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人参、黄芪、紫苏叶、白菊、益母草和五味子6种中药材中110种农药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PSA固相萃取柱净化,正己烷液液分配,采用UPLC-MS/MS在正离子模式下以多反应监测扫描方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PSA柱结合正己烷液液分配净化可有效去除杂质干扰;分别在每种农药的定量限(LOQ)、5倍LOQ及20倍LOQ 3种浓度水平下进行添加回收率实验,110种农药的平均回收率在70.1%~95.7%之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8%~13.7%之间;供试110种农药的线性范围为其各自LOQ值的0.5~50倍,线性相关系数(r)在0.991~0.999之间;110种农药的检出限(LOD)在0.1~8.0 μg/kg之间,LOQ在2.0~100 μg/kg之间。该方法操作简单、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农药多残留分析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测定主流烟气总粒相物、烟灰和气相物中吡虫啉、二甲戊灵、仲丁灵、甲霜灵和腈菌唑含量的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分散固相萃取后进行UPLC-MS/MS分析。各基质中5种农药的检出限为0.196~10.7 ng/cig,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1%~118%,RSD为2.2%~12%。应用该方法研究了标准卷烟添加5种农药标准品和自然高残留样品中5种农药的烟气转移率。结果表明:标准卷烟添加5种农药标准品的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吡虫啉转移率相对较低(<7%),而其余4种农药转移率均大于30%;烟灰中未检出吡虫啉,其余4种农药转移率仅为0.1%~0.2%;此外,在主流烟气气相物中未检出目标农药。自然高残留卷烟样品主流烟气总粒相物中仅检出腈菌唑,且其转移率(2.6%~3.1%)远低于添加标准品的卷烟。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红枣 (干)、杏、葡萄和香梨4种果品中99种农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MS/MS)分析方法。样品用乙腈提取,氯化钠盐析并离心,上清液经分散固相萃取净化,丙酮溶解定容后,GC-MS/MS测定。对比了Carb/NH2固相萃取柱和NH2 + C18 + GCB、N-丙基乙二胺 (PSA) + C18 + GCB 3种净化方法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应用优化的前处理方法,采用基质匹配校准曲线,在0.005~0.5 mg/L范围内,4种基质线性关系良好 (R2 ≥ 0.9915),定量限(LOQ)范围为0.01~0.025 mg/kg;在0.01、0.025、0.05和0.1 mg/kg 4个添加水平下,95种农药 (占总数96%)的平均回收率在70%~120% 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0.3%~20% 之间。该方法简便快捷,灵敏度、正确度、精密度均满足日常检测需求,可用于上述4种果品中农药多残留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同时检测果蔬汁中9种农药残留的检测分析方法。样品经乙腈提取,固相分散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进行测定。结果表明:9种农药在0.01 ~1mg/kg的范围内,质量浓度与相应的峰面积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0.99;9种农药在0. 01~1mg/kg添加水平下,平均添加回收率为70. 3%~105. 9%,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11.5%(n=5);9种农药的定量限(LOQ)在0.01~0.05mg/kg之间。本方法快速、简便、净化效果好,且成本低,适用于9种农药在果蔬汁中的残留量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