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牛气肿疽病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该病多发于夏季,常呈地方流行性,发病率高,潜伏期3-5 d,一般病程1-3 d,也有延长至10 d者,死亡率高。 相似文献
4.
气肿疽又名黑腿病,是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羊等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皮下组织和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肿胀,压之有捻发音为特征。本病的发生常以放牧牛群中较年轻的牛多发,发生过本病的地方,牧场被病原污染后,很难得到净化。 相似文献
5.
气肿疽病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若不及时采取综合防制措施,病死率高达100%.自2005年以来,笔者针对我区发生的气肿疽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共治疗43例,治愈40头,治愈率93%.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8.
王正兴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1,(2):107-107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羊等反刍动物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皮下组织和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肿胀,压之有捻发音为特征。本病呈地方性流行,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在青壮年牛群中多发。 相似文献
9.
气肿疽病是由气肿疽梭菌所引起的反刍兽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病的特征是肌肉丰满部位发生气性炎性水肿,按压部位有捻发音,并多伴发跛行。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气肿疽病毒俗称"黑腿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牛的急性、热性、败血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气肿疽杆菌,在体内、外均能形成芽孢且抵抗力很强。1999年我市龙胜、资源、永福、全州4个县,共9个乡镇、16个自然村发生过本病,病牛227头,死亡122头,死亡率达53.74%。现具体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气肿疽俗称“黑腿病”、“爬腿猴”、“穿皮黄”,是一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牛。病的特征是在肌肉丰满的部位发生气性肿胀,压之呈捻发音,故又将本病称为“鸣疽”。 相似文献
15.
气肿疽又称黑腿病或呜病。主要是牛的一种气肿疽梭菌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其特征为肌肉丰满部位发生炎性气性肿胀,并常有跛行。主要侵害1~3岁的黄牛。2004年6月,在新疆昌吉州吉木萨尔县某乡大东沟村牧场发现两头以后肢跛行肿胀为主要特征的病牛,根据临床症状、病理检查和实验室检验结果综合判定,诊断该病为牛气肿疽。鉴于本地区这种极为少见的急性传染病的发生,牧场及周围及时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施,使得该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相似文献
16.
17.
牛气肿疽病俗称黑腿病或鸣疽,是一种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其特征是股、臀、腰、胸部等肌肉丰满处发生气性肿胀,按压有捻发音,并有酸臭气体产生。严重者常伴有驻行。本病常发地区6个月龄至3岁牛容易感染,但幼犊或其他年龄的牛也有发病,肥壮牛比瘦牛更易患病。本病呈地方性流行性,有一定季节性,春、夏季放牧,尤其在炎热干旱时,容易发生,而严冬则少见,最近笔者遇到一起黄肉牛气肿疽病的病历,现将发病情况和诊治过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19.
20.
张龙阳陈晓贵许永光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4,(1):88-88
<正>牛气肿疽病是由气肿疽梭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黄牛、水牛、牦牛均可感染,临床上黄牛易感性最高。本病呈地方流行,有一定季节性,夏季放牧容易发病。现将西布河乡石格拉村委会干海子村小组发生的一起牛气肿疽病诊治情况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3年6月8日,接到畜主刘某报告:本村共有牛养殖户9户,牛存栏92头,6月2日早晨放牧时发现所饲养的1头黄牛死于圈内,尸体膨胀,以为牛因 相似文献